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

“陛下,今日錦衣衛又抓了八人,這前前後後都抓了十七名高級官員了,涉及的低級官吏更是數以百計。”溫體仁向崇禎皇帝總結這幾天的反腐結果,話語中透着是不是太多的意思。

“那又如何,個個都是鉅貪,朕的國庫都能空得跑馬了,而他們家裡都是金銀滿屋。不抓,大明都要亡他們手裡了!”崇禎皇帝憤怒地喊道。

這些朝廷的高級官員利用手中的職權貪贓枉法,幾乎涉及朝廷的方方面面。一面盤剝百姓,一面截留朝廷進出庫銀,私賣朝廷公器,所得數額之大,參與人數之多都是崇禎皇帝聞所未聞的,而且,他從中可以看出,朝廷內的蛀蟲絕不止現在已發現的這些人。

崇禎皇帝想起鍾師傅說自己是亡國之君,以前總有點想不明白,現在看起來還真的是這樣,朕要是亡國,就是亡在他們手中。

“陛下,請息怒,臣明白陛下的心情。這些蛀蟲,殺之不可惜。但眼下多事之秋,如此之多的高級官員被抓,恐不利於朝局的穩定。”溫體仁還是勸崇禎皇帝先就此收手。

崇禎皇帝原本也不想如此大動干戈的,但看到一份份的供狀如此觸目驚心,把他的怒火勾了起來,決定非大力整頓不可。

“閣老,你想過沒有,這些蛀蟲佔據官位,就算穩定了朝局又有何用,讓他們一直趴在身上吸血不成?”崇禎皇帝還是不同意溫體仁的看法。

“陛下,衆多官吏被抓,已有不少事情無人處理而拖延數日。還望陛下暫且收手,一次只抓部分,不影響朝廷事務的處理爲好。”溫體仁苦口婆心地道。

“閣老啊,如若牽扯出的官吏罪行不大,朕依你便是。但你看看,這一個個,全都是大蛀蟲啊,這貪到手中的家底,比朕都富裕。放過了他們,天理何在?”

兩人誰也沒有說服誰,各有各的道理。

當然,崇禎皇帝知道因爲被抓而空出來的職位,影響了正常辦事也不好。於是,他指示溫體仁道:“內閣會同吏部,都察院根據歷年考覈與京察名單,擇優選取候補官員,補上各類空缺職務,正五品及以上人員名單交由朕批閱。”

溫體仁看着崇禎皇帝臉上一臉堅毅之色,知道再說也是無用,只好答應一聲,告退前去做事。

他心裡清楚,崇禎皇帝既然執意打掉所有大蛀蟲,這場風暴只怕是會越來越猛烈,最後如何收場,是誰也不知道了。

第二天一大早,關寧軍精銳夜不收胡浩小隊遠遠地望見勤王軍大營,心裡舒了口氣,終於回來了。

他們一行,那日在昌黎地界現身後就往回趕,沒想迎面撞見了大隊出來打秋風的韃子,被他們堵住了去路。

胡浩只好帶着兄弟們一起和韃子兜起了圈子,所幸他們比建虜熟悉地形,纔沒有傷亡,花了一天一夜擺脫了追兵,用了一個晚上纔回歸大營。

此時,他們已是人馬具疲,只想回大營好好睡上一覺。

一行人進了營地,其他兄弟前去休息,胡浩前去稟告戰況。

鍾進衛這天也沒再待在工地上,起牀後,就帶着東廠護衛,離開新水泥廠,只奔勤王軍大營,去找孫承宗。

這幾日,鍾進衛一有空就翻孫承宗給的兵書,做夢都夢到自己帶了一支新式軍隊,艱苦訓練,征戰四方,所向無敵。

更好笑的是,他竟然還夢到了許三多,夢到了鋼七連。醒來之後,鍾進衛想起夢中場景,不覺好笑,只是可惜了,穿越到明朝之後,像士兵突擊這樣的優秀電視劇是沒得看了。

他帶着兵書上的疑問,前去請教孫承宗,就是爲了解惑後能帶出一支適合明朝的強軍出來。

當孫承宗見到鍾進衛的時候,很是詫異了一回,想不明白中興伯這麼一大早跑來是想幹什麼。

他問鍾進衛道:“你那些東西都燒製出來了?”

鍾進衛剛想說明來意,沒想孫承宗先問他事,只好回答道:“還沒,不過也就這兩天的事了。等幾個新式窯封頂後就快了。”

孫承宗一邊聽他說話一邊把他讓到座位上,聽完鍾進衛的回答後,他把眼睛一瞪,大着嗓門道:“事情沒做完,就跑來大營,難道又是來看你那大舅子不成?”

隨在鍾進衛身後的東廠番役一聽孫承宗開中興伯玩笑,表面裝作無事,卻暗自好笑。

鍾進衛一聽這個老傢伙仗着資格老,年紀大,胡言亂語,很是無奈,不過也讓他感到老傢伙的親切,你要無厘頭,那我厚臉皮好了:“你不說我還真忘了,你這裡有紙筆沒有,我順便寫封情書讓大舅子帶給我未婚妻好了。”

孫承宗本來準備欣賞這後生臉紅耳赤的表情,沒想鍾進衛這麼回答一句,讓他很是無語,只好問道:“說吧,找老夫到底是何事?”

鍾進衛的臉皮還有待加厚,沒再嘻皮笑臉,他回道:“孫大人的兵書,我有些地方不懂,想當面請教下。”

沒想鍾進衛如此認真學習他的兵書,孫承宗心裡很是讚賞。他指着親衛剛端上來的茶道:“來,邊喝邊聊,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儘管提出來。”

鍾進衛並沒有去端茶喝,而是對着去端茶的孫承宗道:“孫大人,這兵書上所說的車、步、騎相配合,還配備鳥槍、佛郎機、三眼銃、火箭、火炮的,這陣勢,對付沒有火器的建虜是不是太複雜了點?”

孫承宗一聽,把手中的茶杯放了下來,看着鍾進衛問他道:“哦,太複雜了?”

“是啊,這些多配置,後勤壓力就大了啊,還不如簡單點的好。”鍾進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也是他看兵書時候的一個疑問。

孫承宗點點頭,鍾進衛知道後勤這點可以看出來,他也不是一點不懂軍事之人,於是,他問鍾進衛道:“不知中興伯以爲,如何簡單點爲好?”

“就火槍兵和長槍兵兩種就可以了,最多加上一些騎兵保護側翼,打勝的時候也可用於追擊敵軍。”鍾進衛把後世看到的穿越書中,一種最普遍的虐虜方法說了出來,他看那些書都這麼寫,想想也是有道理的。

鍾進衛怕孫承宗聽不懂,就進一步解釋道:“長槍兵是用很長的槍,排成緊密隊列,近戰之用;遠程則靠火槍兵,分幾排,或者三段擊也可以,對了,孫大人,三段擊你懂不懂,我再解釋下好了。”

孫承宗一聽,鬍子一翹,打斷道:“三段擊從大明開國之初就有使用,你說老夫帶了這麼多年的兵,是懂還是不懂?”

“啊,開國之初就有了?”鍾進衛一聽,傻眼了,這不是西方學來的戰術麼,後世不少人都認爲火槍配上三段擊戰術,所向無敵。

“洪武年間的黔寧王沐英首創三段擊,大明火器部隊一直有用此戰術,其實這種戰術,還有一名叫疊陣,主要用意都是一樣的,即保持火力持續,只要帶兵久一點的人都明白,戰場上,沒有人是傻子。”孫承宗考慮到鍾進衛是海外歸來的,對本朝歷史比較孤陋寡聞,就給他解釋了下。

鍾進衛聽得無語,自己早該想到,論智慧,古人並不會比現代人笨,戰場上生死攸關的事情,不會不加以改進的。

孫承宗見鍾進衛不說話,以爲是自己說的重了點,就安慰道:“年輕人,瞭解的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你不是還沒說完簡單的戰法嗎,說給老夫聽聽,或許能指點一二。”

“其實已經說得差不多了,火槍輪流遠射,殺傷韃子,緊密長槍陣再把剩下的韃子捅個透心涼,接下來就是騎兵追着潰散的韃子砍。孫大人,您,您說這麼打是不是比兵書上說的要簡單多了?”鍾進衛被孫承宗打擊後,說得有點不自信了。

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695章 心肝疼第148章 教育部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122章 溫育仁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39章 戰後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61章 佈告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83章 喜從天降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623章 擔得起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20章 趙率教第95章 脫險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573章 出發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59章 廠衛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504章 報紙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695章 心肝疼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147章 數理化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812章 宗族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9章 指點江山第576章 大灰狼第64章 輿論之論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62章 義捐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116章 陶瓷廠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789章 睡吧乖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
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695章 心肝疼第148章 教育部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122章 溫育仁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39章 戰後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61章 佈告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83章 喜從天降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623章 擔得起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20章 趙率教第95章 脫險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573章 出發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59章 廠衛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504章 報紙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695章 心肝疼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147章 數理化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812章 宗族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9章 指點江山第576章 大灰狼第64章 輿論之論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62章 義捐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116章 陶瓷廠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789章 睡吧乖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