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鹽政會議(1)

鹽政會議在文華殿舉行。

崇禎皇帝坐在上首,左側是內閣成員,溫體仁居首。右側是一直在打醬油的司禮監,這次也參與會議,曹化淳居首。六部尚書分列兩邊,最後則是鹽使司的都轉運使和轉運同知,以及鹽課提舉及同提舉。另外還有一人,就是中書舍人張同敞。

鹽政的人基本都是第一次在紫禁城參與如此高規格的朝政會議,心裡既惶恐又有點興奮。

鍾進衛站在曹化淳前面,心裡還在想着已經完稿的銀行草圖,是不是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地方。對於這個鹽政會議,他只是旁聽,不是主角,主角是戶部尚書。

會議一開始,崇禎皇帝先發表開場白:“連年戰事,以致國庫年年虧空。天災不斷,田賦、商稅多有拖欠。但仗還在打,有的邊軍,已有數月未發餉銀;西北旱災,饑民嗷嗷待哺,甚至出現殺官造反,大明的形勢不容樂觀。”

“讓君父憂心,臣等有罪。”在內閣首輔的帶領下,所有人出言請罪。

鍾進衛沒他們那種默契,沒有跟着說話,尷尬地站着。

崇禎皇帝自動忽略了鍾進衛,看着底下的諸多大臣,想着也不知道有幾個人是心口如一,真心請罪的。

他也不計較,繼續說道:“朝廷急需用錢,國庫收入現在主要依仗鹽鐵專賣,然近年所得並不能讓朕滿意。朕與中興伯,內閣首輔和戶部尚書商議之後,纔有今日之議,決意革新鹽政。”

崇禎皇帝就是不說這點,大家也是知道的,今日要不是議論鹽政,也不會把這些鹽政相關人員都召集過來了。

張同敞在一邊卻有點疑惑,怎麼鹽政之事把自己也傳來同聽,自己的職責好像不涉及鹽政。

“畢卿,你來給諸位臣工說下鹽政革新之細節。”崇禎皇帝點名戶部尚書來給其他人講解。

內閣輔臣周延儒馬上拿眼瞟向戶部尚書,心裡暗悔,怎麼就忘記戶部尚書了呢。他直管大明鹽政,鹽政有變動,肯定是繞不過他的,事先肯定會有通氣。昨天要是去問畢自嚴,說不定就先知道消息了。

文華殿內所有人都看向已出班的畢自嚴,看他會說些什麼。

畢自嚴先向崇禎皇帝一躬身,然後環視羣僚道:“新鹽政廢除當前執行之綱法,重啓糧食開中法,向京師兵災區,陝西、山西災區以及各邊軍所在輸送糧食,換取鹽引。”

畢自嚴剛說到這裡,就被周延儒打斷了。他出班責問畢自嚴:“糧食開中法已被證明行之無效,鹽政在弘治年間改爲銀兩開中法,再到目前的綱法,是在前輩的基礎上加以改良而來。是何人如此荒唐,重提已被淘汰之法,這是要誤了朝廷大事。”

周延儒說到這裡,向崇禎皇帝一躬身道:“陛下,萬萬不可啊!”

崇禎皇帝看着激動不已的周延儒,皺着眉頭問道:“依卿之見該當如何?”

“仍用當下的綱法,可加大鹽稅比例,以供朝廷開銷。”周延儒馬上拋出了自己拿到的底線,他根本沒想到新鹽政直接廢除綱法,還以爲只是在綱法的基礎上修修改改呢。

“多收鹽稅可供軍費,賑災之用?”崇禎皇帝一聽並沒有更高明的主意,就直接拿關鍵問題所在問道。

“...”周延儒啞口無言,再怎麼多收鹽稅,也不可能補得上軍費和賑災的缺口。

崇禎皇帝看周延儒愣在那裡,就沒再管他,直接宣佈道:“朕意已決,用畢卿所言之鹽政新法,這點無容置疑。畢卿,你把剩餘措施一併講完,羣臣再議。”

那些地方上只管鹽政的官員就在聽熱鬧,反正不管鹽政怎麼變,都變不出他們的手心。

“鹽政目前之短板,最主要在於食鹽產出不能滿足鹽引兌換之用。因此,必須加大食鹽產出,而且須得精鹽才成。”

畢自嚴此話一落,就引起殿內一片嗡嗡聲,特別是那些轉運使和提舉,紛紛交頭接耳,叫苦連天。

曹化淳自從上次事件之後,被丟在如今的雞肋衙門,一直很鬱悶。現在看到殿內議論紛紛,不得安靜。他向上偷偷觀察了下崇禎皇帝的臉色,把握了下皇上的心態,然後轉身向那些在議論紛紛的文官喝道:“肅靜,有事說事,爲皇上分憂,休得私下交頭接耳,不成體統。”

司禮監在崇禎年間以前,都是很威風的所在,司禮監的太監宦官有見官大三級的說法。雖然崇禎朝因爲皇帝的勤政,而淪爲打醬油衙門,但餘威仍在。曹化淳這麼一喝,文華殿內就安靜了下來。

崇禎皇帝在上面,把這些都看在眼裡,不覺對曹化淳的做法微微點頭。

畢自嚴一看安靜下來了,就繼續說道:“各都轉運鹽使司和鹽課提舉司可採用激勵鹽工之法,設分級獎勵...”

周延儒已退回原位,中間就只站着畢自嚴,在滔滔不絕地介紹之前議定的提高鹽產方法,文華殿內彷彿成爲了他一個人的舞臺。

周延儒一邊聽,一邊找着破綻,想駁斥掉這個新政。

而那些具體負責鹽政的人,卻在緊張地聽着,覺得壓力好大。

過了好一會,畢自嚴說完之後,轉身面對手底下這些具體負責鹽政的人,問他們道:“你們可聽清楚了?如有不明馬上提問。”

其實這個激勵方法很是簡單,並沒有特別複雜的地方。所以,一時之間,並沒有人有疑問。

這些人沒有提問,周延儒卻再次出班奏道:“陛下,食鹽產量增加,必會導致鹽價走低,又加糧食開中,朝廷所收鹽稅銀兩會大大降低。陛下,此法不可取啊!”

崇禎皇帝有點奇怪,平時議事也沒見周延儒這麼積極的發言。現在這個鹽政議事纔開始沒多久,周延儒就幾次發言,而且還是反對這鹽法變革。

文華殿內其他人跟鹽政綱法的利益關係,並沒有周延儒大,現在看周延儒上竄下跳,樂得在一邊看熱鬧,等看清形勢了再說。

溫體仁從頭到尾都沒發言,和鍾進衛一樣老神在在。這些人的反應在他們幾個議事的時候都有考慮到了。有什麼問題,戶部尚書會一一解答的,用不着他們出來說話。

崇禎皇帝也不想自己向周延儒解釋,就看向畢自嚴。

畢自嚴此時已注視着崇禎皇帝對周延儒的反應,現在見到他的示意,就對周延儒說道:“此言差矣,請聽本官解說。”

殿內焦點一下又回到畢自嚴身上,他把鍾進衛以前說的那套一一說出來。明白這些內容需要稍微腦子轉個彎。但在大明朝,能讀書出來做官的,沒有一個是傻子,很快就想明白了原來鹽價降低還有這些好處。

有真心爲民的大臣,心中就暗道精彩。也有一些大臣心道可惜,如此一來,就少拿好多抽頭了。

周延儒更是急得不行,他是知道自己背後那些大鹽商賺錢的手法,如果新鹽政這麼一搞,不但增加了競爭對手,還降低鹽價,以後就是官鹽中夾雜私鹽買,都不會有多少利潤。損失最大的,恐怕就是他們了。

但他又毫無辦法,總不能明着說我家大老闆會損失慘重,你們不能這麼幹。要這麼說了,就是找死的節奏。

崇禎皇帝看畢自嚴說完之後,沒有人提反對意見,就對曹化淳說道:“把東廠的報告給諸位臣工都發一份。”

曹化淳答應一聲,然後讓手底下的太監們開始分發一份資料,每人都有一份,一個不少的分到。

崇禎皇帝同時示意畢自嚴也把戶部的報告給所有人都發一份。

每個人手裡拿到兩份一樣內容的報告,只是各項數字上稍有不同。殿內羣臣一邊對比一邊心裡在想,皇上這次是有備而來,準備充分,看來是勢在必得,一定要實現這新鹽政了,還好自己沒有跳出來反對。

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54章 請罪第767章 訣別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597章 勝利者第121章 徐光啓第58章 貨幣戰爭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504章 報紙第806章 執着第597章 勝利者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701章 獻寶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762章 兵變第88章 年夜飯第843章 回京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101章 論鹽政第279章 殺奴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406章 御廚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47章 物價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32章 反腐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40章 軍需官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124章 話劇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59章 廠衛第648章 吐血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30章 餉銀(2)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17章 漢奸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336章 袁可立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854章 請罪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60章 猛虎出籠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101章 論鹽政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37章 標點符號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84章 相逢而泣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516章 陽謀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
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54章 請罪第767章 訣別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597章 勝利者第121章 徐光啓第58章 貨幣戰爭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504章 報紙第806章 執着第597章 勝利者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701章 獻寶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762章 兵變第88章 年夜飯第843章 回京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101章 論鹽政第279章 殺奴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406章 御廚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47章 物價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32章 反腐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40章 軍需官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124章 話劇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59章 廠衛第648章 吐血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30章 餉銀(2)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17章 漢奸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336章 袁可立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854章 請罪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60章 猛虎出籠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101章 論鹽政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37章 標點符號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84章 相逢而泣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516章 陽謀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