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勸降不成

陳鈞敏喊道:“大金大汗說了,只要你們開城投降,榮華富貴大大的有!”

王鈺也在一邊跟着喊了:“對對對,我們就是一個例子。”

果然是來勸降的,左應選大聲喝道:“建虜給了你們什麼好處了?”

陳鈞敏一聽好像有戲,不自覺的向前了幾步,大聲道:“大汗升了永平白大人爲巡撫,我們兩個分別爲知縣縣丞,只要縣尊開門投降,給個知府都不是問題。”

“什麼?聽不清!”左應選的聲音不似原來那麼大了,這麼快時間嗓子就不行了?

王鈺隱約聽清了左應選的話,爲和陳鈞敏搶功勞,連忙催馬上前一些,超過了陳鈞敏,對着城頭上重複了遍剛纔的喊話。

左應選身邊的鄉紳看縣尊和那兩個投靠了建虜的敗類言來語去的,心裡不禁暗暗有點擔心。

他們都是拖家帶口,有錢有物之人。誰知道開了城門,建虜進來後會不會信守諾言,誰也不敢拿全家的命去冒這個險。

縣尊在前些日子,在縣衙大堂倒是信誓旦旦的,現在想來,他倒是孤身一人,會不會賭一把還真是不好說。

左應選心裡清楚,自己的表現會如何影響周圍的人,不過他沒有解釋,只是低聲對站身邊的石國柱吩咐道:“有把握射傷這兩個敗類的時候就出手,別射死。”

石國柱這些天來一直和左應選合作,商議抗虜適宜,根本就沒發現縣尊有過一絲膽怯。因此,雖然左應選在面對勸降的時候表現的沒有那麼剛烈,他也不以爲意。

現在聽到縣尊的吩咐,已知用意,就答應一聲,悄悄地拿弓箭在手,尋找最佳機會。

只是有一點他不明白,爲什麼只射傷而不殺了他們呢?兩軍交戰不殺來使是對敵我兩文明國而言的,像這種投靠了建虜的敗類唯有殺一儆百纔是他們應得的待遇。

“大金剛來關內未久,正需千金市骨,如何只給一個知府之位?”左應選說這話時,故意有輕有重。

陳鈞敏和王鈺只隱約聽清了大金,千金市骨,知府這些詞。

就算如此,他們也是聽得心中大喜。城頭知縣的稱呼都從建虜改爲大金了,看來勸降是有戲,現在只不過是想討價還價而已。

兩人覺得爲新主子立功的時候到了,就不自覺的往前移,以便能更順暢的溝通。

後面監視的建虜見此情況,以爲勸降有戲,也是心裡竊喜。大汗答應過他們,昌黎是不封刀的,只要進了城,就可以爽了。

“縣尊,您說什麼,學生沒有聽清楚,請再說一次。”陳鈞敏大聲喊道,忘形之下又用上了在大明時候的自稱。

左應選就控制着聲音,又重複了遍。

石國柱看看距離,已有把握,就悄悄地搭弓上箭。

周圍的鄉紳看他們兩人的配合,有點明白了縣尊的用意,一顆心就放了下去。

“縣尊,您儘管提要求,學生去勸說大汗,定給縣尊一個交代。”王鈺喊道。

陳鈞敏不甘落後,也跟着喊差不多內容的話。

石國柱看了下左應選,然後猛然站直了身子。箭在弦,弓滿月,“嗖,嗖”幾聲,快速射向城下兩人。

陳鈞敏和王鈺還沒反應過來,一個左臂中箭,一個大腿中箭。

石國柱用的是強弓,勁道十足,箭支射穿了王鈺的大腿,插到了他胯下馬匹的腹部。

馬兒吃疼,猛地跑了起來,直往城牆而來。

陳鈞敏被箭帶的先是向後一仰,而後倒了回來,一股鑽心的疼隨之傳來,他大喊一聲,求生的本能使他右手一帶繮繩,調轉馬頭逃離城牆。

就在石國柱射出箭的時候,左應選鼓足了中氣,大聲喝道:“想讓本官投降,白日做夢。你們剃髮易服,死了如何向祖宗交代,就不覺得愧對列祖列宗麼?”

石國柱看王鈺的馬帶着他直往城牆而來,就從城牆上探出身子,準備再射。

左應選看到後對他說道:“留他一條狗命。”然後又對城下喊道:“你去告訴奴酋,我左應選身爲朝廷命官,唯有一顆大好頭顱,以報朝廷。戰死沙場,也好過死後愧對祖宗。”

王鈺在性命攸關之際,終於調過了馬頭,逃往建虜大營。

左應選並沒有再多加關注,轉身對身邊的鄉紳和石國柱道:“勸降不成,建虜必定攻城。諸位分班防守各自防區,須得打醒十二份精神,日夜巡防,外御建虜,內防心志不定者。”

“是,縣尊。”周圍鄉紳紛紛答應。

“如此,就拜託各位了。”左應選朝四下抱拳行了一禮。

周圍的鄉紳紛紛回禮,而後回去安排各類事物。

“萬人傑。”左應選忽然叫道。

“在。”萬人傑見縣尊點了他的名,就應了一聲,轉身走了回來。

左應選看看周圍,大部分人已去做事,剩下週圍的幾個人都是自己身邊的人。

於是,他低聲吩咐萬人傑道:“你扮仙人韓湘子,讓童子手持花籃,跟隨你左右,巡視城內各處。可言仙人託夢,京師援軍不日即到,建虜必敗。誰若敢心生投降建虜之意,祖宗不認,死後落十八層地獄。”

昌黎這邊比較相信神佛,八仙過海的傳說尤其盛行。左應選到昌黎的時間不長,卻已聽說了。

而萬人傑的體型神態就比較像傳說中的韓湘子,左應選心生一計,因此對萬人傑面授機宜。

左應選知道城外的建虜還只是來了一小部分,前些天的大軍還沒有全來。昌黎城裡防守人員盡是敗卒、衙役、民壯組成,軍心不穩。建虜的威勢可能會讓一部分人發生動搖,因此不得不想了這招來鼓舞士氣,斷絕投降建虜的念頭。

萬人傑也是見多識廣之人,明白縣尊的用意所在。因此,並沒有疑惑,也沒有牴觸,領命而去。

左應選看着萬人傑遠去,又轉身看看遠處的建虜大營。就這麼靜靜地站了會,過了一會,才把石國柱叫到了身邊。

“你派心腹之人盯住縣丞,如無異動就算了,否則當場擒拿。”左應選低聲囑咐道。

石國柱擡頭看着左應選,心中稍稍有點詫異。

“事關重大,以防萬一。”左應選強調了下。

石國柱這才點點頭,領命而去。

左應選安排完了一切,才帶着隨身衙役前去巡查各處城牆。

濟爾哈朗和阿巴泰騎馬站在大營門口,等着勸降結果。

這昌黎城只是一個小縣城,城牆也並不高。遵化、永平這樣的重鎮都已打下來,何況昌黎。

在他們的印象中,大部分漢人都是貪生怕死之輩。應該明白所向無敵的大金,不是他們能抵擋的了的,現在由昌黎做主之人的熟人去勸,十之仈激u會是兵不血刃地拿下昌黎。

他們想到這裡,轉身看看身後的手下,一個個都很放鬆,應該和自己是一個心思,準備進城享受了。

他倆並沒有責備,轉身回來相視一笑,心中有點感激皇太極,把這個入城享受的機會給了他們。

在等勸降結果的無聊中,濟爾哈朗和阿巴泰兩人互相聊起了皇太極那邊的動作。

原來他倆臨走之時,皇太極向他倆提過,昌黎這邊暫時只有他倆,剩下那些兵將,皇太極決定帶着他們再在撫寧周圍逛逛,看看有什麼機會能打下撫寧的。

兩人正聊得有點不耐煩的時候,看見去勸降的那兩個漢人遠遠地回來了,就把手一舉,提醒後面,準備入城了。

但很快,他倆失望了,首先跑過來的是陳鈞敏,左胳膊上掛着的箭支已經表明勸降失敗。

王鈺則橫臥在監視他們的其中一個建虜的馬背上,腿部的箭還掛着,鮮血淋漓。

走到近前,直接就把他拋到地上,然後用虜語嘰裡咕嚕的向濟爾哈朗和阿巴泰彙報了情況。

濟爾哈朗和阿巴泰騎向後看看情況,然後做出了決定。

昌黎的漢人既然不肯投降,現在肯定是全力防範了。

爲了避免部下不必要的傷亡,所有虜兵下馬回營休息,一則調整臨戰的心態,二則可以多做一些雲梯。

明日寅時,趁天色將亮未亮之際,四面攻城,以期一舉拿下昌黎。

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60章 猛虎出籠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360章 災情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3章 遼東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80章 通州路上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618章 憂心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81章 廢墟新棚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41章 不成熟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50章 死人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348章 要翻盤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631章 授勳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379章 李自成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24章 防禦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116章 陶瓷廠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606章 懦夫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91章 捨命相救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612章 血債血償
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60章 猛虎出籠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360章 災情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3章 遼東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80章 通州路上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618章 憂心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81章 廢墟新棚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41章 不成熟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50章 死人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348章 要翻盤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631章 授勳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379章 李自成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24章 防禦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116章 陶瓷廠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606章 懦夫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91章 捨命相救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612章 血債血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