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生員之論

鍾進衛看完之後,把調查報告遞還給了一邊的內侍。上面的崇禎皇帝見了就開口說道:“鍾師傅,這不查不知道,一查真得嚇朕一跳啊!”

鍾進衛聽崇禎皇帝的感嘆,他也頗爲感慨。不說報告中說一個大縣基本都有上千生員這事,因爲鍾進衛對此不敏感,但後面所說的情況就讓他吃驚了。

一個縣有十萬頃地,而屬於生員的就有五萬頃,因爲生員有糧田是可以免稅的,稍微用些手段,這五萬頃地就全免稅了。但這個縣一共有十萬頃地,就必須交十萬頃地的稅。這些稅最終都落到了那五萬頃地的百姓身上。

甚至有的地方達到了驚人的比例,十萬頃地有九萬頃是生員的。也就是說,十萬頃地的稅最終壓到了只有一萬頃地的百姓身上。

還有徭役也是一個道理,統統轉嫁到了老百姓頭上,讓老百姓不堪重負,紛紛逃亡。

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就是因爲生員太多。那些有錢鄉紳看到生員享有的好處,紛紛使盡手段,或買或捐來取得生員資格。

鍾進衛點點頭,嚴肅地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這種情況一定要改變,但現在還不合適去做。”

崇禎皇帝早已看了這份報告,也有過思考。聽鍾進衛所言,也不吃驚,點頭詢問道:“鍾師傅所言是爲藩王宗室封建海外一事?”

“陛下英明,土地兼併所引發的流民,剛好給了藩王招納大量的人力提供了有利條件。只有如此,纔會有最多的百姓離開大明前往海外,這是其一。”

崇禎皇帝微微點頭,聽着鍾進衛繼續往下說:“其二,土地是我們漢人的命根子,要是動這一塊的話,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劇烈反彈。在這多事之秋,大明正開始改革圖強要中興之際,會增加太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太大。臣以爲,朝廷得抓大放小,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說。”

崇禎皇帝也是這麼想的,他聽鍾進衛說得和自己想得一樣,就開口說道:“鍾師傅,你說得這些,朕都明白。朕就是想知道第二點如何解決?”

崇禎皇帝指得第二點,其實已經發生過幾次嚴重事件了,包括這次的南京民變。

具體來講,就是生員憑藉自己的一些特權,擾亂官府的正常辦公。

生員可以見官不拜,有糧可領,有徭役可免。平時依仗自己是官府在地方勢力的延伸,勾結胥吏或者本身直接就是胥吏。遇到觸犯他們利益的事情,或者收取賄賂後,常常阻擾官府做事。

如果官府想治一治這種情況,就紛紛鼓譟起來,說什麼殺士、坑儒,羣起而攻之。或貼大字報,或堵衙門口,不一而足,最終的結果往往會如這些生員的意。

這種事情其實在大明已經延續了一百餘年了,以致生員越來越囂張。從萬曆年間到崇禎三年,光是有生員領頭鬧事的大規模民亂就發生了好多起。

在大明一朝,誰都要名聲,沒有哪個儒士肯擔當殺士、坑儒的名聲,就算是皇帝,也是不願意的。

還有一個隱藏的原因則是生員和各級官吏之間複雜的關係,比如同窗、同年、座師這些關係,甚至延續到了鍾進衛來之前的那個年代,都是一種互相關聯的關係所在。

這次的南京民變之所以敢下手,是鬧事生員背後隱藏的黑手被東廠番役給揪了出來,證據確鑿,加上其所作所爲又妨礙了國策的原因。

鍾進衛想了一會,對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此事說難是難,說簡單則也簡單。”

“鍾師傅,此言何解?”崇禎皇帝關切地問道。

“陛下,如果朝廷被動地去做此事,比如生員出一事,朝廷應對一事,則想根治此種情況就很難。”

鍾進衛的這個話容易理解,不過不是崇禎皇帝關心的重點。他略微有點急迫地問道:“鍾師傅,那簡單的呢?”

鍾進衛的眉毛一揚,聲音略大地回答道:“陛下,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生員引導回正途。這麼說吧,朝廷優待生員的目的是什麼,就讓他們去幹什麼。可以結合當前的實際形勢,再加以略微變化,就可以很好的引導生員。”

崇禎皇帝露出若有所思的樣子,過了一會,他對鍾進衛道:“還請鍾師傅說說具體的措施。”

鍾進衛聞言伸出一個手指道:“第一,嚴格執行朝廷對生員的規章制度,考覈一定要嚴格定期舉行,不符合者依例剝奪其功名。”

接着鍾進衛又伸出第二個手指道:“第二,可適當增加生員的知識面,不至於讓他們都去背誦套路固定的八股文。摸到門道的人,年輕輕就通過考試,以爲天下大事盡在他們的掌握之中,很容易出現只會動嘴卻不會做事的人;摸不到門道卻有才華的人,卻一輩子不得當官,這種情況也不是很合理。”

崇禎皇帝聽了先是搖搖頭,接着又點點頭道:“鍾師傅,朝廷之所以用八股文,乃是爲了公平起見,唯有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杜絕人爲操縱的可能。不過鍾師傅說得也有道理,如果朝廷選士只侷限於八股文的話,確實會漏掉一些人才。”

他說到這裡,腦中出現了宋應星、徐霞客,甚至是孫承宗、徐光啓等人,後兩者都是很晚才考取進士出身,才真正開始爲朝廷出大力。

“鍾師傅,八股取士目前還是不能少。不過你有什麼補充的,不妨說說。”崇禎皇帝看着鍾進衛,面懷希望地問道。

鍾進衛不由心中暗暗點頭,崇禎皇帝明顯已經比自己剛開始見到的要成熟多了,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思考。

他有點欣慰,然後笑着對崇禎皇帝道:“陛下,現在朝廷成立了研究所,其中的研究員都和散銜所對應了起來,其俸祿又有國企提供,可謂有名又有利,和普通的官吏其實並無多大區別了。臣建議,這一條路不妨可以充分利用起來!”

崇禎皇帝一聽,心有所得,眉頭一揚道:“鍾師傅的意思是把生員等人再往這方面引導,讓他們有事可幹,有其他途徑可選?”

古時的科舉考試,比起鍾進衛所在時代的高考,難度更高。真正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通過的只有極小一部分人而已。

有些通不過獨木橋的生員往往就會留在地方爲禍一方,這種事情並不少見。

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23章 勤王詔第50章 死人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80章 通州路上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819章 陳子壯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81章 廢墟新棚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174章 影響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50章 死人第97章 聞報震怒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132章 開民智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92章 瀕臨絕境第95章 脫險第80章 通州路上第621章 玄虛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504章 報紙第7章 變故第53章 集中供應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29章 餉銀(1)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746章 天津衛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71章 親近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126章 闖侯府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51章 難民營第7章 變故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6章 難眠之夜第138章 永平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68章 老少合謀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806章 執着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43章 早朝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41章 不成熟
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23章 勤王詔第50章 死人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80章 通州路上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819章 陳子壯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81章 廢墟新棚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174章 影響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50章 死人第97章 聞報震怒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132章 開民智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92章 瀕臨絕境第95章 脫險第80章 通州路上第621章 玄虛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504章 報紙第7章 變故第53章 集中供應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29章 餉銀(1)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746章 天津衛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71章 親近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126章 闖侯府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51章 難民營第7章 變故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6章 難眠之夜第138章 永平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68章 老少合謀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806章 執着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43章 早朝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41章 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