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肉鬆

溫體仁聽了明顯一愣,心想老夫剛纔說的是大明百姓的糧食會不夠吃,你堂堂中興侯會不夠吃麼,還說什麼“也正要”,莫非中興侯又表達錯意思了?

他正想開口問個究竟,此時宮門打開,隨即就有內侍出現在他們面前,傳詔覲見。

溫體仁一見,就按捺住了想問的想法,還是先進宮見駕要緊。

“皇上也夠早的,真是勤勉啊!”鍾進衛看看東方纔露出的一點魚白,嘆了一句,然後和溫體仁一起去見駕。

當他倆進來文華殿後,發現崇禎皇帝已在御座上坐着,手中還拿着御筆批着奏章。

在御座階下右側多了一張案几,上面擺着文房四寶,王承恩垂手而立,就站在一邊。

他原本是準備一早去通州的,後來因爲商談之事需要有個記錄,就先把他留下來了。準備等此事議好之後再去,也就幾天時間。

其他內侍和宮女則一個不見,顯然崇禎皇帝已準備好了商談的環境。從中也能看出崇禎皇帝應該是不想等他們到了再讓宮女內侍出去而浪費了這個時間。

當崇禎皇帝擡起頭來時,他倆都吃了一驚。只見崇禎皇帝的精神很好,但兩隻眼睛也腫了。

“陛下,您不會也一宿沒睡吧?”鍾進衛帶着驚訝地神情問道。

“呵呵,朕睡不着啊!此事乃是影響朝廷長期的一項國策,朕得好好考慮才行。”崇禎皇帝微微有點尷尬,連忙解釋了一下,免得讓不知道的人以爲他在後宮和愛妃玩了一夜。

他說完後,發現溫體仁的眼睛也腫了。崇禎皇帝好奇地問道:“溫卿,莫非你...”

雙方眼睛一對視,都呵呵笑了起來,然後崇禎皇帝再看向鍾進衛道:“鍾師傅,就你沒心沒肺的,晚上睡那麼踏實。”

鍾進衛一聽,跟着笑了起來,過了一會才收了笑容,認真地對崇禎皇帝和溫體仁說道:“陛下,溫大人,熬夜對身體損耗甚大,還請愛惜身體。白天的時候適當運動下,晚上能睡得香。”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一聽,都收住了笑容點點頭。其中溫體仁還問鍾進衛道:“沒想到中興侯對養生也有探究。”

“我家鄉的信息很發達,更何況這點是常識,當然知道了。”鍾進衛解釋道。

崇禎皇帝沒有和鍾進衛去探討後世的信息如何發達的問題,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昨日所議之事。

“鍾師傅,溫卿,我們接着議吧。”崇禎皇帝吩咐道。

王承恩一聽,則坐到了邊上的座位,拿起毛筆準備當個臨時書辦,負責記錄他們所討論的內容。

“等等,陛下,臣有一事,忘記好幾次了。先說下,免得一會又忘記了。”鍾進衛一聽,連忙先說道。

崇禎皇帝一聽,有點好奇,看着鍾進衛道:“哦,如此就鍾師傅先說吧。”

溫體仁心想中興侯不會是要說御廚的事吧?

沒想到鍾進衛一開口,果然是提這事:“陛下,臣想向陛下借一御廚,指點做吃的。”

崇禎皇帝一聽,有點無語,也帶點驚訝,沒想鍾師傅竟然在這時候提這種小事。

鍾進衛看到了崇禎皇帝有點愕然的表情,心知誤會了,他連忙解釋道:“陛下,臣要御廚不是爲了給臣做吃的,而是想讓御廚來做軍糧,或者說是能長期保存的食物,運往內地賑災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有御廚來指點,就會做得好吃點,也會更受歡迎。”

崇禎皇帝聽了心想這纔是鍾師傅嘛,他怎麼可能在此時爲他自己的口腹之慾浪費商討國家大計的時間。

溫體仁一聽,也覺得這纔是他所認識的中興侯,不過他有點好奇,先問鍾進衛道:“中興侯,你這是要做什麼食物,能長期保存?”

鍾進衛轉向溫體仁,點點頭道:“肉鬆,這種東西能長期保存,放個兩三個月沒有問題,不會變質。”

崇禎皇帝在上面聽到這話,覺得有點不靠譜,插話道:“鍾師傅,大明的豬肉並不是很多,你要做肉鬆的話,恐怕做不了多少吧。”

顧名思義,崇禎皇帝就理解豬肉才能做出肉鬆了。

現在大明養出的肉供應日常所需,都是有錢一點的人家才能吃一頓。要是再拿來做肉鬆,不但價格貴,而且量也不多,恐怕對於大明,並沒有實際幫助。

“陛下,臣昨晚也想了一下昨日之事,這糧食怕是不好解決。剛纔臣還以爲中興侯有解決方法,沒想竟然是肉鬆,這無濟於事啊!”溫體仁一聽就說道,他和崇禎皇帝的想法差不多。

“等等,等等,臣的事還沒說完。陛下和溫大人都想錯了,這肉鬆不是豬肉做的。”鍾進衛一聽,連忙解釋道。

“哦,鍾師傅,難道是羊肉做的?”崇禎皇帝馬上問道。

王承恩就拿着筆,看着面前的宣紙,一動不動,聽到吃的就想起自己昨晚被中興侯餓得要死的事情,心中真想在面前的宣紙上畫個小圈圈詛咒中興侯吃飯再說話就被噎到。

“陛下,就目前大明的情況來說,做肉鬆的原料最好是魚肉,而且是大海里的魚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要讓漁夫想多辦法,多抓魚,就能增加一個大的食物來源。”

鍾進衛的回答讓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恍然大悟,自己把魚肉給忘記了。不過誰讓鍾進衛說是肉鬆,如果說是魚鬆,自己就不會想錯了。

溫體仁點點頭道:“不錯,如若能長期保存魚肉,則確實是個好東西。”

“鍾師傅,你知道做法?”崇禎皇帝有點吃驚,沒想鍾進衛連廚房之事都懂,心想還有什麼是鍾師傅所不知道的呢?

鍾進衛見崇禎皇帝那微微吃驚的表情,心中有那麼一點點滿足感。心想你皇上叫我師傅,那我這師傅也得有點料才行。

“大致知道怎麼做,就是從來沒做過。這口味就難保證了,因此才向陛下要一個御廚來研究研究。”

鍾進衛這才道出了要御廚的真正用意,讓一邊的溫體仁爲自己一開始懷疑中興侯的動機,而稍微感到有點不好意思。

崇禎皇帝很有興趣,如果能把大洋中的魚都抓來,做成一個能長期保存的食物。而且聽鍾師傅所說,口味也會好,那對大明目前因爲天災所引起的糧食減產,將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他正想問之時,溫體仁已經先問鍾進衛了:“鍾師傅,這肉鬆是如何個做法?”

魚類在古代是很難保存與運輸,原因就是其在陸上無法存活,**的速度極快。海魚更是如此。

在港口或者河邊城市也就罷了,一般只要超過一天路程的地方就吃不到魚。因此古代纔會有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說法,這是把魚的獲取難度和熊掌等同起來了。

薰魚或者魚乾倒也是有,但太難吃了,也從沒有人想到大規模的生產這些東西來賑災或作爲軍糧。

魚鬆肉鬆這樣的東西原本是在咸豐同治年間才被髮明,也就是說,此時本來是沒有的。

也因此,溫體仁雖不過問廚房之事,卻也很好奇其做法如何。

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570章 苦啊第812章 宗族第596章 城破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80章 通州路上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715章 追債第574章 應對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26章 再坑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19章 中計第266章 屠城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731章 哥薩克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52章 救災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49章 扁人第8章 擔憂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805章 義善社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300章 宣傳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751章 我來了第769章 關注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380章 張縛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56章 紙幣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6章 難眠之夜第789章 睡吧乖第89章 危險臨近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13章 遼東第63章 榮譽榜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295章 獻俘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789章 睡吧乖第101章 論鹽政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164章 定期體檢
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570章 苦啊第812章 宗族第596章 城破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80章 通州路上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715章 追債第574章 應對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26章 再坑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19章 中計第266章 屠城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731章 哥薩克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52章 救災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49章 扁人第8章 擔憂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805章 義善社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300章 宣傳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751章 我來了第769章 關注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380章 張縛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56章 紙幣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6章 難眠之夜第789章 睡吧乖第89章 危險臨近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13章 遼東第63章 榮譽榜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295章 獻俘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789章 睡吧乖第101章 論鹽政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164章 定期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