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指點江山

鍾進衛想了想,對崇禎皇帝道:“陛下,我來到這個世界也纔沒多久,不是很瞭解當前的情況。我想先了解下當前的情況後,再根據後世的經驗,給您適當的建議,您看如何?”

崇禎皇帝很高興,說道:“朕就知道你是一個幹實事的人,要是一張口就來,朕還擔心你只是紙上談兵,誇誇其談而已。”鍾進衛一聽,不由的也和崇禎皇帝一起笑了笑。

崇禎皇帝笑完,想了想,對鍾進衛說:“眼下的情況,朕派朕的老師過來給你講解,王承恩旁聽,補充。朕的事情很多,就先去處理事情,等你有想法了,朕再過來聽,可好?”

鍾進衛一聽,說道:“沒問題,陛下去忙好了。我這邊有結果了就給您彙報。”崇禎皇帝點頭,然後吩咐王承恩:“大伴,傳詔翰林侍讀學士溫體仁即刻前來講解。”王承恩趕緊吩咐下去。

鍾進衛看看地圖,想起了一件事情,就對崇禎皇帝道:“陛下,這兩副地圖在今世來說,是稀世奇珍,特別是那副世界地圖。但上面註明了後世的簡體文字,現在的人看得不方便,而且有的地名,不一樣,您看是否按照這個地圖重新描繪幾份。”

說實話,崇禎皇帝對這兩幅地圖還不是特別重視,眼前事情都忙不過來。但聽鍾進衛這麼一說,總得表個態:“好,朕命人去辦。”

鍾進衛覺察到崇禎皇帝好像並不重視的態度,就強調說:“陛下,您不要小看了這個地圖。以後陛下爭霸天下,哦,不,是爭霸世界,就如同,如同白天行路,道路曲折坑窪,方向走勢瞭然於胸。而沒有這個地圖,就如同黑夜摸路,不但走的極慢,還易跌倒。”

鍾進衛感覺這個比喻好像不是很形象,也不夠誘惑,就又講道:“陛下,現在很多地方,您看這裡,這裡,都還是原始土著居住。上面有黃金,白銀,銅鐵,各類資源應有盡有。土壤肥沃,稻米一年三熟。現在西方人已經開始探索這片世界,然後用大海船,整船整船的黃金,白銀往自己國家運。咱大明可不能落後啊!”

崇禎皇帝一聽,兩眼放光,整船整船的黃金!

崇禎皇帝開始想象不久的將來,派出去的船隊凱旋迴來,黃金堆滿了船艙,連甲板上都堆滿,金光燦燦,最後連船都變成了金色,多麼美好啊!

忽然,崇禎皇帝感覺自己的口水要流出來了,趕緊定了定神,驚喜地確認道:“當真?”

鍾進衛笑着點點頭,說道:“陛下,咱大明好像很大,但放在世界的範圍內,也不夠看的。咱大明境內的黃金要集中起來,怕也有好多,何況外面的大世界呢。”

說到這裡,鍾進衛發覺了什麼,不由的有點懊惱,捶了下自己的腦袋,說道:“我怎麼就不是買一份中國礦產資源地圖和一份世界礦產資源地圖呢,真是可惜!要不,那還要想什麼賺錢的方法,直接找到金礦開挖就是。”

鍾進衛真是貪心不足,平常人家那會去買礦產資源地圖,也沒有幾個攤販會傻到進這種地圖來賣。

崇禎皇帝也頗覺遺憾,不過遺憾也沒辦法。他迴應鍾進衛:“朕馬上安排此事。”

“好。”鍾進衛在一邊補充道,“陛下,這地圖的比例不能有描錯。還有,那些海上的小點也不能漏。一個小點,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海島。”

崇禎皇帝點點頭,讓王承恩小心翼翼的收拾了兩副地圖,出去安排人進行臨摹。

崇禎皇帝雖然還想聽鍾進衛說說,但還有一堆事情要處理,本身又是個親歷親爲的性格,所以只好暫時到這裡,先去忙事情。

等崇禎皇帝走了後,一旁的阿奇滿臉敬佩地對鍾進衛說道:“公子,您怎麼知道那麼多東西啊?”

鍾進衛在小美女面前,得意洋洋地說道:“那是,要論起這個世界,誰懂的最多,那是非我莫屬。”屌絲開始裝B了。

阿奇看鐘進衛那神情,就知道他又在美了,也不在意,對鍾進衛道:“公子,您能不能再給奴婢講講那外面的世界?”

鍾進衛問:“外面的世界,你想知道什麼?”

阿奇有點靦腆,低聲說道:“都可以,奴婢從小在家長大,沒有出過門。十二歲的時候就被選進宮來,一直沒有出過宮,外面的世界從來沒見過。”

鍾進衛一聽,呆了呆:“啊,這樣啊,沒關係,我給你講好了。這個世界上很少人知道的事情都講給你聽,包你開眼界。不過,能不能先給我倒杯水喝喝?”

阿奇一聽,高興的去給鍾進衛倒水。

鍾進衛美滋滋地看着阿奇忙着,心裡想這生活也不錯!

當王承恩再次過來的時候,帶過來了一個文官。年約六十歲左右,消瘦的下巴,長着一縷長鬚,看着挺精神的。

鍾進衛心道:“這就是溫體仁啊,被滿清拉進奸臣傳的人物。自己在網上看到的資料不知道有沒有錯誤。”

溫體仁也在打量着鍾進衛,在路上的時候,王承恩已經跟溫體仁細細的說了這兩天的事情,雖然溫體仁覺得不可思議,但人活生生的就站在眼前,一看就能看出此人與周圍格格不入。不說髮型,單那站姿,那神態,就能感覺出對人心態平和,不阿不諛,神態自若,就覺得與衆不同。

王承恩給兩位分別進行了介紹後,雙方就座,鍾進衛先開口道:“溫大人,麻煩您講講現在大明朝的形勢,實事求是的講。”

溫體仁用手捋了捋下巴上的鬍鬚,道:“老夫既奉聖上旨意,自然據實告之。”

溫體仁停了停,理了下思路,馬上就說道:“當前本朝最大禍患爲東北建虜,攻城略地,遼東基本已丟失。建虜建僞金國,定僞都瀋陽,戰線在寧遠,錦州一線。朝鮮爲其藩屬,蒙古多個部落爲其爪牙,其勢難擋。”

溫體仁說到這裡,看看鐘進衛,好像聽了無動於衷的樣子,就又說道:“朝廷西南,亦有土司從天啓年間造反,至今尚未全部平息,置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多個省份糜爛。”

“東南沿海海盜猖獗,迫使朝廷使用禁海之策,目前雖已招安鄭芝龍部,但其心難收,羣盜四起,四海難平。”

溫體仁一直注意着鍾進衛,發現他一點不驚訝的樣子,就接着再爆料:“大明境內,特別是北方地區,天氣奇寒無比,天災不斷。陝西,山西乾旱已久,赤地千里,間有地震,百姓易子相食,京師年前九月亦遭地震。江浙海寧,蕭山大風雨,海溢溺人畜傷,莊稼毀壞無數。各地蟊賊紛起,尤以陝西爲最。”

溫體仁說話的時候,王承恩不停的在給溫體仁打眼色,意思是別說太重了,留點面子。

溫體仁視而不見,故意往重裡說,把去年發生的事情也一併說着,像都是一起發生的事情一樣,就是想看看這個人到底有沒有本事能解朝廷之困。

鍾進衛認真的聽着,結合自己的瞭解想着。看溫體仁不說話了,就問道:“沒了?”

溫體仁不語,手捋長鬚,微點頭。心裡想着,這還不夠?

鍾進衛於是站起來,走到黑板前面,然後又回頭問阿奇道:“阿奇,有抹布麼?”

溫體仁和王承恩都有點不解,看着鍾進衛。

阿奇一看焦點到了自己身上,不由得稍微有點慌,忙道:“公子,稍等。”

阿奇去偏殿裡間拿了一塊抹布出來,問鍾進衛道:“公子,這個可以麼?”是塊絲綢。

“可以。”

鍾進衛接過抹布把黑板上之前畫上的東西都抹去了,重新畫了一個大致的中國地圖,然後把溫體仁說的情況一一標註上去。

雖然鍾進衛的字缺胳膊少腿,還寫得很難看,但溫體仁也能猜到是什麼,感覺大明整個形勢一目瞭然。

鍾進衛寫完後,轉頭對溫體仁說道:“溫大人,是這樣麼?”

溫體仁點頭:“大致如此。”

鍾進衛笑笑說道:“溫大人怕是還有一點沒有說吧?”

溫體仁一怔:“還有何處未說?”

鍾進衛微微一笑,說道:“吏治!京師和地方官吏,都已糜爛。套用南宋岳飛嶽武穆的話,現在基本是到文臣愛錢,武將怕死的地步了吧。”

鍾進衛說完,轉身在黑板空白處寫下了大大的幾個字:文臣愛錢,武將惜死。

溫體仁一怔,無語。他前面說的哪些其實都是表象,自己最擔心的這個問題隱藏在心裡沒有說,因爲說這個會得罪所有同僚。在到達一定的地位之前說這個,不值得,沒想被鍾進衛直接說了出來了。

王承恩在旁邊心裡暗暗有點惱火,這麼直白,讓崇禎皇帝的面子往哪裡擱啊。不過,王承恩心裡也有點佩服鍾進衛一語中的。

鍾進衛轉頭看着黑板,開始思量,這些就是救亡明朝需要克服的困難。問題都擺這裡了,怎麼解決?

鍾進衛思考了一會,在文臣愛錢,武將惜死這句話上加了兩個不字。然後轉頭對溫體仁和王承恩道:“這就是我們要幫陛下解決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它都不是問題,天下太平矣!”

王承恩聽了嘀咕道:“現在哪能找得到這樣的文臣武將呢?”

王承恩的話不小心被鍾進衛聽到了,鍾進衛笑笑,說道:“嗨,還真巧,我剛好知道有這樣的人。”

王承恩問道:“誰?”

鍾進衛看看溫體仁,發現溫體仁也在看他。

於是,他朝溫體仁笑笑,說道:“文臣嘛,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溫體仁和王承恩都一怔,彼此對視了下,然後溫體仁謙虛道:“老夫不敢當。”

鍾進衛笑笑:“沒啥不好意思的,歷史告訴我的。武將的代表是盧象升,每戰身爲士卒,勇不可擋。最後被奸臣所害,戰死沙場。”王承恩聽了,心裡暗暗道:這人是鍾先生第二次提了,看來真要重視,今天的談話內容一定得一字不漏的稟告陛下。”

溫體仁說話了:“就算有,也才兩人。人力有時而窮,如何解決?”說完,眼神炯炯有神的看向鍾進衛,像是想一下看出鍾進衛心中的答案。

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504章 報紙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382章 菸草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43章 《甘薯疏》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15章 偷雞不着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810章 吃西瓜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841章 暴乳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87章 漱口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60章 猛虎出籠第656章 第一次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121章 徐光啓第51章 難民營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567章 煩惱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96章 滅口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75章 汰兵完成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380章 張縛第486章 徐霞客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866章 看稀奇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179章 兵書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31章 京師之戰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18章 算計第406章 御廚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379章 李自成第790章 大賞第323章 死營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573章 出發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51章 難民營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111章 水泥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266章 屠城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65章 監軍
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504章 報紙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382章 菸草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43章 《甘薯疏》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15章 偷雞不着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810章 吃西瓜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841章 暴乳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87章 漱口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60章 猛虎出籠第656章 第一次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121章 徐光啓第51章 難民營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567章 煩惱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96章 滅口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75章 汰兵完成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380章 張縛第486章 徐霞客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866章 看稀奇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179章 兵書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31章 京師之戰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18章 算計第406章 御廚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379章 李自成第790章 大賞第323章 死營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573章 出發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51章 難民營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111章 水泥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266章 屠城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65章 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