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數理化

“長遠的做法雖然麻煩,但是最穩定,綜合起來就是一句話,知識傳承,而後創新。”

鍾進衛先給崇禎皇帝一個總結,然後開始細說:“第一,開展全民教育,首先都要會讀書識字。這是基礎。只有這樣,經驗才容易累積,才容易傳承。”

全民教育這個事情,之前已經提過一回,而且崇禎皇帝已經答應從國企利潤中撥出教育經費。所以,這個沒有問題。

但在徐光啓聽來,卻是一個天大的消息。他想插話,卻見鍾進衛在滔滔不絕,只好先忍住不說。

“第二,在全民進行基礎教育後,再進行細類教育,農民就專注學習農業類的知識;商人就學算賬,記賬;木匠就學木匠的知識;鐵匠就學習鐵匠的知識等等。”

鍾進衛知道這裡要強調下,就說道:“陛下,這些學習不是言傳身教,那樣知道的太少,萬一師傅有個好歹,很可能就來不及傳給徒弟。陛下可以想一下,如果上古以來,沒有發明文字。只靠言傳身教的,現在會是什麼樣子,由此可知知識通過文字來傳承的重要性。”

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按照這個說法,能顯而易見地知道各類手藝通過文字傳承的必要性。

鍾進衛並沒有停下來讓崇禎皇帝發表意見,繼續說道:“另外,臣所指的是,這些學習是系統的學習,不但要傳授怎麼做好,而且還要知道爲什麼這麼做。這些就必須去學堂才能學到,畢竟一個老農不可能懂那麼多。”

強調完這個內容後,鍾進衛就接回剛纔的思路:“這個細類教育分階段,從基礎到複雜,每一個階段之後,就進行選拔,把裡面的佼佼者選取出來進行深造,學習更深奧的知識。如此反覆,最頂尖的那批人進入研究院進行研究,就事半功倍了。”

崇禎皇帝根據鍾進衛的描述想象起來,大明一億五千萬人中層層選拔出各行各業最頂尖的一部分人,然後出來做事,那會做出什麼樣的成就呢,真的很期待。

“好,等國營企業成立後,朕一定會抓全民教育。”崇禎皇帝答應鐘進衛。

“陛下,臣有一事。”徐光啓終於忍不住了,打斷了崇禎皇帝和鍾進衛的對話。

崇禎皇帝這纔想起邊上還站了個禮部左侍郎,轉向他,笑着問他:“徐卿,你有何事?”

“陛下,如果在大明進行全民教育,臣懇請陛下加入數學這課。”徐光啓滿臉莊重,誠懇地請求道。

沒想徐光啓也會來湊熱鬧,崇禎皇帝很有興趣,問他道:“全民都學數學,徐卿的理由是什麼,說給朕聽聽。”

徐光啓在去年上《條議曆法修正歲差疏》的時候就想說了,但因爲剛好遇到崇禎皇帝遇刺,就沒寫上,現在終於有機會說出來了:“是,陛下。”

接着,徐光啓就向崇禎皇帝分析起數學和其他科學的關係,數學在生產實踐中的作用。

“利用數學,可以計算日月無星的運行,從而推測晴雨水旱,此其一。”

“第二,精於度數,能造作機器,力小任重,製作各種機械,以供民用,以利民生。”

崇禎皇帝聽徐光啓說了兩點,覺得很有道理,就認真的聽了起來。

“第三,天下輿地,其南北東西,縱橫相距,紆直廣袤,山海原野,高深廣遠,都可以用數學方法測繪,道里尺寸,悉無謬誤。”

徐光啓看崇禎皇帝在認真聽着,就說得更起勁了:“第四,數學可以用於兵家營陣器械及築治城臺等,精於其法,有裨邊計。”

鍾進衛見徐光啓就一個數學就說了這麼多好處,比自己說的頭頭是道,暗道慚愧,也在一邊認真聽着。

“第五,營建屋宇橋樑等,明於度數者力省功倍,且經度堅固,千萬年不圮不壞。”

“第六,數學對官司計會,頗有用處,理財之臣,尤所急需。”

“第七,用數學,度數既明,可以測量水地。一切疏浚河渠,築治堤岸,灌溉田畝,動無失策,有益民事。”

“第八,使用數學,因而藥石鍼砭,不至誤差,大爲生民利益。”

“第九,明於度數,即能考正音律,製造樂器。”

“第十,造作鐘漏,以知時刻分秒,使人人能更分更漏,以率作興事,屢省考成。”

徐光啓一口氣說了數學十個用處,然後靜靜地看着崇禎皇帝,等待他的評價。

崇禎皇帝沒有馬上說話,一直在回味徐光啓剛纔說的這些,有生以來,他第一次覺得,原來數學竟然有這麼大的用處。

鍾進衛一邊聽徐光啓講述,一邊在暗暗的歸納。發現徐光啓竟然總結了數學是天文學,氣象學的基礎,是機械工程學的基礎,是測繪學的基礎,是軍事學的基礎,是建築學的基礎,是財政、會計學的基礎,是水利學的基礎,是醫藥學的基礎,是音律學的基礎,是計時的基礎。

崇禎皇帝轉身看向鍾進衛,用眼神諮詢他。

鍾進衛已經對徐光啓佩服的五體投地了,說的這麼清晰全面,不是對數學有深刻了解的人,是不可能說出來的。虧自己還是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都還不如四百年前的古人。

他見崇禎皇帝看着自己,連忙表態道:“陛下,臣的家鄉有一句話,學會數理化,走遍全天下。意思是學會了數學,物理,化學,天下之事,基本都懂了。這數學在三門學科中,就排在第一,可見徐大人所言非虛。”

崇禎皇帝一聽鍾進衛又牽扯出了物理,化學,而且說的也是如此重要。不由問道:“物理,化學又有何用處?”

鍾進衛聽得撓撓後腦勺,有徐光啓對數學的解釋在前,自己怎麼解釋物理和化學這兩門基礎學科呢。

想了一會,實在想不起如何像徐光啓一樣頭頭是道的說,只好換個方式解釋:“陛下,物理告訴世人爲什麼鳥能在空中飛,而人不能的原因。傳說中仙人是騰雲駕霧才能飛,那麼物理能告訴世人怎麼騰雲駕霧。而化學就是告訴世人,這個雲和霧用什麼原料來做纔可以飛。”

能像鳥一樣飛翔,一直是人類的夢想。明朝萬曆年間,一個叫萬戶的人甚至用生命去實踐了自己的夢想。

崇禎皇帝一聽物理和化學的用處如此之大,不禁問道:“鍾師傅可懂得物理,化學?”

鍾進衛笑着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只記得一點皮毛。其實現在的人應該也都聽說過的。物理,在於如何製造各類器物;化學,在於認識物體的構成,並進行各類物質的轉換。對了,水泥燒製,其實就用到了化學知識,由一種物質變爲另外一種物質。”

鍾進衛的話語要放到明朝以前,可能會被當瘋子。要被其他人聽到,可能會認爲他胡言亂語。可現在,一個是知道他底細的崇禎皇帝,另外一個是這時期的大科學家,對天文,數學,農學都有深刻造詣的人。兩人都被鍾進衛的話深深震驚到了,眼前彷彿看到了一個另類的世界。

鍾進衛沒有想到自己的話對面前兩個聽衆的影響有多大,還在下結論道:“物理,化學是瞭解萬物的本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數學,是學物理,化學必備的基礎知識。所以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

鍾進衛說完後,等了半響,才聽到崇禎皇帝反應過來道:“好,好,好,朕一定要讓大明子民全部都去學這數理化,再擇其佼佼者爲國效力。”

第57章 貨幣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168章 銀行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348章 要翻盤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42章 交易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5章 相信(3)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576章 大灰狼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406章 御廚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62章 義捐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62章 義捐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841章 暴乳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762章 兵變第103章 開中法第573章 出發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656章 第一次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379章 李自成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819章 陳子壯第747章 鄭成功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226章 宋應星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486章 徐霞客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9章 指點江山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4章 相信(2)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55章 白話
第57章 貨幣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168章 銀行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348章 要翻盤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42章 交易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5章 相信(3)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576章 大灰狼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406章 御廚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62章 義捐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62章 義捐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841章 暴乳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762章 兵變第103章 開中法第573章 出發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656章 第一次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379章 李自成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819章 陳子壯第747章 鄭成功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226章 宋應星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486章 徐霞客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9章 指點江山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4章 相信(2)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55章 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