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理想

“大丈夫功名馬上取,滅建虜,鎮蒙古韃子,除海河之寇。還大明百姓一個安寧!”閻應元語氣和緩而又有力的說道。

看得出來,他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以前就有過考慮的。

有志氣,是大丈夫所爲。不過滅建虜,鎮蒙古,這個應該是大部分人都能想到的。閻應元后面還有除海河之寇,這個倒是很少能聽到的。現在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方陸地上。鍾進衛有點奇怪,就問閻應元道:“大舅子,滅建虜,鎮蒙古我理解,這個河海之寇怎麼解釋?”

“妹夫你不知,通州乃京杭大運河之北端。船隻南來北往,溝通有無。很多物資,包括糧食都是需要從南方運過來。比起陸運,載重,損耗都是大有優勢,因此河寇爲禍的話,影響甚大,通州都能感受到。”

閻應元給自己的妹夫繼續解釋道,“而通州通過北運河到達天津衛之後,走海河到大沽出海,也甚是方便。運河容量有限,大海卻是無限,要沒有海寇作祟,朝廷又開海禁,則百姓之福也。”

沒想到閻應元的眼光比一般人看得長遠啊!鍾進衛心裡暗贊一下,然後又考究他道:“那河海之寇該如何除之呢?”

“除河海寇之法各有不同,河寇多是弓箭相射,近了跳幫戰。比人數,比勇力。而海寇,因無地形之限制,猶如馬之於平原,故比遠程,比船速。”

“那你可知西洋之火炮,船隻之性能?”鍾進衛繼續問道,以後總歸是要跟洋鬼子打的,他想聽聽這位歷史名人的看法。

這下,閻應元沒有馬上回答,沉默了會,才道:“火炮之威,我已見識過,確實厲害。但西洋之船,還未有見過。”

閻應元是有點自憐,可惜自己從小苦學的一身箭術。雖然現在要讓他單挑火槍手,沒有絲毫壓力,但他還是看得出來的。以後肯定是火槍的天下。

鍾進衛大概瞭解了閻應元有關河海戰爭的認識,然後又問閻應元道:“那麼打建虜和蒙古韃子又該如何打呢?”

“當整頓軍隊,鼓舞士氣,各兵種相配備,糧草軍械無憂,則不管建虜還是蒙古韃子,都不是大明的對手。”閻應元毫不猶豫的答道。

“沒那麼容易吧?”“他們又不是三頭六臂之人,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多,選其精壯之士,組成軍隊,擇良將統之。必所向披靡。”閻應元說的很堅決,只是說完了之後,又嘆了口氣,低聲道:“只是這些東西知易行難,大明很難做到啊。”

鍾進衛知道閻應元說的是實情,而這點,其實很多有識之士都有認識到,但這樣的人太少,拖後腿的太多,以致很難改變現狀。

鍾進衛想了想,對閻應元道:“你先不要管能不能做的到,以後你準備走哪條路?”

“我想等這次擊退建虜之後,考考武進士看,以後就走這條以武報國之路。”有關這點,閻應元倒早有過考慮。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明末這個時期,就算你再有本事,武藝再是超羣,朝中沒人,或者手中沒錢,就別想能中武進士。

歷史沒有記錄是什麼原因,讓閻應元在崇禎初年一直默默無名,直到南明纔有一個典吏之職,鍾進衛估計,怕就是受到了種種不公吧。

現在,應該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因爲他家的命運,由於鍾進衛的穿越,徹底的改變了!

“下一次武進士考試是什麼時候?”鍾進衛問道。

“崇禎四年。”閻應元記得很清楚,馬上出口答道。

鍾進衛想着,現在是崇禎二年末,還有一年多時間,似乎太久了點。自己可以直接舉薦他爲國效力,憑着在崇禎皇帝面前的影響,應該也能有個不錯的職位。但雖然自己這位大舅子的能力是足夠了,可別人不知道,要到時候說三道四,大舅子的名聲也不好聽。鍾進衛在後世的時候,也經常噴那些靠關係爬上去的人,而不會去考慮對方是否是有真本事的。

忽然,鍾進衛記起一事,就問閻應元道:“大舅子,白日說的射殺一個建虜韃子,是怎麼一回事?”

閻應元倒也沒有不好意思,只是有點遺憾地道:“前些日子韃子攻城,有個建虜重甲白甲兵攻上城頭,衆人不能敵,被我一箭射中眼睛。可惜屍首翻落城下,被他們搶回去了。因爲沒有首級,不能報功。但城裡百姓卻知此事爲真,因此對我也甚是客氣。”

鍾進衛聽了爲他可惜,要是拿到首級的話,不說升級之類的,就是銀子也有不少。

“你是當兵了,什麼職位?”

“沒,我只是由縣衙出面組織的民壯之一,也算是個頭目。”閻應元回道。在過去的這段時間內,確實給了他不少實踐機會,也算經歷過了沙場。

鍾進衛在腦中過了一遍自己認識的人選,然後對閻應元道:“皇上面前我能說上話,但直接在皇上面前推薦的話,怕別人會對你說三道四,所以,我想把你推薦給另外一個人,你去他手下效力,有了功勞,我再保舉你去你想去的職位,怎麼樣?”

閻應元真是感慨,自己以前的時候,當上民壯首領之一,在縣尊面前留了名號,靠的是自己十幾年如一日的苦練。現在有了關係,一句話,就能把後面的路給定好了,上頭有人和沒人的區別真是大。

閻應元也不是迂腐之人,否則也不可能在歷史上留下一個有勇有謀,文武雙全之名。當下答應下來,但卻還有一點顧慮,問道:“妹夫,是把我推薦給誰,有本事的人麼?”

閻應元之所以這樣問,只是覺得如果是把自己推薦給像通州總兵楊國棟這樣的人,還不如不去。聽到建虜的風聲都準備跑路的人,怎麼也不可能到他手下就有啥功勞可立,弄虛作假就非自己所願了。

鍾進衛明白閻應元的意思,笑了笑說道:“放心,這個人是文進士出身,但你未必打得過他。”

閻應元有點不信,不過並沒有出言反駁,心裡只是想妹夫是沒見過自己的一身本事而已。

鍾進衛見閻應元沒有說話,心知他在無聲的抗議。這事要換作一般人的話,確實難以讓人相信。可那人是萬中無一的怪胎。

“我知道你估計不服氣,等你見到了後,不妨跟他切磋切磋,你就知道了。你也可以放心,他是文武雙全的人,又愛民如子,與兵同甘共苦,深受兵民愛戴。你到他手下,會很舒服的。”

閻應元不禁有點好奇,那是什麼樣的人。現在還有這樣的人?就算嘉靖年間成神的戚繼光戚大帥,也只是世襲軍戶出身。妹夫說的這人還是文進士出身,自己還打不過他。閻應元是越想越好奇,越想越有非見一面的衝動。

“這位大人的尊姓大名是什麼?”閻應元最後還是沒有忍住不問。

“姓盧,名象升,字建鬥,號九臺。現任大名府知府兼按察使副使。”鍾進衛爽快的介紹了那個怪胎。

“這...,妹夫,你推薦我過去,能殺韃子?”閻應元有點迷惑,人家在大名府當知府呢,韃子在北邊,還挨不着啊。

“放心,韃子有的殺。他也組織勤王軍來到京師了。把一萬多人直接裁到八百多人。你去了後,要好好表現,爭取憑自己的本事脫穎而出。”鍾進衛解釋到後面,就叮囑起來了。

“那是,我閻某人,不是靠關係吃飯的!”閻應元斬釘截鐵地答道,話語裡還透着一絲被看輕的不滿。

“好,那你什麼時候能動身?”鍾進衛很欣賞這種自信,就又問閻應元的行程。

“妹夫什麼時候回京師,我就什麼時候跟你走好了。”閻應元的心中有一團火焰開始燃燒起來。

“我應該是後天回京師,不過馬上要過年,阿奇好不容易回來了,你們先一起過個團圓年。你先隨我回京師見過盧象升,就趕回通州過年如何?”

家裡有老母,妻子,幼兒,閻應元不能遠行,但現在妹子回來了,就有人照料,而且後面還有一箇中興伯爵在,也不怕家裡沒男人受人欺負。所以他才說隨時跟鍾進衛走,現在聽鍾進衛這麼一說,也覺得有理,就答應回來過年。

前路已定,閻應元很是興奮,更是睡不着,當下和鍾進衛兩個又聊了起來,一直聊到天亮。

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95章 脫險第385章 開封府第704章 宣言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38章 兩策之論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143章 《甘薯疏》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385章 開封府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460章 冰棍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36章 監軍制度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300章 宣傳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132章 開民智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21章 漢魂漢奸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32章 反腐第385章 開封府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168章 銀行第292章 會師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28章 浩劫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865章 電
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95章 脫險第385章 開封府第704章 宣言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38章 兩策之論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143章 《甘薯疏》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385章 開封府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460章 冰棍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36章 監軍制度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300章 宣傳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132章 開民智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21章 漢魂漢奸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32章 反腐第385章 開封府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168章 銀行第292章 會師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28章 浩劫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865章 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