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銀行

“陛下,這紙幣發行機構就用水泥作爲原料來建,配以碎石、泥沙,如果有鋼筋最好,沒有也沒關係。有幾個好處。”

“第一,水泥所建房子比木質結構的房子要堅固,而且防火。這兩個作用對於紙幣發行機構要存儲銀兩和紙幣這兩點來講,非常重要。”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點點頭,表示同意,就連畢自嚴,也沒否認這兩點的重要。

“第二,水泥建築的原料便宜,隨處都有。不足之處是挖掘,碎石,攪拌等等建造過程,都需要做大量體力活。剛好城裡城外有大量閒置難民,可以把他們用起來,水泥建築的成本就會比現在的建築成本低很多。”

幾個人都忘記朝廷其實也是可以僱傭難民的,而且,這將會是大頭。

“第三,水泥是個新生事物,被人熟知需要一個過程。與其一個個的去介紹水泥的好處,不如在顯眼的地方用水泥建築來展示其優點會更好,這樣也利於國企成立以後水泥的銷售。”

鍾進衛說完以上三點後,總結道:“陛下,用水泥另建一處場所,有如此之多的好處,一舉數得,何樂不爲呢?”

崇禎皇帝早已聽得滿心歡喜了,鍾進衛一說完,他就笑着對畢自嚴道:“畢卿以爲如何?”

畢自嚴臉色有點不自然,回答崇禎皇帝道:“如此,如此臣無異議,只是,這紙幣發行機構搬出了戶部衙門,不便於管理啊。”

溫體仁原本還沒什麼想法,現在一聽畢自嚴的話,眉頭一皺,腦子一轉,就對崇禎皇帝一躬身道:“陛下,臣以爲這紙幣發行衙門會是大明極其要害部門。因此,臣建議都察院要專門派御史監督。”

畢自嚴一聽,不滿地看着溫體仁的後背,不過沒有說話。

崇禎皇帝聽了溫體仁的話,點點頭:“首輔老成謀國,所言極是,朕再派東廠坐鎮。”

鍾進衛一聽這幾個人,機構還沒成立,就各自往裡派人,有點無語。不過,各方監管,也是好事,所以他也不說話,就站在那邊看熱鬧。

崇禎皇帝說完後,看底下幾個臣子都不說話,就問道:“諸位愛卿,不知此事還有何建議?”

溫體仁和畢自嚴互相看看,然後又看向鍾進衛,都搖了搖頭,畢竟是新事物,不可能一下就考慮全面,暫時都沒有想法了。

見幾個臣子都沒異議了,崇禎皇帝就說話了:“畢卿,由你儘快擬一個紙幣發行機構的辦事章程,交由內閣審覈。”

“是,陛下。”畢自嚴躬身領命。

然後崇禎皇帝又對溫體仁道:“內閣審覈後交給朕批閱,如若無誤,則以後照章行事。”

“是,陛下。”這個是正常的流程,溫體仁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

崇禎皇帝說完後,看鐘進衛在那邊老神在在的,就對他道:“鍾師傅,由你會同工部把紙幣發行機構的圖紙先做出來,交由朕批閱,如若可以就儘快建出來吧。”

“是,陛下。”鍾進衛回答道,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後世去過銀行,看過盜竊銀行的電影電視劇,多少總知道一點銀行內部結構。

崇禎皇帝吩咐完畢之後,感到一陣輕鬆,就開玩笑道:“鍾師傅,你這水泥要是沒有你說的這麼好,建出紙幣發行衙門後,反而會砸了招牌啊。”

“不會,不會,水泥效果不好就再改進,一定能行的。”鍾進衛一聽,趕緊解釋。

溫體仁和畢自嚴看鐘進衛那神情,像是手中的寶貝被別人誤認爲是土疙瘩,而急着辯解一樣,不由得都輕笑了起來。

崇禎皇帝也樂呵了一下,想起一事,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午門外的水泥排房建好了麼?”

“臣來的時候,看了一下,好像已經差不多了,只是裡面還沒有桌椅之類的東西。”

“好,明日朕帶文武百官去見識見識。”崇禎皇帝說完有點期待,這水泥房可不能讓朕失望。

就在大家覺得議事結束,該回去幹活的時候,崇禎皇帝忽然皺着眉頭說道:“跟着鍾師傅說紙幣發行機構、紙幣發行衙門的,很是拗口。朕想着給它取個名字。”

鍾進衛張了口想說,本來就是有名字的,只是因爲讓你們明白這個機構的用途,纔沒有說而已。馬上發現溫體仁在向他眨眼睛。

鍾進衛一下醒悟過來,就及時收住嘴,沒發出聲,不打擾皇上取名的雅興。

“這紙幣發行衙門,爲進出銀兩之用,因此,名稱中須得有一個銀字。天下萬事,皆歸三百六十五行,因此,朕把這紙幣發行衙門命名爲銀行。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鍾進衛聽得目瞪口呆,難道銀行就是這麼來的?

溫體仁和畢自嚴聽得連連點頭,這個說“陛下,秒解秒解。”那個道:“陛下言之有理,正該用銀行兩字稱之。”

也不知道他們倆是拍馬屁還是真心附和,反正鍾進衛聽不出來。

崇禎皇帝看兩位股肱之臣都同意自己的觀點,很是高興,興致一來,索性先題字,以後開門大吉的時候掛上去,也顯示皇帝的看重。

於是,幾個臣子又開始讚揚崇禎皇帝的毛筆字。最後,君臣盡興而散,各幹各事。

不說鍾進衛跑去找徐光啓,一起設計銀行建築圖紙。單講午後,崇禎皇帝正在文華殿辦公,王承恩忽然找了過來。

“陛下,已查明御史高捷和吏部右侍郎劉鵬上辭呈原因。”

“哦,什麼原因?”崇禎皇帝一邊說一邊繼續低頭批着奏章。

“此兩人懼怕陛下會讓廠衛嚴查貪腐,因此想辭官歸去。”王承恩用平常語氣回奏,內心卻充滿了自豪。還沒出手,就能嚇暈倒兩個文官,也只有廠衛能做的到。

“什麼?此言當真?”崇禎皇帝一聽,猛地把頭擡起來,看向王承恩。

“是的,陛下。”

“兩人有何貪腐,如此怕查?”崇禎皇帝緊接着追問。

“陛下,奴婢一查到兩人辭官的原因就來稟告陛下,尚未知道兩人的貪腐詳情,奴婢這就讓番役去查。”王承恩躬身解釋了下,然後向崇禎皇帝表態。

“好,不能便宜了這兩賊。看這樣子,是賺足了銀子,然後當甩手掌櫃回家享清福。沒那麼便宜,給朕查。”崇禎皇帝把毛筆一放,指示王承恩道。

“是,陛下,奴婢這就去查。”王承恩心裡得意,又有活幹了,回答完崇禎皇帝后,就慢慢倒退,然後轉身往殿門而去。

就在王承恩走到殿門口的時候,崇禎皇帝忽然又道:“大伴,回來。”

王承恩一聽,以爲還有事情,就快步返回殿內,躬身道:“陛下,還需要奴婢去做什麼?”

“不用你去查了,把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傳來見朕。”

王承恩聽得一怔,自己好像沒有做錯事情,也沒辦砸事情,皇上怎麼就不信任自己了。於是他對着崇禎皇帝,惶恐地道:“陛下,奴婢是不是做錯什麼了?”

“呵呵,大伴無需憂心,不關大伴的事。朕之前和文臣有約,查貪腐就讓錦衣衛去,朕得言而有信。”

崇禎皇帝看王承恩誠惶誠恐的樣子,轉怒爲笑,就和藹地解釋道。

王承恩一聽,原來不是自己的問題,就放下了心,去到門口,讓內侍去傳崇禎皇帝的旨意。

沒多久,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就趕過來了,從崇禎皇帝這裡領了旨意,屁顛屁顛地跑去調查了。

這個時候,在內閣,首輔和閣臣卻起了爭執。

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645章 這一年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567章 煩惱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58章 貨幣戰爭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116章 陶瓷廠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96章 滅口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71章 親近第336章 袁可立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27章 薊州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5章 相信(3)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38章 兩策之論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715章 追債第156章 劉興祚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94章 一線生機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784章 封賞第515章 持久戰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57章 貨幣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841章 暴乳第300章 宣傳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121章 徐光啓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649章 跳雷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812章 宗族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101章 論鹽政第221章 加薪養廉
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645章 這一年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567章 煩惱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58章 貨幣戰爭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116章 陶瓷廠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96章 滅口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71章 親近第336章 袁可立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27章 薊州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5章 相信(3)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38章 兩策之論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715章 追債第156章 劉興祚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94章 一線生機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784章 封賞第515章 持久戰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57章 貨幣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841章 暴乳第300章 宣傳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121章 徐光啓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649章 跳雷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812章 宗族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101章 論鹽政第221章 加薪養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