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對日之策

鍾進衛已經分析了對待不同藩屬國的政策要不同,而日本算是一個強藩,要實施的乃是打壓之策。

因此他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如果再派使者前去日本,要求德川幕府管好自己的手下,把人撤回日本。這種方式顯得太過軟弱,而且已經用過一次,再用得話,德川幕府可能會因爲國內的壓力而有抵制...”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等人都聽着鍾進衛的回答,不時點頭表示贊同,這也是他們要把鍾進衛找來的原因。

鍾進衛此時提高了聲音,說出了他的真正處置方法道:“因此,臣認爲處置目前琉球問題的最好手段就是以雷霆之勢消滅在琉球的倭寇,然後大軍直逼江戶,展現我大明的軍威。要求德川幕府管好自己的手下,不得再出現類似情況。”

崇禎皇帝一聽,有點擔心地問道:“鍾師傅,如此一來,會不會引起日本的反彈,反而和我大明開戰了?”

鍾進衛聽了一笑,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放心好了,日本自古以來,都是崇拜強者,屬於欺軟怕硬的國家。一旦大明展現出讓他們畏懼的軍事實力,他們就只會卑躬屈膝。”

溫體仁聽了還是有點擔心,他對鍾進衛說道:“興國公,可要是萬一這次他們犯倔呢?”

鍾進衛聽了,轉頭看向溫體仁,一臉無所謂地道:“那也沒關係,我大明今非昔比,如果日本敢犯倔,就直接炮轟江戶,甚至可以派出部隊上岸,攻擊德川幕府。德川的手下竟然敢借口說琉球不承擔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的軍費,正好以此爲藉口直接教訓他們。”

鍾進衛的話音一落,輪到兵部尚書楊鶴擔心了:“興國公,如此一來,豈不是出現陛下所擔心的,和日本開戰,影響藩王封建北美一事了麼?”

“不會,只要我大明的北方艦隊在日本海做好巡邏保護,在海上擁有足夠強大的兵力即可。至於日本國內,最終必然會亂成一團,無需我大明操心了。”鍾進衛看向楊鶴,搖頭回答道。

文華殿內的衆人是輪着問鍾進衛,彷彿鍾進衛就是無所不知的聖人,衆人是在求教問道。

只見崇禎皇帝還有疑問,有點好奇地問鍾進衛道:“鍾師傅,日本國內會亂成一團?”

鍾進衛轉頭面向崇禎皇帝,很有把握地回答道:“陛下,十之八九是會亂成一團。眼下的日本,就相當於我華夏剛經歷了戰國時代,被秦皇統一天下。表面雖然只有一個幕府號令天下,可各地的諸侯卻心底不服。如果我大明一下嚴重削弱了德川幕府的力量,那麼日本國內必亂。”

鍾進衛結合後世對日本的瞭解,再加上這一世聽到的日本情況,心中很有把握,在說完之後,又補充道:“更何況德川幕府是耍了計謀,在豐臣秀吉出兵朝鮮之際,他找了理由留在國內,因此沒有損失實力從而在日本國內諸侯中佔優,以致於被他奪取了豐臣秀吉兒子的天下。這和秦皇憑秦國之力滅掉六國,從而結束戰國時代,更爲不穩。”

聽鍾進衛詳細地分析了日本的情況,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等人都不由得點點頭。看來還真得要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找出最好的對策,做到百戰不殆。

於是,崇禎皇帝問在殿內的其他幾位臣子道:“諸位愛卿覺得鍾師傅所提建議如何?”

“臣無異議!”

“臣以爲妥當!”

崇禎皇帝見殿內臣子的意見一致,就拍板說道:“好,既然如此,就按這麼辦,等北方艦隊歸來之後,重拳出擊琉球。”

鍾進衛在一邊聽了,笑着補充道:“到時候在琉球要登陸作戰,因此最好派遣一部分京營士卒隨北方艦隊出擊。再加上有琉球使者能告知倭寇的具體情況,此舉應該是十拿九穩的行動。”

崇禎皇帝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三言兩語,就替朕解決了難題。”

“哪裡,哪裡,這都是大家一起討論的結果,又豈是臣一個人的功勞。”鍾進衛一聽,連忙謙虛道。

其他臣子聽興國公如此說話,都不由得笑了。到底是誰的主意,大家的心裡自然有數。

“對了,興國公,我大明替琉球解決倭寇問題之後,琉球該如何善後?”溫體仁記得鍾進衛所說朝貢之策的改進,就再次問道。

鍾進衛轉頭看向溫體仁,也沒多想,就直接回答道:“琉球國弱,自身實力有限,產出也不多。因此可以讓他們劃撥一個港口給我大明艦隊駐紮之用,以保護他們免受敵國侵襲。至於其他的,我剛纔已經說過,就從商業上給大明獲取一些好處即可。”

這個方式也說得通,琉球應該也會同意。不過崇禎皇帝卻有點肉疼,他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如果我大明艦隊要駐紮到琉球去,豈不是又會有一筆額外的費用?基於我大明的利益,這艦隊是否有必要去駐紮?”

鍾進衛一聽,搖了搖頭,微笑着回答道:“陛下,爲什麼會有額外的費用?駐紮的軍費自然得由琉球提供,我們是去保護他們的啊!”

說完之後,他想起崇禎皇帝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繼續回答道:“至於艦隊駐紮琉球,表面上是保護琉球。嗯,實際上也是保護琉球。但對我大明來說,在琉球留有艦隊,就能實質上干涉琉球內政。如果出現琉球想反悔,在商業上不再對我大明採用最優惠之策,就果斷行動,否則就不用幹涉他們的內政。”

對於鍾進衛說的這種方式,在場的人都能接受。因此在鍾進衛說完之後,都點頭表示贊同。

鍾進衛倒沒有說出直接把琉球納入大明管轄,成爲大明的一個行省。之所以不這麼說,是因爲他沒有發覺把琉球納入大明管轄的好處。一旦由大明直轄,大明就得承擔琉球的民生,負擔反而多過好處。

文華殿內有關琉球之策已經商定,就由禮部尚書李騰芳去操作此事,安撫琉球使者,並暗示大明的條件。

琉球使者沒得選擇,只要能趕走倭寇就成,畢竟大明沒有吞併他們的企圖,而日本人正在做。

第223章 贖罪銀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365章 收四小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308章 要自救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59章 廠衛第80章 通州路上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126章 闖侯府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713章 燈下黑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88章 年夜飯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767章 訣別第112章 一條龍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80章 通州路上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382章 菸草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48章 結賬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57章 貨幣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3章 相信(1)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789章 睡吧乖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378章 一羣豬第544章 威脅信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13章 遼東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460章 冰棍第16章 面聖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597章 勝利者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143章 《甘薯疏》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588章 偷城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63章 榮譽榜第23章 勤王詔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843章 回京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788章 朕要了第107章 喬遷之喜
第223章 贖罪銀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365章 收四小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308章 要自救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59章 廠衛第80章 通州路上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126章 闖侯府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713章 燈下黑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88章 年夜飯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767章 訣別第112章 一條龍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80章 通州路上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382章 菸草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48章 結賬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57章 貨幣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3章 相信(1)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789章 睡吧乖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378章 一羣豬第544章 威脅信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13章 遼東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460章 冰棍第16章 面聖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597章 勝利者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143章 《甘薯疏》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588章 偷城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63章 榮譽榜第23章 勤王詔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843章 回京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788章 朕要了第107章 喬遷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