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應(上)

“親征?”幾人大吃一驚,烏桓峭王卻是更加滿意了,面容彷彿一朵綻放的菊花一樣燦爛。

鮮于銀忍不住道:“區區王門、鄒丹,何勞牧伯親動?請牧伯予我一萬五千人,必將二賊首級獻於案前!”

“正是!薊縣爲幽州之中,牧伯爲幽州之重,正合居中調度,以策萬方,焉能逞一時之勇而臨險地?請牧伯收回成命!”

“請牧伯收回成命!”

幾人齊聲勸諫,劉表見狀笑道:“諸君之顧慮本官也能揣度一二,只是此戰不僅關乎幽州未來,也關乎本官的身家性命。

若是前線戰勝,自然一切安好,本官也無所損傷。可若是前線戰敗,難道留在薊縣就能安然無恙?主力敗北,士氣大損,恐怕公孫瓚輕易便能破城滅門,屆時便是將生死交於人手,豈是智者所爲?吾爲幽州牧,征討境內逆臣責無旁貸,豈能假手他人?”

東曹掾,右北平人魏攸起身進諫道:“爲人主者,何必爲將?高祖能得天下者,非能戰也,乃有韓、彭制軍,良、平爲謀也,今我幽州人才濟濟,又何必由牧伯親往征討?須知刀劍無眼啊。”

“然高祖暮年之時,猶可征討英布。”劉表輕飄飄的一句話讓程緒頓時啞火,劉邦的軍事水平雖然被同時代的幾顆耀眼星辰所掩蓋,但韓、項之下,也是第一流的人物。

見幾人還在搜腸刮肚的思考怎麼勸諫他,劉備朗聲道:“此事無需再議,諸君儘管備戰便是。若是拖得久了,難免夜長夢多,失了出奇之意。”

程緒等人頓時凜然,這才反應過來,公孫瓚於戰事上可謂天賦非凡,若是拖得久了,難保不會被他嗅到什麼風聲。

“諾!”

……

夜晚,薊縣一處宅邸中,一名中年人正端坐在書房內,手捧一卷《詩》,然而其目光顯然並沒有聚焦在書上,顯得有些神思不屬,握持着書卷的雙手不自覺的用力捏緊,指關節處隱隱有些泛白。

燈火搖曳之中,一名下僕打扮的中年人走了進來,跪坐在他面前,輕笑着問道:“家主,今日可有什麼要緊消息?”

公孫紀回過神來,看着面前這貌似恭敬實則殊無敬畏的下僕,冷聲道:“怎麼?吾如何行事,還要你來指手畫腳?今日尚未喚你,誰給你的膽子入吾書房?”

“當然是薊侯給的膽量。”那下僕笑吟吟的道:“家主,你我都是爲薊侯做事,莫不是真以爲我是你府中的下僕?如今隨時會爆發戰事,薊侯對於家主帶來的消息可是有着很高的期望啊。如今已是亥時,家主卻未曾如往日一般喚我過來,又是何緣故?”

沒能唬住這人,公孫紀感到一陣無力。他姓公孫,卻非遼西公孫氏族人,按理說與公孫瓚八竿子打不着,就像韓馥與韓遂,兩人都姓韓,關係卻不大。

然而公孫瓚從幾年前開始便借同姓爲名暗中與他來往,初始之時非常恭敬,更是常常送上名貴禮物以博取公孫紀的歡心,也讓公孫紀對這個同姓的觀感非常好,兩人私交不淺。

然而自從劉表開始與公孫瓚博弈,公孫瓚的獠牙也漸漸開始展露出來。從公孫紀處索取州府的情報、瞭解州牧的決策動向,這些都是身爲州從事的公孫紀能輕易做到的事。不久之後,公孫瓚便藉此要挾,逼迫公孫紀將州內的機密情報傳於他,漸漸將公孫紀掌控在了手中。

而公孫紀也正是公孫瓚在幽州高層中最大的臥底。

“今日之事有些嚴重,吾還在整理思緒,想來你也不會介意晚些入睡吧?”雖然想發作怒斥面前之人,但想了想那可怖的薊侯,公孫紀還是頹然一嘆,有些不耐煩地做出瞭解釋。

好在那人並不尋根究底,他笑着點頭道:“爲薊侯做事,便是通宵達旦的等候消息也是值得的。先前誤會了從事,還請勿要見怪。”

公孫紀擺擺手,沉聲道:“無妨,還是直入正題吧,牧伯準備在三天後親自引軍進襲王門與鄒丹二位校尉的先鋒,意圖將其一舉擊潰,還望薊侯早做準備。”

那下僕瞳孔微微一縮,壓低聲音道:“此事當真?”

似是對下僕的懷疑有些不悅,公孫紀冷聲道:“牧伯乾綱獨斷,一手定下的方略,豈會有假?程從事等人都曾強烈反對,然而牧伯一意孤行,無人可勸。吾當時也在場,如今受命爲大軍籌備所需物資。”

“如此……確實是非常嚴重的大事,必須儘快稟報薊侯。”那下僕站起身來回踱步,有些激動的搓着手,既恐懼又興奮。

恐懼的是戰事一起,勝負難料,他的生死自然也是難料。興奮的則是獲得瞭如此重要的消息,待到消息傳回去,薊侯必然不會吝惜名爵封賞。

“消息已經給你了,如何傳出去,那就是你的事了。”

那下僕見公孫紀不悅,連忙道:“嘿嘿,從事請放心,君侯必然不會忘記從事的大功。待到君侯擊敗劉景升,從事必然能扶搖直上,屆時還請莫忘了下僕。”

“小小功勞罷了,就算沒有吾,薊侯也必然是有驚無險。吾不敢奢求薊侯賞賜,只是希望屆時能保住如今的地位。”看見面前之人前倨後恭的模樣,公孫紀有些疲憊的嘆了口氣。這般間諜行爲,帶來的壓力真的是太大了。尤其是劉景升手段狠辣,才智非凡,公孫紀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擔心自己的行爲被劉表發現。

如今決戰將至,等到雙方決出勝負,想來也就沒有如今這般痛苦了。

“從事與君侯分屬同姓,五百年前也是一家人,君侯又豈會虧待您?還請放心,只要君侯能夠獲勝,榮華富貴必不吝惜,這是君侯在下僕來薊縣前親口交代的,斷無虛言。”

公孫紀笑道:“如此,那吾便衷心的期盼薊侯能夠旗開得勝,屆時你我便是同僚,還要多親近爲好啊。”

“若從事不嫌棄,下僕自然是很想與從事結交。”

第三百七十七章 歷陽之戰(下)第四十五章 傷仲永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說親(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九十七章 比試(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戰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第一百五十五章 議罪(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頭第五百二十二章 插旗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六十七章 追索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端(下)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陽縣(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勝五敗第三百七十二章 私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變(下)第一百七十章 奴與民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賢與巨寇(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使(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惜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必要的戰爭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術勢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賞(上)第六十章 斥賊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棗會盟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三十三章 玉玦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六十六章 時代的落幕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二百六十八章 遊說(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五十四章 仁恕之道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讖緯與神鬼(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辦學(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二十六章 張闓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八十章 宗室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鬥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
第三百七十七章 歷陽之戰(下)第四十五章 傷仲永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說親(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九十七章 比試(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戰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第一百五十五章 議罪(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頭第五百二十二章 插旗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六十七章 追索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端(下)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陽縣(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勝五敗第三百七十二章 私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變(下)第一百七十章 奴與民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賢與巨寇(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使(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惜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必要的戰爭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術勢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賞(上)第六十章 斥賊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棗會盟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三十三章 玉玦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六十六章 時代的落幕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二百六十八章 遊說(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五十四章 仁恕之道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讖緯與神鬼(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辦學(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二十六章 張闓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八十章 宗室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鬥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