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

“你有什麼虛實說與我和呂將軍聽?”季和問道。

呂明擒蒲英有功,獲得了孟朗的賞識,從七品官躍升到五品,現爲蒲秦的威遠將軍。

安崇說道:“定西國的中尉麴爽與奸賊莘邇面和心不和。這回攻打冉興,麴爽被定西朝中拜爲縣侯,不瞞兩位將軍說,莘邇私下對人大言,要非他運籌決勝,哪裡會有麴爽的裂土分茅?

“定西的督府右長史張僧誠,尸位素餐,形同木偶,督府的一應大權皆在莘邇及其走狗唐艾、羊馥之手。大秦兵馬精銳,蒲公足智多謀,多措並舉,投毒、招降,在蒲公、趙將軍和兩位將軍的打擊下,麴球已是左支右絀,幾次向都督請求增援,然只因麴球是麴爽的族子,每次求援都被莘邇拒絕。”

投毒與誘降,都是季和的主意,他微微一笑,說道:“是麼?”

呂明哼了一聲,說道:“我可是聽說,你們定西,不但拜了麴爽爲侯,本來也是要拜莘邇爲侯的,但被他推辭掉了。他既然推辭,又何必自大,說麴爽是賴他之功?”

安崇連連搖頭,相當不齒地說道:“就像小人剛纔說的,莘邇此人,沽名釣譽,假惺惺的。兩年前,他明明是奔着封侯,乃無緣無故地去打西域,回朝以後,朝廷沒辦法,說給他個‘侯’吧,他不卻也是假模假樣地給推辭掉了麼?其實啊,他心裡盼得很!”

呂明猶是不信。

季和給他解釋似的,說道:“莘邇族聲不高,以令狐奉的倖臣之身,居爲今之定西重臣。定西小邦,郡縣人口貧乏,賦稅尚不夠國用,況乎分茅?從竊位立國到今,就沒封過幾個侯。莘邇害怕閥族、士流的不滿,不敢接受封侯,但心裡卻十分巴望,這也是有的。”

當下,季和詳問定西朝廷的情況。

安崇如何能知道那麼多?

知道的,他就揀那能說的,言無不盡;不知道的,他也不慌,或者誠懇捏造,或者“不瞞兩位將軍說”,直言不知。

對談了小半個時辰,季和止下話頭,不再詢問,說道:“你把阿利羅的信拿來我看。”

安崇麻利地把信掏出,膝行上前,呈給季和。

信封上有紅色的封泥。

季和隨手將封泥揭掉,打開信封,抽出了信,行到呂明坐邊,兩人一起看。

信中沒甚見不得人的東西,無非是阿利羅想念趙宴荔,問趙宴荔身體如何,略述了些他自己在定西的生活狀況。餘者,別無所書。

季和把信還給安崇,問道:“你說阿利羅另有口信,是什麼口信?”

安崇答道:“不瞞兩位將軍說,阿利羅是個孝順的,也沒什麼具體的口信,只是叫小人求見趙將軍,看一看趙將軍的氣色何如,叫我回去後轉告與他。”

季和點了點頭,說道:“那你去見他吧!”招呼帳外的牙將進來,仍把安崇的眼睛蒙上,令帶之去見趙宴荔。

安崇出了帳外。

呂明站起身,握着劍柄在帳中走來走去,對季和說道:“這個粟特小胡,瞎說八道,滿口胡言!……誒,還真是‘胡’言!一看就不是個好東西。

“說什麼他就是那個行刺莘邇的刺客,呸!他要真是那個刺客,莘邇豈會由他送信?不怕他反了,投我大秦麼?此人定有陰圖!參軍卻怎麼放他去見趙宴荔?”

季和笑道:“我豈不知他是在胡言亂語?十之八九,這個粟特胡是定西的說客。”

“那你還讓他去見趙宴荔!”

“下官且問將軍,司隸遣咱倆入趙宴荔軍中,督他與定西交戰,是爲何故?”

“自是因趙宴荔反覆成性,而朔方雖爲我所得,鐵弗匈奴部衆尚存精壯數萬,不早把趙宴荔除掉,他將會成爲我大秦的後患。”

季和搖扇笑道:“不錯,咱倆的目的,是爲了削弱鐵弗匈奴,除掉趙宴荔。若此粟特胡果爲定西的說客,將軍,不就省了你我的力氣,司隸的謀策不也就能早點實現了麼?”

呂明恍然大悟,說道:“你的意思是?”

季和悠然說道:“燕公統衆近萬,與趙宴荔聯營,逼於其西南;將軍部曲三千,與趙宴荔共營,近在肘腋;趙宴荔帳下的勇將烏洛逵,潛通將軍,其部位處趙軍的心腹。形勢,我軍已得;我軍又是有備。趙宴荔若真的因此粟特胡而叛,一鼓可定之也!”

呂明心服口服,讚道:“參軍大才!”

季和擡起臉,從帳門望向咸陽的方向,說道:“我鯫生罷了,何有大才?有大才的是司隸!不瞞將軍說……。”頓了下,失笑說道,“我卻是受那粟特胡的影響了!”

呂明也是一笑。

季和繼續說道:“我去年得閱《經世符》,中有‘澤潤柳,金臨寰宇’之句。柳者,即蒲柳,蒲是我大秦的國姓;澤者,司隸家本濱海;金臨寰宇,我大秦以金爲德,王天下之意也!

“司隸雄才大略,治國以法,激濁揚清,重整倫常,當今諸國之當道,無有能及者,‘澤’定是司隸無疑;大王仁厚,愛民如子,重農倡儒,克勤克儉,擢賢進士,勵精圖治,短短几年,大秦面貌一新,臨寰宇的,一定就是大王!”

呂明站定,聽他說到這裡,說道:“參軍入朝,獻《經世符》,我有聞聽。大王勃然英姿,誠然當世英主,不遜前代明君;司隸謀略深遠,持重爲國,我朝之賢相也!”

《經世符》與《河圖龍龜符》一樣,都是時下流傳於各地的上百種讖緯圖書之一。

季和吐露心聲,對呂明慨然說道:“方今海內戰亂百年,各國外相攻伐,內殘百姓,殺戮不已,十室九空,生靈塗炭,黎民啼飢號寒,如陷水火。我不遠千里,由虜魏來投,所爲者,正是思欲攀附龍尾,盡綿薄之力,以佐大王、司隸和朝中諸公,匡救天下!

“將軍說我有才,我不敢當。有朝一日,我的這點心願能夠實現,能夠看到六合重歸一統,民安其業,無復倒懸之苦,吾願足矣!”

呂明說道:“竟不知參軍有此宏志!”按劍笑道,“與參軍比,我的心願就不值一提了!若有一日,我得封侯,光大祖宗,蔭妻子,便心滿意足!”

時近薄暮,夕陽的餘暉灑入帳內,落在兩人的臉上。

一個黑幘長袍,文儒清雅,一個辮髮白甲,壯武雄長。

都是紅光滿面,熠熠生輝。

……

安崇與同伴被送到了趙宴荔的住帳中。

趙宴荔、趙興接見。

安崇把阿利羅的信奉上。

趙宴荔讀完,問道:“你說有口信帶給我,什麼口信?”

安崇示意同伴們退出去,看了看趙興,說道:“敢乞與將軍私言。”

趙宴荔皺眉說道:“此吾子也。阿利羅有什麼話,你就說吧。”

安崇炯炯有神,視趙宴荔,說道:“不瞞將軍,口信並非出於阿利羅。”

趙宴荔驚疑問道:“那是出於誰人?”

安崇把“小人”又換成了“在下”,說道:“定西輔國將軍莘公,要在下帶給將軍一句話。”

“什麼話?”

“將軍是欲生,是欲死?是欲富貴,還是欲任人凌辱?”

趙興插口問道:“此話怎講?”

安崇指了指趙宴荔手中的信,說道:“適才秦軍的將軍毫無忌憚,一把就將阿利羅此信的封泥扯掉。將軍在秦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境地?由此可見!對將軍的處境,輔國將軍莘公一清二楚。莘公求賢如渴,愛才如命,敬重將軍的名聲,故此特命在下,向將軍示結好之意。”

卻是:與季和、呂明的那番話,安崇的確是在胡言亂語,他只是爲了能夠見到趙宴荔!

趙興問道:“結什麼好?”

安崇拋了個“你懂的”的碧綠眼神給他,含笑說道:“結什麼好,就不必在下細說了吧?”

“你還是細說細說,讓我與阿父聽聽。”

“將軍如欲反正,約以時日,莘公會命我朝秦州刺史令狐公、鷹揚將軍麴君,發兵接應!令狐公是我朝的宗室名將;麴將軍大敗蒲獾孫、蒲洛孤、苟雄,用兵之能,毋庸多說!有他兩位接應將軍,事必成矣!

“莘公待人,唯纔是用。在下粟特野胡,莘公用爲心腹。以將軍之名威,待入到定西朝中,公侯之尊,唾手可得!”

趙宴荔盯着安崇,透出殺氣,緩緩地說道:“你個小胡,膽子不小!在我營中,敢挑我反叛。不怕老子殺了你麼?”

安崇哈哈大笑,撫髯安然,說道:“在下小小賤民,死有何惜?將軍南匈奴右賢王之苗裔,世爲鐵弗大率,夷唐之貴種也。將軍如無意復祖宗徽赫,不以爲奴爲恥,不在意自己的性命,小人一死不妨!”

趙宴荔終是沒有殺了安崇,寫了一封給阿利羅的回信與他,叫他出去。

安崇問道:“敢問將軍,小人歸到定西后,該如何回稟莘公?”

趙宴荔沒有說話。

趙興說道:“我大秦與定西是敵國,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所以沒有殺你。你回去後,告訴莘公,阿利羅要再有信,可儘管送來,我父必有重謝。”解下蹀躞帶上掛着的一片金質羊飾,遞給安崇,說道,“我代阿父賞你的!”

安崇出了趙宴荔的住帳。

牙將把他送返到季和、呂明處。

安崇拜倒,還以“小人”自稱,說道:“小人把口信說與趙將軍了。”

季和故意問道:“除了口信,說別的了麼?”

安崇裝糊塗,說道:“小人本想把投誠的話,也報與趙將軍,但剛纔見將軍拆看趙將軍的信,似是趙將軍在大秦不得信任,就沒有說。”

季和嘿然,意有所指地誇獎他,說道:“你卻機靈。”問道,“趙將軍有回信麼?”

安崇把趙宴荔的回信奉上,說道:“正要稟報將軍,小人在回來拜見兩位將軍的路上,琢磨了一下,這封回信,不如還是由小人給他送去定西?”

季和一邊與呂明看信,一邊漫不經心地說道:“你不是擔心莘邇殺你,要投我大秦麼?怎麼?你好容易逃出了定西,還要再回去麼?”

安崇說道:“小人對定西的所知,已經全都稟與了兩位將軍。小人所知有限,將軍好像不太滿意。小人故而尋思,不如回去定西,也好能爲將軍再多探點定西的情報!”

“你卻忠心。不懼莘邇殺你了麼?”

安崇豪邁地說道:“不瞞將軍說,誰不怕死?但小人寒門白丁,無才無德,籍籍無名,僅僅有點用處的,就是這條性命!不犯險難,又怎能出人頭地,得到富貴!”

這句話是他的真心話,聽入季和和呂明的耳中,倒是不覺情僞了。

季和順水推舟,說道:“也好,那你就回去吧。”

……

領着同伴,有驚無險,從秦營出來。

夜色已至,安崇回顧連綿數裡、燃起燈火的秦軍營壘,綠眼如狼,笑道:“秦虜無智!”

……

秦營帳中。

呂明嗤笑說道:“小小粟特虜,被參軍玩弄股掌!”

……

趙宴荔的住帳中。

趙宴荔與趙興只點了一根蠟燭,昏暗的光線下,父子謀議。

……

謝謝大家的推薦、月票和打賞!

求月票、求推薦!

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四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一)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
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四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一)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