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

龍無駒一個西域人,卻怎麼會在柔然軍中爲將?

這是因爲,在莘邇西征,大破龜茲,設立沙州三營,自此把西域諸國再度徹底地納入到定西的控制下之前,柔然以新一代的“漠北霸主”,匈奴的繼承者自居,曾經幾次經沙州或從東北邊入侵西域的各國,並插手諸國的內政,培養出了一批親近柔然的勢力,於是在龜茲滅國、西域重歸定西管制以後,就有些許不甘臣服的西域貴族潛逃出境,跑去了柔然,投靠匹檀。

龍無駒,即是其中之一。

龍這個姓,在中原不多見,在西域卻是頗有,早在前代秦朝時就已經滅國,被併入車師後部的且彌國,其王室就以龍爲姓,現仍爲西域大國之一的焉耆,如今的王室也姓龍。

龍無駒自稱是焉耆王族,至於他這話是不是真的,柔然人並不很清楚,而實際上,匹檀、溫石蘭等對此也不在乎,之所以重用龍無駒,說到底,看重的還是他本人的能力。

聽了溫石蘭的命令,龍無駒爽快應諾。

便於當日,龍無駒引騎千人,離開了柔然騎兵主力的駐地,向西南而去,到黃河邊上,改沿河西行,然後順河南下,總計行程約四五百里,在三天後,進入到了河西邊的漠區之內。

漠北地區不是隻有草原,也有荒漠的,西域的大漠更多。

在這種地理環境中,龍無駒和他率領的柔然輕騎們都十分適應。

由擅長在沙漠中尋找水源的兵士,在漠中找到了一塊小綠洲,龍無駒等便暫時在此駐紮。

除掉等定西兵馬到後,斷其歸路這個任務以外,龍無駒等還有另一個不必多言,本屬題中之義的任務,即是廣撒斥候,向南邊和西邊的隴州方向查探,看能不能找到定西部隊的行蹤,如有所發現,便立即報與溫石蘭。

故是,龍無駒於選定了駐地後,就遣出了數十精明能幹的斥候,或南或西,令各往去偵查。

卻說這數十斥候之中,有一騎南下到了賀蘭山麓,沿途都無發現,再往前行的話,就是定西境內的騰格裡沙漠了,他正在猶疑,要不要繼續深入,便在這天中午,方待打些獵物,做個吃食的時候,遙遙望見西邊的黃沙漠海之上,熾熱的夏日之下,若隱若現的出現了一支兵馬。

他揉了揉眼,確定自己沒有看錯,慌忙上馬,獵物也不打了,趕緊回去給龍無駒報訊。

這個當口,出現在沙漠上的軍隊,且是從西邊而來的,根本不用想,只能是定西的部隊了。

這個斥候判斷得沒錯,這支兵馬,的確是張韶所率,前來攻打朔方的定西大軍。

就在那斥候掉頭回程,急去稟報之時,卻這支行軍中的定西部隊中,正發生了一起讓主將張韶略微爲難的事件。

要說這事件,倒不復雜。

時已五月,漠中高溫難耐,軍中用水短缺,一個軍吏和一個騎士遂因爲搶水,起了鬥毆。

按理說來,同袍鬥毆,按照軍法處置就是,可讓張韶爲難就爲難在,這鬥毆雙方的身份有點微妙,那軍吏是他的部下,那個騎士,則是高延曹的部下。

在聞訊之當時,張韶就忙不迭地趕到現場。

只見爭水的雙方,一邊依在馬邊,耀武揚威,罵罵咧咧,一邊站在沙上,鼻青臉腫,憤怒不已。張韶定眼看去,認出了那鼻青臉腫,顯是在爭水中落了下風之人,是他部下的軍吏,而那個佔了上風的,自是高延曹部中的騎士。

張韶問道:“怎麼回事?”

他部下的那個軍吏好似見到了親人,指着那個騎士,悲憤地告狀說道:“將軍!他搶我的水!”

“他搶你的水?”

“是!”

張韶和顏悅色地問那騎士:“你爲什麼搶他的水?”

那騎士理直氣壯,撫摸着身邊的戰馬,說道:“我的馬兒渴了,他那裡水多,難道不該分我些麼?”

張韶說道:“軍中分水,皆有定量,你馬兒渴了,那分給你的水呢?”

那騎士說道:“我有馬三匹,軍中分的那點水,哪裡夠用?”斜眼瞧那軍吏,說道,“他一個小小步軍,無用之徒,與其水給他喝了,何如我拿來飲馬!”

這騎士是高延曹的嫡系部曲,乃是定西頭等甲騎精銳“太馬營”中的騎兵,太馬營的騎兵是重甲騎兵,與尋常的輕騎不同,爲了便於行軍、作戰,他們每個人通常都有主馬、副馬,和專用來駝運鎧甲、軍械等物的配馬等數匹,故這騎士說他“有馬三匹”。

那軍吏聞得他這等的輕視之言,什麼“與其水給他喝了”,還不如“拿來飲馬”,怒不可遏,仗着自己的主將張韶來了,挽起袖子,就要上去再與那騎士扭打。

張韶連忙把他止住,稍作躊躇,做出瞭解決此事的決定,胖臉上露出笑容,與那騎士說道:“你瞧,馬上就出沙漠,到賀蘭山了,賀蘭山那裡水源充足,莫說你有三匹馬,就是三十匹馬,也足夠你取飲的!好了,好了,一點小事,何必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你回你去本部去罷!”

那騎士哼了聲,衝張韶行個軍禮,提着那軍吏的羊皮水袋,洋洋得意地牽馬去了。

不但被搶水,還捱了打的那軍吏,委屈不已,與張韶說道:“將軍,我精打細算,好不容易省下的那些水,又豈是爲我自己?我部下有幾個兵卒渴的不行,我是打算拿出分給他們的,卻被那狗東西路過看見,便給我劈手搶去!將軍,你怎麼這就放他走了?”

張韶拍了拍這軍吏的肩膀,安慰他說道:“我知道你仔細,也知道你愛兵如子。”望了望那騎士離開遠去的身影,放低聲音,親熱而誠懇地說道,“可那騎士是高將軍的部下,高將軍是曹領軍的愛將,他的名頭你不曾聞麼?谷陰軍中一霸是也!就連曹領軍也讓他三分,便是徵虜,等閒也由着他的性子。咱們才從西域回來,在谷陰人頭生疏,對他只好禮讓。這口氣,你且忍下去罷!”

“他說我還不如他的馬!”

“哎呀,太馬營、牡丹騎的騎士,不都這般自傲麼?他說咱不如馬,咱們就不如馬了?且待攻打朔方,咱們好好打出個漂亮仗來,給他們瞧瞧就是!”

張韶說到這裡,顧看圍聚在左右的兵士們,見這些兵士都是自己的部下,便從馬鞍邊摘下水囊,遞給了這個軍吏,說道,“你說你部下有幾個兵渴壞了?賀蘭山已在眼前,到了山下,隨你們喝個飽!我的這囊水,也是我省下來的,你先拿去給兵士們分了,暫做解渴。”

那軍吏能夠理解張韶的爲難,又見張韶把自己的水分給他,委屈和憤恚雖然仍存,少不得,亦有感動浮上心頭,侷促地說道:“將軍,望山跑死馬,賀蘭山雖已在望,要等到山下,恐怕還得多半天,這天氣熱的,火爐似的,將軍沒有水怎麼能行?這、這,我不能要。”

張韶治軍,素來號稱與部曲同甘共苦,此次穿越漠區,他也保持了一貫的風格,在用水上沒有給自己特殊的待遇,而是與全軍的將士們一樣,每日都是按定量分配的。他這一囊水,是他今天的定量。那軍吏知道這點,因是不肯要。

張韶哈哈一笑,硬把水囊塞到了他的手中,說道:“給你,你就拿着!”

那軍吏感動至極。

張韶又安撫了下週近的兵士,兜馬而回,返至了中軍。

漠中的氣溫太高,張韶身體又肥胖,尤其怕熱,到了中軍,他已是汗流浹背。

幾個親兵支起了個簡易的帳篷,請他入內做個乘涼歇息。漠上沒有障礙物,部隊的行軍一覽無遺,因爲沙子軟,行速也不是很快,張韶就從善如流,入到帳中,權且休息片刻。

親兵隊長偷偷地摸入帳中,從懷中取出了個不大的革囊,奉給張韶。

這親兵隊長是張韶的從子,最得張韶信賴的。

張韶接過革囊,拽掉塞子,猛地往嘴裡灌了幾口,有紅色的液體順着嘴角往下流,他伸手把之抹去,問道:“還有幾囊?”

那親兵隊長說道:“不多了,還剩五囊。”

張韶小心地把塞子重新塞住囊口,還給那親兵,說道:“得省着點喝了!”吧唧了兩下嘴,說道,“惜乎無冰,要能是涼的,就更可口了。”

這囊中裝的,卻是葡萄酒。張韶久鎮西域,好飲此物,乃與從谷陰出兵時,叫他的這個從子、親兵隊長備下了些,帶在了軍中。入到漠區以來,每天一囊水的定量,實是不夠張韶用,渴極時,他就用這葡萄酒在帳中潤喉。爲不影響他與兵共苦的形象,這事只有他兩人知道。

那親兵隊長笑道:“阿父,想喝涼的還不好辦麼?等到了朔方,我給阿父找冰!”

便在此時,帳篷的簾幕被人掀開,一人走了進來。

那親兵隊長嚇了一跳,革囊拿在手中,已是來不及塞回懷裡了,他轉目去看,見來人是李亮。

李亮進到帳內,皺着眉頭向張韶行了個禮,說道:“將軍,我聽說太馬營的一個騎士,搶了別的兵卒一囊水?將軍竟沒有責罰他,而反把自己的水……”目光落到了那親兵隊長手裡的革囊上,抽了抽鼻子,聞到了一股葡萄酒的味道,正在說的話戛然而止,愕然問道,“這是?”

張韶神色自若,滿臉和藹可親的笑容,示意親兵隊長把革囊給李亮,說道:“一點西域特色,你來嚐嚐。”

李亮接住革囊,低頭看看囊邊殘留的酒漬,擡眼看向張韶,說道:“這……”

“小小意思,莫要推讓!”

李亮到底是沒有喝,但因了這段插曲,他原本想建議張韶重重懲罰高延曹部下那騎士的話,也就不再說了,辭別出帳,行未幾步,那親兵隊長攆了出來,拽住他,說道:“剛纔……”

李亮不等他說完,立刻接腔,說道:“剛纔我什麼也沒看到。”

就不說張韶大方地分水給部下,自己卻偷喝葡萄酒這事該怎麼評判,只那葡萄酒也是酒,帶酒入營,本就是違反了軍紀的。

得了李亮的話,那親兵隊長回去報與張韶且不說,只說李亮,往前走了數步,頓足回顧,往張韶休息的那個小帳篷看了眼,心道:“這位張將軍,還真是……。”借用張韶好說的“小特色”,評價他,“嘿嘿,別有特色。”

入夜時分,部隊到了賀蘭山下。

再往前行,就要改道向北,準備渡過黃河了。

這天晚上,在山邊築營以後,張韶召聚高延曹、趙染干、趙興、李亮、邴播、安崇等一干從軍攻朔方的將校,和參謀軍機的張龜、楊賀之,商議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三十一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七)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兒衣 李亮要事辦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三十四章 氾寬權傾朝 宋方入獄中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
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三十一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七)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兒衣 李亮要事辦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三十四章 氾寬權傾朝 宋方入獄中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