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

洛州、幷州、雍州、秦州,這些“州”都是蒲秦此前或者蒲茂篡位以來劃分設立的州,就像定西的沙州一樣,並非是原先固有之州,佔地面積皆不大,多隻有一郡之地,狹者數縣而已。

洛州,之所以名爲“洛州”者,大約是因與洛陽鄰近。鮮卑的魏國也有一個洛州,其治所便是前代秦朝時的洛陽城。隔着秦、魏兩國的邊界,兩個洛州東西相對,距離不過四五百里。

那姚國西竄入魏之後,最先就是想把魏國的洛州,也即洛陽打下。

他認爲“洛陽雖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用武之地。我欲先據洛陽,然後開建大業”。

唯是洛陽城堅,試着打了一下,發現不能速克,由是乃才用長史王成之策,獻降表於魏主,渡過洛陽北邊的渭水,進兵到了秦土的河東、平陽兩郡外,轉攻關中。

不說魏國的洛州,只說秦國的洛州。

洛州轄地不大,刺史府也並不十分寬敞。

吏舍在刺史府的東南一角,是個半獨立的院落。正門與刺史府相通。從門中進入,花草樹間,錯落分佈着四五排矮屋。每排矮屋都約有十餘間房子。尋常的吏員,四人一間;位稍高者,兩人一間;如呂明此類的大吏,一人一間。不過呂明不是一人獨居,有個小奴伺候他同住。

呂明從府中堂上回到吏舍時,已是夜半時分。

月光灑落,松柏與杏、桃果樹的倒影鋪在院中,黑黝黝的,這邊一團,那邊一抹,乍看之下,如山林的野獸陰森蹲伏。別的吏員多已就寢,數十間房子幾無亮燈的。濃濃的夜幕籠罩下,三兩個有名的大呼嚕房中,傳出如似雷鳴的動靜,反倒襯出了院落的安靜。

呂明到了房中,驚醒的小奴睡眼朦朧地起來點燭。

呂明制止了他。

小奴名叫青雀,是個鮮卑人,生得齒白脣紅,膚色如玉,甚是俊俏。

他敏感地察覺到了呂明情緒的不對,伏在牀邊的席上,不敢作聲。

呂明搬了個胡坐,放在門口,坐將下來,把佩劍置於膝上,望向門外的夜中舍院。

門口西邊不遠,有棵年頭已久的杏樹,枝葉茂密,花期剛過,尚未結子。

就在上個月,杏花正繁之時,滿樹紅粉,飄落如雪,呂明觀之心喜,尚曾數於樹下舞劍。較與那時的輕鬆愉快,今晚的呂明,的確心情沉重。

觀望夜院、杏樹多時,呂明想道:“姚謹巧舌利口,已然說動了魏公。雖可能會得到幷州刺史蒲建、雍州刺史蒲統,朝中蒲獨活、石駿奴、雷小方等諸人之助,奈何魏公之能,我非常清楚,中人之才,何及大王!大王英明仁義,登位至今,輕徭薄賦,開山林之禁,擢用賢士,仁名遠播,國內士民,誰不附心?魏公如敢舉兵,縱得一時之利,終究難獲成功。

“大王儘管寬厚,牽涉到謀逆,恐怕也不會手軟。我家乃太公後裔,本中華貴種,近代略衰,傳嗣於我,方欲一展宏圖於今亂世,重振家聲,不能徒然地陪魏公送死,使我壯志中折!”

呂明的祖上,是不折不扣的氐人,其家籍貫在略陽郡,“太公後裔”云云,其實是呂家爲自己臉上貼金。呂明的祖父做過蒲秦的高官,爲了標榜自己出身的高貴,遂冒稱其祖是呂太公的後人,祖籍齊地,後遷略陽。

想到這裡,呂明低下頭,躊躇爲難,又想道,“只是,我身爲魏公的長史,尤其當此魏公將要舉逆的時刻,一舉一動,必然都會引人注意,卻是該如何才能向朝中報信?”

身後傳來一絲響聲,呂明顧視,見是小奴青雀捧着碗奶酪,膝行着給他送過來。

呂明心中一動,盤算了片刻,提劍起身,轉回室中的案前,呼青雀近前,接過奶酪,一口喝完,垂目看着他,溫和地說道:“青雀,我有一事交你去辦。”

青雀俯身說道:“請主人吩咐。”

呂明摸黑展紙,寫了一行字,疊住封好,拿與青雀,說道:“你明早出城,趕回咸陽,把此信呈給孟司隸。”

青雀呆了呆,說道:“孟司隸?”

“正是。”呂明嘆了口氣,說道,“你知道的,我早就想入朝爲官了,苦於一直不得舉薦。方纔在府中,我聽說朝中將要下求賢詔。孟司隸而下權重,我若能借這回求賢的機會,獲得他的推舉,我入朝的渴望大概就能實現。”說着話,從牆角的箱子裡摸出了個小匣子,接着說道,“這是我剛得到的珍珠一枚。據說價值連城。你把此信與此寶,一起獻給孟司隸。”

青雀明白了呂明的意思,應道:“是!”

“等天一亮,你就出城。求賢的名額有限,每州只許一人,府內必會有不少吏員爭奪,記住,你一定要悄悄的,不可被別人發現,也省得被人搶了我的先機!”

青雀是個伶俐的,心領神會,乖巧地說道:“主人儘管放心。”

呂明把匣子給他,點了點頭。

次日一早,青雀喬裝打扮,偷偷地溜出刺史府,先到“市”中買了兩匹好馬,隨後出城,徑馳向咸陽。洛州離咸陽不遠,四百里上下。青雀雙馬換乘,三天後,到了咸陽。

來到城中的司隸校尉府,青雀報上呂明的名字,求見孟朗。

出乎了青雀的意料,他原以爲孟朗政務忙碌,就算見他,可能也得等上一兩天,卻未曾想到,不到半刻鐘,即有司隸校尉府的吏員出來,召他入見。

府中堂上,孟朗問道:“你是洛州長史呂明的家奴?”

青雀戰戰兢兢,趴在地上,說道:“是。”

“呂明派你來作甚麼?”

青雀把呂明的信取出,偷偷地瞧了兩眼陪侍堂上的幾個司隸校尉府的大吏,猶豫了下,把匣子也拿了出來,由一個吏員轉呈給了孟朗。

孟朗沒理會那個匣子,打開了信,看罷,立刻起身,命令堂下的諸吏:“從我入宮!”從青雀身邊走過,頓住腳,對青雀說道,“你也跟着來!”語罷,復大步而行。

青雀愕然,心道:“主人的信居然會有這麼大的能量?這、這,這就入宮了?好啊,好啊!看來主人高升朝中,應是穩了!”

咸陽宮城,蒲茂把信看過,神色大變,說道:“真如孟師所料,蒲英果然要反?”

孟朗鎮定自如,說道:“臣有一計,不勞王城一兵一馬,唾手可覆蒲英!”

“計從何處?”

孟朗三言兩語,把謀劃說出。

蒲茂大喜,旋即沉吟,說道:“按孟師之計,須得一人前去洛州,爲孤傳旨才行。這傳旨之人,孟師以爲,可用何人?”

孟朗說道:“洛州長史呂明的家奴青雀,現在殿外。臣觀此奴,小是機靈,堪用之也。”

內宦把青雀傳入殿中。

蒲茂定睛看去,但見那小奴貌麗膚嫩,身是男兒,卻竟比後宮的衆多嬪妃還美,不禁目光流連,好一會兒,纔回過神來,說道:“這小奴叫青雀麼?”

孟朗說道:“是。”

青雀,就是青鳥,是傳說中西王母的送信神鳥。呂明此奴,名叫青雀,擔負送信之責,倒是與他的名字頗爲相配。蒲茂笑道:“真吾之青雀也!”

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
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