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烈火荒原(1)

三月二十,兵部駕貼下達到遼東都司,由於之前早已經就出徵事宜拿定了主意,駕貼一到,朱植立刻派出信使前往北平將作戰計劃通報燕王。

在他看來這很正常,兩路進兵如果沒有配合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朱植的意思很明顯,作爲弟弟對哥哥的尊重先拿出一個計劃,送給朱棣審閱,如果朱棣不同意,可以給出他的作戰計劃,朱植到時候根據北平的計劃修改就是了。

他相信對於身經百戰的朱棣,自然會懂得這個的意思。

鐵鉉的計劃非常簡單,遼東軍從東向西北,輕騎突破科爾沁草原,尋土河折向西南,直取紅鷂子山,只要把此地拿下,大寧方向的蒙古人就是一盤死棋。

戰役關鍵是雙方配合的時間,如果北平軍提早動手,遼東軍就無法封閉蒙古人的退路;反過來北平軍遲遲不能突破,遼東軍又可能陷入孤軍深入的困境。

六百里加急一來一回大概要八天時間,朱植利用這個時間對集結在義州三個衛進行最後的備戰。

爲了適應草原作戰,斥候部隊每人配備雙馬;輜重部隊也變成馱馬;考慮到開闊地帶弓箭使用量,攜帶箭矢加倍;另外還徵調了幾名商隊的腳伕作爲嚮導,這幾年遼東商人與蒙古人做生意,暗地裡也培養出了一大批嚮導。

在義州前進大營裡,還有一支特殊的人馬,這是遼東聯號的隨軍商隊。 所謂商隊就是一支劫掠者的隊伍,他們帶上最好的馬伕牧人,等待着在草原中的牛馬肥羊。

商隊隨軍出征早在征服海西時就成爲了慣例,戰利品四六開,遼東商號佔四分,軍隊佔六分。 這樣一本萬利的買賣着實刺激着商人們的胃口。

但遼東聯號如此運作地方式。

已經引來遼東儒林的流言蜚語,在儒家的政治道德中,大明的軍隊乃王師,怎可以以劫掠爲利?他們不敢直接指責遼王,只能拿商人們出氣,說是商人們帶壞了遼王,商人追逐利益的天性讓他們迷惑王爺,王爺應該幡然醒悟。

制止商人們這種傷天害理的行爲。 朱植對這些輿論只是置之不理,禁止它傳播只會助長這些說法。 來自現代的朱植當然知道,所有輿論越壓制越容易讓它發芽,自然不予理睬。

尼瑪率領女真**斥候分隊趕到義州,自從進入軍營看到朱植之後,這個小妮子就一直沒有斷過笑臉。

總是找出各種各樣的藉口進入軍營中去接近朱植,一會商量一下斥候進軍地路線,一會又要求給她找一匹“瀋陽馬”。 朱植總是十分耐心地接待她。

當然在男人出沒的軍營裡看看尼瑪的身材也是一件十分養眼的事。

三月二十九,信使帶回朱棣的回信,他對朱植的計劃沒有任何改動,只是約定了出兵的時間,四月初一。

陪伴朱植來到義州的鐵鉉神情凝重地看着朱棣地回信。

憂心忡忡道:“既然是燕王主動邀戰,爲什麼對我們的作戰計劃沒有任何改動就轉回來了?難道燕王本來就沒有計劃嗎?這個很不正常。 ”

朱植道:“可能是鼎石的計劃四哥十分欣賞。 ”

鐵鉉還是有些擔心,道:“殿下帶的兵太少了,卑職覺得再把廣寧中衛拉上來吧。 他們駐在北鎮。 剛剛準備春季演習,人員兵器也都比較齊備,不需要再另行準備。

快馬通知,三天就能趕到。 咱們晚一天出征也問題不大,到時候多趕一天的路就是了。 ”

朱植道:“既然定了計劃,就不必臨時改變了,這次咱們還是想練練兵。 再說三個衛加上我地親衛營,斥候千戶。 也有一萬三千人,我看差不多了。 ”

鐵鉉道:“殿下,兵者生死存亡之地,萬萬馬虎不得。 還是把廣寧中衛調來比較踏實些。 ”

朱植沉吟一下道:“這樣也好,只是出征時間不能拖,免得別人說閒話。 而且三天準備太倉促了,糧草什麼的還需要些時間。 這樣吧,他們權當後軍。

在後面給我壓陣就行了。 ”

四月初一。 遼東軍如期出征。 三萬衛爲前軍,瀋陽中衛居中。 剌魯衛壓後,朱植任命瀋陽中衛指揮使瞿卿爲將,統一指揮三軍。 一萬遼東健兒氣勢洶洶殺入草原。

暮春四月,草長鶯飛,一場春雨過後,草原便長滿了鮮花,天高雲地,鳥語花香。 信馬由繮走在草原之上,哪裡是打仗,分明是蒙古草原一日遊。

朱植算是理解了爲什麼草原上的漢子那麼豪爽,面對如此廣袤的草原,如此湛藍地天空,怎麼可能長出卑鄙小人。

但這麼美麗的草原,如此清澈的天空下卻生活着世界上最野蠻的人之一,蒙古人雖然豪爽,但也沒少殺漢人。 對於與他們的戰鬥,朱植心中也充滿了渴望。

早在接到北平照會之初,遼東的斥候已經撒到草原之上,根據偵察所得,北元朝廷丞相馬哈木率領一支兩萬人的騎兵正在圍攻大寧。

按照鐵鉉的計劃,大軍先朝西北方向進軍,作出一副深入罕哈草原進攻韃靼部地味道,等到抵達土河之後再掉頭南下,直趨紅鷂子山。

所以剛剛進入草原,前鋒三萬衛就呼嘯着橫掃了三個小部落。 幾百名蒙古男人根本不夠剽悍的女真仁塞牙縫的,全部成了刀下冤魂,成千的老少婦孺成爲了俘虜。

鐵鉉挑選這幾個衛也是有道理的,三萬衛和剌魯衛都是由生女真組成的衛所,女真人歷史上被蒙古滅國,兩族之間有着無法化解的矛盾。

如今被歸順了漢人的女真人自然狐假虎威,對付起蒙古人自然如狼入羊羣不會手軟。

這些俘虜還有劫掠到地牛羊,由隨軍出征地商隊派人送回遼東。 這次進軍講究速度,所以朱植不允許商隊全程跟隨,只要到了土河立刻把他們趕走。

所以這些商人們如餓狼一樣對蒙古部落刮地三尺,做得如此過分,讓朱植都看不過去。

萬餘鐵騎如旋風般掠過草原,所到之處只有燒殺擄掠。 每到一處掃蕩了部落之後,收尾工作交給商隊負責。 遼東軍不做任何停留,揮師直趨土河。

令人奇怪的是,遼東軍前進地方向本來是極其重要的側面戰場,蒙古人竟然好像毫不設防。

據前鋒來報,只和一支小股蒙古騎兵進行過接觸,而且蒙古騎兵一觸即潰,並不與明軍纏鬥。

出塞第七日,遼東軍便前進至土河岸邊,隨軍商隊也全部離開了大軍。 土河岸邊草場肥美,連續趕路的遼東軍在河邊紮下營盤。

夜幕籠罩着整個原野,湛藍的天空中星星點點,一眼望去,營盤之內篝火處處。

吃完飯,朱植和尼瑪牽着馬走在大營不遠的小山坡上,夕陽中微風吹過尼瑪的頭髮,讓她顯得英姿颯爽。

朱植剛要說什麼,山下一匹馬奔來:“殿下,各位將軍已經在大帳等你開會。 ”

朱植一拍腦門,來到這裡各指揮使頭一次聚集召開軍事會議,自己顧着與美人散步差點給忘了。 朱植無奈對尼瑪笑笑,飛身上馬回營去了。

瞿卿道:“殿下,味道有些不對啊。 據斥候回報,在我們方圓五十里之內沒有蒙古人的一兵一卒。 末將總覺得韃子不會是引誘我們深入吧。 ”

古尼道:“瞿將軍所說極是,自從前日我部與一支小股蒙古騎兵相遇之後,他們便一支在我軍不遠處跟隨。 我們想追擊,他們就跑,蒙古馬快,一時也追不上。

今日到了河邊這隊騎兵便向南消失了。 ”

朱植問斥候千戶萬朝道:“萬將軍,你們斥候是怎樣分派的,有什麼發現?”

萬朝道:“回殿下,斥候以四人爲小組,分兩日朝大軍周圍十六個方向派出,每日派出四撥,距離最遠的離大軍五十里開外。

每個時辰都會有一人回報,加入哪個方向的斥候沒按時回來,立刻會派出一個總旗往該方向接應。 今日古將軍所說的那支韃子騎兵,在一個總旗的追蹤之下向南方撤去。

目前還沒有異動。 ”

朱植又對莊得道:“思仁,你覺得呢?”

莊得道:“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的確有些蹊蹺,殿下不如在此地駐紮幾日,等候廣寧中衛匯合了再行。 ”

朱植又問瞿卿:“正心,你的看法呢?”

瞿卿道:“莊將軍所說也是穩妥之策,估計再有五日廣寧中衛就能趕上來。 殿下還是等上他們以策萬全。 ”

朱植沉吟一會,道:“按照計劃,我軍必須在十日之內抵達紅鷂子山。 如果等候幾日時間上就來不及了。 萬一延誤了戰機,恐怕四哥可不那麼好相與。

雖然大家所說的情況有些問題,但至少目前我軍周圍沒有韃子,沒有必要因爲一些風吹草動便亂了軍心。 照我看來,兵貴神速,我軍休息一日,後日一早即刻循土河南下。

以不變應萬變。 ”見朱植下了決心,各將也只有領命。

第14章 開張大吉(6)第30章 韜光養晦(3)第40章 勾心鬥角(3)第27章 烈火荒原(6)第23章 艱難情事(3)第20章 海西落日(3)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39章 真定大戰(5)第31章 洪武駕崩(2)第19章 一片汪洋(1)第43章 戰雲密佈(2)第12章 就藩遼東(3)第8章 藍大將軍(3)第14章 百廢待舉(1)第44章 手足相殘(2)第14章 百廢待舉(4)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30章 韜光養晦(4)第30章 韜光養晦(1)第45章 歷史留名(3)第14章 百廢待舉(2)第15章 開張大吉(4)第27章 烈火荒原(4)第37章 邊塞鏖戰(4)第40章 勾心鬥角(4)第45章 歷史留名(1)第27章 烈火荒原(4)第24章 經略朝鮮(4)第30章 韜光養晦(1)第20章 海西落日(2)第12章 就藩遼東(1)第44章 手足相殘(4)第31章 洪武駕崩(3)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38章 大小通吃(2)第13章 突然襲擊(3)第15章 開張大吉(5)第39章 真定大戰(5)第10章 餘波盪漾(2)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24章 經略朝鮮(3)第16章 女真來投(2)第8章 藍大將軍(3)第39章 真定大戰(3)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17章 兵出遼東(4)第17章 兵出遼東(2)第7章 北風乍起(2)第28章 應天風暴(2)第15章 開張大吉(4)第18章 心事重重(3)第20章 海西落日(4)第17章 兵出遼東(1)第41章 螳螂捕蟬(4)第17章 兵出遼東(3)第33章 請君入甕(4)第26章 燕王邀戰(1)第40章 勾心鬥角(4)第34章 龍出生天(1)第30章 韜光養晦(1)第14章 百廢待舉(5)第26章 燕王邀戰(1)第21章 白山黑水(4)第22章 奠基東北(3)第44章 手足相殘(5)第23章 艱難情事(2)第31章 洪武駕崩(2)第36章 圖窮匕現(2)第43章 戰雲密佈(4)第10章 餘波盪漾(1)第46章 飲馬長江(3)第45章 歷史留名(5)第20章 海西落日(5)第8章 藍大將軍(4)第34章 龍出生天(2)第5章 高麗亂局(3)第14章 百廢待舉(4)第23章 艱難情事(3)第36章 圖窮匕現(3)第3章 懿文太子(2)第33章 請君入甕(1)第22章 奠基東北(2)第15章 開張大吉(3)第14章 百廢待舉(2)第9章 奪門之夜(3)第22章 奠基東北(3)第13章 突然襲擊(1)第11章 暮鼓晨鐘(1)第28章 應天風暴(4)第1章 裂土封遼(1)第30章 韜光養晦(3)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16章 女真來投(4)第11章 暮鼓晨鐘(5)第9章 奪門之夜(3)第28章 應天風暴(2)第24章 經略朝鮮(4)第40章 勾心鬥角(1)第27章 烈火荒原(4)第44章 手足相殘(1)
第14章 開張大吉(6)第30章 韜光養晦(3)第40章 勾心鬥角(3)第27章 烈火荒原(6)第23章 艱難情事(3)第20章 海西落日(3)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39章 真定大戰(5)第31章 洪武駕崩(2)第19章 一片汪洋(1)第43章 戰雲密佈(2)第12章 就藩遼東(3)第8章 藍大將軍(3)第14章 百廢待舉(1)第44章 手足相殘(2)第14章 百廢待舉(4)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30章 韜光養晦(4)第30章 韜光養晦(1)第45章 歷史留名(3)第14章 百廢待舉(2)第15章 開張大吉(4)第27章 烈火荒原(4)第37章 邊塞鏖戰(4)第40章 勾心鬥角(4)第45章 歷史留名(1)第27章 烈火荒原(4)第24章 經略朝鮮(4)第30章 韜光養晦(1)第20章 海西落日(2)第12章 就藩遼東(1)第44章 手足相殘(4)第31章 洪武駕崩(3)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38章 大小通吃(2)第13章 突然襲擊(3)第15章 開張大吉(5)第39章 真定大戰(5)第10章 餘波盪漾(2)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24章 經略朝鮮(3)第16章 女真來投(2)第8章 藍大將軍(3)第39章 真定大戰(3)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17章 兵出遼東(4)第17章 兵出遼東(2)第7章 北風乍起(2)第28章 應天風暴(2)第15章 開張大吉(4)第18章 心事重重(3)第20章 海西落日(4)第17章 兵出遼東(1)第41章 螳螂捕蟬(4)第17章 兵出遼東(3)第33章 請君入甕(4)第26章 燕王邀戰(1)第40章 勾心鬥角(4)第34章 龍出生天(1)第30章 韜光養晦(1)第14章 百廢待舉(5)第26章 燕王邀戰(1)第21章 白山黑水(4)第22章 奠基東北(3)第44章 手足相殘(5)第23章 艱難情事(2)第31章 洪武駕崩(2)第36章 圖窮匕現(2)第43章 戰雲密佈(4)第10章 餘波盪漾(1)第46章 飲馬長江(3)第45章 歷史留名(5)第20章 海西落日(5)第8章 藍大將軍(4)第34章 龍出生天(2)第5章 高麗亂局(3)第14章 百廢待舉(4)第23章 艱難情事(3)第36章 圖窮匕現(3)第3章 懿文太子(2)第33章 請君入甕(1)第22章 奠基東北(2)第15章 開張大吉(3)第14章 百廢待舉(2)第9章 奪門之夜(3)第22章 奠基東北(3)第13章 突然襲擊(1)第11章 暮鼓晨鐘(1)第28章 應天風暴(4)第1章 裂土封遼(1)第30章 韜光養晦(3)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16章 女真來投(4)第11章 暮鼓晨鐘(5)第9章 奪門之夜(3)第28章 應天風暴(2)第24章 經略朝鮮(4)第40章 勾心鬥角(1)第27章 烈火荒原(4)第44章 手足相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