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根本之爭(5)

入秋以來楊榮痼疾作終日見不得陽光和吹風“迫於無奈”向朝廷請制病休朝廷派出太醫診治也言楊榮年少時虧了元氣多年勞累造成氣血兩虧不宜作長途遷移。朝廷準了所請楊榮便留在京城。

堂堂藩王駐在京城總不能天天呆在驛館渡日只是原來的王府已經該成了南直隸案察司的衙門朱元璋便把剛剛就藩的寧王府賜給遼王暫住。此次來京朱植總共帶了五百親兵十名侍衛另外老婆孩子、婢女、太監總共不過十人。親兵駐紮城外不能進城就那名幾個人搬起家來倒十分方便。

寧王府規制與原來遼王府十分相似三進的大院子還有一個鳥語花香的後花園。如此大的地方十名侍衛如何看顧得過來楊榮着小馬王在親兵中挑選了五十名精銳者充當王府護衛。朱植命人在後堂掃出一個乾淨的小院供楊榮居住名爲讓他養病實則避人耳目。

對於一個王府來說十個人的傭人班子也太寒酸宮裡又調來十個婢女小廝。朱植知道這裡面混入一兩個錦衣衛的探子很正常都懶得管他。

等搬進王府忙過一段這日朱植正和楊榮、瞿遠胡扯閒聊。小馬王滿面春風地走進屋見大家都在趕忙上去給朱植、楊榮行了大禮瞿遠起身給小馬王行了禮。

只見王一改昔日戎裝打扮頭戴銀冠。簪兩頭兩道金絲流蘇一身潔白的綢子長袍一條深藍色地綢帶系在腰上腳上鹿皮快靴。好一個玉樹臨風的帥哥。朱植身邊有四大帥哥王、瞿卿、瞿遠和蘇傑。王陽光瞿卿冷峻瞿遠儒雅。蘇傑瀟灑總之各有千秋。當然朱植本身也是個帥哥總結自己的特點時朱植推貴族氣質。

朱植道:“好個帥小夥今日穿這麼鮮亮有什麼喜事嗎?”

王搓着手道:“殿下怎麼知道的是不是前日派人跟蹤我啦?今日還真是有喜事。後天九月初八呵呵聽說是黃道吉日呵呵。也是末將末將地大喜的日子。”說到最後聲音比蚊子還小。

朱植瞪大了眼睛滿臉笑意:“哈哈。你小子什麼時候偷偷摸摸說了門媳婦。連我們都給瞞了。”

“呵呵這不是想給殿下一個驚喜嗎?”說着王拿出一疊喜帖先敬給朱植。再敬給楊榮、瞿遠“後天午時在城外軍營略備薄酒兩杯還請殿下楊大人、瞿紀善賞個臉過來喝口喜酒給卑職幾分薄面。”

朱植哈哈大笑:“好好我到時候一定出席。你趕緊交待是不是終於把那心上人娶到手了?”

王臉刷的一紅道:“殿下別逼末將了.手機小說站更新最快.呵呵到時候到時候就知道了。”

小馬王雖然是翩翩美男子可是婚姻卻是老大難問題。全因爲他的父親王志被牽連入胡維庸逆黨一案被殺。雖然罪名沒有殃及家人但也沒有人願意將家裡地閨女嫁給逆黨之子。導致小馬王二十多歲了仍然是孤家寡人。在遼東時朱植也給他說過兩個女孩只是小馬王心中一直有人屢次婉拒了朱植的好意難道如今真的是有情人終成了眷屬?

小馬王也真是別出心裁竟然把婚禮搬到軍營裡舉行。大喜之日當朱植趕到的時候親衛營裡早就張燈結綵中軍帳前呼啦啦擺了不下五十桌。小馬王把京城中認識的文官武將都了帖子今日一見來的倒是武將多文官少。

門口衛兵遠遠看見朱植的車駕連忙跪下見禮朱植的開路官來到營門口大聲吆喝:“遼王殿下到。”

剛纔還鬧哄哄的軍營廣場立刻變得安靜下來全場的官兵全部對着門口跪下行禮:“遼王千歲千千歲。”朱植今日特別地高興在營門口下了馬又從馬車裡接出白朮兩人手拉着手緩步走入營中。卻不見新郎官地去向一問才知道去接新人去了。

走進大帳只見小馬王的母親正在與楊榮聊着天。朱植一看楊榮怎麼比自己還早到。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小馬王的新媳婦是個孤兒爲了給她找個孃家人小馬王就找楊榮認作了她地義兄楊榮和小馬王都是最早跟隨朱植的人兩人關係非常好楊榮也樂得送他這個人情。

朱植樂道:“小馬王真會麻煩人勉仁當了義兄又拉我來做了徵婚人。請問王老夫人這兒媳又是哪家地姑娘?”

王老夫人笑容有些尷尬回道:“回殿下這個這個唉!”

楊榮對着朱植苦笑朱植一頭霧水道:“怎麼?這個事都不好說嗎?”

王老夫人道:“家門不幸家門不幸。兒他竟然把清月坊的柳姑娘贖了身還要娶作媳婦。”

朱植突然想起來問道:“呵呵可是柳卿人柳姑娘?”

楊榮在一旁也苦笑着點點頭道:“前晚小馬王把卑職約了出來講了柳姑娘身世。原來柳家與王家乃世交後來柳老將軍在洪武八年陣亡於大同。柳家後繼無人家道中落柳姑娘才流落教坊之間。只是小馬王與她青梅竹馬一直念念不忘直到這次回京纔將她贖出來。”

朱植哈哈大笑:“昔日在京城這個柳姑娘本王也曾見過一面當真是才貌雙馨的妙人兒。她在坊中只是賣藝之人雖然說起來身份有些那個但難得小馬王一往情深苦等數年。王老夫人請毋需煩惱這可是一段佳話。”

那個時代對教坊中人自然十分藐視但大多人家不願將閨女嫁入軍戶。軍漢們娶個從良地妓女也不算奇事。現在小馬王更是難得不忘舊人而且柳卿人雖身在娼門也算是潔身自好。在朱植眼裡這樣地事也就天性樂觀的小馬王能做得出來。三人正說着話。只聽外面鞭炮齊鳴歡聲雷動。

在陣陣歡呼聲中盛裝峨冠的小馬王領着自己的新娘落落大方地走入大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按照規例。遼王護衛人馬不能久駐京城小馬王婚後不到半月朝廷便下了聖旨命遼王護衛返回遼東。小馬王帶上母親和夫人全家搬往遼東瞿遠卻因爲要侍奉左右留在了京城。

臨行前夜小馬王入府辭行朱植對他小心叮囑:“我留京一年風雲變幻莫測遼東軍事全靠爾等主持。這裡是勉仁與我共同制定地方略你拿好了交給鐵長史。”說着從書架中拿出三個竹筒。蓋子邊緣全由火臘封口把其中一個交到王手中。

朱植又道:“還有幾句話要叮囑於你。遼東軍今後一年主要的任務就是戰略收縮全面收縮在目前的疆域之中。按照方略屯重兵於西線固守草原邊緣。除非兵部下文。否則絕對不可以採取任何主動進攻行動。北線將是我軍用兵之地保持對北山女真部的壓力所有護衛輪流練兵。遼東軍事由鐵長史一人定奪。葉將軍、瞿老將軍輔之對鐵鼎石地決定爾等不得有違。

你是我最信得過的人這些方略需要你來支持記得幫我攏好三個護衛我來時什麼樣回去的時候就得是什麼樣。”在朱植心目中最擔心的事就是朝廷找藉口拆散遼東軍主力所以特地跟楊榮商量出一個“養賊自重”的法子就是以北山女真部南下侵擾爲藉口保持對北線的用兵一來可以讓遼東軍繼續得到實戰訓練二來也不會給居心叵測者裁撤遼東軍的藉口。

楊榮補充道:“遼東之事就是南邊的戲北邊唱這一點你要跟鐵長史好好交待清楚了。”

朱植又遞上另外兩個竹筒道:“這個是交與水師薩大人的這個是交給郭大人的你都小心收着務必送到他們手上。”

最後朱植拿出一個更小地細管道:“這個是一份極其重要的地圖是一筆非常重要的寶藏。我看明年開春你帶上最心腹地人馬按圖索驥將這筆寶藏起出然後在廣寧附近找個秘密地點埋藏下來。注意此事必須高度保密必要的話可以採取一切必要措施。”說着朱植將藍玉藏寶圖鄭重地放到小馬王手中。對於朱植來說最信任地就是楊榮、王和小陳子三人楊榮和小陳子都要留在京城起出藍玉寶藏的任務只能交給他了。

爲什麼現在起出這個寶藏朱植和楊榮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按照計劃雖然6地上需要收縮戰線但水師卻要反其道而行不但部收縮還要大大展。由於遼東都司已經通過了今後兩年地水師預算但當時沒有考慮到有三成戰船送還朝廷當了禮物這方面的損失需要額外補充;其次在朱植心目中遼東軍在6地上與燕軍相比並不含有絕對優勢真正的優勢就是水師所以如果想爲日後作好充足的準備就一定要將水師的優勢揮到最大。

6軍辛苦訓練個一年已經很有樣子了但水師偏偏不是一年就能建成必須要提早準備。眼下雖然政治空氣很緊張但時間的緊迫性逼着朱植動用這筆有點燙手的寶藏用作水師建設的秘密經費。對於朱植來說最信任的就是楊榮、王和小陳子三人楊榮和小陳子都要留在京城起出藍玉寶藏的任務只能交給王。王啓程那天應天降下了這個冬天第一場雪對於這個帝國的都城來說已經很久沒有在立冬之前有過降雪。雪花洋洋灑灑漫天飛舞繁花似錦的京城街道很快便蒙上一層白色大人們收拾着買賣趕回家裡小孩們驚喜地散落在大街小巷之中玩耍嬉戲。

朱植騎着馬站在下關碼頭外高高的山崗之上五百名親衛秩序井然地登上停在長江中央的戰船。四周寂靜無聲只有雪花簌簌而下大地在白茫茫中與天空混成一片。小船劃出的漣漪突然驚起水邊休憩的大雁撲棱棱地飛起來直插藍天。

有的詩詞突然與眼前場景驚人地吻合: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ps:總算出差回來了在飛機上完成了第二卷最後一章五十萬字匆匆而過如果哪些情節看得不爽還請大家多多包涵感謝大家對騎兵的一路支持。本週開始那個真正的大時代即將來到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三卷卷名就叫“誰主沉浮”。

後天騎兵要考駕照交規明日被迫複習功課沒有更新十分抱歉。

第34章 龍出生天(1)第40章 勾心鬥角(2)第20章 海西落日(6)第25章 翻雲覆雨(4)第17章 兵出遼東(5)第46章 飲馬長江(1)第26章 燕王邀戰(1)第42章 多方博弈(2)第39章 真定大戰(5)第45章 歷史留名(3)第14章 百廢待舉(1)第22章 奠基東北(4)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37章 邊塞鏖戰(4)第25章 翻雲覆雨(2)第20章 海西落日(5)第37章 邊塞鏖戰(5)第24章 經略朝鮮(2)第12章 就藩遼東(3)第13章 突然襲擊(1)第43章 戰雲密佈(7)第20章 海西落日(5)第8章 藍大將軍(4)第30章 韜光養晦(2)第35章 進退兩難(3)第14章 百廢待舉(2)第25章 翻雲覆雨(1)第34章 龍出生天(1)第17章 兵出遼東(3)第47章 浮生六劫(3)第17章 兵出遼東(2)第16章 女真來投(4)第28章 應天風暴(4)第7章 北風乍起(4)第5章 高麗亂局(3)第15章 開張大吉(3)第36章 圖窮匕現(2)第39章 真定大戰(3)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14章 開張大吉(6)第13章 突然襲擊(3)第19章 一片汪洋(1)第25章 翻雲覆雨(2)第22章 奠基東北(3)第14章 百廢待舉(6)第10章 餘波盪漾(1)第14章 百廢待舉(4)第37章 邊塞鏖戰(5)第8章 藍大將軍(3)第9章 奪門之夜(3)第8章 藍大將軍(4)第36章 圖窮匕現(3)第27章 烈火荒原(4)第18章 心事重重(2)第33章 請君入甕(4)第44章 手足相殘(3)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20章 海西落日(6)第13章 突然襲擊(1)第39章 真定大戰(6)第33章 請君入甕(1)第13章 突然襲擊(1)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17章 兵出遼東(5)第21章 白山黑水(5)第30章 韜光養晦(2)第47章 浮生六劫(4)第20章 海西落日(6)第28章 應天風暴(1)第32章 幡動心動(4)第16章 女真來投(2)第9章 奪門之夜(1)第36章 圖窮匕現(6)第20章 海西落日(2)第31章 洪武駕崩(1)第31章 洪武駕崩(1)第26章 燕王邀戰(3)第15章 開張大吉(5)第16章 女真來投(1)第1章 裂土封遼(3)第47章 浮生六劫(5)第34章 龍出生天(2)第14章 百廢待舉(5)第10章 餘波盪漾(2)第30章 韜光養晦(2)第11章 暮鼓晨鐘(1)第7章 北風乍起(1)第14章 開張大吉(6)第5章 高麗亂局(6)第29章 根本之爭(4)第32章 幡動心動(2)第8章 藍大將軍(1)第14章 百廢待舉(2)第34章 龍出生天(4)第18章 心事重重(2)第13章 突然襲擊(3)第17章 兵出遼東(5)第35章 進退兩難(2)第12章 就藩遼東(2)
第34章 龍出生天(1)第40章 勾心鬥角(2)第20章 海西落日(6)第25章 翻雲覆雨(4)第17章 兵出遼東(5)第46章 飲馬長江(1)第26章 燕王邀戰(1)第42章 多方博弈(2)第39章 真定大戰(5)第45章 歷史留名(3)第14章 百廢待舉(1)第22章 奠基東北(4)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37章 邊塞鏖戰(4)第25章 翻雲覆雨(2)第20章 海西落日(5)第37章 邊塞鏖戰(5)第24章 經略朝鮮(2)第12章 就藩遼東(3)第13章 突然襲擊(1)第43章 戰雲密佈(7)第20章 海西落日(5)第8章 藍大將軍(4)第30章 韜光養晦(2)第35章 進退兩難(3)第14章 百廢待舉(2)第25章 翻雲覆雨(1)第34章 龍出生天(1)第17章 兵出遼東(3)第47章 浮生六劫(3)第17章 兵出遼東(2)第16章 女真來投(4)第28章 應天風暴(4)第7章 北風乍起(4)第5章 高麗亂局(3)第15章 開張大吉(3)第36章 圖窮匕現(2)第39章 真定大戰(3)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14章 開張大吉(6)第13章 突然襲擊(3)第19章 一片汪洋(1)第25章 翻雲覆雨(2)第22章 奠基東北(3)第14章 百廢待舉(6)第10章 餘波盪漾(1)第14章 百廢待舉(4)第37章 邊塞鏖戰(5)第8章 藍大將軍(3)第9章 奪門之夜(3)第8章 藍大將軍(4)第36章 圖窮匕現(3)第27章 烈火荒原(4)第18章 心事重重(2)第33章 請君入甕(4)第44章 手足相殘(3)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20章 海西落日(6)第13章 突然襲擊(1)第39章 真定大戰(6)第33章 請君入甕(1)第13章 突然襲擊(1)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17章 兵出遼東(5)第21章 白山黑水(5)第30章 韜光養晦(2)第47章 浮生六劫(4)第20章 海西落日(6)第28章 應天風暴(1)第32章 幡動心動(4)第16章 女真來投(2)第9章 奪門之夜(1)第36章 圖窮匕現(6)第20章 海西落日(2)第31章 洪武駕崩(1)第31章 洪武駕崩(1)第26章 燕王邀戰(3)第15章 開張大吉(5)第16章 女真來投(1)第1章 裂土封遼(3)第47章 浮生六劫(5)第34章 龍出生天(2)第14章 百廢待舉(5)第10章 餘波盪漾(2)第30章 韜光養晦(2)第11章 暮鼓晨鐘(1)第7章 北風乍起(1)第14章 開張大吉(6)第5章 高麗亂局(6)第29章 根本之爭(4)第32章 幡動心動(2)第8章 藍大將軍(1)第14章 百廢待舉(2)第34章 龍出生天(4)第18章 心事重重(2)第13章 突然襲擊(3)第17章 兵出遼東(5)第35章 進退兩難(2)第12章 就藩遼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