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二 弓箭行人各在腰(3)

從階級而論,王翊是大明最年輕的將軍——內定,張二狗只是個退役輔兵,兩人簡直是天壤之別。然而在本村範圍內,張二狗的影響力卻比王翊更大。因爲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王翊一家只是外來戶。

在接連的熱鬧結束之後,張二狗面臨着人生最大的抉擇,該怎樣才能謀條生路呢?總不能在家坐吃山空吧。

他首先否定了下地幹活。跟着父親去地裡轉了一圈,他就知道自己不是拿鋤頭的人,根本吃不了那份勞苦。軍中雖然也累,卻沒這般高強度的持續勞作。尤其是軍中幹活的時候總是充滿了精神,下地卻枯燥乏味。

其次,他又否定了去縣城做工。修路、扛包、挖礦這些苦力活都是俘虜做的,他好歹是曾經的大明軍人,怎能做這等有失身份的事?

在無所事事閒逛了十來天后,登門的媒婆越來越少,就是村裡人見了他,臉上也漸漸消失了熱情。無論哪朝哪代,人們對於不事勞作的人總看不上眼。

“二狗啊,”老孃終於也看不下去了,“咱當了兵回來固然不假,但也不能心氣太高啊。”

“娘,實在是沒合適的活計,且容我想想。”張二狗靠在柱子上,看着天上的白雲,隨手一捏,發現腰上已經有了贅肉。這些天在家裡沒有下力氣,吃的又不少,竟然長肉了。

“要不你去縣城看看鄭先生?以前咱們村的教官,如今都高升縣尉了。”他老孃試探問道。生怕傷了二狗的自尊心。

張二狗對這個問題上倒是看得很淡,對他來說抱大腿不算什麼。何況鄭教官的確帶過他們的體育課。既然有師生之誼,人家現在又是縣尉,去拜訪一下總在情理之中。他應承老孃道:“娘,我明日就去縣上。”

“家中新摘的瓜果蔬菜帶些去,人家現在想必啥都不缺了,不過總要表表咱們的心意。”張家媽關照道。

軍營也是個小社會,張二狗早就懂了這些人情世故,當然知道不能空手過去。

翌日一早。張二狗被老孃叫醒,看看天色還是矇矇亮,只得半夢半醒地洗漱妥當,背了沉甸甸的揹簍,再往縣城走去。直走出大半路程,天色才亮了起來,他的精神頭總算能夠提起來了。

村裡的鄭教官名爲鄭直。是崇禎十六年山西入伍的兵。他運氣不好,同一年就負了傷,一到山東就轉入村學當個教官。那時候政改還沒推進,各地的鄉勇、巡檢司都還是紙面上的東西,縣尉也是文官出任。

後來上頭改革計劃敲定,各縣縣尉改文職武官。管巡檢司和鄉勇一攤,歸屬於大都督府總訓導部。如此一來,各縣都需要能夠識文斷字的“武將”,鄭直在軍中啓蒙讀書,後來自學也還算讀寫無礙。這才選爲了濰縣尉。

這些年來他在任上也的確算是盡職盡力,爲人正直。頗得鄉人好評。

張二狗走到縣城才發現自己犯了二。今天不是休息日,鄭直肯定在縣裡當班,這一大揹簍的土產總不能直接送到縣衙去吧。自己又不認識的鄭教官家住哪裡,該如何是好呢?

正思量着,張二狗突然看到一隊身穿藤甲,舉着槍盾的巡檢司迎面而來,連忙讓開一邊,放下揹簍,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大紅軍裝,直挺挺站在路邊。

巡檢司只有褐衣穿,早就羨慕主力部隊的大紅軍裝了,不由偷偷側目,就是帶隊的軍官都忍不住看了兩眼。

“兄弟,找你打聽個事。”張二狗這才上前對那隊官道:“鄭縣尉家怎麼走?”

鄭直是直管巡檢司和鄉勇的,所以張二狗覺得這隊官應該知道。

那隊官卻是真不知道。

以他的地位,還不足以認縣尉家的大門呢。

“不過縣尉也不在縣上,”那隊官卻知道內情,“他昨日就去苟家莊徵兵去了,你去那兒大概能找到他。”

張二狗知道苟家莊,卻不能揹着這麼重的揹簍趕路,索性撿了一根稻草,往揹簍上一插,將這些禮物盡數賣了,旋即輕鬆上路,趕往苟家莊去了。

鄭直現在最爲頭疼的就是徵兵。

當初朝廷爲了籠絡人心,宣佈廢除秋班、徭役。現在坐穩了天下,又要開兵役,而且一走就是五年。這如何能不讓老百姓罵娘?他們不願相信這是皇太子殿下的令旨,只說狗官糊弄了太微星君,必遭天譴。

“兵役跟徭役怎麼會一樣呢?”鄭直解釋得喉嚨都冒煙了:“兵役是去當兵打仗的,徭役那是給人當苦力。一人蔘軍,全家光榮;保家衛國,福澤子孫。這是天大的好事啊!”

儘管村中到處能看到這樣的字樣,但是“好男不當兵”的思想還是根植於老人的腦袋裡。那些讀完蒙學的半大小子倒是願意去當兵出力,他們之中很多本就是少先隊員,接受過軍訓,對營伍並不排斥。

可惜這些小子也正是不敢脫離父母羽翼的年齡。而且剛剛蒙學畢業的孩子只有十三四歲,對於當兵而言也太小了點。若是到了十八九歲,卻都已經成了家中脊樑骨,要承擔很大部分的勞動,家境好些的甚至都成親生子了,更是不能說走就走。

張二狗趕到苟家莊的時候,天色還早,一進村口就看到鄭教官站在大槐樹底下的石臺上,對着一干圍觀相親宣講安家費多少、軍餉多少、退伍之後的待遇如何。

鄭教官突然看到一抹鮮紅闖進來,爲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當即叫道:“那誰誰,你是現役麼?”

張二狗見鄭教官望過來,挺胸擡頭,道:“報告!我才退役回鄉。”

鄉人讓出一條路,好奇地打量着張二狗身上的軍裝,有幾個還想伸手摸一把料子如何,終究還是忍住了。

“你上來。”鄭直摸了摸喉嚨,實在說不動了。“你跟鄉親們說說營伍中的生活,我先喝口水。”鄭直對張二狗道。

張二狗上了鄭直剛纔站的位置,看着下面數十個面帶迷茫、質疑地面孔,支吾半晌,方纔道:“我是十七年投軍,在營中其實也沒混着個官,就是個打雜的。碰上打仗的時候就跟着跑,扛扛輜重啥的。戰兵的要求高着呢,哪有那麼容易當上?

“若說營裡日子,那倒真是比家裡過得好。戰友們除了姓不一樣,其他也都跟親兄弟沒啥區別。早上出操,下午打棗核球,晚上看書、看戲都有。五年日子一晃就過去了。

“吃的也好。我這樣的輔兵還得配粗糧,人家戰兵頓頓見油見肉,吃的都還是精糧。我當兵五年,從山東跑到遼東,反正是沒餓過一頓飯。

“穿的就是我這身軍裝,我們輔兵幹活的時候也會換褐衣,人家戰兵操練的時候都穿得這麼挺括。若是當了軍官,那就更了不得,那身戰袍一穿,各個像天兵天將一樣。”

張二狗打開了話頭,當兵的優越感又上來了,將軍營之中的生活說得花好稻好。他渾然忘了當日在營中盼着退伍的日子,現在只是一心想回到那個單純、沒有生活壓力的時光。

到底是現身說法,五年中經歷過的事信手拈來。張二狗沒有戰鬥英雄那樣的光輝事蹟,只有一個平庸的小兵生活。他講了棗核球,講了上百個老爺們脫光了一起沐浴,講了晚上熄燈後的偷偷聊天。

就連鄭直聽了都又生出了重回軍營的念頭,他下意識握了握已經無力的左手,心中一片淒涼。

鄉親們就像是在聽說書一般,時不時跟着張二狗的故事發出陣陣鬨笑。

“雖說當兵上陣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有人說爲了大明拋頭顱灑熱血可以進忠烈祠,名字可以刻在碑上千百年不朽。還有人說只要英勇戰死,就能跟着皇太子迴天上當天兵天將……不過咱覺得能不死還是不死的好。”

張二狗此言一出,鄭教官氣得牙都疼了。

一衆鄉親再不顧忌地哈哈大笑起來。

對兵役最爲牴觸的事,無疑就是不可迴避的“陣歿”二字。這也是安家銀能夠支撐家中度日,但老百姓仍舊不願子弟參軍的主要原因。

“不過其實我軍的陣歿的人並不多。”張二狗話頭一轉道:“這我真不騙人,其實大部分的仗,只要咱們的火銃一開,東虜啥的就都逃了。現在東虜都逃到海西去了,蒙古韃子也不敢南下。南面倒可能用兵,但聽說那邊的土人用的都是棒槌,連刀劍都沒有。我覺得吧,真要戰死也挺不容易的……”

輔兵不會站在最前線,他們身邊的人也不可能像戰兵一樣突然倒下。打掃戰場的時候,見了數倍於自己人的屍體,對於自家的戰損也就不會覺得高了。所以說張二狗並沒有故意誤導別人,而是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若是讓一個參加過歷次血戰的戰兵來說,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感悟。

不過如此一說,鄉親們倒是信了許多。

這裡的人們原本就十分淳樸,不會預先站在質疑的立場上聽張二狗的現身說法。而且聽着張二狗的鄉音,人也看着憨厚,更沒有質疑的必要,此刻心中多少都有些鬆動。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四四零 吟到真詩喜欲狂(四)二六八 洪爐照破夜沉沉(七)二一零 可恨年年壓金線(七)三七四 隴山高處愁西望(八)五三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三)三八四 孤燈不照返魂人(四)五八零 裹屍馬革英雄事(1)三七四 隴山高處愁西望(八)二七七 向來枉費推移力(二)三三章 好風明月自將來(四)二六九 洪爐照破夜沉沉(八)五四五 幾度戰血流寒潮(3)五八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八)四二零 輕裘緩轡踏地來(六)五四六 幾度戰血流寒潮(4)三八章 雲壓輕雷殷地聲(三)廿七章 水滴銅龍晝漏長(五)三二零 此時愁煞桓司馬(二)一一四 黃旗入洛竟何祥(十)二九一 一鴉不驚城鼓低(二)四七一 沙場晝夜多風雨(七)一三零 英雄乘時務割據(三)三八二 孤燈不照返魂人(二)三八二 孤燈不照返魂人(二)一二一 男兒賭勝馬蹄下(七)三七四 隴山高處愁西望(八)三二四 北風捲 地白草折(三)七二一 私訪七六章 將軍韜箭射天狼(九)二五一 戍兵騎馬出蕭牆(二)二八六 秋盡江南草未凋(八)一四八 城外蕭蕭北風起(六)六九七 大國戰略四一二 忽聞羽檄傳來急(十二)二六七 洪爐照破夜沉沉(六)一二六 男兒賭勝馬蹄下(十二)四二八 期以忠義酬明君(二)二七六 向來枉費推移力(一)五七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七)一七七 吹沙走浪幾千裡(十)一五五 拍馬河潼自往還(三)五九五 牒書走報州與縣(8)十二章 從來不識君王面(六)七零伍 潛在的敵人三九五 東家西家罷來往(五)二五八 戍兵騎馬出蕭牆(九)三九七 東家西家罷來往(七)二六二 洪爐照破夜沉沉(一)三零一 江上烏帽誰渡水(四)三五一 馬蹄帶得淮河水(八)四一八 輕裘緩轡踏地來(四)六一六 弓箭行人各在腰(7)三五九 欲牽青色上柔枝(二)六九四 班禪與國師護法汗六二六 白日風塵馳驛騎(7)三四八 馬蹄帶得淮河水(五)二三零 欣聞副君徵奇士(五)五八一 裹屍馬革英雄事(2)三九六 東家西家罷來往(六)四二五 病樹前頭萬木春(一)五九六 牒書走報州與縣(9)三八八 孤燈不照返魂人(八)三三零 北風捲地白草折(九)六二四 白日風塵馳驛騎(5)一四四 城外蕭蕭北風起(二)五二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二)四七六 人說太子鐵騎來(五)六零九 倚劍東冥勢獨雄(10)六七八 旌旗蕩野塞雲開(1)五五二 銜枚夜度五千兵(3)四二二 輕裘緩轡踏地來(八)三零六 神君一來疫鬼卻(一)五七五 南北驅馳報主情(8)六一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十一)一八一 吹沙走浪幾千裡(十四)六百十 弓箭行人各在腰(1)八七章 欲破巨浪乘長風(三)六零四 倚劍東冥勢獨雄(5)二零九 可恨年年壓金線(六)十九章 早附鳳翼攀龍鱗(五)第八章 從來不識君王面(二)三六二 欲牽青色上柔枝(五)二三五 粉身碎骨渾不怕(三)五五六 銜枚夜度五千兵(7)一三二 英雄乘時務割據(五)十八章 早附鳳翼攀龍鱗(四)一六七 雨過不知龍去處(五)一五二 城外蕭蕭北風起(十)一一九 男兒賭勝馬蹄下(五)四一六 輕裘緩轡踏地來(二)四零八 忽聞羽檄傳來急(八)二零零 何時返旆勒燕然(一)四零二 忽聞羽檄傳來急(二)五九六 牒書走報州與縣(9)四五七 星宿煌煌日月光(三)二七三 洪爐照破夜沉沉(十二)四零七 忽聞羽檄傳來急(七)六五九 聚米空思馬伏波(2)三二七 北風捲地白草折(六)三一三 神君一來疫鬼卻(八)
四四零 吟到真詩喜欲狂(四)二六八 洪爐照破夜沉沉(七)二一零 可恨年年壓金線(七)三七四 隴山高處愁西望(八)五三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三)三八四 孤燈不照返魂人(四)五八零 裹屍馬革英雄事(1)三七四 隴山高處愁西望(八)二七七 向來枉費推移力(二)三三章 好風明月自將來(四)二六九 洪爐照破夜沉沉(八)五四五 幾度戰血流寒潮(3)五八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八)四二零 輕裘緩轡踏地來(六)五四六 幾度戰血流寒潮(4)三八章 雲壓輕雷殷地聲(三)廿七章 水滴銅龍晝漏長(五)三二零 此時愁煞桓司馬(二)一一四 黃旗入洛竟何祥(十)二九一 一鴉不驚城鼓低(二)四七一 沙場晝夜多風雨(七)一三零 英雄乘時務割據(三)三八二 孤燈不照返魂人(二)三八二 孤燈不照返魂人(二)一二一 男兒賭勝馬蹄下(七)三七四 隴山高處愁西望(八)三二四 北風捲 地白草折(三)七二一 私訪七六章 將軍韜箭射天狼(九)二五一 戍兵騎馬出蕭牆(二)二八六 秋盡江南草未凋(八)一四八 城外蕭蕭北風起(六)六九七 大國戰略四一二 忽聞羽檄傳來急(十二)二六七 洪爐照破夜沉沉(六)一二六 男兒賭勝馬蹄下(十二)四二八 期以忠義酬明君(二)二七六 向來枉費推移力(一)五七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七)一七七 吹沙走浪幾千裡(十)一五五 拍馬河潼自往還(三)五九五 牒書走報州與縣(8)十二章 從來不識君王面(六)七零伍 潛在的敵人三九五 東家西家罷來往(五)二五八 戍兵騎馬出蕭牆(九)三九七 東家西家罷來往(七)二六二 洪爐照破夜沉沉(一)三零一 江上烏帽誰渡水(四)三五一 馬蹄帶得淮河水(八)四一八 輕裘緩轡踏地來(四)六一六 弓箭行人各在腰(7)三五九 欲牽青色上柔枝(二)六九四 班禪與國師護法汗六二六 白日風塵馳驛騎(7)三四八 馬蹄帶得淮河水(五)二三零 欣聞副君徵奇士(五)五八一 裹屍馬革英雄事(2)三九六 東家西家罷來往(六)四二五 病樹前頭萬木春(一)五九六 牒書走報州與縣(9)三八八 孤燈不照返魂人(八)三三零 北風捲地白草折(九)六二四 白日風塵馳驛騎(5)一四四 城外蕭蕭北風起(二)五二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二)四七六 人說太子鐵騎來(五)六零九 倚劍東冥勢獨雄(10)六七八 旌旗蕩野塞雲開(1)五五二 銜枚夜度五千兵(3)四二二 輕裘緩轡踏地來(八)三零六 神君一來疫鬼卻(一)五七五 南北驅馳報主情(8)六一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十一)一八一 吹沙走浪幾千裡(十四)六百十 弓箭行人各在腰(1)八七章 欲破巨浪乘長風(三)六零四 倚劍東冥勢獨雄(5)二零九 可恨年年壓金線(六)十九章 早附鳳翼攀龍鱗(五)第八章 從來不識君王面(二)三六二 欲牽青色上柔枝(五)二三五 粉身碎骨渾不怕(三)五五六 銜枚夜度五千兵(7)一三二 英雄乘時務割據(五)十八章 早附鳳翼攀龍鱗(四)一六七 雨過不知龍去處(五)一五二 城外蕭蕭北風起(十)一一九 男兒賭勝馬蹄下(五)四一六 輕裘緩轡踏地來(二)四零八 忽聞羽檄傳來急(八)二零零 何時返旆勒燕然(一)四零二 忽聞羽檄傳來急(二)五九六 牒書走報州與縣(9)四五七 星宿煌煌日月光(三)二七三 洪爐照破夜沉沉(十二)四零七 忽聞羽檄傳來急(七)六五九 聚米空思馬伏波(2)三二七 北風捲地白草折(六)三一三 神君一來疫鬼卻(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