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

bookmark

鹿蹄山下,最後一支車隊消失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之上。

車上裝滿了冬菜、蕪菁,還有搶割來的枯黃的乾草。

邵慎立馬於甘水西岸,看着一河之隔的匈奴騎兵,大聲嘲笑。

偶爾,他也會射出一兩箭,時不時有所斬獲。

身後的惡少年們指着匈奴人狼狽躲箭的樣子,哈哈大笑。

作爲陳侯的侄男,邵慎的武藝一直是陳侯最關心的部分。

他有最優良的學習條件。

吃得飽,吃得好,能請來善於教導別人的優秀武師,戰馬、弓矢等各種消耗品不缺——是的,在錘鍊技藝時,戰馬也是消耗品。

還被叔父隨時檢查,故不敢偷懶,數年下來,技藝已經非常出衆了。

甚至於,不光是他本人,跟着他混的一幫惡少年也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條件,進步神速,漸漸成了他堅實可靠的班底。

今日一大早,邵慎便帶着百餘騎下了山,在甘水左岸巡視,見得匈奴遊騎時,立刻衝了上去,隔着河互射箭矢,很是佔了點便宜。

匈奴人吃虧後,又喊來了不少人,雙方操着對方聽不懂的話語,互相叫罵,場面熱鬧得很。

“嗖!”偷冷子一箭射翻某個匈奴騎兵後,邵慎嬉笑一聲,策馬向北。

對面的匈奴騎兵彷彿受到了嚴重的侮辱,一邊破口大罵,一邊縱馬追擊,時不時還擊一下。

邵慎靈巧地躲避着對岸射來的箭矢,奔出去數百步後,又駐馬而立,大聲道:“我看爾等並非真匈奴,卻替劉聰賣命,自棄何多!不如過河來降,我將你等送至叔父帳下,怎麼着也能在義從軍內混一份錢糧,如何?給誰當兵不是當啊?別太死心眼。”

對岸的匈奴騎兵也停了下來。

他們仔細看着對岸,見到邵慎身邊的騎兵只剩下十餘時,微微有些疑惑。

方纔還有百餘騎呢,這會都去哪了?

中原騎兵與他們的路數不一樣,擅長近身肉搏,一旦被他們纏上,什麼騎射功夫都發揮不了,吃虧得很。

有人四處張望,尋找對岸消失的騎兵身影,卻什麼都沒發現。

“嗖!”邵慎又射了一箭,正中一匈奴騎兵面門,然後策馬向北,哈哈大笑離去。

匈奴人怒火中燒,大罵不休地追了上去。

好你箇中原賊子,我等好端端和你喊話,你卻不講武德,又發冷箭偷襲,今天一定要把你幹死,不然出不了這口惡氣。

雙方就這樣沿河馳馬,反覆問候對方祖宗十八代,言語之粗俗,直讓人聽不下去。

“賊子受死!”匈奴人罵得正爽之時,卻見前方奔來上百騎,人人手持長槍、大戟、馬槊,兇悍絕倫。

這他媽是從哪冒出來的?

匈奴騎兵嚇得亡魂大冒,忙不迭地撥轉馬首,想要避開這支迎面出來的近戰騎兵。

但他們的馬速本來就很快,還與對方相向而行,待發現之時,對方已在百步之外了,根本來不及躲避,只能硬着頭皮衝上去。

雙方三百餘騎對衝而過。

缺乏長杆馬戰武器的匈奴騎兵吃了大虧,直接被衝了個七零八落。

邵慎在河對岸哈哈大笑。

這幫傻子,真當我閒得無事,陪你們浪費口水呢?

老子早就遣人至甘水下游淺灘處,涉水過河,就等伱們上鉤呢。

傻子!哈哈,沒見過這麼傻的。

河對岸的近戰騎兵已經發起了第二輪衝鋒。

匈奴人紛紛潰走,不敢應戰。

近戰騎兵追在後面,勇不可當。每追上一人,便將長槍大戟捅到他背上,輕鬆斬殺。

如此追出去數裡後,方纔放慢馬速,打掃戰場,笑呵呵地過了河。

看着手下收攏起來的百餘匹馬,邵慎不由得心花怒放。

他駐守甘城許久了,對鹿蹄山、甘水一帶了如指掌,逗弄一幫初來乍到的匈奴人,簡直手到擒來。

不過,也就是逗弄逗弄罷了。

真有大股匈奴騎兵殺過來的話,他也不敢正面迎戰,只能灰溜溜撤回甘城固守,直到戰爭結束。

叔父新傳來了命令,說得很清楚,宜陽三塢、甘城、伊闕關是他的防區,不得有任何差池。

得到命令後,他立刻從甘城抽調了五百好手,與樑縣方向徵集的一千五百丁壯、一千屯丁匯合,總計三千兵,屯於伊闕關,扼守住南下大道。

封閉伊闕關,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

上一次是府兵,這一次是堡戶、屯丁,稍稍有些冒險,但問題不大,匈奴的攻城能力就那樣,三千人足夠守禦很久了。

實在不行,後方還可以派人增援,即便耗人命,也能把匈奴人耗死在關城之下。

至於大谷(太谷)、轘轅二關,則不是他的防區,用不着他管。

洛南三關一鎖,匈奴大隊人馬便無法南下。

後方還有府兵查漏補缺。這場戰爭,又回到了他們熟悉的軌道上。

帶着戰利品回鹿蹄山的時候,邵慎登上一處高坡,看着遠方青灰色的田野、亮晶晶的河流以及若隱若現的莊園、塢堡,矗立良久。

每次都讓人衝進洛陽盆地,終究很被動啊。

******

劉善已經帶人來到了轘轅關。

管理禹山、陽關左右二塢數年,他又依稀找回了當年南征吳國的感覺。

刁斗、鼓角之聲,幾乎已經永久鐫刻在他的生命裡了。

他不會管民,也不喜歡幹那些千頭萬緒的庶務。

他更喜歡簡單粗暴的軍中生活,因此在以軍法治民的塢堡之內,簡直如魚得水,各項事務井井有條,堡丁更是一有閒暇就操練,爲此屢屢至樑縣請糧,儘可能加大訓練頻率。

而他這麼練,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堡丁們在轘轅關外挖的壕溝又深又寬,底部插滿了竹籤,看着就“賞心悅目”。

關城內部,駐守軍士被分成了幾營。誰先守,誰輪換,誰當預備隊等等,任務分派得很清楚,各營也明白次序,不會弄亂。

關城後方,他甚至組織了百餘名會騎馬廝殺的堡丁,隨時巡視,驅殺翻越山嶺而來的敵方斥候,確保內情不被泄露。

這纔是戰爭,真真正正的戰爭。

劉善已經進入了他的“舒適區”,非常自在。

“轘轅關城高牆厚,還有溝塹,若這都不敢守,活該你們的家產被人擄掠一空,妻子成爲奴隸。”站在高高的城牆之上,劉善深吸一口氣,將微微有些發福的肚子收回去,大聲說道:“匈奴人也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並不比你們強多少。好好打,守具這麼多,關城穩得很。”

“挫敗了匈奴南下的企圖,你等回去的時候,也能挺着胸膛告訴妻子鄰里,是你們保全了大家。”

“戰歿傷殘的,皆有撫卹。若侯府不發,我自找外甥理論去。這兩年操練,我爲你們討來了多少錢糧,當心中有數。”

“即便睡覺之時,也要給我睜着一隻眼,別讓人偷城得手。”

劉善四十好幾了,但嗓門洪亮無比,站在那裡一吼,遠近皆聞。

衆人聽到之後,紛紛應諾。

劉善又夠着頭看向遠方。

空曠的原野之中,時不時出現三三兩兩的遊騎。

信使已經不敢外出了,斥候也被逼了回來。現在完全不知道洛陽的情況,也不知道匈奴來了多少人。

劉善想起了南下的外甥,怎麼還不回來呢?

南陽再好,也沒有自家基業重要。

洛南諸縣、陳郡潁川,難道是南陽能比的?

他不知道外甥的全盤佈局,也看不懂。他的見識、經驗,只能支持他做好眼前的事情,即守禦好大谷、轘轅二關。

在他看來,這些地方短時間內是安全的。但若匈奴不計傷亡,猛攻猛打,就很難說了。

聽聞匈奴換了個叫劉聰的新皇帝,卻不知道他會怎麼做了。

******

裴純苦着臉來到了虎牢關。

關城不大,塞了三千士卒及大批糧草之後,已是滿滿當當,差點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除郡兵之外,另外兩千士卒還是他借來的,一半來自開封鄭氏,另外一半則徵自郡內土豪。

他不知兵,更不懂怎麼打仗,看不出這些士兵的成色怎麼樣,只是下意識感到擔憂。

邵勳的信已經加急送過來了。

老實說,他有些憤怒。

邵勳什麼身份,也敢對他說這種話?

但憤怒過後,他還是老老實實來了虎牢關。沒辦法,那個兇人的話並不只是說說而已,他可能真會殺人。

陽夏何氏,國朝望族,直接就讓他連根拔起了。

有此前車之鑑,裴純覺得沒必要去挑戰邵勳的權威。

“唉。”裴純飲了口酒,愁眉苦臉。

“府君何故嗟嘆?”送家兵前來虎牢關的前尚書郎鄭遵起身,給裴純斟滿酒後,笑問道。

鄭遵是大司農鄭襲之子。

祖父鄭袤曾爲曹魏光祿大夫,入晉拜爲司空,堅辭不受。

二叔鄭豫在朝,任尚書右僕射。

三叔鄭球兩年前過世,曾爲成都王潁右長史,累任侍中、中護軍、尚書右僕射、吏部尚書。

這個家族,仕宦者衆多,還是比較興旺的。

但在永嘉二年(308)的時候,開封鄭氏就開始南渡了,其中跑得最遠的甚至入閩了,也是離譜。

留在北地的也不少。

像鄭襲、鄭遵父子就在洛陽安家,只不過這兩年戰事頻繁,又回滎陽老家居住了。

此番出兵守虎牢關,家族內部也是有過激烈爭論的。

很多人認爲應該兩不相幫,以保全家族爲重,免得將來被劉漢清算。

但更多的人害怕被邵勳清算。

劉淵在世時,對士人是比較優容的,沒怎麼苛待乃至殺戮。但邵勳真滅過士族,陽夏何氏的例子擺在那裡呢,他真的會殺人清算。

到了最後,終究還是派了一千部曲莊客過來,爲裴純守禦虎牢關。

“嗟嘆不嗟嘆又有何用?”裴純擺了擺手。

有些事他不想對外人說,太丟人,太沒面子。

“可是擔心守不住虎牢關?”鄭遵問道。

“守不守得住,我都得頂在這裡。”裴純嘆道。

鄭遵看着他的臉色,暗自思索,府君在陳侯那邊似乎並不怎麼受看重啊。

“陳侯以兵拒虎牢,卻不知何意?”鄭遵試探性問道:“莫非想把匈奴人堵在洛陽周邊,坐視禁軍與賊人廝殺?”

裴純手一頓,放下了酒碗。

鄭遵繼續觀察着裴純,道:“伊闕、太谷、轘轅、虎牢四關在手,匈奴要出洛陽,難之又難。聽聞陳侯在陳郡、潁川着力頗多,看樣子是不想讓匈奴突入豫州,至於救不救洛陽,可能就要看他的心情了。府君與陳侯來往密切,卻不知……”

裴純重重放下酒碗。

鄭遵一見,連連告罪。

他大概已經明白了,裴純的表現就透露了很多東西。

陳侯的野心相當大啊。

用這麼一個巨大的牢籠,把天子、朝廷、禁軍和匈奴都裝在裡面,坐山觀虎鬥,關鍵時刻再來收拾殘局,真的狠。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家族那邊就要認真考慮了,滎陽可是離豫州近在咫尺。

裴純已經清醒了過來,看了看鄭遵後,道:“莫要胡思亂想。有些事,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

鄭遵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府君,石勒來了。”有人匆匆走了進來,稟報道。

裴純下意識乾嚥了口唾沫。

鄭遵的臉色也凝重了起來。

匈奴第二次南侵洛陽的戰爭,難道要從虎牢關開始?

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800章 崇明觀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一百十六章 來人第809章 變化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五十八章 夜宴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900章 遇見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931章 換防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劉裕滅南燕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933章 謀算第1107章 登高第885章 改制(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854章 貴種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996章 壽春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919章 辦法(下)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933章 謀算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813章 長子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884章 陣腳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陽王(下)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934章 入城(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展第902章 莽出來的戰機第918章 辦法(上)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991章 面見(下)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八十章 俸祿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828章 偏師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八十五章 風平浪靜(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894章 探望第967章 新丞相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報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三十章 塑造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六十五章 團結的宴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青州第1106章 臘月(下)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996章 壽春第十二章 義務第十章 黎陽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1028章 樣板第818章 支持第851章 安插
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800章 崇明觀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一百十六章 來人第809章 變化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五十八章 夜宴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900章 遇見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931章 換防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劉裕滅南燕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933章 謀算第1107章 登高第885章 改制(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854章 貴種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996章 壽春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919章 辦法(下)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933章 謀算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813章 長子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884章 陣腳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陽王(下)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934章 入城(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展第902章 莽出來的戰機第918章 辦法(上)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991章 面見(下)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八十章 俸祿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828章 偏師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八十五章 風平浪靜(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894章 探望第967章 新丞相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報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三十章 塑造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六十五章 團結的宴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青州第1106章 臘月(下)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996章 壽春第十二章 義務第十章 黎陽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1028章 樣板第818章 支持第851章 安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