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六章 出使拓跋

錢幣之事有了定論,崔訪趁機向楊彥上奏發放年終獎,這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大事。

自西漢開始,朝庭每到年底,要給各級官吏發放年終額外補貼,但東漢情況又有不同,朝政逐漸爲世家大族把持,州郡則爲地方豪強把持,大族不在乎那幾個錢,且外戚與世家之間爭鬥激烈,難以顧及,於是漸漸停了,後及曹魏、晉室本就府庫緊張,也沒再提出年終獎一事。

楊彥是於定都洛陽之後,才授意發放年終獎,一應資金由國企上一年度利潤中預留,也算是讓官僚階層分潤國企的好處,多少沾些利益,免得有人打出不與民爭利的名號,上書罷黜國企,實際上很多大義都是生意,別看表面上大義凜然,可國企不能解散啊,只能私有化,最終又將落入誰家口袋?

作爲現代人,楊彥對這套伎倆太清楚了。

而官僚階層如都能從國企中獲益,必然會拼命阻撓個別人把國企納爲己有的企圖,楊彥此舉便是暗示,國企是我們大家的,誰也別動歪心思。

同時還能表現出朝庭對官員的關心。

按照崔訪擬好的名冊,大將軍、三公這一級別,發放二十萬錢、肉四百斤、谷二百石,九卿減半,校尉再減半,尚書錢三萬,侍中錢兩萬,其餘依級別遞減。

明庭的俸祿參照東漢,三公與大將軍的月俸爲一萬八千錢,如族中沒有其他的經營性田莊收入,這一筆年終獎已是不蜚的資財了。

楊彥草草一看,大筆一勾,百官們均是現出了喜色。

大家都以爲沒什麼事了,畢竟再有一個半月就是新年,大軍又凱旋而歸,不可能匆忙出征作戰,不過楊彥又道:“諸公,孤欲使人出使東木干城,命代王拓跋紇那去代王號,向孤獻土稱臣,並與其約定,夏秋之交,合攻幷州,不知誰人願往?”

“呃?”

衆人一怔,暗自斟酌起來,楊彥的意思,首要是勸降,這倒不難,拓跋氏曾兩附大明,事實上已經降了,就差個名義,難就難在去王號,降爲代公,畢竟拓跋氏是向晉室稱臣,今由明國去其王號,必然顏面大失,拓跋部的大人們會如何着想?

第三點是合擊羯趙,這讓人頗不理解,拓跋部經內亂分裂,又兩次與明軍作戰,損失慘重,實力大不如前,拓跋紇那未必願意出兵,況且即便出兵,又能出多少?

顯而易見,這趟出使非是易爲,需要膽大機智,口才不俗,還要把握好尺度,尺度過小,完不成楊彥的交待,丟了明國的顏臉,只怕也無顏於朝堂立足,如過於傲慢,激怒了拓跋紇那,搞不好就被架油鍋裡烹了。

一時之間,殿內安靜無比,每個人都在暗中計算着的風險與收益之比,他們清楚,一旦成功說得拓跋部出兵,將會立下不世奇功,但失敗的代價,很可能是死。

楊彥也不催促。

這時,偈者僕射諸葛頤臉面掙扎之色一閃,便拱手道:”大王,臣願出使東木干城!”

“哦?”

楊彥看了過去,現出了了然之色。

畢竟諸葛頤是偈者僕射,本就有出使的義務,而且諸葛頤並不處於朝政核心,現江東司馬氏已日薄西山,又與士人爲敵,司馬紹瘋狂了,諸葛氏要想走的更遠,在政治上更有建樹,必須獨闢蹊徑,出使拓跋部就是個機會,如能成功,將會使諸葛氏獲取進入明國權力中樞的機會,擔點風險也是值得。

楊彥微微笑道:“諸葛公學識淵博,冷靜沉着,既願往,自是再好不過,月底就由諸葛公代孤走一遭,同時再給拓跋紇那捎句話,孤出河洛,取河北,他取幷州,可任他爲幷州刺史!”

“大王,不可啊!”

話音剛落,刁協就急勸道:“幷州雖爲石氏據有,但我軍取回只是早晚間事,何必借力於拓跋?大王請拓跋氏出兵幷州,厚賜金帛即可,何須裂土予之?任他爲幷州刺史,這與把幷州送他何異?只怕幷州從此爲索頭輩佔有,大王,不可糊塗啊!”

衆人也是不解的看向楊彥。

楊彥陰陰一笑:“刁公莫要着急,孤怎會把大好河山拱手讓人?”說着,便轉頭喝道:“荀豹!”

“末將在!”

荀豹出列,拱手施禮。

楊彥道:“孤拜你爲徵北將軍,待明年夏末,領軍由濮陽北上,孤入幷州,與你會師於襄國!”

“末將領命!”

荀豹久替楊彥看家,手都癢癢的不行,他明白楊彥是要把滅羯的大功送給自己,頓時目中射出感激之色,大聲應道。

刁協倒是聽出了幾分不尋常意味,老眉一皺道:“大王,你剛剛不是允了拓跋紇那主入幷州?爲何又要帶兵進入?”

楊彥理所當然的擺了擺手:“拓跋氏何德何能,竟然染指幷州?孤無非是誘他主力南下,一舉殲之罷了。”

“這…….”

刁協目瞪口呆的看着楊彥,好半天才回過神道:“如此施爲,豈不是不講信義?大王,可不能意氣用事啊,否則名節必毀!”

“誒~~”

崔訪不屑的輕笑道:“玄亮,你迂腐了,講信義也要看人,與蠻夷有何信義可講?其不知禮數,唯利是圖,你與他講信義,他可與你講?

自後漢以降,歷曹魏,晉室,允匈奴南遷居於幷州,可有半分虧待?而它降而復叛,叛而復降,終至釀成大禍,即便是拓跋氏,也曾兩投石虎,兩度叛之,況其早年時常寇邊,因與晉軍作戰敗多勝少,得不償失,故遣使求和,但當晉室勢衰國微之時,立趁火打劫!

故蠻夷不識信義,你與他講信義,他反笑你愚蠢,大王此舉,可將拓跋氏主力誘入幷州,聚而殲之,豈不勝過兵入茫茫大漠,勞師遠征?好,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

刁協啞口無言,畢竟當時雖然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民族觀念,卻有種族本位思想,華夷之辯深入人心。

楊彥讚道:“崔公所言甚是,中土之患,來自於北方,拓跋氏雖暫時勢弱,但人口有百萬之巨,將來族中出了英主,結束內亂分裂,必將一躍而爲龐然大物,不可不防,若是天下人唾罵,孤一力承之,何懼之有?“

羣臣感受到了楊彥爲天下安寧而不惜犧牲一切的決心,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是多麼偉大的情懷啊,不由渾身劇震。

刁協也滿面羞愧拱了拱手:“是臣錯怪大王了。”

楊彥無所謂的擺了擺手:“刁公能明白孤的苦衷即可。”

荀豹鄭重施禮道:“末將斗膽,請與大王調換個方向,由末將入幷州,大王北上襄國!”

楊彥心裡起了一絲淡淡的暖意,荀豹的意圖不難猜,入幷州殲滅拓跋氏主力,縱有萬般說辭,也要揹負不信的惡名,荀豹是在爲自己擋箭,不過他仍是擺擺手道:“孤既拜了你爲徵北將軍,自然是徵河北,何況換了你入幷州,孤一樣免不得揹負惡名,無須如此。”

隨即便向諸葛頤道:”此趟出使至關重要,能否把拓跋氏主力誘入幷州,全賴諸葛公費心了。”

諸葛頤連呼不敢,施禮道:“請大王放心,臣必盡心盡力,教那拓跋氏入得大王彀中。”

楊彥遞了個鼓勵的眼神過去,雖未許諾加官進爵,可這一眼的意味已不言而喻,諸葛頤頓時精神一振!

……

經過漫長跋涉,慕容皝領着殘軍回到了大棘城,該城位於今遼寧朝陽市以東150公里,惠帝元康四年(294年),慕容廆認爲棘城爲顓頊之墟,遂移居於此。

看着身後的萬餘軍卒,那一副士氣低沉的模樣,關中之行,折損了近六成,親弟慕容仁也命喪關中,可謂灰頭土臉之極,慕容皝嘆了口氣,入了城池。

大棘城名之爲城,實際上就是一個用夯土堆壘起來的村寨,土牆高不足一丈,方圓僅數裡,不片刻,慕容皝找到了父親慕容廆,撲通跪地,講訴了此行經過。

好在慕容廆已先一步得知了石虎被擒,劉曜出降的消息,倒沒太過驚訝,只是搖搖頭道:“元真已盡力了,實是明王氣勢正盛,石季龍又貪功冒進,此戰之敗,罪不在元真,文翼如何看待?”

第三九零章 勞改司第一三五章 劉遐奏章第三一五章 羊鑑心思第二十二章 不收謝禮第三四三章 全面備戰第一六八章 四輪馬車第一六四章 鹼化工產業鏈第一七六章 口中藏食第三九五章 勒索一半第九十五章 鮑靚閉關第四六六章 放你一馬第六十二章 死馬,司馬?第六十九章 蕭氏困境第二八一章 蕙芷香閨第一一零章 隊列訓練第三零九章 顛倒黑白第四六七章 王敦上岸第三一六章 先登郗鑑第五六八章 合縱聯橫第五零八章 舌戰顧陸第一九二章 扼守兩山第二二一章 運氣來了擋不住第七一三章 暗箭傷人第一六九章 追贈沈勁第八十六章 東海國相第五一五章 一記耳光第五十一章 逃向沂蒙山第三五三章 中場休息第五二四章 簡化字第八四九章 庾亮來訪第二零九章 當面挑撥第四十六章 西廂記第一四五章 借東風第四六八章 苟且偷生第三一一章 產業扶持第二零三章 弄險之策第一二六章 談崩了第二八三章 劉隗入京第五二四章 簡化字第六五七章 親自勸降第八章 診病斷脈第七二一章 天下震動第一二三章 大勢去矣第三七三章 不掩厭惡第五七六章 強作硬氣第七二四章 政治婚姻第七六六章 攻入襄國第一二零章 士人如何第一三四章 種硝第一一六章 風助煙長第七九一章 國野制第八零二章 慕容皝隕第七二零章 大族來訪第四八七章 餘姚虞氏第五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二九一章 荀灌織布機第五三三章 劉曜東來第五二四章 簡化字第二五一章 把尿第二一七章 石虎到來第七九四章 慕容不至第五二一章 土崩瓦解第一二二章 紙上談兵第五十七章 夜投巴豆第六一零章 以退爲進第二三零章 持續放血第三零四章 趁夜作戰第四零零章 四管齊下第四八一章 勸進齊王第三十章 以曲明志第三八二章 以守應變第四八四章 迎娶巧娘第七八二章 強作說和第四七五章 乞活投降第三一二章 私奔第五七一章 淒涼生活第三七四章 身敗名裂第八十七章 蔡豹死罪第六九一章 衆軍雲集第二三四章 得隴望蜀第六四八章 仇池國亡第三十四章 壓榨出油第七章 自告奮勇第七八一章 含笑而去第六十章 舊景重現第三二六章 兌船第四五九章 冬去春來第六九六章 秘密求見第三十二章 分頭行事第五二七章 桓彝第五四三章 一潰千里第五八二章 回洛陽第七三五章 救人爲先第一四六章 東風至第一六九章 追贈沈勁第二九九章 回到東海第三八二章 以守應變第十四章 雨過天晴第二二九章 憐香替之
第三九零章 勞改司第一三五章 劉遐奏章第三一五章 羊鑑心思第二十二章 不收謝禮第三四三章 全面備戰第一六八章 四輪馬車第一六四章 鹼化工產業鏈第一七六章 口中藏食第三九五章 勒索一半第九十五章 鮑靚閉關第四六六章 放你一馬第六十二章 死馬,司馬?第六十九章 蕭氏困境第二八一章 蕙芷香閨第一一零章 隊列訓練第三零九章 顛倒黑白第四六七章 王敦上岸第三一六章 先登郗鑑第五六八章 合縱聯橫第五零八章 舌戰顧陸第一九二章 扼守兩山第二二一章 運氣來了擋不住第七一三章 暗箭傷人第一六九章 追贈沈勁第八十六章 東海國相第五一五章 一記耳光第五十一章 逃向沂蒙山第三五三章 中場休息第五二四章 簡化字第八四九章 庾亮來訪第二零九章 當面挑撥第四十六章 西廂記第一四五章 借東風第四六八章 苟且偷生第三一一章 產業扶持第二零三章 弄險之策第一二六章 談崩了第二八三章 劉隗入京第五二四章 簡化字第六五七章 親自勸降第八章 診病斷脈第七二一章 天下震動第一二三章 大勢去矣第三七三章 不掩厭惡第五七六章 強作硬氣第七二四章 政治婚姻第七六六章 攻入襄國第一二零章 士人如何第一三四章 種硝第一一六章 風助煙長第七九一章 國野制第八零二章 慕容皝隕第七二零章 大族來訪第四八七章 餘姚虞氏第五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二九一章 荀灌織布機第五三三章 劉曜東來第五二四章 簡化字第二五一章 把尿第二一七章 石虎到來第七九四章 慕容不至第五二一章 土崩瓦解第一二二章 紙上談兵第五十七章 夜投巴豆第六一零章 以退爲進第二三零章 持續放血第三零四章 趁夜作戰第四零零章 四管齊下第四八一章 勸進齊王第三十章 以曲明志第三八二章 以守應變第四八四章 迎娶巧娘第七八二章 強作說和第四七五章 乞活投降第三一二章 私奔第五七一章 淒涼生活第三七四章 身敗名裂第八十七章 蔡豹死罪第六九一章 衆軍雲集第二三四章 得隴望蜀第六四八章 仇池國亡第三十四章 壓榨出油第七章 自告奮勇第七八一章 含笑而去第六十章 舊景重現第三二六章 兌船第四五九章 冬去春來第六九六章 秘密求見第三十二章 分頭行事第五二七章 桓彝第五四三章 一潰千里第五八二章 回洛陽第七三五章 救人爲先第一四六章 東風至第一六九章 追贈沈勁第二九九章 回到東海第三八二章 以守應變第十四章 雨過天晴第二二九章 憐香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