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五章 錢幣流通

楊彥足足在宮裡窩了三日,把家中諸女餵了個飽,才於三日後在新建的太極殿召見羣臣。

太極殿之名始自於魏文帝曹丕,此太極,非道家之太極,而是宮城位於全城中軸線北端居中建極,上應北極星,前殿爲太,故名太極,自此之後,由曹魏至唐朝,歷朝歷代的中朝大殿均以太極爲名,楊彥無意更改。

太極殿築在高大的兩層臺基之上,面闊十二間,正面設左右兩個升殿踏步,兩側分別建有東西二堂,正殿是皇帝舉行大朝會等重要禮儀的主殿,東堂用來處理日常朝政,或召見羣臣及講學之所,西堂是起居之所,正殿與東西堂一字並列,氣勢恢宏。

殿內按徐龕規劃,原欲仿效曹宮各設金銀銅四根立柱,但被楊彥否決了,一方面是耗費巨大,除了彰顯富庶奢侈,並無他用,就如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鑄十二銅人,結果二世而亡,另一方面是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用金銀銅裝飾宮室,實在是土掉渣,除了三哥家的土豪,誰拿黃金裝飾家居?

同時宮室多用金屬,會紊亂磁場,久而久之,不利於人體健康。

因此整個洛陽宮在建造中,能不用金屬就儘量不用,多以土木建料爲主,此舉反爲楊彥贏得了節儉的美名。

實際上楊彥就從沒想過當個節儉的皇帝,好不容易打下江山,還捨不得吃穿,那不是折騰自己麼?甚至還會如道光那樣,自己打着補丁,臣下卻奢侈無度,落得百年笑談。

當然了,楊彥深明低調之理,他講究內在享受,隱蔽性極強。

由於今日的朝會,是明軍凱旋而歸的第一次朝會,故於洛陽六品以上官員悉數參加,包括劉曜與李雄,這二人賜封爲候,在禮儀上需要點個卯。

幽深的太極殿內,左右兩側擺滿地榻,坐滿了文武官員,不時出列奏事,楊彥耐心應答,劉曜李雄也當過皇帝的,不自禁的拿明國的朝會與自家朝會相比,只覺法度更是森嚴,整個朝堂上洋溢着蓬勃朝氣。

不片刻,一名其貌不揚的官員出列,拱手道:“大王,臣鑄錢都將長史紀如海,奉少府令鑄金銀幣,現呈給大王一觀。”

楊彥向左右打了個眼色,有老宦人下階,取來金銀幣置於案頭,楊彥拿手上掂了掂,便道:“給諸公一觀。”

“諾!”

宦人又在每人的案前擺放上一副,分別是銀白色的銀幣與黃澄澄的金幣,大小規格一模一樣,尺寸與五銖錢等同,略厚,非常實沉,中間沒有圓孔,一面以篆體書一個大大的明字,另一面是一艘在波濤中航行的帆船。

“這是金子啊!是足金!”

有官員把金幣放嘴裡咬了一口。

“工序頗爲精緻,但中間爲何沒有方孔?”

又一名官員一手掂着一隻,向相鄰的同伴問道。

楊彥打量着席下情形,不片刻,便道:“諸公,此爲不久前鑄造的金銀幣,成色如何,份量可足?”

衆人陸續點頭稱是,其實用肉眼分辨金銀成色不難,黃金成色越足,色澤越深,也越重,硬度則相應變軟,拋擲在几案上,會發出叭噠聲,有聲無韻無彈力。

假金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無沉悶感,一般發出噹噹響聲,有餘音,落地跳動劇烈。

純銀則潔白有光澤,徒手可以折彎,拋擲時彈跳不高,聲音平穩,反之,跳較高,聲音尖亮者,必爲假或成色低的白銀。

郗鑑拱了拱手:“不知大王鑄造金銀幣做何用途?莫非是打算用於替代五銖錢?”

楊彥點點頭道:“近些年來,我軍南征北戰,收繳了大量金銀,並於倭國石見開採銀礦,獲得了穩定的白銀來源,而金銀價值高,不易鏽蝕,以金銀爲貨幣,便利遠甚於銅。

有鑑於此,孤打算於歲末之時,王庭、京兆、各州城官吏俸祿改以錢幣發放,原本的米、布一律停發,以市價摺合成錢幣,包括年底歲錢,也摺合錢幣發放,其餘郡城縣城,兩年之內不作改動,仍以米、布、錢混搭,兩年後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全面推行金銀幣。”

這話一出,衆皆譁然,自漢末戰亂起來,錢幣正在逐步退出流通領域,江東好些,錢還能用,但在北方,幾乎以谷和布帛流通,即使發錢,也是搭着發,從來沒有隻發錢的先例。

楊彥雙手一壓,大聲道:“諸公,諸公,都靜一靜,中原淮北久不使錢,難免讓人心生牴觸,孤理解,可這真金白銀鑄造的錢幣難道是僞劣幣?

錢幣用於流通,有米帛不可替代的優勢,漢家江山五百年,錢幣也使了五百年,從未有差池,只因長期戰亂,朝庭法紀鬆馳,個別利慾薰心者濫發僞劣幣,套取大量資財,致人傾家蕩產,錢幣名聲由此敗壞,極端者甚至憎恨錢幣,而孤自起兵以來,打擊僞劣幣從不手軟,我大明境內絕不允許有任何僞劣幣流通,凡私鑄幣者,首犯斬,從犯及其三族,勞動改造,沒收家產,絕不姑息,諸公有何想法,請直言。”

衆人面面相覦,楊彥把話講到這個地步,反對必然要引來不快,其實憑心而論,金銀幣如真能全面流通,無論是對於國家,還是對於民間都有極大的好處,這是所有人可以認清的事實,但久不使錢,總不大習慣,而且再有一個多月就是新年了,推行是否過於急促?

郗鑑又問道:“臣已知大王心意,如真能以足值錢幣流通,確是利國利民,但是否操之過急?倘若洛陽糧價暴漲又該如何?”

楊彥擺擺手道:“郗公多慮了,孤於長安念及於此,早命各倉府庫備足布帛、糧食,供應市集需求,隨時可出手打壓價格,不至於引起過大的波動。

遙想數百年前,前漢有文景與昭宣之治,時長安商賈雲集,市貿繁榮,而今洛陽爲我大明都城,街頭冷冷清清,別說比擬前漢長安,連晉都建康都遠遠不如,其衰敗景象,與我大國的國力不符,現投放足值金銀幣,將促進商貿流通,凡我明國民衆,皆可從中獲利。”

崔訪也問道:“此錢工藝精良,字跡圖案清晰,遠非外間僞爛錢幣可比,臣料想民間不會抵制,只是……金銀幣與五銖錢如何個兌換法?”

楊彥道:“晉武帝太康年間,一斤黃金兌十萬五銖錢,孤以此爲基準,一斤黃金鑄百枚金幣,每枚金幣可兌千枚五銖錢,而金銀在民間的比價爲一比五,也即一枚銀幣兌兩百五銖錢。

每千五銖錢重十三斤,而一枚金幣僅爲百分之一斤,質輕價高,有利於民衆隨身攜帶,促進商業繁勞發展,呵呵~~孤可是記得,當初孤於建康街頭說書,每日賺取的五銖錢裝足滿滿一筐,乍一看收入頗豐,可實際上給巧娘扯上幾匹絹布就沒了。”

階下傳來了會意的笑聲,楊彥從不諱言自己的過去。

崔訪也呵呵笑道:“大王起於民間,深知民間疾苦,所鑄錢幣皆爲真金白銀,百姓們理該不會抵制。”

刁協跟着問道:“大王,錢幣背面帆船是何寓意?”

楊彥正色道:“寓指兩層,其一,帆船行於大海,乘風破浪,喻排除困難,奮勇前行,其二,海外天地廣闊,物產豐富,孤舉一例,郯城孫氏,出海至瀛洲,開採千年老樟木,量產樟腦,如今江東所用樟腦,十之拐玖出自於孫氏,此舉利國利民,自家也可憑此發家致富,收益遠超種田,孤以此鼓勵天下人出海遠航,探索發現,開闊視野,而不是總把目光侷限於咱們腳下的這一小片土地上。”

“好!”

李驤大聲讚道:“大王說的好,我大明正如一艘大船,須齊心協力,逆水行舟,方能自強不息矣!”

羣臣皆以古怪的目光望向李驤,暗道這話怎麼也不該你來講啊,不過李驤擺出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對射來的鄙夷眼神視而不見。

第六四八章 仇池國亡第二一二章 孔萇兵至第七九五章 趁夜燒田第五三七章 重敘婚約第一六一章 顛倒黑白第四一九章 倭軍前來第八十四章 紀明傳詔第六九八章 劉石缺糧第五七三章 嫁禍楊彥第三六五章 大獲全勝第六七三章 建章前殿第二二六章 視之如犬第一一零章 隊列訓練第四一三章 巧娘歸來第六三六章 楊彥斷案第三五零章 服喪十日第七九一章 國野制第二二六章 視之如犬第四五一章 指點明路第五十一章 逃向沂蒙山第七九三章 田氏代齊第二十八章 刁協突至第四九九章 逼婚第二九三章 拜見王敦第三一三章 暴病身亡第五四七章 雙雄會第二四零章 婉言謝絕第一三七章 西廂記的毒害第二六零章 桓溫第一六七章 魏文晉宣第三五一章 豪華陣容第一七六章 口中藏食第六一三章 鷸蚌相爭第一九五章 總攻開始第二四八章 不成仙了第五二一章 土崩瓦解第七四九章 堯都平陽第四三五章 誤殺祖約第四十章 劉遐父子第七四六章 幷州來訊第四一一章 交換條件第七三二章 任皇后回家第三一九章 大破聯軍第七二六章 出使拓跋第一六九章 追贈沈勁第四十九章 單騎救荀虎第六四零章 陣前交涉第二零五章 郗璇去郯城第六十八章 求爲國相第二二四章 沈充垮了第三十三章 兩隻小辣椒第一二一章 身在寶山不識寶第六四九章 姚弋仲獻女第四一零章 佛圖澄求見第七九八章 欲蓋彌彰第一三四章 種硝第五零三章 金輪法王第四七六章 東海王入都第三一二章 私奔第七一三章 暗箭傷人第四二零章 一觸即潰第八三九章 三公夢第三九四章 賴着不走第七十四章 收割之道第六五零章 姚蒲來投第六一三章 鷸蚌相爭第一四零章 礦場被佔第一五四章 創造機會第四九一章 廣撒網第二九八章 歸期已至第七二二章 羯趙朝會第七一四章 鮮卑舉義第四七六章 東海王入都第五七四章 拷問真兇第五零零章 破府而入第八三三章 雙喜臨門第七三七章 李雄抓尖第七六九章 殺入宮城第三五一章 豪華陣容第四七七章 登基第三一六章 先登郗鑑第三五一章 鏖戰入夜第二六六章 紅塵煉心第六四八章 仇池國亡第五二八章 陶侃的難處第一四五章 借東風第八二三章 遍地金礦第三二八章 逼婚第四二零章 一觸即潰第七章 自告奮勇第三二一章 戰後安排第四五一章 指點明路第七三零章 江東亂局第一五三章 撒網下餌第一章 自古老四出皇帝第三八八章 營伎第二四零章 婉言謝絕第八零零章 制定戰術第六七九章 劫糧第六九六章 秘密求見
第六四八章 仇池國亡第二一二章 孔萇兵至第七九五章 趁夜燒田第五三七章 重敘婚約第一六一章 顛倒黑白第四一九章 倭軍前來第八十四章 紀明傳詔第六九八章 劉石缺糧第五七三章 嫁禍楊彥第三六五章 大獲全勝第六七三章 建章前殿第二二六章 視之如犬第一一零章 隊列訓練第四一三章 巧娘歸來第六三六章 楊彥斷案第三五零章 服喪十日第七九一章 國野制第二二六章 視之如犬第四五一章 指點明路第五十一章 逃向沂蒙山第七九三章 田氏代齊第二十八章 刁協突至第四九九章 逼婚第二九三章 拜見王敦第三一三章 暴病身亡第五四七章 雙雄會第二四零章 婉言謝絕第一三七章 西廂記的毒害第二六零章 桓溫第一六七章 魏文晉宣第三五一章 豪華陣容第一七六章 口中藏食第六一三章 鷸蚌相爭第一九五章 總攻開始第二四八章 不成仙了第五二一章 土崩瓦解第七四九章 堯都平陽第四三五章 誤殺祖約第四十章 劉遐父子第七四六章 幷州來訊第四一一章 交換條件第七三二章 任皇后回家第三一九章 大破聯軍第七二六章 出使拓跋第一六九章 追贈沈勁第四十九章 單騎救荀虎第六四零章 陣前交涉第二零五章 郗璇去郯城第六十八章 求爲國相第二二四章 沈充垮了第三十三章 兩隻小辣椒第一二一章 身在寶山不識寶第六四九章 姚弋仲獻女第四一零章 佛圖澄求見第七九八章 欲蓋彌彰第一三四章 種硝第五零三章 金輪法王第四七六章 東海王入都第三一二章 私奔第七一三章 暗箭傷人第四二零章 一觸即潰第八三九章 三公夢第三九四章 賴着不走第七十四章 收割之道第六五零章 姚蒲來投第六一三章 鷸蚌相爭第一四零章 礦場被佔第一五四章 創造機會第四九一章 廣撒網第二九八章 歸期已至第七二二章 羯趙朝會第七一四章 鮮卑舉義第四七六章 東海王入都第五七四章 拷問真兇第五零零章 破府而入第八三三章 雙喜臨門第七三七章 李雄抓尖第七六九章 殺入宮城第三五一章 豪華陣容第四七七章 登基第三一六章 先登郗鑑第三五一章 鏖戰入夜第二六六章 紅塵煉心第六四八章 仇池國亡第五二八章 陶侃的難處第一四五章 借東風第八二三章 遍地金礦第三二八章 逼婚第四二零章 一觸即潰第七章 自告奮勇第三二一章 戰後安排第四五一章 指點明路第七三零章 江東亂局第一五三章 撒網下餌第一章 自古老四出皇帝第三八八章 營伎第二四零章 婉言謝絕第八零零章 制定戰術第六七九章 劫糧第六九六章 秘密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