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68章 新的部署(第二更)

bookmark

夜色下,燕軍主力軍團駐紮在青陽河北岸。

大營內篝火燃燒,高聳火焰呼呼直竄,零星火焰飄在空中,不久,星光逐漸暗淡,華爲灰燼。

林楓與諸位將領,坐在篝火最爲旺盛的火堆旁,低聲竊竊私語。

沒有成功阻攔李牧軍團,燕軍反而輾轉千里,與先前部署背道而馳。

同時,李牧軍團叛逃趙國,也在預料之外,加速趙國衰亡,推進燕軍兼併趙國的速度。

接下來,全軍齊心協力兼併趙國毋庸置疑,然該怎麼兼併,主力軍團該繼續轉戰千里,返回北方,部署消滅塞外部落,或該率先奪取北方邯鄲城,又或者攻陷南方封子修駐守地區,必須做出選擇。

不同策略有不同結果,他們必須做出爭取選擇。

林楓,白易生,恆邦昌,李霖,曹阿蠻,羅達等人,吃過乾糧之後,衆人盤膝而坐,圍在篝火旁邊。

旁邊刀鋒戰士持刀而立,火光照在他們廉價上,看起來越發孔武有力,目中散發精光,警惕的望向四面,將諸將團團保護在中央。

恆邦昌掏出地圖,攤開之後平鋪在地面,指着地圖道:“皇上,燕軍轉移千里,沒有重創李牧軍團,北上又是千里之路,大量時間會浪費在路上,同時,很可能錯過許多良機。”

恆邦昌意圖很明顯,趙國滿目狼藉,各地充滿戰火,燕軍與其來回行軍,有月餘時間會浪費在行軍途中,得不償失,不如直接就近開戰,橫掃各郡虎賁軍。

如此,勢必大大減少燕軍行軍時間!

掃了眼地圖,林楓開口問道:“目前,局勢鮮明,南下北上,總要做出抉擇,你們有什麼想法!”

衆人目光快速集中在地圖上,不久,李霖快速吞下手中乾糧,道:“皇上,李牧率領虎賁軍大幅撤退,趙北及邯鄲城一線空虛,兩位趙將軍率領十餘萬步騎,準備橫掃北方。邯鄲城方面,有晉國公親自進攻,末將覺得北方地區無憂,目前,咱們可將注意力轉移到南方。”

“沒錯,趙國南部有馮異將軍,但長久來,封子修採取清野堅壁的方式,即使手中沒有多少餘糧,仍舊堅持拒城而守,馮異將軍要想快速攻陷趙國南北,根本不現實。末將求情,親自率領八萬輕騎,直奔封子修後方,打對方個措手不及。”恆邦昌主動提出建議。

南北夾擊,或許是非常不錯的想法,尤其封子修軍團沒有多少糧食的情況下,兩線作戰,即便馮異與恆邦昌同樣堅持守城不戰,也能困死封子修軍團。

恆邦昌與李霖全建議留在南方,那麼,意味着將對封子修軍團下手,在林楓看來,也是不錯的選擇。

林楓點點頭,語重心長的道:“封子修軍團人數不少,不管對方採取什麼樣的戰術,這次斷然不能讓對方投降宋軍了,否則,滅掉趙國,宋國卻軍力暴增,此戰,豈不是爲她人做嫁衣嗎?”

“封子修軍團有虎賁軍二十多萬,半月前,趙穆派人送去最後一批糧食,大概有幾萬擔,末將猜測,糧食方面,封子修軍團若沒有存糧,頂多堅持半月時間。”白易生估算着封子修軍團糧草儲備。

“你有什麼想法?”聞言,林楓問道。

若按照趙國大地局勢而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騎兵來回穿插,會輕而易舉兼併趙國大部分。

不過,封子修不是善茬,手中又有數十萬虎賁軍,要全殲整個軍團,不是簡單的事情。

依照白易生提議,根據對方軍團糧草不足的弱點,或許,圍困想對方半月,燕軍會徹底佔據優勢。

但因爲李牧之事在前,此番針對封子修軍團,絕對不能再輕敵大意了。

不然數十萬虎賁精銳全部投靠宋國,無疑將趙國的軍事力量全部疊加在宋國身上,對燕國而言,將會是場災難。

想了想,林楓指着地圖,語氣威嚴的道:“恆邦昌親自率領八萬輕騎,直奔封子修軍團後方,白易生,李霖兩人尋找合適地點,穿過青陽河,追擊李牧等人的同時,抵達封子修軍團東面,徹底堵截對方東逃宋國的可能。”

四面包圍,除非封子修軍團長了翅膀,否則插翅難飛!

不能重蹈覆轍,不能,絕對不能!

諸將聞聲,沒有反駁,林楓繼續道:“趙國南部的事情全部交給你們了,朕親自前去塞外,與張羽,侯銘封等人,解決塞外各部落。”

“是!”白易生等人抱拳道。

這時,李霖又問道:“皇上,倘若擊敗封子修軍團,我們該怎麼做,可否南下前往鄭國。”

趙國到了窮途末路之際,大廈將傾,燕國數十萬大軍在趙國大地橫衝直撞,它根本經受不起這麼慘重的打擊。

兼併趙國,攻陷邯鄲城,生擒趙穆,指日可待!

因此,大軍進入鄭國,僅僅是遲早問題,目前,必須確定該怎麼穿過宋國,闖進鄭國。

倘若宋國厲聲拒絕燕軍南下,意味着燕軍會被困在北方,要想有所作爲,除非親自與宋國開戰。

“此事,無需擔心,朕會親自向女帝寫信,對方答應,大軍南下入鄭,女帝拒絕,則不必猶豫,趁着宋軍注意力在鄭國,你們與馮異,沿着宋燕兩國邊界,直接對宋國發動攻擊,想來,即使宋國有李牧加入,也未必承受的起兩線作戰。”

燕國絕對不能困在北方,倘若宋國拒絕,宋燕聯盟破裂,燕國爲自身利益,絕對不會屈居北方,而停滯不前。

沒有人可阻止燕軍前進的步伐,包括宋國。

諸將獲悉,紛紛點點頭,若宋國拒絕,該是聯合鄭國給宋國些許教訓。

這時,林楓起身,雙手背在後面,問道:“還有什麼疑惑嗎?”

“皇上下定決心,或許有可能對宋國動武,末將沒有異議。”白易生道。

恆邦昌,李霖兩人也搖搖頭,表示沒有異議。

“阿蠻,安排大軍休整,同時連夜解決虎賁軍俘虜之事,明日清晨,全軍開拔!”林楓吩咐道。

遠在千里外,廣袤平原盡頭,前面連綿羣山,把平原分爲南北兩面,東南地區爲邙山平原,東北地區爲陽澄郡平原,西南則爲南趙。

匆匆疾行七八日,李牧,張博凌率領軍隊,終於出現在陽澄郡邊界。

望着面前巍峨羣山,宛如高大巨人聳立在面前時,衆人不但沒有驚慌,反而暗自欣喜。

青陽河兩岸發生的事情,恐怖景象始終縈繞在虎賁軍心頭,數日來,沒有人主動提起,卻非常清楚,大家心中憋着怒火之餘,心中也有恐慌。

特別探子彙報,燕軍在青陽河對岸尋找渡河捷徑,衆人無需李牧催促,紛紛馬不停蹄經過連續趕路。

此刻,李牧,張博凌及軍團成員,全精疲力盡,渾身上下力氣宛如被抽乾似得,這會兒,眼見抵達趙宋邊界,勝利似乎在望,衆人嘴角忍不住流露出欣喜笑容。

作爲虎賁軍主要將領,經歷燕無雙的事情,李牧,張博凌兩人心情連續低落數日,當前沒有表現多悲傷,內心卻留下仇恨的種子。

“將軍,只要翻閱前面的落雁山,穿過越魚腸道,咱們就能安然無恙抵達宋國了。”連綿羣山之中,有通往宋國的山道,或許逶迤崎嶇,卻是條捷徑,無需翻越羣山,花費更多時間和力氣。

即將抵達宋國,逐漸的燕軍不見蹤跡,張博凌情不自禁鬆口氣,連日來選擇的心,終於漸漸鬆懈下來。

落雁山與魚腸道是兩條古道,比較兇險,從前皆爲兵家必爭之地,不過,被趙國佔領後,宋國勢力延伸邙山地區後,幾百年來,兩處要塞早已經失去昔日作用。

不久前,古豪帶領的虎賁軍,便是從此地南下進入宋國,依照張博凌掌握的情報,魚腸道比較安全。

既沒有趙軍把守,也沒有燕軍潛伏,畢竟,馮異精力全部花費在封子修身上,即便有心追逐,卻沒有多少精力東顧。

目前,得到最新消息,燕軍犬狼部隊迅速南下,依照張博凌推測,對方或許有追擊虎賁軍的嫌疑,但更多可能要對封子修軍團做出防禦。

李牧擡起頭,望着鬱鬱蔥蔥的山脈,卻不敢輕敵大意,吩咐道:“小心駛得萬年船,進入落雁山,穿過魚腸道之前,必須派出探子詳細偵查。

張博凌,迅速通知全軍休息,順便派出探子進入魚腸道,確保山道中,萬無一失後,黎明時分,全軍開拔,清晨抵達宋國,大家就困龍昇天了,不會有任何顧慮了。”

燕軍狡詐,亡我子之心不死,能夠轉戰千里死命追擊虎賁軍,誰又敢暴增,燕軍不會派出軍隊,從達州地區強行闖入趙國,在落雁山附近伏擊。

發生叛逃趙國,轉投宋國之事,他與林楓之間的矛盾,徹底變成死結,不死不休,除非雙方老死不相往來,不然,戰場上相遇,定會是發生不是你死便是我活的場景。

他不能不提防林楓,不得不重視燕軍。

第1269章 三喜臨門(第二更)第130章 爲時已晚第812章 柳玄遠之死(四千字大章)第809章 熊武反撲第169章 局勢突變第153章 納降上第148章 局勢變化上第600章 去而復返(第三更)第520章 一語中的第928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70章 臨戰遊說第774章 十宗罪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392章 肺腑之言第240章 八國會盟下第612章 定計第503章 苟利天下生死以第904章 力敵雙將第468章 福兮禍所伏第1128章 故意示弱,誘使上岸第1388章 林楓的憂慮第984章 叛國處理,絕不姑息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974章 帝位之爭,咎由自取第739章 蜀燕之戰(中)第628章 他曾經是英雄(第二更)第1257章 棋差一步.(第一更)第566章 視死如歸第794章 朝堂態度第214章 閱兵開始第1403章 機械軍也不過如此第154章 納降中第8章 各有心思第524章 轉折第914章 全面崩潰,互相怪罪第38章 第一場雪第985章 轉移注意,卸磨殺驢第922章 兵家圍城第1019章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第1319章 孩兒不孝第382章 重大發現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909章 兇猛如虎,林梟彪悍第996章 生死搏擊第729章 暗中部署,無端生事第457章 燕軍來襲第479章 生生世世不嫁帝王家第127章 塔拉之死第920章 斷糧斷餉第1137章 錦官城,溫氏(第二更)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1116章 征討蜀國第857章 絕地反攻(中)第1375章 燕國實力第48章 帶兵返京第495章 自裁謝罪第197章 殊途同歸第432章 秘密部署上第1077章 如此,唯有迎戰了第1374章 ,把酒滿上,敬皇上!第998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第938章 誘敵出城第769章 備戰燕東,楚使來訪第713章 主城易主,塵埃落定()第866章 江心危機第472章 逃之夭夭第868章 安全渡江第200章 滅國之策上第249章 豎子不足爲謀上第1373章 生是燕國人,死是燕國魂第136章 心存顧慮第1020章 乘勝追擊,猛攻宋軍第204章 天下風雲出我輩第1011章 攻破漢城,斬殺敵將第1367章 良辰吉日第437章 趙柯身死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661章 強勢態度第910章 林梟立威,奪取北門第1229章 怒殺兵家使團第315章 惡犬出世下第864章 金蠶脫殼第500章 諸侯國聯盟第927章 蔡楚狼狽,兵家雄起(四千字大章)第838章 聯兵合擊第328章 拜官封侯上第1291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第522章 何其悲哀『兩千字』第1350章 吳國反抗者,第439章 反戈一擊第860章 安撫人心(下)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992章 燕宋首戰(元旦快樂)第1334章 奇兵,什麼是奇兵第1143章 烈火焚山第957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890章 兵臨城下,暗流涌動第485章 匈奴出現第377章 危機四伏第1162章 下馬威?作繭自縛!
第1269章 三喜臨門(第二更)第130章 爲時已晚第812章 柳玄遠之死(四千字大章)第809章 熊武反撲第169章 局勢突變第153章 納降上第148章 局勢變化上第600章 去而復返(第三更)第520章 一語中的第928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70章 臨戰遊說第774章 十宗罪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392章 肺腑之言第240章 八國會盟下第612章 定計第503章 苟利天下生死以第904章 力敵雙將第468章 福兮禍所伏第1128章 故意示弱,誘使上岸第1388章 林楓的憂慮第984章 叛國處理,絕不姑息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974章 帝位之爭,咎由自取第739章 蜀燕之戰(中)第628章 他曾經是英雄(第二更)第1257章 棋差一步.(第一更)第566章 視死如歸第794章 朝堂態度第214章 閱兵開始第1403章 機械軍也不過如此第154章 納降中第8章 各有心思第524章 轉折第914章 全面崩潰,互相怪罪第38章 第一場雪第985章 轉移注意,卸磨殺驢第922章 兵家圍城第1019章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第1319章 孩兒不孝第382章 重大發現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909章 兇猛如虎,林梟彪悍第996章 生死搏擊第729章 暗中部署,無端生事第457章 燕軍來襲第479章 生生世世不嫁帝王家第127章 塔拉之死第920章 斷糧斷餉第1137章 錦官城,溫氏(第二更)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1116章 征討蜀國第857章 絕地反攻(中)第1375章 燕國實力第48章 帶兵返京第495章 自裁謝罪第197章 殊途同歸第432章 秘密部署上第1077章 如此,唯有迎戰了第1374章 ,把酒滿上,敬皇上!第998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第938章 誘敵出城第769章 備戰燕東,楚使來訪第713章 主城易主,塵埃落定()第866章 江心危機第472章 逃之夭夭第868章 安全渡江第200章 滅國之策上第249章 豎子不足爲謀上第1373章 生是燕國人,死是燕國魂第136章 心存顧慮第1020章 乘勝追擊,猛攻宋軍第204章 天下風雲出我輩第1011章 攻破漢城,斬殺敵將第1367章 良辰吉日第437章 趙柯身死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661章 強勢態度第910章 林梟立威,奪取北門第1229章 怒殺兵家使團第315章 惡犬出世下第864章 金蠶脫殼第500章 諸侯國聯盟第927章 蔡楚狼狽,兵家雄起(四千字大章)第838章 聯兵合擊第328章 拜官封侯上第1291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第522章 何其悲哀『兩千字』第1350章 吳國反抗者,第439章 反戈一擊第860章 安撫人心(下)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992章 燕宋首戰(元旦快樂)第1334章 奇兵,什麼是奇兵第1143章 烈火焚山第957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890章 兵臨城下,暗流涌動第485章 匈奴出現第377章 危機四伏第1162章 下馬威?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