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承諾如金(三)

“王爺,下官已令人清掃了內衙,您看……”

李荃到底是宦海老手了,儘管心裡頭對弘晴提出的五天之約不以爲然,可卻絕不會在此等場合表現出來,甚至連問都不去問上一聲,僅僅只是陪着笑臉地湊到了弘晴身旁,小心翼翼地問出了半截子的話來。

“李大人有心了,本王既是奉旨辦差,那就一切照規矩來好了。”

早在計劃發動之前,弘晴便已徹底調查過了江西這三巨頭,自是清楚這三位主兒都不是啥好鳥,不過麼,弘晴卻是沒打算直接插手山西官場,自是不想與三巨頭有太多的瓜葛,正因爲此,對於李荃的小意邀請,弘晴自也就沒打算接受。

“王爺,城外驛站年久失修,實難駐蹕,下官已讓人去尋借了個園子,不大,卻尚算精緻,若是王爺不棄,且就由下官代爲安排可好?”

陳葛然在三巨頭中官階最低,按理來說,此際還輪不到他上去敘話,不過麼,陳葛然自忖乃是五爺的門下,說起來與弘晴算是一系的,自是想着在此際展示一下親近之關係,這一見李荃吃了癟,立馬便從旁閃了出來,笑眯眯地進言了一番。

陳葛然這麼一出頭,李荃臉上的笑容立馬便是一僵,而尚未來得及開口言事的庫席更是臉現怒色,毫無疑問,這兩位都對陳葛然這等不講官場規矩的強出頭大爲的不滿,只是礙於弘晴在場,卻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罷了。

呵,早聽說這三位各尿各的壺,還真就不假!

李、庫二人的神情變化雖是短促,可以弘晴的觀察力之敏銳,自是全都看在了眼裡,心中雖是暗笑不已,可臉上卻是一派的謙和與從容,擺了擺手道:“有勞陳大人費心了,然,規矩便是規矩,無此不成方圓,此事就不必再爭了,小王這就去驛站,諸位若是不忙,且就一併去好了。”

“王爺如此廉潔,真我輩楷模也,下官等感佩不已。”

“王爺有令,下官等自當遵從。”

“王爺英明。”

……

這一聽弘晴堅持要去驛站安置,三巨頭自都不敢再多勸,不過麼,如潮之馬屁奉上卻是題中應有之義了的,對此,弘晴自不會去較真,也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罷了,只是在心底裡對三巨頭的評價卻是又往低處調了幾分。

“敏行,去,將李大人請來。”

晉商走遍天下,可山西本身卻是地處偏僻,哪怕是首府太原,來辦差的京官都不多見,其城外的驛站麼,自然也就顯得殘敗了些,不過麼,弘晴卻是並不計較那麼許多,找了個靠北的小跨院,讓人打掃了一番,也就這麼住了進去,卜一安置下來,弘晴便即下了令。

“喳!”

弘晴既是有令,李敏行自不敢稍有怠慢了去,緊趕着應了一聲,便即退出了書房,不多會,便又陪着李荃從外頭行了進來。

“下官叩見王爺!”

李荃等一衆山西官員們雖是陪着弘晴一併到的驛站,然,按規矩,在弘晴沒傳喚之前,他們是不能進驛站一步的,也就只能是等在外頭,正自等得不耐之際,總算是盼到了弘晴的傳喚,這一行進了書房,自不敢稍有怠慢,緊趕着搶到了近前,恭謹地行了個大禮。

“免了,來人,看座。”

儘管對李荃這麼個尸位素餐的老官痞分外的看不上眼,不過麼,該給的體面,弘晴還是不會去省的。

“謝王爺隆恩。”

若是換了個欽差王爺,這等單獨召見乃是種榮耀,可這會兒面對着的是弘晴,李荃並不覺得有啥榮耀可言的,反倒是緊張得很,沒旁的,只因弘晴那“官場屠夫”的名頭實在是太過響亮了些,滿大清的官員們就沒幾個敢自稱不怕的,當然了,怕歸怕,李荃到底是老宦海了,多年的養氣功夫也不是白修煉的,大面子上還是很能沉得住氣的,謝恩入座,表現得倒也不失體面。

“本王離京前曾聽聞李大人此番爲平息擠兌風波,調動了十萬庫銀,不知可有此事?”

待得李荃入了座,自有邊上侍候着的王府侍衛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又各自退出了書房,端坐在文案後頭的弘晴這才聲線平和地問了一句道。

“王爺明鑑,此事確是有的,是時情況危急,下官唯恐惹出民亂,是故,方纔緊急處置,此舉雖有些違例,然,‘日升錢莊’有房契、田契爲抵押,總值已是過了三十萬兩之數,下官方纔同意爲之,若是,唔,若是王爺以爲不妥,下官自當上請罪摺子,自請處分便是了。”

這一聽弘晴一開始便提到調庫銀一事,李荃當即便有些吃不住勁了,額頭上的虛汗狂涌不已,可口中的話卻兀自說得極爲的順溜,顯見是早就已對此有所準備了的。

“事急從權麼,此事雖有不當處,卻也說得過去,請罪折之類的就不必提了,下不爲例便好。”

李荃說得倒是理由正當,可那不過都是虛言罷了,弘晴多精明的個人,又怎會不知李荃之所以會這麼做,固然有考慮平息風波的用心,可更多的則是收了康萬銘的鉅額賄賂之故,不過麼,弘晴卻並不打算點破,略做敲打也就算是將此事揭了過去。

“王爺英明,下官定當牢記王爺之教誨。”

李荃這幾年在山西可是大撈了不少,此番更是收下了康萬銘的十萬兩銀子之賄賂,本來是打算調撥三十萬兩現銀借給康萬銘的,只是沒想到事態發展得如此之快,僅僅一天半的時間,“日升錢莊”便已被擠兌風潮擊垮,見得形勢不對,李荃這才壓下了後續的二十萬兩現銀,此事倘若弘晴堅持要查,那李荃絕對難逃被免官之下場,正因爲此,李荃纔會慌得不行,而今,弘晴既已是表明了不追究的態度,李荃的心自是稍安了下來,但卻兀自不敢大意了去,趕忙躬身稱頌了一番。

“康有銘與蕭陸豐這兩位錢莊老闆如今何在?”

弘晴並未去理會李荃的稱頌,話風突然一轉,無甚掩飾地便問出了個敏感至極的問題來。

“這……”

李荃顯然沒想到弘晴會如此快地便轉入了正題,自不免爲之一愣,遲疑着沒敢給出個明確的答案,沒旁的,只因康有銘眼下就藏在他李荃的衙門後堂裡,至於蕭陸豐麼,據李荃所知,卻是藏在了庫席處。

“怎麼,李大人有甚難言之隱麼?”

兩位錢莊老闆的下落對於旁人來說,或許是個隱秘,然則於弘晴來說,卻是不值一提,此無他,“尖刀”太原分舵早就盯死了二人,早已將二人藏身之處報告到了弘晴處,不過麼,弘晴卻是不打算當着李荃的麪點破此事,而是假作不悅地皺起了眉頭,不耐地打了句官腔。

“王爺說笑了,下官、下官對此實是一無所知,呵呵,不知王爺此番來太原,可有甚計議否,若有需用得着下官處,還請王爺明示,下官自當全力而爲之。”

官場中人跟商賈走得太近從來都不是啥好事兒,這一點,李荃自不會不清楚,他又怎敢當着弘晴的面承認康有銘藏在了其府上,也就只能是打了個哈哈,胡亂地應答了一番。

“李大人能有此心怕不是好的,本王就先行謝過了。”

儘管早就知曉跟李荃這等老官痞打交道不是件輕鬆的活計,可這一見其滿口胡言,弘晴的心火還是不免涌動了起來,不過麼,倒也沒帶到臉上來,僅僅只是神情淡然地點了點頭,不鹹不淡地吭了一聲。

“不敢,不敢,能爲王爺效力,實是下官三生之幸也。”

李荃自是能聽得出弘晴話裡的冷淡之意味,不過麼,爲了能掩蓋住真相,他也已是顧不得許多了,一邊諂笑地敷衍着,一邊卻是飛快地盤算了起來,琢磨着該如何趕緊將康萬銘這個燙手的山芋送到外地去避避風頭。

這老小子,還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眼瞅着李荃如此不識趣,弘晴可就不想再跟其虛與委蛇下去了,這便面色一肅,聲線陰冷地開口道:“那好啊,本王還真有一事要李大人幫忙的,這麼說罷,此番擠兌風波既是由康萬銘而起,自也該由其結束,本王可是在諸多父老鄉親面前誇下了海口,五日內必須拿出解決之道,既如此,本王也就不跟李大人客氣了,明日辰時三刻,本王便要在此處見到康萬銘!”

“啊,這,這……”

李荃壓根兒就沒想到弘晴會突然變得如此之強硬,有心開口解釋一番,可一時間卻又找不到合適的藉口,當即便傻了眼。

“李大人大可放心,本王並非欲治其之罪,而是要給其一番富貴,這麼說罷,只消其能曉事,不單可安然渡過此番風波,甚或還能得場大造化,倘若其不來,嘿,李大人自己看着辦好了,來人,送客!”

弘晴顯然是不打算給李荃留下甚轉圜的餘地,一端茶碗,悍然下了逐客之令。

“啊,是,下官告退。”

李荃並非愚鈍之人,只一聽弘晴最後所說的那一句話,便知自個兒若是不照着弘晴所言去辦的話,後果定是不堪得緊,心不由地便慌了,嘴角嚅動了幾下,到了底兒還是不敢再多囉唣,也就只能是恭謹地應了諾,就此退出了書房……

第1044章 衆阿哥進讒言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1086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二)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793章 風雲跌宕(一)第209章 再訪皇華驛(一)第1147章 強取布拉茨克(一)第215章 急謀抽身第147章 上陣父子兵(一)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115章 都在算計着(一)第306章 老爺子的點評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24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三)第756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四)第41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二)第355章 晴天霹靂(三)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584章 反守爲攻(三)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第392章 老爺子的板子(二)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218章 王府夜宴(二)第862章 西北警訊(一)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1152章 騎軍對決(一)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856章 槍打出頭鳥(二)第1112章 整風運動(四)第107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51章 麻煩來了(四)第537章 雙塔寺遇險(二)第635章 老爺子的決斷(二)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490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543章 難測的來意(一)第1086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二)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287章 收網(四)第966章 各得其所(五)第1145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攪動風雲(三)第141章 廣州來人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179章 善後四策(三)第938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一)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1054章 沸反盈天(四)第763章 投鼠忌器(一)第29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314章 句讀之爭(一)第975章 強勢反彈(二)第363章 心照不宣(一)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494章 嵐山伏擊戰(二)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872章 絕對權威(三)第990章 舉重若輕(一)第783章 貢院裡的較量(一)第825章 大鬧乾清宮(一)第611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497章 得勝歸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8章 從容應對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140章 力推與力挺(三)第418章 突然襲擊(一)第60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1078章 君臨天下(二)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38章 強爲人師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75章 揚眉劍出鞘(二)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625章 欲取先與(二)第428章 交淺不言深(一)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444章 雙雄相爭(二)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1062章 無果而終(一)第144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一)第724章 收穫季節(二)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
第1044章 衆阿哥進讒言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1086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二)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793章 風雲跌宕(一)第209章 再訪皇華驛(一)第1147章 強取布拉茨克(一)第215章 急謀抽身第147章 上陣父子兵(一)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115章 都在算計着(一)第306章 老爺子的點評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24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三)第756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四)第41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二)第355章 晴天霹靂(三)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584章 反守爲攻(三)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第392章 老爺子的板子(二)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218章 王府夜宴(二)第862章 西北警訊(一)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1152章 騎軍對決(一)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856章 槍打出頭鳥(二)第1112章 整風運動(四)第107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51章 麻煩來了(四)第537章 雙塔寺遇險(二)第635章 老爺子的決斷(二)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490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543章 難測的來意(一)第1086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二)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287章 收網(四)第966章 各得其所(五)第1145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攪動風雲(三)第141章 廣州來人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179章 善後四策(三)第938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一)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1054章 沸反盈天(四)第763章 投鼠忌器(一)第29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314章 句讀之爭(一)第975章 強勢反彈(二)第363章 心照不宣(一)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494章 嵐山伏擊戰(二)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872章 絕對權威(三)第990章 舉重若輕(一)第783章 貢院裡的較量(一)第825章 大鬧乾清宮(一)第611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497章 得勝歸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8章 從容應對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140章 力推與力挺(三)第418章 突然襲擊(一)第60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1078章 君臨天下(二)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38章 強爲人師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75章 揚眉劍出鞘(二)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625章 欲取先與(二)第428章 交淺不言深(一)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444章 雙雄相爭(二)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1062章 無果而終(一)第144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一)第724章 收穫季節(二)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