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

薊縣有句流行話是:“絕戶愛財”,意思是絕戶人家重視錢財,過日子小氣吝嗇。

絕戶是不是全部吝嗇小氣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我的姑母和姑父不是這樣。我姑父是個忠厚老實的人,脾氣特別好,是有名的“怕老婆”、“妻管嚴”。我姑母雖是火爆子脾氣,好罵人,是出了名的“厲害精”。但她卻不耍渾,只是得理不饒人,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他們雖然是絕戶,卻不愛財、不吝嗇。在他們看來,錢財是身外之物,人情纔是最寶貴的。用我姑母的話來說就是“錢不是好的,人是好的”。

1958年開始的大搞經濟建設和全民吃食堂,否定了傳統的文化習俗,許多人對走親戚的觀念冷淡了,因爲走親戚要帶些禮物,既費錢又耽誤掙工分,所以除了媳婦回孃家之外,許多親戚都不大來往了。我姑姑姑父他們不在乎經濟上的損失,一直遵循傳統習慣和親戚保持聯繫。我姑父尹克昌有一姐一妹,姐姐嫁到薊縣穿芳峪鄉大辛莊,妹妹和妹夫在承德市工作。他大姐出嫁不久就亡故了,姐夫又娶了一個妻子,生了幾個兒子。這個“續大姐”和姐夫,本來和他們老尹家已經沒什麼關係了,可是幾十年來,他們一直把這個續姐姐當親姐姐對待,把幾個與自己並無血緣關係的外甥,當親外甥來對待,過年過節去探望姐夫和續姐姐,外甥們結婚、生小孩,他們去賀喜隨份子。因此,他們的幾個續外甥也把他們象親舅舅妗子對待。我姑父的妹妹妹夫都在承德市裡工作,過去沒有從薊縣到承德的直達車,來往不便。姑父也不辭辛苦,不心疼路費,大老遠的去承德看妹妹。我姑父的叔叔尹德和堂弟尹克勤、尹克儉與他們住東西院,逢年過節都要給叔叔尹德送點心和白酒,與兩個堂弟也像親哥們一樣互相走動。尹德的女兒尹秀榮嫁到城西三崗子村,他們經常去這個堂妹家探望,尹秀榮夫婦也把他們當親哥哥對待。

我奶奶1952年就去世了,她姐姐也就是我姑姑的大姨家是官莊鄉營房村,她妹妹也就是姑姑的三姨家是李明莊鄉盧新莊村,距離倉上屯都有四十多裡。我爺爺的大妹妹也就是我姑姑的大姑母家是翠屏山鄉西河套村,距離倉上屯也有三十多裡。2006年以前,這三位長輩在世的時候,每年春節,我姑姑姑父都要去給她們拜年,這要比我父親和叔叔們做的還好。我爺爺的老妹妹也就是我姑姑的老姑母家是遼寧省錦縣大石橋鄉白馬石村,離薊縣太遠了,我姑姑還是在1986年去了一次,看望她的姑母。

我姑母認爲平輩人之間,可以講“來而不往非禮也”,要求互相來往。晚輩人探望自己的長輩親戚,是應該履行的義務,不能因爲她們不來你家,你就不去她們家。對於比自己小的弟弟和侄孫輩的人,凡是尊重她,來看她的,也要禮尚往來,給對方以回贈。並不像有些吝嗇的絕戶老人那樣“只進不出”,只接受別人給他們的禮物,不給晚輩人回贈。當然,禮尚往來的回贈不一定是價值對等,而是情感的交流。我姑姑常說:親戚之間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關係,不能把晚輩尊重你,拿着禮物來看你,認爲是人家應該應份的,不能白要人家的東西。

1962年至1965年期間,剛熬過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城裡各村的土地少,自留地也更少,糧食不夠吃,要吃國家供應的購糧證。因爲人均一天一斤糧食,需要從自由市場上購買高價糧補充不足。我家就花三元錢一斤買過高價玉米,而那時國家糧庫供應的玉米粒是每斤八分八釐,玉米麪每斤一角一分。那時候倉上屯是餘糧村,姑父姑母家從生產隊分的糧食和自留地產的糧食,是自給有餘的。姑母給我家拿過一些黃豆、玉米等糧食。我二叔孟慶華是單職工,每月四十多塊錢的工資,沒有多少富裕錢。他家有五男二女七個孩子,我二嬸在家看孩子,無法去生產隊勞動,家裡的糧食不夠吃。有時到春天口糧就比較緊張,姑父就給他們送些玉米、白薯乾等糧食接濟一下。

1965年暑假期間,我正初中畢業。一天上午姑父姑母騎自行車來城裡趕大集,因爲只向生產隊長請半天假,就沒到親戚家裡去。恰巧在西大街碰見我了,聽我說考取了薊縣師範學校,就拿出三塊錢給我了。當時我也不理解姑姑爲何要給錢,回家一說,我母親也不理解。因爲那時期還沒有衆親友爲考取大學和中專的學生送錢祝賀的習慣,其他親屬也沒有給錢的。姑母的這種做法也是超出常人的“慷慨大方”之舉,那時的三元錢可是一個年輕職工月工資的十分之一啊,比現在的一百元還要多。

姑父姑母無兒無女,在生產隊勞動時,兩個人蔘加集體勞動,每年都有“分紅錢”,日子是比較富裕的。因爲他們從生產隊分的加上自留地產的糧食夠吃了,家裡有菜園子,不用買菜吃,過年過節生產隊都殺豬,給社員分肉過節。所以,除了買衣服之外,平時開支不大,可以積攢些錢。有的親戚家裡遇到蓋房、辦喜事等大事,需要借錢,找到他家求借,他們都毫不猶豫,把錢借給人家,幫助人家解決困難。有的親戚遇到困難來借少量的錢,就明確表示不用還了,不要了。有的親戚借二千元,還了一千元,剩下的也不要了。

他們院裡有可以做房檁的樹,家裡有可以吊頂棚用的秫秸,可以建房和泥用的麥花秸等,親戚家蓋房時,都主動提供給人家,而且不要錢,非要給錢的也不講價錢,由人家隨便給。他們村裡誰家有事需要幫工,他們也都去熱情的幫忙。所以,村裡人都誇他們待人熱心腸,辦事不小氣。

由於我姑父姑母重人情不吝惜錢財,和親戚們搞好了關係,就贏得了親友們的尊重和關懷。過年過節時來看他們的客人也很多,西河套村的幾個表弟、東昇村的表妹和表妹夫、大辛莊子的外甥、承德的外甥以及城裡我們老孟家的侄子和侄女們都去倉上屯看望她。

1984年至1989年期間,倉上屯村的蘋果樹園子是村林業隊集體經營的,我姑父在林業隊當會計,既管賬也跟着幹活。林業隊沒有固定工資,還是記工分,秋天賣完蘋果後再結帳,扣除各項開支及上交村委會的利潤後,算出每個勞動日合多少錢,然後再按工分分紅。這樣,我姑父每年也可掙千八百元。每年分紅前,姑姑家都要先賒買幾筐蘋果,爲的是送給沒有蘋果的親戚家。

後來,村民們鬧分樹,就把蘋果樹按人口分了。因爲姑姑家收秋種地經常使用李寶明家的牲畜,爲加深兩家的友誼,他們就把自家分的幾棵果樹給李寶明家了。在村裡,姑父和李寶明就像親兄弟一樣,誰家有什麼新鮮吃的東西,都給對方家裡送點去,李寶明的兒子李建成和兒媳也常去我姑父家串門,遇到一些零活就幫着幹,李寶明的孫子李海旺也經常去我姑父家玩,這也給我姑父姑母增添了不少樂趣。

林業隊解散了,姑父就沒有固定的工資收入了,只能靠在村裡乾點臨時性的活掙點小工錢了。如夏季爲交通局公路道班在國道邊沿處剷草,供電線路低壓改造中幹雜活,機井澆灌小麥之前修壟溝等。因爲這類活不多,一年也掙不了多少錢。所以,過年過節時,孟家的侄子們去探望姑父姑母,不僅拿點心和酒,還要給姑姑一些零花錢。起初物價低,人們工資也低,就給三十元五十元的。到2000年後,物價上漲了,人們的工資也高了,就給一百元或二百元。

2006年春,倉上屯村賣給當地駐軍一部分土地,每人分獲賣地款一萬元,另外姑姑家的那塊不能種小麥的劣質地被佔了,當時這塊地給別人家種了,青苗補助款一萬三千多元給了我姑姑家。這樣,老兩口一下子收入三萬多,到死也花不完啊。

爲了表示對前些年侄子們的盛情照顧,姑父姑母決定決定拿出4000元,給二個侄女、六個侄媳婦每人500元,並且表示,以後過年過節誰也不要再給她錢了,他們有錢花了。我姑父尹克昌帶着錢到薊縣城裡,給各個侄子和侄女家去送錢,有的家收了,有的沒收。姑父究竟送出去多少錢我不知道,我妻子就因自己有退休金而婉拒了姑父的盛情。

2007年,姑父病逝後,給姑母留下三萬多元的存款。2009年春節,我二兒子和兒媳去看她,得知我兒媳已懷孕。兒媳說孩子五歲以前,她們母子不再回薊縣過年了。姑母就拿出1000元給了我二兒媳,說怕自己活不到看見她帶着小孩回薊縣那一天,提前把壓歲錢都給了吧。春節後,姑母又拿出3000元,給內侄、內侄女家的五個未婚女孩作聘禮,說怕自己活不到孩子們結婚那天,提前把禮錢給了。還有,每年春節,都要給內侄、內侄女家的小孩們壓歲錢。

姑母又是個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在孟家十多個內侄、內侄女面前,從來不說哪個侄子侄女家對她家如何好,也不說她家對哪個侄子家如何好,和每個侄子侄女都是保持“單線聯繫”。如我每星期帶着東西去一次,姑父家的鄰居都知道,可我們孟家的弟兄姐妹們並不清楚。姑母給我們看孩子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家給姑父家買了什麼東西,一個月去幾次,他們不知道。姑母暗中給我報銷買東西的費用,他們也不知道。同樣,姑姑是否給其他常去看望她的侄子、侄女報銷買東西的費用,我也不知道。我們十多個兄弟姐妹中,有的去的多些,有的去的少些,姑姑也從不計較,也不對我們說哪個侄子來得多,哪個侄子來的少。有一次我去姑姑家,李寶明、尹克勤都在和我姑父姑母聊天,當提到這個問題時,姑姑說:“侄子侄女不是閨女兒子,我沒生人家沒養人家。人家給我(指帶着食品等東西)是情分,不給我是本分。給我的我要還人家的情,不給我的我也不挑理。”這就說明,姑姑是有自知之明的。在十多個侄子侄女中,不論是經常去看望她的,還是隻在過年過節去看望她的,或是幾年纔看望她一次的,誰去她家都表示歡迎,並且都以家裡的農產品回贈,所以,才能和大家保持良好的關係。

可以說,我姑母是個頭腦靈活,目光長遠的人,她雖然沒文化,卻明白“來而不往非禮也”的道理,更體現出她超出“絕戶愛財”吝嗇理念的智慧。在我們老孟家侄子、侄女們的關心下,鐵桿絕戶的姑父姑母過着比周圍有兒有女的老人還要幸福的生活。

1985年,姑姑家看上了黑白電視,是北京的侄子孟凡宏家裡纔看幾年的舊電視,因爲他們買了彩電了,就利用開車來薊縣旅遊的的機會,把這臺舊電視送給姑姑家了,當時在農村黑白電視也是不多的。後來,彩色電視機降價了,我姑父用在林業隊掙的錢,託我花2200多元買了一臺21寸的彩電。因那時薊縣賣彩電的還不多,也不像現在這樣送貨上門。我求同事開車從商場買來彩電送到倉上屯,並且安裝好高架天線,調試成功了,我們纔回來。那時,倉上屯能看上彩電的農戶也是不多的。

2001年夏天,我把我兒媳婦用過的諾基亞舊手機給了我姑父使用,並且由我替他交電話費。這時不要說在農村,就是在我們機關幹部裡,有BB機(傳呼機)的也是一小部分人,有私人手機則更少。

給我姑父的諾基亞手機是體積較大的直板式,前幾年兒媳花5000多元買的。後來有了小巧的掀蓋手機,年輕人就更換新手機了。諾基亞直板手機雖然落伍了,我姑父還是很喜歡的,因爲他是倉上屯老年人中唯一有移動電話的人。姑父帶着手機去大辛莊子續姐姐家裡串親,撥通了在承德市工作的妹妹家的電話,哥哥和妹妹,姐姐和妹妹在電話裡交談,那時別提有多高興了。

後來,薊縣的固定電話不收初裝費了,我又給姑姑家安裝了一臺固定電話,電話費還是由我在城裡交,他們老兩口只管用。左鄰右舍的鄰居們看到我姑姑家安了電話,一打聽才知道不收初裝費了,其他人家也陸續安裝固定電話了。

2003年底,我花近五萬元買了一輛夏曆車,可以說主要是爲去倉上屯而買的,因爲冬天騎摩托車太冷。從2004年到2008年的五年中,我這輛車行駛還不到一萬公里,大部分是往返於薊縣城裡和倉上屯之間。這五年中,汽油費大約三四千元,可是養路費卻花了一萬多元。那時小汽車每月最少170元的養路費,使得許多想買私家車的人等待觀望,而農村有私家車的則更少。直到2009年國家取消養路費後,薊縣的私家車才大量出現。2004年,姑父姑母乘坐我的夏利車去穿芳峪鄉大辛莊、李明莊鄉東昇村、徐各莊、別山鎮西河套等處串親戚,當時也是很風光的。姑父在承德市的妹妹和妹夫劉洪蔚回薊縣老家探親,姑母還讓我開車去邦均南面的瓦岔莊劉洪蔚妹妹家,把劉洪蔚老兩口接到倉上屯。他們老兩口串別的親戚都是坐班車和三蹦子,只有到倉上屯是專車接來的,這也使姑父姑母很自豪。

後來,我五堂弟孟凡勇買了一輛捷達轎車,六堂弟孟凡軍也買了一輛小轎車,他們開車拉着父親,也就是姑母的二哥,去倉上屯看姑父姑母,還拉着他們一起去於橋水庫旁的餐館吃燉魚。有時過年或者過中秋節,堂弟們宴請父母時,也開車到倉上屯把姑父姑母接來一起過節,吃完飯再開車把姑父姑母送回去。有時姑父姑母來城裡隨份子喝喜酒,我們也開車去把他們接過來,吃完飯再開車送回倉上屯去。

對此,鄰居們打趣的對姑父說:“尹克昌你真牛啊,口袋裝着大哥大(早期的移動電話的俗稱),出門坐着小臥車,享受國家幹部待遇了。”他們還說:“別看這老兩口子無兒無女,有幾門好親戚,照樣享福啊。”

可以說,姑父姑母雖然是鐵桿絕戶,可從吃的、穿的、用的等物質生活上看,在他們村的農戶中,也屬上等的。所以,鄰居們都說他們是幸福的。

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前言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前言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前言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前言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前言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前言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前言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
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前言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前言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前言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前言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前言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前言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前言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