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

姑母患老年癡呆症後不僅記憶力減退,而且性格也變的暴躁,不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了,這是一種病態心理。

2010年後,當地駐軍仍然是一年幾次帶着米麪肉菜來家裡慰問,姑母也不再給部隊送錦旗了。自己不僅不來城裡的孃家看望,而且其他親戚家也不再去了。親戚們來看望她,給她帶來吃的、穿的,她也不知道回贈什麼了。由於她不再正常和別人交流,來家裡串門的鄉親鄰居逐漸減少了,她也不再去別的鄰居家串門聊天了。

2009年4月2日上午,80歲的東鄰居李在元老頭從姑母家大門外經過時,姑母的寵物小狗朝李老頭汪汪叫,李老頭就罵這隻小狗。姑母在屋裡聽見李老頭罵她的小狗就不幹了,出來與李老頭對罵起來,旁邊的鄰居勸也不聽。姑母還上前去要打李老頭,被李老頭一推,站立不穩倒在地上。姑母倒地後還在大罵,並說摔壞了腦袋。李老頭見勢不妙就回家了。鄰居要把姑母扶起來,她卻賴在地上不起來,還大喊頭疼,讓鄰居給我打電話接她去醫院。鄰居給我家打來電話,對我訴說了打架的經過,並說估計沒大事,她就是想訛人家。

我們夫妻倆開車趕到姑母家,只見姑母一人還在當街躺着,只有小狗陪伴身邊,旁人都已經離開了。估計人家知道沒大事,勸她不聽就都走了。我下車把她扶起來,只見頭皮不紅不腫,應該不會有內傷。她說頭疼,我們就她拉到薊縣醫院,經CT檢查,未發現異常。因爲她說頭疼,要求開藥,醫生就給開了些藥,一共花了400多元錢。我們把她送回倉上屯,又從小飯店給她買了午飯,讓她躺在炕上好好休養。

我們回到家裡,午後打電話探聽一下姑母的口氣,結果她不在屋裡。第二天我們又去看她,才知昨天下午是找李在元討要醫療費去了。李在元不承認是他推倒的,說我姑母自己故意躺倒要訛人,當然不給賠償醫藥費。我問姑母李在元是否有錢賠償,姑母說他沒錢,他兒子有錢。我勸姑母別生氣了,反正也沒有受傷,就別要賠償了。姑母說:我上醫院花400多元,不能這樣就完了。

姑母又去找李在元的兒子,他兒子說與父母分家單過,不管父親的事。

姑母又到逯莊子派出所去告狀,民警到倉上屯與村幹部一起給他們調解,姑母說被李在元推倒摔傷頭部,提出要2000元醫藥費。李在元不承認是他推倒的,並且說自己也沒錢。姑母的醫療檢查結果是既無外傷又無內傷,可她又鬧頭暈頭疼。一個80歲老頭和81歲的老太婆打架,雙方又各執一詞,互不認錯,讓民警也爲難。村幹部也證明李在元夫妻倆是兒子供養吃喝,手裡的確沒錢。於是民警說姑母要求賠償醫藥費的證據不足,無法調解,如果不服就去法院起訴。結果姑母就到城裡來了,讓大侄女孟凡茹領她去法院起訴。這一下,我堂弟堂妹們都得知了姑母被人打傷要去法院打官司的事。

孟凡茹把姑母勸回家後,先來找我瞭解情況,我把實情一說,孟凡茹才明白是姑母小題大做要訛人,打官司也贏不了。

孟繁榮、孟凡林、孟凡義、孟凡勇、孟凡珍等,聽說姑母被人打傷了,分別帶着營養品去倉上屯看望。見她沒什麼傷痛,都勸她以和爲貴,搞好鄰里關係。姑母對着自家侄子侄女大發牢騷,指責大夥沒人替她撐腰出氣,說大家都是“膽小鬼”、“鬆蛋包”等,把怨氣都衝自家人發泄了。孟凡林夫妻去看望時剛勸說幾句,姑母就說他替對方說話,還舉起柺棍要打他。孟凡林說:“你就拿我當李在元狠狠地打吧,只要你別生氣了,我捱打也值了。”當然,姑母沒有真的下手打,但是她這次打架沒佔便宜卻白搭400多塊錢的“委屈”,怎麼也消不了。我們夫妻在這個事件後的第二個星期天去時,姑母的氣還沒消,我一勸她,又舉起柺棍子要打我,鬧得我哭笑不得。

過幾天,孟凡茹又去看姑母,她的氣還未消,又罵孟家的侄子們是“鬆蛋包”,胳臂肘往外擰,不給她撐腰出氣。孟凡茹就用激將法說:“你拿菜刀去殺李在元吧,看你們倆誰有勁。他把你砍傷了或砍死了,我去公安局報案抓他,你把他砍死了,他們家報案抓你,這事就結束了。你讓我們替你撐腰出氣去打李在元,不是要把我們往監牢獄裡送嗎?”這一下還真把姑母叫住了,她也無話可說了。事件後第三個星期天,我們又去姑母家,她對與李在元打架的事一字不提了。後來,李在元夫婦相繼病故了,姑母還說人家“早就該死。”假如心理正常的話,她是應該去“弔紙”(弔唁)的。

2009年秋,我二嬸因患重病在北京309醫院診治,出院回家療養後,我們也去看望。星期天我們去倉上屯,把這個消息告知姑母,她卻說:“誰愛病誰病,我不病得了。”我們建議她坐我們的車一起來城裡看望我二嬸,她說:“我不看她去,她咋不看我來啊。”過去她每年都要坐我的車來城裡看望二哥二嫂兩次,這次二嫂重病出院,她卻不來看望了,這就說明姑母心態已經不正常了。

2011年1月,我二嬸病故,當時未通知姑母。兩個月後村裡人告訴她這個消息,並說怕她傷心纔沒有通知她,她卻說:“誰愛死誰死,我不死得了。”按常理姑母得知此消息後,應該來城裡看望我二叔,對二嫂的病逝表示慰問。可這時她也沒有這個想法了。

2012年1月29日姑母摔傷,在縣醫院診治時,聽醫生說不用住院,在家打牽引靜養就可以。姑母知道養傷需要人伺候,當場就對孟凡茹說:“去你們家養着吧。”孟凡茹說:“好辦呀,聽我大哥安排吧。”

孟凡茹的丈夫在東趙鄉打工,不經常回家,平時就她一個人在家,以前姑母來薊縣城裡需要住宿時,都住在孟凡茹家,和她一屋住,娘倆說話有伴兒。這次養傷需要躺兩三個月,侄子侄女們哪家也難以承受啊,所以我們才從倉上屯僱兩個護工,把她送回自己家中靜養。

因爲姑母考慮不了那麼周全了,第二天回到家裡後,見本村於滿宗二人來伺候她,以爲是村裡的“義工”,就對孟家的侄子侄女們不滿了。對孟凡林孟凡珍等人說:“老孟家一羣白眼狼,一個人揍的也沒有,指望你們誰也不行,還得靠我們莊的鄉親們。”2月4日是星期六,我大兒子、兒媳和孫子特意從北京回來探望她。姑母還是大發脾氣,把孟家人臭罵一頓,指責我們大家“都是虛情假意,遇到事都不管了。”等等,鬧得我兒子兒媳也很尷尬。姑母的本意是願意到我們的某一家去養傷,由侄子侄女們伺候她,也顯得她臉上有光,比有兒女的也不遜色。卻不想侄子侄女中體力強壯的要上班掙錢,退休在家的年老體衰,誰願意充當“護工”啊。所以她認爲孟家人不是真心爲她好,而是虛情假意。孟凡珍無奈的說:“我爹我媽都沒這樣罵過我呀。”孟繁榮的妻子說:“都是咱們大夥兒慣(寵)的,挨着罵還得去伺候她。”

因爲姑母不講衛生,整天不洗臉不換洗衣服,我們給她買的新衣服也捨不得穿,看外表就和流浪街頭的叫花子似的。我們勸她講究衛生,她卻說:“嫌我髒就別來,誰請你們去了。”還說:“這麼多年都沒人敢說(批評)我,你們有什麼權力說(批評)我啊?看我不順眼你們就少來。”氣的孟凡珍說:“我爹我媽都沒有這樣斥責過我們,幫她搞衛生還得受責備,遇到這樣姑姑真沒轍。”孟凡茹也說:“她若有一個閨女也用不着咱們大夥兒這麼惦記啊,誰讓她是咱們老孟家的人呢。”我妻子也說:“姑姑是不是因爲咱們不要她的家產,才和老孟家人賭氣,故意裝出一副可憐相啊。”

因爲我從網上看到過老年癡呆症,學名稱阿爾茲海默病的症狀,知道姑母是患上了這種精神疾病,出現了變態心理,就給大家解釋,讓大家體諒姑母近幾年的心態不正常表現。

姑母患老年癡呆症另一個病態心理,也是癡呆症的第四個症狀表現爲無端憂慮和多疑心。

姑父去世後,家裡留下一鐵皮茓子(家用糧倉)和一大缸麥子,一大缸穀子,一大缸豆類雜糧。麥子和豆子是2004年前自家地裡長的,穀子還是1980年前生產隊分的,早已過了保質期了。我們都勸姑母快些把這些陳化糧處理掉,可她就是擔心國家發生大面積災荒,說什麼一鬧災荒,有錢也沒處買糧食去,還是自己家有糧食心裡踏實。我們怎麼給她講當前形勢,讓她先把糧食變成錢,將來用錢買糧食吃,她也不同意,說什麼也不肯賣。還說這是她的家當,要留給願意與她簽訂贍養贈與協議的贍養人來處理,她以爲只要有人養着她了,她纔不擔心沒糧食吃了。結果後來鐵皮茓子生鏽受潮,裡面的麥粒都發黴了,到2012年夏天都扔了。大缸裡的糧食雖然還在,也沒人要了。

姑父去世後,姑母還能在院子裡種些季節性蔬菜,後來越來種的越少了。2012年以後,每年夏天於滿宗都在姑母家的院子裡種些蔬菜,爲我們城裡的親戚來採摘。秋後種些蘿蔔和大白菜,爲的是城裡的侄子侄女們來時可以帶回一些無農藥的蔬菜。姑母不會種菜了,她卻還會摘菜。有時在村裡街道上遛彎,看見別人家籬笆牆上長的豆角該摘了,她就上去摘,鄰居們看見問她怎麼摘人家的菜啊,還說這是自己種的。大家都知道她自己不用做飯,摘了豆角也沒用,爲此,都說她得“傻病”了。2012年10月底,還沒到立冬,她就把自家院裡的白菜全給拔了,還說是“立冬不出菜,必定要受害。”同時還拔了一小部分蘿蔔,我告訴她還沒到立冬呢,俗話說冰碴響蘿蔔長,剩下的蘿蔔不要再拔了,可是她還是都給拔了。這時白菜蘿蔔雖然小一些,卻還是可以吃的,損失不太大。2013年十月中旬,院裡的白菜和蘿蔔剛長到一半,姑母又說到立冬了,又都給拔了。2014年剛到10月1日國慶節,院裡的白菜還沒長瓤兒,蘿蔔還沒長個兒,姑母就把白菜和小蘿蔔都給拔了,說是怕放在院裡凍壞了,連根帶土都垛在屋裡牆櫃上。國慶節,大家去看她,她讓我們大夥把白菜和小羅卜拿回家去吃,氣的我們誰也不要。結果牆櫃上的菜都捂爛了,往下流泥湯子。後來,我費了好大勁才把爛菜扔出去,把牆櫃擦乾淨。我知道,姑母的心意是好的,是怕天氣冷把菜凍壞,才拔下來讓我們拿走的,只因她稀裡糊塗,才把菜都糟蹋了。

2011年9月後,姑母的資金由我保存了,她還擔心被盜,把剩下的幾千元錢各處藏匿。2012年摔傷後,她家裡一點錢也沒有了,她還是擔心盜賊,出去遛彎把門鎖好,回到家裡後,大白天也要關好大門,恐怕別人去偷她的東西。那時於滿宗給她送飯還要喊她來開門,於滿宗送飯走了以後,她自己就把屋子的後門和院子的稍門都關好。不僅是晚上關門,早晨和中午於滿宗送飯回去後,她都要關門。星期日我們去看她,也需要喊她出來開門。我們常告訴她大白天不要關門,她說恐怕丟東西,我們說小偷一看這個破院牆和破房子,根本就不進來。可她就是擔心別人偷她家的東西。

2010年冬,我家購買一套樓房,借了8萬元抵押按揭貸款。姑母得知後就懷疑我把她的“四萬元”給挪用了,不僅跟鄰居們說,還在電話中告訴我的兩個兒子。我大兒子知道我們買房借貸款的詳情,當然不信。我二兒子不知細情,便信以爲真,來電話詢問此事。我妻子接電話時也很生氣,對兒子說:“你姑奶奶怎麼胡說八道啊,我們辦的按揭貸款,她的錢一分也沒動啊,再說她也沒有四萬塊錢啊。”

的確,姑母保存在我手裡的錢從來也沒到過四萬元,三張定期存單到期後,我都是連本帶息一起轉存的。四千元現金到2010年夏天已經全花沒了,其中在2008年清明節前爲姑父購買墓碑開支550元,清明節後,姑父的妹妹和妹夫從承德來倉上屯爲老人掃墓,在飯店吃了兩頓花300元。2009年正月初四,姑母要給孩子們壓歲錢,特意讓我給她支出2000元錢送到倉上屯去了。2009年4月,姑母和李在元打架去縣醫院花了410元。2010年春節後,姑父的外甥從承德來倉上屯看望舅母,在飯店吃一頓花120元。2010年夏天爲姑父辦三週年開支飯店餐費和出租車費共750元。這些錢加在一起已經四千多元了,她只剩下三張定期存單了。

爲了使姑母放心,我們又去倉上屯看她時,我把三張定期存單拿給她看,說我們買樓沒用她的錢,她說:“我也沒說你們用我的錢啊。”我說:“你怎麼和鄰居說,也打電話和我兒子說了呢?”姑母不承認,她說:“我沒說。”這段對話讓東鄰居聽着了,人家才明白是姑母出於擔心才懷疑我們挪用她的存款的。可是過後她還是和鄰居們說我家買樓房挪用了她的錢,不過鄰居們也不拿她的話當回事了。

姑母家房子不僅是老式的門窗,屋子裡的地面也是傳統的夯土地面,屋子外面的院子內也是泥土道。2012年7月,姑母腿傷痊癒後,爲了防止她再次走路時摔倒,我們決定把屋子裡的地面打成石子水泥的混凝土地面,並且在後院修一條混凝土小涌路,與街道上的混凝土路面連接在一起。因爲這是小工程,需要包工頭抽時間派人來幹,我就把這事委託給爲姑母送飯的於滿宗了。施工那天,派來的泥水匠崔中是姑母家的西鄰居,也是姑父的表弟,兩家關係很好的。可是姑母懷疑自己的房屋被別人買走了,說什麼也不讓動工,於滿宗和崔中怎麼解釋她也不信,於是就打電話把我們夫妻倆叫去了。經我們解釋姑母還是不太放心,但是允許施工了。當我們請她到院子裡坐着時,她不出去,就在炕上呆着不肯出屋,她說怕出來以後不讓她進屋了。中午我們去飯店吃飯,讓姑母一起去,她也不肯出屋,恐怕別人佔有了她的房子。下午幹完活,施工人員都走了,她才放心了。出了屋子一看,她又高興了,對鄰居們說:“這下好了,以後下雨天不會踩兩腳泥了。”

2013年秋,縣裡爲美化環境,對倉上屯在邦喜公路沿線的農戶殘破院牆免費更換新磚牆。姑母家的外院牆是土坯和塊石的,村幹部準備申報上去給予更換。這本是便宜事,可是姑母擔心更換後院子歸國家了,不屬於她所有了,說什麼也不同意更換。結果,縣裡只把在邦喜公路上能觀察到的街道上的破牆更換了,姑母家那條街道不顯眼,也沒有更換,不然的話她又要阻撓施工了。

因姑母是低保戶,她家的房背上還是早已被淘汰的水泥瓦,房背也出現了塌陷不平的狀況,被鎮政府列入需由國家負責換新瓦的“危房”。2014年夏季,鎮政府派來施工隊給“揭瓦房”,姑母又阻攔施工。她還是怕國家把她的房子收過去,她說:“這房子是我自己的,不是國家的,不用你們管。”於滿宗趕忙給我家打電話,我們到那裡裡給她解釋一陣子,她才放心了,不再阻攔施工了。施工隊走後,她看着新紫砂瓦的房子對鄰居說:“這下可好了,不必擔心漏雨了,國家對老百姓真好。”

姑母就是這樣,雖然一陣子明白一陣子糊塗,可是她的家產和存款還是念念不忘的,唯恐被別人侵犯。

姑母老年癡呆症病情加重,是從2012年冬開始的,症狀是肢體僵直和大小便失禁,這年她已經84虛歲了。在這之前她也有時因爲尿急而尿褲子,所以來不及到廁所去小便,有時就在屋地尿,但是還不屬於失禁。

2012年夏季,她的腿傷痊癒後,又去村外遛彎,秋天到莊稼地裡去撿玉米秸稈,以便燒炕用。到了冬天,開始她也是早晨起來自己生爐子的,後來天冷了,每天上午她就躺在炕上不起來了。這也與客觀條件有關係,過去沒人伺候她,她必須起來自己做早飯,或是去街上小吃攤上吃早點。這年有人給她送飯了,她也就越來越懶得動了。她穿着一身保暖內衣躺在被窩裡,炕根底下放着尿桶。因爲於滿宗每天送三頓飯,她可以上身穿上羽絨服上衣坐起來,在被窩裡吃飯,吃完後脫掉棉衣又躺下。於滿宗把空碗拿回家去刷,於滿宗見她不起來,還給她生爐子、燒炕,還負責給她倒尿桶,這樣她就更願意在被窩躺着了。下午天氣好時,姑母就起來穿上羽絨服上衣和棉褲,到當街去散步,傍晚又躺在被窩裡吃晚飯。別看她願意躺在炕上,但是關門和開門還是能夠起來的。

我們一般都是星期日上午到她家裡去,見她總躺着就讓她起來坐着,她說起不來,我們搊她肩膀子,扶她起來時,感覺很費勁,她自己不會配合做彎腰的動作。幫她穿衣服時,也感覺她的胳膊腿都很硬,和給死人穿壽衣似的費勁。有時我們去了見她穿着羽絨服和棉褲坐在炕沿呆着,腳上穿着棉鞋卻不穿襪子,她說腿回不了彎,穿不上襪子。我妻子就給她穿襪子,讓她睡覺也別脫襪子了。可是一到天暖和了,她的肢體活動就正常了,還是能出去遛彎撿柴禾。

這年冬天,姑母在炕上躺着不起來,有時還尿牀,把褥子都尿溼了,我們發現後她還不承認,她說:“我也不是小孩子,咋會尿牀呢。”據鄰居們對我們說,天暖和時,她們看見姑母在遛彎時,把褲子都尿溼了,告訴她她也不承認。因爲她出現了小便失禁的現象,我們就給她買了幾包紙尿墊,我們也告訴於滿宗夫婦,每天查看一下姑母的被窩,發現尿炕了,就給更換褥子和尿墊子。星期日我們去時也特意查看一下她的被窩,發現尿溼了就給換尿墊子。總的看尿牀的次數還是不多的,大部分時間還是能夠控制的。

2013年夏天,孟凡軍在縣城開辦了“新世紀老年公寓”,先把他父親,也就是我二叔孟慶華接到公寓去住,又開車把姑母從倉上屯接到老年公寓,讓她看看公寓的設施,準備讓姑母也住在這裡。新世紀老年公寓是小學校改建的,教學樓的大教室改建成單間臥室,兩個人一屋,各屋都有衛生間。院內有風景樹、花草和健身器材場地,在城區幾個老年公寓中,條件是最好的。姑母說這裡雖然條件很好,但是不如在她家裡方便,在院子裡休息時,不能隨地撒尿,還要回到屋內大小便,這太麻煩。的確,對於尿急尿頻的老年人大小便來說,一人獨居的簡陋農房和荒草院,比現代化的豪宅更方便。因爲姑母說她在自家院裡可以隨便拉尿,不願在孟凡軍的老年公寓受“管制”,只好在吃完中午飯後,又把她送回家裡去了。

2013年秋天,孟凡剛在家休假,夫妻倆去倉上屯看望姑母,見她家裡和本人都那麼髒,就把她拉回城裡的樓房來住了兩天。他們給姑母新買了內衣內褲、秋衣秋褲和保暖衣褲,在家裡給她洗了澡,換上新衣服,把舊衣服都給她洗了。因爲樓房內有衛生間,就沒在姑母的臥室內預備尿桶,結果她來不及去衛生間小便,就在臥室內尿了一地,造成滿屋子騷臭味。

2013年冬天,姑母還是哪天下午天氣晴好就出院子到街上轉一轉,曬曬太陽,除此以外就在被窩裡躺着。她的肢體卻有時能動有時不能動了,能動時她還要下炕去插門,不能動時聽見別人喊門也無法去開門,有時孟凡林或於滿宗還需要跳牆進去。因爲她肢體僵直症狀越來越嚴重,後來就顧不得下炕關門了。於滿宗送晚飯走後就把房門和院門反鎖上,送早飯時打開門,白天的門就長期開着了。

姑母的大便失禁是2013年冬天開始的,也只是偶爾發生,次數不多。這年冬天孟凡茹、孟凡珍和孟凡林去給姑母洗澡搞衛生,發現她把褥子都尿溼了,大腿上還有幹固的屎嘎巴。說明她在被窩裡拉屎後,被於滿宗夫婦給擦拭了,也把內褲秋褲和尿墊子都給更換了,只是粘在腿上的屎沒擦乾淨,才幹巴了。孟凡林在外屋燒了一大鍋熱水,孟凡茹和孟凡珍在屋裡爐子旁邊給姑母擦洗了全身,之後又給她換上乾淨的衣服。起初,姑母的大便失禁也是偶爾的,我們夫妻倆每個星期日去看她時,都要檢查一下她的被窩,一次也沒遇到被窩裡有屎的情況。

2014年1月30日是農曆過年,因爲是於滿宗家給送來年節午餐,我們就不再送幾樣炒菜了。但是孟繁榮、孟凡林我們還是每家送去兩三碗扣肉。大概是扣肉吃多了,消化不好,2月2日也就是正月初三上午,孟凡茹、孟凡珍去給姑母拜年時,發現她躺在被窩起不來了,還拉了一被窩稀屎。就打電話告訴我說姑母“窩拉窩尿”癱在炕上起不來了,我說那隻好送老年公寓去護理了。我和大兒子立刻開車趕到姑母家,她們姐倆已經給姑母擦洗乾淨,換上了新衣服和被褥,把沾了屎的被褥扔院裡去了。我們把她架到車上,拉到城裡老年公寓,把她攙扶到屋裡,準備讓她住在那裡。當時已近中午,公寓廚師盛了一碗大米飯和豆腐白菜給她吃了。吃完飯後,姑母來精神了,說什麼也不在老年公寓呆着,自己走到大門外的汽車上去了,非要回家不可。老年公寓負責人說:“那就等她真的癱瘓在牀再來吧。”我們只好有把姑母送回家,由於滿宗家繼續送飯。

這年天氣暖和了,姑母又可以外出遛彎了,還是往家裡撿柴禾、撿破爛兒。但是更加糊塗了,有時只穿鞋不穿襪子,有時夏天卻穿一身毛衣毛褲,她還說不熱。同時,還發現她還經常尿牀和尿褲子。我們大家去看她時,除了把屋裡的樹枝子玉米秸稈和破爛垃圾扔出去,還要給她洗臉、洗頭髮、剪頭髮、剪指甲等。由於她尿牀的次數較多,於滿宗夫婦和我們還要經常給她換褥子和尿墊子,不過大便失禁的現象還不多。

2014年冬天,我在姑母家炕頭上安裝了一塊碳纖維散熱的電暖氣片。過去生爐子時,姑母怕“煤薰”(一氧化碳中毒)晚上就不再添煤,夜裡室溫較低。電暖氣片可以保持恆溫,雖然比燒煤費錢(每天十五六元電費),卻比生爐子暖和。同時,每天早晚,於滿宗夫婦還爲姑母燒炕。

2014年冬天,姑母還是躺在被窩裡不起來,而且,她的肢體僵直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已經不能下炕自己關門了。她家的院門和屋門,白天長期開着,傍晚於滿宗負責從外面鎖上。早晨於滿宗家送飯來,再把門鎖打開。吃飯時,有時她可以坐起來端着碗,拿筷子吃飯,有時就用右側胳臂肘支撐起上身半躺着吃,後來則連端碗和拿筷子都困難了。

因爲冬天姑母不去撿破爛兒了,屋裡又不生爐子,沒有煤煙子和爐灰了,姑母臥室內的衛生保持的比較好了,我們每個星期日去給清掃擦拭一遍,室內也顯得乾淨多了。

12月21日是星期天,我們發現姑母家的鍋裡剩的飯菜不少,炕上有蛋糕和破開箱的罐裝八寶粥,還有幾個空罐。問姑母誰拿來的她也不知道,後來才知道前幾天孟凡剛休假到倉上屯去看望姑母,給她買了幾斤蛋糕和一箱罐裝八寶粥。給她水果不吃,吃了幾塊糕點。 12月28日是星期日,我大兒子從北京回來了,我們一起去倉上屯看望姑母。我大兒子又買了一袋子糕點和一箱子八寶粥,我們又給於滿宗家買些豬肉和排骨,讓他們過陽曆年吃。我們發現姑母就愛吃蛋糕和八寶粥,上週孟凡剛拿來的一箱八寶粥剩的不多了,於滿宗家送來的飯菜剩下了許多。現在我估計是她端碗拿筷子費勁,吃蛋糕和罐裝八寶粥省勁,才寧吃涼的也不愛吃熱飯了。

我大兒子國慶節來看她時,她還認識,但這次她就不認識這個大孫子了。我兒子說:“姑奶奶不能總躺着,坐起來呆會兒吧。”她說:“我坐不起來。”我兒子就把姑奶奶搊起來,剛搊到45度,她就說:“不行不行,大腿疼。”只好又把她放倒躺着了。這就說明姑母喪失記憶和肢體僵直的病症比較嚴重了,吃喝拉尿都需要人幫助,我兒子勸她去老年公寓,她還說寧死也不去。

2015年1月4日星期日,我們夫妻倆又去姑母家看望,發現炕沿底下扔着更換下來的沾了稀屎的球褲和尿墊子,說明姑母又一次大便失禁了,是於滿宗夫婦給更換的。我們查看一下姑母的被窩,是挺乾淨的,但是在電暖氣片上可以看到甩上去的稀屎湯的痕跡。鍋裡剩的飯菜也很多,孟凡剛買來的八寶粥沒有了,蛋糕還有半塑料袋子,我大兒子給買的糕點和八寶粥還原封未動。讓她吃蛋糕她說不想吃,我妻子給她剝開蜜桔給她吃,她躺着吃了幾瓣。

1月8日上午,孟凡茹、孟凡珍和孟凡林又去給搞衛生,發現她又拉了一被窩屎,就把球衣球褲和被褥墊子都給她更換了。他們還發現姑母的脖子處有面條,說明她是躺着吃飯時撒落在脖子上的。

1月11日星期日,我們夫妻倆去姑母家,發現孟凡林也在那裡,原來他不放心,怕姑母又拉一被窩,才又來查看。幸好姑母總是躺着,吃的少,多日才大便一次。這天夜裡只是尿溼了,孟凡林給更換個尿墊子。我們仨經過分析近期以來鍋裡剩飯多和脖子上灑落麪條的現象,感到姑母不僅大小便失禁,而且吃飯也需要人餵了。在家裡僱人專門護理,花費太高,我們看着也不方便,應該送城裡的老年公寓。於是,我們又提出讓姑母去老年公寓,這次她卻一反常態,痛快的答應了。可能她自己也感到一個人在家裡不行了,所以才願意到老年公寓去了。

因爲姑母的脾氣不穩定,我們擔心她在孟凡軍開辦的新世紀老年公寓不服管理,決定送到其他老年公寓去。1月12日我們走訪了縣城裡的幾個老年公寓,覺得利康老年公寓條件合適。於是在第二天,也就是2015年1月13日上午,孟凡茹、孟凡珍、孟凡林我們開車到了倉上屯,把姑母送到了利康老年公寓。

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前言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前言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前言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前言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前言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前言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前言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前言前言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前言
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前言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前言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前言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前言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前言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前言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二節新形勢造就了新的親戚關係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八節姑母的病態心理和病情發展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三節姑母與我家的特殊關係第七節姑母的倔強性格和癡呆病症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前言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前言第一節過繼侄子頂門立戶夙願的破滅第五節傳統觀念造成的苦悶和煩惱前言前言第六節姑父的遺憾和遺願第四節不吝嗇帶來的幸福生活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