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晃一想到自家兄長很快就能當上大漢皇帝,自己怎麼也是大將軍之職,頭腦中的害怕散去了不少,一咬牙說道。
“善,要是皇上死了,這禪讓便不成立,咱們必須眼見爲實。”
兩人進入長信宮,就見好幾位內侍和宮女正在彎着腰咳嗽,那情形看上去無比的詭異。
“鄠侯,看看,這些就是被傳染之人,命不久矣。”
聽着賈詡聲音中的驚惶,董晃下意識轉身想走,但見賈詞揮揮手,幾名甲士進來將那些人擡了出去。
“張神醫說過,一定要用火燒,把他們燒乾淨,那病毒自然也會被燒死,這樣就安全了。”
董晃對這些人的生命並沒有任何的憐惜,相反狠狠地點了點頭,“還是文和大人想的周全,燒了最乾淨,最保險。”
那些染病的宮人,被帶出去時,一個個如同行屍走肉,毫無對生的嚮往,也不出言衰求,看的董晃越發的心驚起來。
張機聽聞董晃、賈詡到來,急忙迎了出來,一看到神醫也是滿頭的綢布,只露出兩隻眼睛,董晃雙股發起抖來。
“陛下的病情很重,傳染性很強,從發病到今天,已有二十多名內侍和宮女受到感染,這些人……”
董晃禁不住說道:“這些人燒了乾淨,神醫,你可要千萬小心再小心。”
張機治癒了李儒,加上羣英會有意宣傳,在長安城已經成了神醫,就連董卓定期也會找人來請張機檢查身體。
“仲景兄,鄠侯說的不錯,那些人的命哪裡能和你相比呢?”賈詡也出言勸道,然後將揮揮手,讓身邊的飛熊軍退開,輕聲說道:“仲景兄,能否撐到禪讓大典?”
董晃如小雞啄米般跟着點頭。
“這病傳染性極強,但吾這裡的方子,可保一月無憂,過了一月便只能聽天由命了。”
“一月足矣!”董晃頓時放下心來,“吾這就回去,派人飛馬報於太師,讓太師作好一切準備。”
張機擡手,“兩位大人,進去看看陛下?”
董晃猶豫的看着賈詡,看他如何說話。
“咱們遠遠一觀即可,就不必打擾陛下休息了。”
董晃一聽此言,長長鬆了一口氣,三人輕輕走進內殿,就見龍牀上一道身形也是纏着白布,身子在不停地發抖。
“這位享受了這麼多年的榮華富貴,已經夠了。”董晃輕聲說道:“太師一旦榮登大位,兩位都有從龍之功,晃一定在太師面前美言。”
“多謝鄠侯!”
兩人雙雙對着董晃抱拳致謝,卻聽龍牀上傳來一陣壓抑的咳嗽聲,頓時內殿之中一遍忙亂。
“機先去看看,兩位請回。”
張機說完便向龍牀走去,賈詡正欲舉步,衣袖卻被董晃扯住。
“文和大人,沒什麼好看的,聽神醫的,咱們該回去準備了。”
看着一羣人退出內殿,貂嬋附在冷芸的耳邊笑道:“看來主公沒有白疼你,這戲演的跟真的一樣。”
冷芸只露了鼻孔和眼睛、嘴巴,整個頭部像極了糉子,嗡聲嗡氣的說道:“演這個一點都不好玩,我要演秦香蓮,讓包黑子鍘了陳世美。”
“看來主公在你眼中就是始亂終棄的陳世美。”貂嬋輕聲笑道。
牀邊幾位由羽林衛扮演的宮女也笑了起來。
“這……我可什麼也沒說過,哎呀,好熱,快悶死了,還不快給寡人解開。”
……
司隸州,宜陽城。
宜陽城並不大,只是谷城和繩池之間的一座小城,人口也不多,看上去比較冷清。
雖然趙雲率軍攻打函谷關的消息已經傳來,這座小城也沒有什麼波瀾,天下雄關在人民心中是牢不可破,未受到戰火波及的宜陽如同養在深閨的少女,沒有一絲動靜。
胡車兒走進大堂,見到賈穆便張開了雙手。
“穆哥兒,什麼風將你吹到這裡來了?”
賈穆和胡車兒擁抱了一下,嘴裡笑道:“當然是清風明月入懷抱,來找胡哥喝酒。”
胡車兒從小得到異人傳授,力大無窮,傳說雙手一揮便有五百斤力氣,並且耐力驚人,武藝也甚是了得,論身手能進入一流猛將之列。
不過劉辯來宜陽並不是爲了胡車兒,而是爲了張繡。
張繡比他叔叔歷害多了,是槍神的首席大弟子,百鳥朝鳳槍的傳人。
當年邊章、韓遂在涼州作亂之時,金城的麴勝襲殺祖厲長劉雋。張繡當時爲縣吏,不久就尋找機會刺殺了麴勝,震驚了涼州,雖然馬超、閻行的名頭更響,但張繡很講義氣,投奔他的人卻是最多。
張濟在虎牢關戰死,李傕和郭汜都想吞併張濟的軍隊,都沒能成功,張繡憑藉他在涼州的戰功,很快就獲得了叔叔部下的支持,在西涼軍團中站穩了腳跟。
劉辯知道張繡是一個聰慧之人,雖然張濟是死在自己手上,但依然敢來與之相見。
正史中建安元年,張濟因軍中缺糧,自關中引兵入荊州界,與劉表交戰,攻穰城,中流矢而死。
劉表那時如日中天,斬孫堅殺張濟,但卻毫不得意,對手下人說道:“張濟因窮途末路而來,我作爲主人卻如此無禮,這並非我的本意,故我只受弔唁而不受祝賀。“
張繡見到劉表這般說法,便接受了他的招降,屯兵於宛城,成爲劉表在北方的藩屬勢力,替他抵禦外敵。
劉辯對正史這一段很感興趣,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樣的血海深仇,後來張繡又投降了曹阿瞞,然後因鄒氏之事再叛,殺曹昂、典韋。
按理說這樣的人應該沒有好結果,不料他又再次降曹,官至破羌將軍,封宣威侯。
至於最後是病死還是被曹丕逼死,史書有爭議,劉辯當年也找不到有力的證握,算是三國時代的一個謎吧。
這樣的人物,在漢末並不多見,劉辯猜想他對自己這個殺叔仇人也許並不是切齒痛恨。
宜陽城很重要,張繡的軍隊也很重要,劉辯裝病的目的,一來是爲了引董卓出郿塢參加登基大典,二來就是爲了來宜陽說反張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