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

覺昌安幾乎沒有猶豫,甚至沒問陳沐是什麼緣分,直截了當地做出把孫兒放在陳沐身邊的決定。

還非常爽快地對努爾哈赤說,以後你就是陳將軍的馬前卒了!

覺昌安沒在將軍府多留,陳沐也沒想留。

在他走後,李如柏笑道:“建州左衛的都指揮使還以爲是自家孫兒得罪了將軍,他的部落還指望着馬市富貴呢。”

祖父把孫兒留在宣府,留給警惕的小女真人的只有一匹瘦毛矮馬,馬臀掛着一副軟弓與七枚鐵箭簇,除此之外再無行李。

看樣子覺昌安就是到宣府來看看自己是不是惹了人,根本沒有送努爾哈赤的意思,一看沒事立馬就走了。

連箭桿子都沒捨得留。

建州來的另一位圖倫城主就更有意思了,見陳沐沒留覺昌安吃飯,自己也早早告退。

就是告退,不是告辭,很認真地讓人把禮單留在將軍府上,自始至終除了恭恭敬敬來行了幾個大禮外陳沐根本就沒顧上搭理人家。

“這圖倫城主,叫尼堪外什麼的,他是什麼人?”土豆把禮單給陳沐送來,陳沐粗略看了一眼,眼神就挪不開,對李如柏問道:“貂皮熊皮各五十領、戰馬五十匹、大山參一百隻,他給陳某送這麼多東西,一個字不說就走了?”

“將軍不必在意,尼堪外蘭就這性子,他明年還會來進貢。”

進貢?

那是說給皇帝的吧?

“外蘭喜歡巴結大明官吏,雖是建州外衛人,但心竅靈活,能聚攏人心,所以年紀輕輕就做了圖倫城主。他爹就是個人頭兒,聽家父說以前馬市方開,經常在撫順販馬,偶時也販些健僕。”

“所以外蘭從小就有做朝廷大吏的志向,讀了很多漢書買回許多典籍,不過又沒有功名的機會,但攀關係還是有一套的,同遼東將官都有交情,只是家父看不上他。”

李如柏搖搖頭道:“他禮數週全,唯獨一點,瞧不上自己族人。”

陳沐點點頭,看向站着的朝鮮人,道:“都坐下,不必拘謹,幾位當中誰是李舜臣?”

幾人都是戴着大帽的武士裝扮,倒是讓陳沐不能區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話在幾名緊張的朝鮮武弁耳中無疑分量頗重了,其中一人連忙上前拜倒,用不太熟練的漢話道:“在下李舜臣,拜見陳指揮使!”

陳沐笑出聲,問道:“是柳書狀告訴你陳某是指揮使的麼?”

李舜臣擡頭又緊跟着低下去,道:“拜見將軍!”

“快起來吧,柳書狀回去時陳某確實還是指揮使,坐。你們幾位是什麼人?”

陳沐對後面不敢上前的朝鮮武弁問着,隨後將隆俊雄招來,讓他派人帶這幾個從京城朝鮮館過來沿途護送的武弁下去吃飯。

李舜臣年紀看上去與陳沐相差無幾,但二人在本國地位卻天差地別,對話基本上都是陳沐問什麼,李舜臣答什麼。

“你說你正準備去考朝鮮的武舉,朝鮮與大明沒有區別,宗主藩屬俱爲一體。既然你還沒有考武舉,不如來我麾下做事,等送你來的那些人回去,我會讓他們把你的家人接來大明。”

李舜臣有一肚子疑問,但不敢問,因爲這位陳將軍根本沒有問他的意見,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他不知道陳將軍是什麼人,甚至對陳沐的官位都不太瞭解,只知道比指揮使還大。但他知道李成樑,知道上座李如柏是李成樑的公子,而他對陳將軍分外恭敬甚至有些討好。

“紅薯,你帶他倆先下去,在府中倪尚忠旁邊安頓下來,既來之則安之,晚些時候我再找你們。”

一大一小倆外族人滿腦子漿糊被地瓜姑娘帶走,陳沐這才讓人取來隆俊雄早放在屏風後的刀甲,對李如柏道:“上次你兄長來,說李總兵有意在軍器局購置一匹兵甲,你們看看這些,可合心意。”

談及正事,李成樑的兩個兒子不敢含糊,李如柏取刀甲後向陳沐行禮後招來府外等候的老卒,在廳外試到後李如柏才帶着刀回到廳中,頷首讚道:“陳帥督造雁翎、胸甲甚爲堅利!”

刀是好刀,雁翎形制,軍器局有天下最好的刀甲匠,再有關尊班繼承南洋衛嚴格的督造程序,哪怕沒有任何改良都是這個時代首屈一指的兵器。

胸甲更不必說,良好的實用性與明朝匠人的藝術處理讓其兼具美觀,沒有哪個武將會不喜歡。

“陳帥,不知兵甲作價幾何?”

上次他哥哥就因爲急性子卡在問價上,現在李如柏問起這個分外小心。

“刀僅有雁翎一形,因頗費工時,百柄銀六十兩;甲有兵甲、軍頭甲、將甲三種,損耗頗多故造價要貴,兵甲百副銀三百兩、軍頭甲百副銀六百兩;將甲一副十兩……看李總兵要多少?”

陳沐說罷,非但沒有在李如柏臉上找到因價格高昂而灰心喪氣的表情,反而看到了小總兵的驚喜,李家老二脫口而出道:“這麼便宜?”

“你要是嫌便宜價格咱還可以再談。”

陳沐沒好氣,他已經奔着貴的說了,且不說軍器局匠人都只管吃住發些米糧不給工錢,即使算上工錢,他這個價格仍然賺得多。

刀的工時是一樣的,但軍器局更省力,雖然沒能減少成本但匠人打刀更輕鬆,這讓他們的工作效率業所提高,市面上刀價普遍二錢三錢,他的刀六錢已經不便宜了。

陳沐知道真正讓李如柏感到便宜的是甲,鐵甲市面價格及貴,鐵葉鉚釘令精鐵甲的價格居高不下,就遼東那些鐵騎每人身上的全套鎧甲都要至少十兩銀子,陳沐這一副前後兩片胸甲才賣六兩,確實不算貴。

“不必再談了,陳將軍,刀千柄、軍頭與兵甲各要五百領,再要三十副將甲,這是多少銀兩,您容在下算算……”

李如柏話還沒說完,陳沐就已笑着接道:“承惠五千四百兩,軍器局有現貨,李總兵下次直接派人馬帶銀子來取貨就行,陳某這不管送。”

“對了,宣府講武堂已經快開課,李公子回去問問總兵,幾位公子如果需要可以給陳某寫信,學點新東西。”

早上好!

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首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七十四章 膽子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六十三章 稍安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三十二章 偉大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一百九十八章 飯鍋與勺子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二百零四章 報復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六十六章 夾擊第四十五章 調度第九十九章 交椅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四十章 大亂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想第十四章 恐懼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十七章 標準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四章 速報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四章 上貢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六十八章 炮仗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次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二章 都城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六章 大米第五章 朝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二章 都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十四章 高低第二百五十六章 正直第三十七章 死守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四十九章 滿弓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三十四章 去信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支持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三十章 營房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十五章 軍宅第九十三章 回信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
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首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七十四章 膽子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六十三章 稍安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三十二章 偉大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一百九十八章 飯鍋與勺子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二百零四章 報復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六十六章 夾擊第四十五章 調度第九十九章 交椅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四十章 大亂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想第十四章 恐懼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十七章 標準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四章 速報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四章 上貢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六十八章 炮仗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次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二章 都城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六章 大米第五章 朝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二章 都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十四章 高低第二百五十六章 正直第三十七章 死守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四十九章 滿弓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三十四章 去信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支持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三十章 營房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十五章 軍宅第九十三章 回信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