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授銜

日本聯合艦隊正在從珍珠港前往中途島搜尋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編隊的時候,重慶正在進行一場專門爲空軍舉辦的授銜儀式。

多災多難的1941年就要過去了。在這一年中,龐大的北極熊和大洋彼岸的美國都被拖入了越來越大的戰爭漩渦,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先後燃起了戰爭的大火。不過在這一年中,中國則是世界上反抗軸心國作戰中少有的明星國家。

在1941年,中國空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一舉奠定了中國上空的制空權。而以前節節敗退的國民**軍也連續打了好幾個勝仗。在上高,他們將氣勢洶洶的日本人趕了回去,還乘機收復了南昌;在中條山,日軍華北方面軍的出擊陷入了中國人的陷阱,損失慘重;第二次南昌會戰,日本人從僞滿洲國調集來的6個師團和一個戰車旅團沒有撿到什麼便宜,付出了近10萬人的傷亡和大量的飛機坦克被擊毀得到了一座近乎廢墟的南昌城。這一年,粗略地估計中國人至少造成了日本近30萬陸軍的損失,近千架飛機以及其他武器的損失。英美等國很快就會認識到,他們之前低估日本陸軍的戰鬥力是非常不正確地,這30萬日軍足以打遍整個東南亞地區。

有了那麼多的勝利,在新年快要到來的時候,軍委會決定集中表彰各個作戰部隊的功績,其中最吸引衆多報社記者眼球的是專門爲空軍舉辦的一次授銜儀式。

空軍的授銜儀式在城外的白市驛機場舉行。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白市驛機場成了重慶最大的軍用機場,精銳的第四飛行團就駐紮在這裡。

在機場的餐廳中,各報社的記者難得地看到空軍中的各個頭面人物齊聚一堂。臨近儀式開始的時候,突然幾輛轎車和一輛卡車開到了餐廳門口,一些持槍的衛兵跳下車維持秩序,其實已經有空軍陸戰隊的士兵來充當這一角色了。

眼尖的記者發現蔣介石的侍衛長也從一輛轎車的前座下來,果然,侍衛長快步跑到後面的車門口,爲其中的乘客打開了車門。蔣介石的標誌性的光頭瞬間點亮全場。軍委會委員長親自授銜,各個記者不由得在心裡感慨空軍真牛啊。

宋美齡也來了,穿着中式旗袍的她挽着蔣介石的手,風姿颯爽地頻頻向空軍的官兵們點頭。因爲宋美齡在1932年的時候擔任中國航空委員會秘會長負責當時中國空軍之組建,被爲“中國空軍之母”,來到空軍的她就像回到孃家那般親切。

空軍的另外一位締造者周至柔很早就來到這裡進行授銜前的準備,所以等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一到儀式就開始了。

首先授銜的是周至柔和何俊才,他們成爲了空軍中的首個四星上將。周至柔在軍委會中任副軍政部長和副參謀長,負責協助何應欽制定跟空軍有關的戰略,而何俊纔是空軍的直接指揮者,並掌握者經濟管理局這個搖錢樹,他們兩人對於空軍的貢獻是最大的。

接下來就是參謀部參謀長胡百錫,作戰指揮部總指揮毛邦初,裝備部部長黃光銳,訓練部部長沈德燮由空軍少將軍銜晉升到中將。遠在美國進行美援購買和商談的駐美國大使館空軍武官陳慶雲在華盛頓遙領了中將軍銜。而陸戰一師的李漢萍師長由於已經是空軍中將,這次並沒有晉升他的軍銜,不過空軍內部的人都知道陸戰一師的擴編馬上就會開始,職能部門的人永遠比不上他們這些作戰部隊的人升職得快。

最後就是新鮮出爐的將官了。在1940年的下半年和1941年中,空軍依靠着衆多飛行員的精湛技術和抗敵的決心將日本人趕出了重慶的上空,趕出了中**隊的上空,甚至在日本人的佔領區也有中國空軍的蚊式偵察機前去偵查。他們中的一些佼佼者脫穎而出,成爲了空軍中的年輕指揮官。

筆直站在臺上的是柳哲生、楊鶴霄、黃新瑞、鄭少愚、王光復、徐煥升這六個飛行團團長的軍銜晉升到了少將,其他戰功彰顯或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紛紛獲得了晉升。新晉升爲少將的飛行團團長的六人中有四人都是在英國有過戰鬥經歷的,這是何俊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戰略的體現。通過這些學習過西方民主和文化思想的精英在空軍中擔任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何俊才得以在空軍中引入新的思想,將空軍打造成一個與衆不同的新軍閥。

在一年前空軍還只有少將軍銜,可以到了一年後,連柳哲生這些戰鬥在天空中的飛行員都成爲了少將,這足以證明空軍的發展速度非常快。

閃光燈的煙霧不停地騰起,最引人矚目的是獨臂團長徐煥升。在英國,他和隊友駕駛的英俊戰士夜間戰鬥機打下了45架德國飛機,是所有王牌飛行員中成績最好的,當然要考慮他比柳哲生等人要多待了幾個月的時間。此時徐煥升的右腿已經安裝了假肢,所以他走上前接受蔣介石授銜的步伐稍微有一點僵硬,但是這更加增加了記者對這位堅強的空中鬥士的尊敬。徐煥升用左手而不是右手向蔣介石回禮,他右手的袖管空空的,蔣介石看見此景不由得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說了一聲好樣的。

在去英國之前,徐煥升就是空軍中的明星,他帶領的隊員駕駛了兩架轟炸機遠程奔襲了日本本土,雖然投下的是紙片而不是炸彈,但是有力地震撼了日本人,也鼓舞了中國抗日的士氣。現在徐煥升手中握着中國空軍中最具毀滅性的轟炸力量,只要他指向哪裡,哪裡就會變成焦土。

除了已經授銜的這些人,蔣介石還宣讀了對空軍中其他成員的嘉獎令。在新年到來之際,空軍中衆多有功勞的飛行員紛紛獲得了軍銜的晉升和勳章的授予,同時還有各種福利的提升。中國空軍慢慢地不只是作爲一種輔助的兵種存在,而是跟陸軍一樣成爲了國家的支柱。

空軍在國民政府中地位的提升是有其實力在背後進行強有力支撐的。今天既是嘉獎的日子,又逢空軍的開放日,一部分民衆代表得以到白市驛機場來參觀。同時前來觀禮的記者也得以用手中的照相機拍下白市驛機場上停得整整齊齊的戰鬥機。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些記者長期跟空軍打交道,很能發現一些這些戰鬥機的不同。

這顯然是一些新型的戰鬥機,甚至連國外的報紙上也沒有見過。氣泡型的座艙提供了寬大的視野葉大直徑螺旋槳說明了它的動力很強勁,流線型的機身說明它的速度很快,兩邊機翼上略微伸出的六個射擊孔說明了它火力很強大,機翼下的副油箱說明這是一種長航程的飛機。美中不足的是這種戰鬥機跟日本人的零式飛機有點像,整體看起來就是一個放大版的零式戰鬥機。空軍內部人士對這款飛機沒有做太多的描述,說明這還處於半保密的狀態中。

送走了軍委會的要員們和衆多的記者後,空軍內部還有一個年會要開。空軍每戰後必進行總結,現在元旦快到了,也應該對1941年的整體情況做一個回顧,並且準備迎接1942年的新挑戰了。

其實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空軍的整編。隨着空軍的不斷髮展,原來以“大隊”爲單位的作戰模式已經不適合了。蘇德戰場上雙方都投入了數千架飛機進行大兵團作戰,中國空軍必須進行改變。

簡要地慶祝了以後,在何俊才的示意下,參謀部參謀長,新鮮出爐的空軍中將胡百錫打開擬定好的整編計劃開始宣讀。

爲了適應未來的戰場環境,中國空軍將以航空軍、航空師、航空團的架構進行組織,在航空團下才是原來的“大隊”、“中隊”一級的組織,那相當於陸軍中的營級和連級單位。

航空團肯定是戰鬥機、轟炸機、攻擊機或者運輸機某個專業中的一個,這樣方便進行後勤補給。而航空師則分爲適應大規模作戰的單一兵種的航空師和適應小規模局部戰役的混合兵種的航空師。

考慮到空軍的現有裝備情況和駐防情況,成立兩個航空軍,即第一航空軍和第二航空軍。第一航空軍由原來第五飛行團和第六飛行團組成,是一隻機動作戰力量,由何俊才親任軍長,作戰指揮部原來的副總指揮黃鎮球擔任副軍長。第二航空軍由區域的作戰力量,即第一、二、三、四飛行團組成,主要負責西北、西南和華南地區的防禦和小規模進攻,由原作戰指揮部總指揮毛邦初中將擔任軍長,而柳哲生少將作爲副軍長來輔助他。

考慮到作戰模式的改變,作戰指揮部撤銷,空軍中的職能部門得到進一步的精簡,以後空軍會更加扁平化管理,賦予各個航空軍以更大的自主權以便更加靈活地作戰,適應戰場上的新變化。職能部門的責任是幫助各個航空軍完成作戰任務,比如裝備部、訓練部和參謀部,一切都以效率爲先。

第20章 空軍陸戰隊第193章 太平洋的危機第401章 東西夾擊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會戰第352章 中日東北協定第264章 及時雨V第390章 多面手第382章 新西伯利亞第15章 山城諜影第140章 出口機型第370章 空中遭遇第252章 矛盾第350章 沙皇復辟第296章 大空戰第167章 《壯志凌雲》首映第50章 不列顛空戰日一百二十八章 榮光無上的第80章 斜樂曲第190章 改變了的歷史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242章 打坦克第346章 攻佔西西里島第91章 秘密會面第133章 中條山會戰(五)第269章 搶救北京人第377章 山雨欲來第359章 新式飛機第373章 報復第400章 第三波攻擊第6章 空軍改組第207章 空戰與佈防第287章 第一戰區第369章 對艦攻擊第75章 定點清除第174章 中蘇互助協定第104章 歐洲三人行第267章 日本的亂局第403章 山本之死第299章 空中堡壘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388章 說服第290章 轟炸運城第235章 科技奇蹟第77章 大捷的影響力第278章 中蘇關係第133章 中條山會戰(五)一百三十一章 中條山會戰三第253章 民主第254章 飛燕第371章 被炸第98章 祭奠第243章 罪惡的黑太陽第199章 戰術指導第394章 斯大林的反擊第38章 轟炸與報復第43章 爆炸性新聞第351章 一號作戰第13章 準備再戰第114章 背叛第246章 直升機第381章 大中華聯邦第334章 整編與議會第22章 工業之母第84章 回國第296章 大空戰第15章 山城諜影第184章 南洋義勇軍第145章 風雨欲來第236章 起飛吧,浮空母艦第61章 機場建設貪污案第99章 舊金山第287章 第一戰區第290章 轟炸運城第53章 王牌對王牌第332章 死亡之路第397章 登陸與反登陸第70章 鋼都第294章 對策第356章 太行出世第24章 近衛飛行團第4章 未來世界第271章 中國的新戰鷹第174章 中蘇互助協定第363章 神兵天降第331章 炮擊石家莊一百三十章 中條山會戰二第281章 躁動的太平洋第169章 元首的召見第295章 坦克大戰第323章 僵持的歐洲戰場第8章 發展大計第113章 戰略威懾第231章 總退卻第76章 失敗的報復第113章 戰略威懾第353章 落寞五色旗第275章 新年的祭奠第28章 歐羅巴之旅(二)第221章 平靜的緬甸
第20章 空軍陸戰隊第193章 太平洋的危機第401章 東西夾擊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會戰第352章 中日東北協定第264章 及時雨V第390章 多面手第382章 新西伯利亞第15章 山城諜影第140章 出口機型第370章 空中遭遇第252章 矛盾第350章 沙皇復辟第296章 大空戰第167章 《壯志凌雲》首映第50章 不列顛空戰日一百二十八章 榮光無上的第80章 斜樂曲第190章 改變了的歷史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242章 打坦克第346章 攻佔西西里島第91章 秘密會面第133章 中條山會戰(五)第269章 搶救北京人第377章 山雨欲來第359章 新式飛機第373章 報復第400章 第三波攻擊第6章 空軍改組第207章 空戰與佈防第287章 第一戰區第369章 對艦攻擊第75章 定點清除第174章 中蘇互助協定第104章 歐洲三人行第267章 日本的亂局第403章 山本之死第299章 空中堡壘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388章 說服第290章 轟炸運城第235章 科技奇蹟第77章 大捷的影響力第278章 中蘇關係第133章 中條山會戰(五)一百三十一章 中條山會戰三第253章 民主第254章 飛燕第371章 被炸第98章 祭奠第243章 罪惡的黑太陽第199章 戰術指導第394章 斯大林的反擊第38章 轟炸與報復第43章 爆炸性新聞第351章 一號作戰第13章 準備再戰第114章 背叛第246章 直升機第381章 大中華聯邦第334章 整編與議會第22章 工業之母第84章 回國第296章 大空戰第15章 山城諜影第184章 南洋義勇軍第145章 風雨欲來第236章 起飛吧,浮空母艦第61章 機場建設貪污案第99章 舊金山第287章 第一戰區第290章 轟炸運城第53章 王牌對王牌第332章 死亡之路第397章 登陸與反登陸第70章 鋼都第294章 對策第356章 太行出世第24章 近衛飛行團第4章 未來世界第271章 中國的新戰鷹第174章 中蘇互助協定第363章 神兵天降第331章 炮擊石家莊一百三十章 中條山會戰二第281章 躁動的太平洋第169章 元首的召見第295章 坦克大戰第323章 僵持的歐洲戰場第8章 發展大計第113章 戰略威懾第231章 總退卻第76章 失敗的報復第113章 戰略威懾第353章 落寞五色旗第275章 新年的祭奠第28章 歐羅巴之旅(二)第221章 平靜的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