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日本的亂局

就在海森堡瘋狂地修改之前已經提交的報告,徐萌加速返回新疆繼續主持研究工作的時候。在日本國內,掛起了一股風暴。

最初是名古屋、大阪、熊本等地出現民衆的不滿聲音,因爲日本的師團是按地區募集的。這幾個地方正是全軍覆沒於南昌城中的第三、四和五師團的募集地。雖然日本內閣極力封鎖消息,不過一個月了,原本往來暢通的信件現在久久得不到迴應,這幾個師團的親屬開始感到不安,紛紛找到當地的陸軍機構詢問。

緊接着有的消息泄漏了出去,而且範圍越來越大,雖然陸軍部及時地封堵了消息,但是已經無濟於事了。當得知有3個師團的日軍被全殲,這幾個地方的日本人開始了一次規模浩大的遊行,當然他們的目的不是申討這該死的戰爭,他們已經爲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光榮使命所瘋狂。他們叫囂着報仇,要求日本陸軍立即開展報復行動。

不過緊接着,九江失守,第20軍幾乎全軍覆沒以及日軍從武漢地區撤出的消息又飄回了國內。這一下子,不光是名古屋、大阪、熊本三個地方,各地的日本人都開始了示威,日本國內掛起了一股巨大的風暴。

東條英機一開始還覺得這種示威是一個好事情,鼓舞起日本人鬥爭的士氣後能讓徵兵的工作變得更順利。不過隨着規模的不斷擴大,日本人逐漸將矛頭對準了他這位首相、陸軍大臣兼內相。在民間開始流傳關於東條英機無能的笑話,並且對東條英機有着“三奸四愚”之稱的親信進行攻伐。

東條英機其實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上臺後曾經對鄙視他的人進行了一次清理,況且他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得罪了不少的要人,所以這一次危機中,有很多人趁機報復他。至少在一些地方,東條英機注意到海軍的力量參與到反對他的行動中來,很明顯海軍大臣嶼田繁太郎對他利用首相的身份爲陸軍攫取了大量的資源感到嚴重的不滿。

在這種情況下,東條英機開始慌張了。他放低姿態找到老對頭石原莞爾,希望能尋求到解決之道。石原莞爾是帝國陸軍大學畢業的少有的傑出的戰略家。

11月的日本已經相當寒冷,雖然沒有下雪,但是天空中雲像鉛塊一樣,讓東條英機的心理感覺到更加的沉重。石原莞爾退役後住在他的家鄉山形縣的鶴崗,坐在汽車中,東條英機不由得對的失敗感到垂頭喪氣,完全沒有剛剛掌權時候的意氣風發。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的確像他所想的那般勢如破竹,但是緊接着就在香港、新加坡和緬甸遭遇了失敗,而失敗的恰恰是日本陸軍,日本海軍卻一直是凱歌高進。在支那大陸,日本陸軍更是成了無能的代名詞,不但多支師團被全殲,甚至丟掉了大日本帝國奪取已久的幾個城市,其中武漢和九江更是戰略要地。這樣的戰果也難免讓日本平民感到不忿,要不是東條英機現在掌握了軍政大權,恐怕他會被一些激進分子所暗殺也不定。

轎車順着盤山路進入山區,路邊的景色吸引了東條英機的注意。自從去年從近衛文磨手中接過首相的大權,入駐中樞以後東條英機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連雷打不動的賞櫻花都取消了,看着車窗外一閃而過的楓葉,東條英機不由得心中有了一層感悟。

石原莞爾住在一棟外表平淡無奇,但是內部卻十分整潔的居所中。很難想象這其中住着名動天下的石原君。不過這其實都是東條英機的功勞,石原莞爾和東條英機在大日本帝國的作戰綱領上產生了重大的分歧,再加上石原心高氣傲,對東條冷嘲熱諷,心胸狹窄的東條很快就對其下了重手。去年3月,掌握了軍政大權的東條、就找了個藉口,將如日中天的石原調到了預備役部隊,其實也就是強制退役了。石原雖然只是中將軍銜,但是在日軍中卻有着很大的名氣。這不僅得益於在1931年石原策劃了九一八事件,讓大日本帝國佔領了滿洲這個富裕的土地,實現了對外擴張中重要的一步。而且也是由於石原是日軍中少有眼光出衆的戰略家。

1929年,石原以《戰爭史大觀》、《迴轉國運的根本國策——滿蒙問題解決案》和《關東軍滿蒙領有計劃》三篇文章驚豔了參謀部。在《戰爭史大觀》中石原不僅強調了飛機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原子核裂變能量在軍事中的應用。石原說“使用這種能量的破壞力可能使戰爭在一瞬間就決出勝負”,“怪力光線武器的突然出現也有可能”。

在對中國的作戰中,石原冷靜地指出速勝論是根本不可行的。他說如果進入戰爭狀態就一定是長期持久戰,只需要短期決戰是極大的誤。一直到明治維新爲止中國都是亞洲的先進國家而令人害怕,日本人則從甲午戰爭戰勝了中國以後就認爲中國是一個老衰的國家而看不起它。中國有自古而來的高度文明,而物質生活又極爲原始,各個地方有高度的自給自足的可能,這些都成爲對持久戰的極爲有利的條件。如果開戰,有可能逼迫中國進行決戰,但是會不會變成持久戰則主要取決於中國的意圖”。這些情況正在逐漸變成現實。

1936年,石原進入參謀本部後立即重新修訂了《帝國國防方針》,其中重要的思想是“日本的國策是成爲東亞的指導者,爲此一定要具備能夠排除蘇美英壓迫的實力。在充實能夠對抗蘇美英的軍備特別是航空兵力的同時,做好穩固日滿和北支(華北),完成進行持久戰的準備的基礎工作。完成了軍備的充實和持久戰的準備後,首先開始積極工作以儘快迫使蘇聯放棄進攻遠東的圖謀。在此期間努力與美國保持親善關係,蘇聯屈服後與其建立親善關係,將英國實力驅逐出東亞,解放東亞各民族。蘇聯和英國屈服後,領導東亞各國合作使其實力得到飛躍發展,準備和美國的大決戰”。如果日本果然按照這個發展計劃來的話,恐怕現在戰爭的局面不是這個樣子了。

但是歷史的趨勢不可阻擋,陸軍中希望建功立業的人以石原爲榜樣將“下克上”的精神發揮到極致,發動了7.7事變,將日本拖入了中國這個泥潭。然後海軍更是挑戰了美國這個巨人,對此石原感到非常的失望,並因此對海軍的狂妄冷嘲熱諷。

全面抗戰開始後,石原多次建議收縮防線,固守大城市,逐步地蠶食中國的土地,同時蓄積兵力。不過那個時候已經瘋狂到極點的日軍中沒有幾個人聽得進去,特立獨行的石原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所以在東條對付他的時候,沒有人爲他。

不過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無論是在支那大陸還是在太平洋戰場,戰局都往石原所設想的那邊發展,石原的身邊逐漸積聚了一大羣信徒,連東條英機派去監視石原的憲兵都拜倒在石原的腳下。這一次反對東條“暴*”的風波中,石原的信徒出力不少,這也是東條特意來拜訪老對手的原因。

當東條英機看見端坐房中的石原的時候,不由得有點嚮往他的生活了。因爲一年多沒有見到石原,失去了工作的石原反而看起來神采奕奕,年輕了許多,這跟已經開始禿頂的東條英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即使東條英機從東京趕來見他,但是石原絲毫沒有感到感激。他的言辭還是如當初那般犀利。穿着傳統的和服端跪坐在窗前的石原莞爾非常直接地對東條英機說到東條君,我從一開始就你不具備指導戰爭的能力,這樣下去日本會亡國的,所以請儘早辭去內閣總理的位置”

這句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尷尬,剛剛跪坐下來的的東條英臉色微紅,他暗自平靜了一番的心情,然後沉聲說到願聽石原君的指教。”

“東條君連續犯下兩個誤。第一就是在未完全消化滿洲之前枉然發起對支那的全面戰爭,讓日軍主力被牢牢吸引在那裡,不能有效地進行訓練和作戰。帝國有限的資源分散在大量的佔領的土地,軍費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請東條君注意日軍手中的步槍、擲彈筒還有火炮,都是全面開戰以前研發的,不但這麼長的未有更新,而且每個師團所配置的數量還越來越少。武器是制勝的重要因素,如果我們憑藉這些已經落後於時代的武器跟不斷更新武器的支那軍隊作戰,由勝轉敗也在情理之中。”石原望着窗外紛紛落下的紅葉,不由得感到對大日本帝國的未來感到深深的擔憂,當年發動九一八事變攫取了滿洲而獲取的優勢正在逐步的喪失。對中國的作戰已經變成了持久戰,而且中國已經從當初的驚慌失措中恢復了,日本已經丟掉了3座佔領的城市。

第224章 大漠孤煙第48章 處子秀第416章 歐洲遠征軍第293章 日軍的反擊第74章 夜魔第174章 中蘇互助協定第240章 敵酋伏法第371章 被炸第177章 人才第70章 鋼都第199章 戰術指導第56章 海上通道第30章 零式來了(一)第47章 美洲基地第381章 大中華聯邦第398章 航母大戰第418章 地獄魔王第212章 空中大捷第245章 亂套了的世界第325章 塔拉瓦第219章 撞上了鐵板的第55師團第2章 慘烈空戰第261章 重要的勝利第306章 華盛頓會談第78章 被倒賣的物質第421章 中俄邊界勘定第46章 新大陸第232章 貨幣戰爭第68章 空中游獵第78章 被倒賣的物質第415章 霸王行動第414章 雷霆和霹靂第72章 液體黃金第246章 直升機第39章 倫敦燒起來了第199章 戰術指導第279章 新生命的誕生第333章 華北停戰協定第66章 國際風雲第414章 雷霆和霹靂第361章 海市蜃樓第223章 強一天襲者第246章 直升機第6章 空軍改組第210章 保衛星洲第258章 渡湖第156章 鬆了一口氣第17章 勝利影響第314章 進攻南京第251章 戰略轉進第273章 戰略轟炸的準備第13章 準備再戰第327章 風往北吹第207章 空戰與佈防第120章 調整第50章 不列顛空戰日第279章 新生命的誕生第239章 空戰第276章 悲情莫斯科第98章 祭奠第23章 日軍的突襲第16章 空爆炸彈第365章 臺灣光復第198章 聯絡人第160章 火焚野獸第111章 上高戰役(四)第365章 臺灣光復第205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95章 烈火焚城第292章 進攻開封.doc第235章 科技奇蹟第259章 以守待攻第299章 空中堡壘第232章 貨幣戰爭第321章 跨時代的鬼怪式第71章 空軍的命脈第266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會戰第351章 一號作戰第353章 落寞五色旗第24章 近衛飛行團第140章 出口機型第326章 南方軍的野望第380章 憲政提案第370章 空中遭遇第134章 阻擊第324章 核反應堆第102章 採訪第211章 新加坡大空戰第101章 國家寶藏第75章 定點清除第277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75章 定點清除第159章 被圍第18章 外交走向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386章 登門拜訪第337章 諾貝爾獎第220章 難解的局勢第341章 新式浮空母艦
第224章 大漠孤煙第48章 處子秀第416章 歐洲遠征軍第293章 日軍的反擊第74章 夜魔第174章 中蘇互助協定第240章 敵酋伏法第371章 被炸第177章 人才第70章 鋼都第199章 戰術指導第56章 海上通道第30章 零式來了(一)第47章 美洲基地第381章 大中華聯邦第398章 航母大戰第418章 地獄魔王第212章 空中大捷第245章 亂套了的世界第325章 塔拉瓦第219章 撞上了鐵板的第55師團第2章 慘烈空戰第261章 重要的勝利第306章 華盛頓會談第78章 被倒賣的物質第421章 中俄邊界勘定第46章 新大陸第232章 貨幣戰爭第68章 空中游獵第78章 被倒賣的物質第415章 霸王行動第414章 雷霆和霹靂第72章 液體黃金第246章 直升機第39章 倫敦燒起來了第199章 戰術指導第279章 新生命的誕生第333章 華北停戰協定第66章 國際風雲第414章 雷霆和霹靂第361章 海市蜃樓第223章 強一天襲者第246章 直升機第6章 空軍改組第210章 保衛星洲第258章 渡湖第156章 鬆了一口氣第17章 勝利影響第314章 進攻南京第251章 戰略轉進第273章 戰略轟炸的準備第13章 準備再戰第327章 風往北吹第207章 空戰與佈防第120章 調整第50章 不列顛空戰日第279章 新生命的誕生第239章 空戰第276章 悲情莫斯科第98章 祭奠第23章 日軍的突襲第16章 空爆炸彈第365章 臺灣光復第198章 聯絡人第160章 火焚野獸第111章 上高戰役(四)第365章 臺灣光復第205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95章 烈火焚城第292章 進攻開封.doc第235章 科技奇蹟第259章 以守待攻第299章 空中堡壘第232章 貨幣戰爭第321章 跨時代的鬼怪式第71章 空軍的命脈第266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會戰第351章 一號作戰第353章 落寞五色旗第24章 近衛飛行團第140章 出口機型第326章 南方軍的野望第380章 憲政提案第370章 空中遭遇第134章 阻擊第324章 核反應堆第102章 採訪第211章 新加坡大空戰第101章 國家寶藏第75章 定點清除第277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75章 定點清除第159章 被圍第18章 外交走向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386章 登門拜訪第337章 諾貝爾獎第220章 難解的局勢第341章 新式浮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