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空軍改組

1941年6月13日,多雲,中山四路德安裡101號的“堯廬”。

航空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召開了一次特別的空軍擴大會議,宋子文、孔祥熙、何應欽、白崇禧、陳誠、賀耀組、徐永昌、宋美齡、周至柔、唐生智、龍雲等委員,以及沈德燮、黃鎮球、黃光銳、胡百錫、毛邦初等航空委員會重要成員參與。一屋子將星閃閃,其中有一個不太和諧的微胖眼睛便衣男混雜其中,衆人皆摸不到他的底細。

“委員長到!”王世和的聲音響起。衆人都站起來迎接。

“各位請坐,暫時一切從簡。今日召集大家是向各位介紹一位遠方的客人。他就是勵志社南洋分社的何俊才。”蔣委員長指着何俊才說。何俊才站起來向大家致意。

“南洋和海外華人捐款捐物支持我們的抗戰事業,其中一部分人秘密組織了援華航空特遣隊,何俊纔是他們的聯絡人。”

“何俊才提供的情報顯示,日軍將在近3月全面換裝新型“零式”戰鬥機,屆時對我國各城市的轟炸作戰將由零式戰鬥機護航。這款戰鬥機的性能全面超過我們正在使用的I-16,防空形勢異常嚴峻。爲了使航空委員會更有效率,我決定將其改組。”蔣介石揮了揮手。

“委員長令!”侍從室二處主任陳布雷站起來宣讀。其他人全部起立。

“航空委員會改組爲空軍總司令部。蔣委員長親任空軍總司令,周至柔任空軍副總司令。下設參謀部、作戰部、裝備部和訓練部四部門,另設總務處、人事處等直屬機構。”

“參謀部負責空軍作戰計劃制定,情報收集,由胡百錫任參謀長,何俊才任副參謀長。下設參謀處和情報處。”

“作戰指揮部負責指揮全國空軍作戰,由毛邦初任總指揮,黃鎮球爲副。下設四路作戰部及地面防空處。”

“裝備部負責空軍技術裝備的研製和生產,負責機場設施的建設,由黃光銳任部長。下設技術處、設備處和建築處。”

“訓練部負責空勤和地勤人員的訓練,由沈德燮任部長,林偉成爲副。下設訓練處、教育處。”

“另任命何俊才爲增設的第四路作戰部指揮,授何俊才空軍上校軍銜。”

衆人領命後互相對視了一下,看來何俊才並非南洋華人領袖那麼簡單,看樣子更像是蔣委員長的心腹。要知道,抗日後空軍的作用性逐漸顯露出來,作爲一股決定性力量,對其他軍閥的威懾效果是很明顯的。空軍先於陸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何先生,哦,現在應該稱呼爲何上校了。何上校帶來了一些南洋的科技成果,相信各位願意一見”蔣委員長知道這個任命大部分人難以理解,決定也帶他們去觸電一下。

於是新任命的空軍上校何俊才同學再次登上DC-2的駕駛室,將坐得滿滿的中央政府高層人員帶到浮空基地上。

降落後一干人等同樣出現心跳加速、頭暈目眩的感覺。而蔣宋二人已經是二次登上浮空基地,但仍感覺到心情澎湃。

何俊纔將大家迎入軍事區的空勤指揮室,像一個導遊一樣向大家介紹他自己已經編好的故事。

“歡迎大家來到浮空基地,也就是現在的空軍第四路作戰基地。大家可以簡單的將它理解成浮在空中的航空母艦,當然我們是真正的航空,而不是在海面上的航空”何俊才輕鬆的講解讓大家逐漸放鬆下來。

“浮空基地是我們海外華人組織在對飛艇、航空母艦和各類飛行器上的研究後花費5年時間秘密製造的。他能在兩萬米內的高度以300米每秒的速度垂直升降,到達平流層後可以以每小時300公里的速度移動。”

“浮空基地上裝備雷達設備和部分防禦措施,但是主要還是以高度來防禦”何俊才的介紹中有所保留,雖然來的這羣人中後世並沒有暴露出什麼漢奸之類的,但是某些明顯的親日派人士還是少談爲好。

何俊才賦予了第二批遊客除核心區域外的權限,一人送上一本建議參觀指南,讓他們自己去參觀去。而他本人則邀請了以後會頻繁打交道的頂頭上司和同僚繼續留在空勤指揮室商量下一步的計劃。

關上門後,何俊才抹了把汗,對周至柔、胡百錫、毛邦初等一干人說:“怎麼樣,各位長官,這個浮空基地還看得過去吧”

“如果這都還是看得過去,那日本人那點家當簡直上不了檯面。”周至柔笑着說。今天顯然是他42歲以來感到最高興的一天。從1933年周至柔赴歐美考察空軍以後,周至柔就脫離了陸軍體系,開始了自己的空軍生涯。在這些年間,他歷任中央航空學校校長、全國航空建設委員會常務委員、航空委員會主任。中國空軍飛機的採購、人員的訓練,甚至連軍費的籌措都是由周至柔負責的。可是現在看到陪都每天在日寇的轟炸下呻吟,他非常痛苦。不是中國空軍不努力,確實是由於在人員、技術和裝備上差距太大,空軍再這樣打下去就快成光桿司令了。在這種情況下突然有人告訴他其實我們的科技領先於世界水平,他感覺太幸福了。

“是啊,要是我們多一些這種浮空基地,打敗日寇。不,甚至攻擊日本本土都是之日可待啊。”剛被任命爲作戰指揮部總指揮的毛邦初說到。毛邦初是蔣介石的老牌心腹,浙江奉化人,且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曾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筧橋的中央航空學校就是他籌建的。

“呃,這個,怪我沒有解釋清楚。”何俊才說“這個浮空基地原來設計是用於訓練的,所以非緊急情況最好不要承擔戰鬥任務。他的防禦能力很弱,目前更是基本沒有武裝。再則南洋華人秘密籌建浮空基地花費了很多的資金,隨着歐洲戰爭的開展,日本目前有南下的趨勢,戰備物質不再好弄,所以我只能帶着未武裝完的浮空基地和相應的技術回來。短期內只有靠我們自己了。”

“這樣啊,看來我們還是想得樂觀了一些。”黃光銳接過話頭。對於黃光銳,何俊纔是非常佩服的。這位中國空軍在戰術、裝備和研究方面的元老一手促成了廣東空軍歸附南京政府,促使陳濟棠下野。並在抗日成功後全面內戰一觸即發之際辭去一切職務去美國。1922年,黃光銳才攜帶飛機器材回國,任大元帥府航空局飛機隊隊長,並協助航空局長楊仙逸研製出一架飛機。孫中山命名這架飛機爲“樂士文號”。1924年,黃光銳任廣東航空學校飛行教官,後任校長。1927年任廣東空軍參謀長,後升任廣東空軍司令。在此期間,他爲培訓航空人才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培養出來的學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血戰長空,奪得輝煌戰果。抗戰期間,我國空軍共擊落日寇戰機63架,其中39架是他的26名學生擊落的。他先後創辦空中射擊訓練班、空軍軍士學校、空中攝影器材保修所、無線電器材修造廠,從而在抗戰時期保障了空勤、地勤的人才和器材的供給。黃光銳在1937年創辦了中央航空研究所,集中了一批航空科研專家,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開展航空軍事科學研究,他們設計並製作了3個型號的教練機;研製了用竹木製作的飛機構件以及竹製副油箱。這些成果當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我攜帶回來的一些技術是目前歐美國家正在研究的,還沒有列裝。搞到這些技術,犧牲了我們一批優秀的情報人員。相信有了這些技術,我們的軍事工業能上一個臺階。”何俊才進而介紹到,“下一步還請黃將軍(黃光銳時任少將)幫忙組織人員爲浮空基地現有的35架飛機和近程防禦設備安裝武器,另外還請儘快在遠離城區但交通方便的地方修建一個地面基地,供浮空基地停泊。”

“沒有問題。”黃光銳滿口答應,“但是我有幾個建議,首先是我希望將中央航空研究所搬到浮空基地上,這裡的研究條件、保密和安全都比成都現有的環境好。另外一定要做好對技術的保密。”

“說到這保密,我覺得一定要重視。何上校,我看你在參謀部就將情報處的擔子負擔起來,現有的處長會來協助你。不但負責對外情報的收集,還負責對內的安全。”另一頂頭上司,參謀部參謀長胡百錫說到。

“說起情報,在戰場情報方面,浮空基地是非常佔據優勢的。它上面所裝載的雷達比英國人目前使用的先進得多,能偵查到300公里內的飛行目標。另外由於高度高,不受地形的限制。浮空基地攜帶了四架偵察機(沒敢說無人的),他們尺寸很小,飛行高度高,速度快(噴氣式的當然又高又快),且攜帶了通信、雷達和照相設備,其雷達能偵查100公里範圍內的目標。”何俊才知道現在戰爭,情報就是優勢。

“另外通信設施也是浮空基地的一大優勢,我們使用了一種‘數字’的通信手段。這種方法加密性好,敵人幾乎不可能竊聽。通信範圍大,抗干擾性強。裁判機還兼顧其控制範圍內的通信樞紐任務。”後世來的何俊才怎麼不知道信息戰的厲害。

“各位長官,你們所在的這個空勤指揮室集中了指揮(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情報(intelligence)的功能,能方便地進行空中指揮,是一個完整的C3I系統”。何俊才進而向大家解釋道,他準備無恥地剽竊C3I的相關理論了。

“看來我們以前真是井底之蛙啊,國外科技水平已經發展如斯。”黃鎮球感嘆道。

“也不全是把,這套系統是我們在歐美國家航母艦載控制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的,使用了一些尚未公開的技術,歐美現有航母的空勤指揮還達不到這個程度。”

“剛剛黃將軍(黃光銳)提了一個要求,我也想跟何老弟你提個不情之請。我相信以後的作戰會更加依靠這個系統,我想在浮空基地上設置一個訓練處的基地,培訓我們的飛行員如何在新環境下進行戰鬥”。訓練部部長沈德燮說道。這位也是空軍界的元老,時年45歲。曾任國立保定航空學校校長),國民第三軍航空司令,海軍航空處處長,國民政府軍政部航空署軍務處處長,航空署上海航空工廠廠長。該廠仿製成功法國高德隆-59教練機,沈親自試飛。後任航空委員會技術廳廳長和航空委員會訓練總監部總監、航空委員會副主任。

“呵呵,沈將軍。剛纔我也介紹過,原本浮空基地就是爲訓練所設計的,所以我也正有此意。除您說的外,浮空基地上還有數十套模擬飛行系統,可以有效降低首飛難度;5架雙座教練機;以及戰術培訓室。相信這些設備沈將軍都能用得上。”何俊才終於講到自己的專業,雖然是兼職的飛行教練。

“那麼看來大家都瞭解了我們空軍的新基地,至於參謀部、作戰指揮部、裝備部和訓練部在浮空基地上的人員,請各部門拿出一個計劃,報給總務廳和人事部。”周至柔非常高興,看到中國空軍事業能上一個新臺階他非常欣慰。

.........

雙更奉上,七夕快樂!

新人求收藏,求推薦!

第376章 全境光復第189章 虎虎虎第421章 中俄邊界勘定第327章 風往北吹第335章 飛赴德黑蘭第103章 比試第43章 爆炸性新聞第364章 迅速推進第179章 鮮血工廠第110章 上高戰役(三)第367章 大和與武藏第283章 中途島空戰第40章 日本人的報復第160章 火焚野獸第255章 贛之局勢第21章 蘇聯之行第270章 日軍的新武器第300章 轟炸日本第261章 重要的勝利第258章 渡湖第196章 東方之珠第314章 進攻南京第189章 虎虎虎第206章 新加坡的上空第268章 火炬行動第28章 歐羅巴之旅(二)第109章 上高戰役(二)第99章 舊金山第247章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第276章 悲情莫斯科第187章 戰爭腳步第1章 哥穿越啦第14章 打火機之夜第163章 烈風的表演第43章 爆炸性新聞第286章 中航公司第29章 收穫第309章 隴海線第421章 中俄邊界勘定第153章 火箭彈逞威第267章 日本的亂局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407章 相逢一笑第212章 空中大捷第342章 天庭級第350章 沙皇復辟第191章 企業號的輓歌第375章 大和號沉沒第162章 攻擊機第295章 坦克大戰第63章 王牌的隕落第315章 機降作戰第245章 亂套了的世界第255章 贛之局勢第84章 回國第280章 公司化運作第170章 面見元首第269章 搶救北京人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會戰第141章 視察第190章 改變了的歷史第318章 中日密約第272章 B29和B25有了第272章 B29和B25有了第195章 整編第259章 以守待攻第151章 野馬亮相第123章 野馬出世第384章 進攻新西伯利亞第48章 處子秀第129章 中條山會戰(一)第293章 日軍的反擊第323章 僵持的歐洲戰場第262章 勝利的影響第112章 上高戰役(五)第379章 譴責提案第235章 科技奇蹟第79章 中蘇商貿第193章 太平洋的危機第257章 前哨陣地第317章 世界局勢第262章 勝利的影響第73章 軍購第332章 死亡之路第336章 德黑蘭宣言第69章 長江上的死神第271章 中國的新戰鷹第273章 戰略轟炸的準備第302章 戰略航空師第7章 重整武備第349章 海參威第54章 商業奇才第33章 國際震動第407章 相逢一笑第368章 蚊式出擊第180章 失樂園第377章 山雨欲來第212章 空中大捷第39章 倫敦燒起來了第382章 新西伯利亞
第376章 全境光復第189章 虎虎虎第421章 中俄邊界勘定第327章 風往北吹第335章 飛赴德黑蘭第103章 比試第43章 爆炸性新聞第364章 迅速推進第179章 鮮血工廠第110章 上高戰役(三)第367章 大和與武藏第283章 中途島空戰第40章 日本人的報復第160章 火焚野獸第255章 贛之局勢第21章 蘇聯之行第270章 日軍的新武器第300章 轟炸日本第261章 重要的勝利第258章 渡湖第196章 東方之珠第314章 進攻南京第189章 虎虎虎第206章 新加坡的上空第268章 火炬行動第28章 歐羅巴之旅(二)第109章 上高戰役(二)第99章 舊金山第247章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第276章 悲情莫斯科第187章 戰爭腳步第1章 哥穿越啦第14章 打火機之夜第163章 烈風的表演第43章 爆炸性新聞第286章 中航公司第29章 收穫第309章 隴海線第421章 中俄邊界勘定第153章 火箭彈逞威第267章 日本的亂局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407章 相逢一笑第212章 空中大捷第342章 天庭級第350章 沙皇復辟第191章 企業號的輓歌第375章 大和號沉沒第162章 攻擊機第295章 坦克大戰第63章 王牌的隕落第315章 機降作戰第245章 亂套了的世界第255章 贛之局勢第84章 回國第280章 公司化運作第170章 面見元首第269章 搶救北京人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會戰第141章 視察第190章 改變了的歷史第318章 中日密約第272章 B29和B25有了第272章 B29和B25有了第195章 整編第259章 以守待攻第151章 野馬亮相第123章 野馬出世第384章 進攻新西伯利亞第48章 處子秀第129章 中條山會戰(一)第293章 日軍的反擊第323章 僵持的歐洲戰場第262章 勝利的影響第112章 上高戰役(五)第379章 譴責提案第235章 科技奇蹟第79章 中蘇商貿第193章 太平洋的危機第257章 前哨陣地第317章 世界局勢第262章 勝利的影響第73章 軍購第332章 死亡之路第336章 德黑蘭宣言第69章 長江上的死神第271章 中國的新戰鷹第273章 戰略轟炸的準備第302章 戰略航空師第7章 重整武備第349章 海參威第54章 商業奇才第33章 國際震動第407章 相逢一笑第368章 蚊式出擊第180章 失樂園第377章 山雨欲來第212章 空中大捷第39章 倫敦燒起來了第382章 新西伯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