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戰略合作

緬北打掃乾淨後,遠征軍再無後顧之憂。經過進近一個星期的血戰,終於將戰線穩定在密支那、八莫、曼德勒、棠吉和景棟一線,比陳際帆之前預想的還要好!

這一個星期陳際帆沒有一刻空閒,他首先向蔣介石彙報殲滅18師團的過程,同時提出他要留下一支部隊駐守果敢的請求。陳際帆擔心老蔣不同意,反覆在電報裡強調,這關係到未來國家的領土問題,請務必批准等等。

老蔣又不是傻子,果敢的部隊是什麼人他難道就一點消息都沒有?他沒有立即答應,而是來電質問陳際帆,爲什麼在他的部隊中會有大量的共產黨部隊存在?爲什麼這麼大的事事先竟然不報告?

當然了,老蔣也只能用電報發發脾氣,現在陳際帆的威望如日中天,儼然就是緬甸戰場的救世主,不光是美國人、英國人知道這個響亮的名字,知道中國軍隊裡面有一支名爲“神鷹”的部隊,而且在遠征軍自己的嫡系部隊中,陳際帆也享有別人無法代替的威望。

這還不算後方的將軍們、那些成天拿筆桿子的知識分子們,老蔣再蠢,也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對陳際帆有什麼舉動。他很清楚,美國人之所以很痛快地起運40個師的裝備,與中國軍隊在緬甸戰場上的上佳表現是分不開的,而陳際帆居功至偉!

但是他必須壓壓陳際帆,軍統的戴笠最近才向他報告,陳際帆的部隊中夾雜的有少量的新四軍共產黨,老蔣勃然大怒!不知爲什麼,他對共產黨有一種天生的恐懼,共產黨哪怕只剩下一個人,他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燎原之勢。

老蔣不擔心陳際帆投向共產黨,他還是那句話,要去的話早去了,現在投向共產黨,共產黨除了能給他上緊箍咒外還能給他什麼好處?他不是要裝甲部隊嗎?共產黨有嗎?他在安徽大修機場,共產黨能給他飛機嗎?

經過緬甸戰役,老蔣已經不把陳際帆單單看成一個能用地位和裝備就能使之俯首帖耳的軍官了。這個年輕人一個人就能頂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兩個,他感覺自己已經無法掌控這支部隊。

金錢?開什麼玩笑,陳際帆要是愛錢的話,他可以和孔祥熙鬥富;權力?陳際帆如此年輕就能讓數十萬部隊折服,這還用得着自己給嗎?女人?老蔣想想都搖頭,他們這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按說應該早成家了,可爲什麼到現在一個都沒有結婚?這個問題老蔣和他夫人不止一次在臥室討論過,老蔣綜合各方面信息,這傢伙的興趣不在這上面,而是熱衷於開疆拓土。

這小子和自己上演苦肉計的同時也把英國人給套進去了,他不經請示私自駐軍果敢,老蔣很是頭疼。不過他畢竟也是一代梟雄,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拿新四軍說事。

他知道陳際帆想幹什麼,把新四軍招來無非是利用新四軍在後方的生存和遊擊能力將果敢地區掌握在手裡。這一點是符合老蔣的利益的,他也想趁此機會在國內宣傳宣傳,抗戰時期老蔣最在意民心,果敢的事情可以讓國內那些報紙將實現從飛漲的物價轉移到這邊。一個領袖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尚能爲國拓展領土,老蔣想想都得意。

當然了,在國際上他只能裝糊塗,面對英國大使的詢問,老蔣送他三個不知道。而面對美國大使的詢問,老蔣看在物資裝備的份上回答說這是軍事需要,緬北的防禦線需要當地人的參與,否則就會有缺口等等。

嘴上這麼說,老蔣還是需要陳際帆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對付陳際帆,老蔣思來想去終於找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緊緊地把他變成心腹,讓他去打仗。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首先是讓國際上尤其是美國人看得見,“神鷹”的作戰是在他蔣中正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讓美國人放放心心地將裝備物資運來;

其次是讓中共和民主黨派打消念頭,“神鷹”和中央政府關係親密,想打主意的掂量着辦;

其三是讓陳際帆不停地打仗,打贏了功勞是自己的。打輸了,“神鷹”也就沒什麼威脅了。

老蔣之所以能想出這個對策,絕不是自作聰明的拍腦袋,他是建立在大量情報的基礎上的,至少他知道,陳際帆不會加入共產黨,更不會成爲割據一方的軍閥,這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似乎把自己當成救世主,想要憑着他的十萬部隊南征北戰,好!既然不能隨心所欲用之,那就不妨讓他去,自己只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就可以了。

老蔣是個人精,可陳際帆也不是甘於被利用的人,他想實現七個人的理想,就必須處處小心。老蔣大部分都猜得不錯,就一點,陳際帆很善於在各種勢力中謀求最大利益,這份外交才能比老蔣要強得多。

所以陳際帆理直氣壯地想老蔣解釋了一下,並且還伸手要了一個旅的番號(陳際帆知道旅這個級別老蔣沒有理由推脫,因爲空番號很多),他將新四軍和林旭文的部隊全部編成“神鷹”獨立第12旅,負責駐守果敢。至於解釋,陳際帆還是很給委員長面子的,他的解釋和老蔣猜測的差不多。特別強調,他對第12旅有全部的軍事指揮權等等。

這個解釋其實是不夠的,陳際帆將王楚英的部隊一部分編進了特種部隊,其餘大部分經過說服,全部編進了獨一旅,他要把獨一旅變成一個全美械的重裝步兵師。

緬甸戰事讓史迪威很欣慰,當戰局穩定下來的時候,他受蔣介石邀請,欣然決定到昆明與老蔣會面,同時他還有很多話要和據說也要回國的陳際帆講。

隨着71軍、52軍和第2軍等精銳部隊陸續開往緬北,日軍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只得轉爲防禦,派飛機日夜不停轟炸中國軍隊的陣地。雙方的僵持對中國來說就是勝利,因爲美國人的物資還在源源不斷地從印度吉大港通過英帕爾轉運過來。

而對於英國人而言,這個局面他們是完全能接受的。日本人若佔領緬甸全境,則印度東面將全部暴露在日軍的兵鋒之下,筋疲力盡的英國人現在哪還能應付日軍幾個師團的進攻?中國人沒有佔領緬甸,這對英國人來說絕對是好消息,首先他們還能通過援華物資渠道影響中國,其次緬甸在中國人手裡要比在日本人手裡跟麻煩。

美國人最滿意,現在他們正準備在太平洋上反攻,有限的部隊根本無法用在東南亞,可是他們又希望自己的盟友尤其是中國能夠有所作爲,儘可能拖住更多的日軍。現在看來,中國人沒有讓他們失望,中國人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打出這個戰績,已經足以讓他們的軍隊在盟軍中佔有一席之地。羅斯福承諾的四十個師的裝備已經啓程,他要授權史迪威在1942年爲中國軍隊中的精銳部隊換裝。

緬甸的戰局居然能打成多方共贏的局面,這是陳際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

而倒黴的是日軍,1942年5月,日本海軍的中途島作戰計劃被批准,海軍主力艦隻全部調往太平洋,印度洋上出現真空。駐緬日軍的補給只能通過陸地從東南亞進行,航空燃油、炸彈等補給受到嚴重削弱。

1942年5月11日,陳際帆率獨一旅、“神鷹”特種部隊離開果敢地區,經臘戍沿滇緬公路撤回昆明。蔣介石也於5月13日從重慶攜夫人來到昆明。

一時間,西南邊陲的昆明城裡風雲際會,成了中外記者聚焦的地方。

史迪威於12日上午乘飛機回昆明後,連飯都沒顧上吃,直接驅車到陳際帆那兒,因爲他有很多話要說。史迪威好歹在美國也是當過師長的,緬甸戰役打成這個樣子,他知道陳際帆有功,現在他心中裝有一個龐大的計劃,需要和他的老朋友陳際帆將軍討論討論。

國內收到他的報告後,要求他影響中國政府在未來一年內至少訓練三十個師,其中不少於十個師用於緬甸戰場的反攻。至於史迪威特別提到的陳際帆,羅斯福總統要求史迪威儘可能多地瞭解這支部隊,包括軍事技能、政治走向等,並提交一份詳細的報告,之後才能考慮單獨對“神鷹”軍團的援助計劃。

“陳,我的朋友,你幹得真漂亮,你和蔣委員長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戲劇,現在緬甸戰局穩定,陳你功勞第一。”史迪威一見面就不吝嗇讚譽之詞。

陳際帆上前和他禮貌性地擁抱一下,將史迪威請進來坐下後,很謙虛地講:“史迪威將軍,是我們中國的優秀士兵,是他們的勇敢纔有今天的局面。”

兩人簡單客套了兩句後,史迪威直接切入主題,他把美國政府關於幫助中國武裝三十個美械師的計劃向陳際帆透露了一遍,詢問陳際帆的意見。

陳際帆沒有什麼意見,只是希望美國政府能及時兌現,他強調這不僅僅是幫助中國,更是幫助美國,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節節勝利,很可能讓他們的野心再度膨脹,一旦讓日軍逼近美國西海岸,美國人不得不將準備援助歐洲的物資、裝備和兵員調往西海岸,這會大大影響歐洲的戰爭進程。而能夠阻止日軍的,就只有中國。

陳際帆揶揄史迪威一句:“你們海軍陸戰隊的小夥子們準備好了嗎?準備好和日本人在叢林、沼澤和海島上廝殺了嗎?現在日軍已經抵達赤道地區,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大陸,其誘惑力一點也不比中國大陸差。”

史迪威對日軍的戰鬥力是有着深刻體會的,他真的不敢想象嚼着口香糖的美國大兵和這些有着狂熱武士精神的日本人在一起廝殺是個什麼樣的景象。他承認陳際帆說的都是事實,不過,他還是希望從陳際帆嘴裡瞭解這個東方戰神到底在想些什麼。

史迪威道:“說實話陳,我不認爲你在緬甸駐軍僅僅只是爲了幫助盟軍,你對英國人的大喊大叫也絕不是爲了更好地進行戰略欺騙,你是在向英國人示威,你想爲自己的國家謀取最大利益對嗎?”

陳際帆靜靜地看着史迪威:“這有什麼不對嗎?我們的祖國在這場戰爭中付出多少代價您最清楚,我們犧牲了多少優秀的軍人您也知道,我們的工業實力不強,可是我們中國人用血肉之軀拖住了一百多萬日軍,想想吧,這一百多萬日軍要是進攻印度,或者澳大利亞,想想戰爭的進程會怎樣?我們付出了這麼大的犧牲,難道不該收回曾經屬於自己的東西嗎?”

史迪威道:“可是你這樣會破壞盟軍的團結,會影響盟軍的下一步合作。陳,你正在滑向一個深淵,一個狂熱的民族主義的深淵,這對你沒好處,對中國更沒有好處,真的。”

“我不這麼認爲,”陳際帆搖搖頭,“你們美國士兵爲什麼作戰?爲美國。蘇聯人爲什麼作戰?爲蘇聯。我是中國軍人,支撐我一直戰鬥的動力就是中國的國家利益,這是沒有任何疑問的。作爲個人,我把你當做是朋友,可是國家之間沒有友誼,只有利益。你可以給總統先生寫信,告訴他,我們只想收回屬於中國的領土,一個能夠自立自強的中國在東方是符合美國利益的。我將通過自己的影響,請蔣委員長在外交上做一些改變,中國雖然弱,可在盟軍中是平等的一份子,未來的世界格局中,中國將佔有一席之地!”

“可是英國人已經感到威脅,他們甚至認爲你在趁火打劫,他們拒絕與你合作。”

“這是他們的事,我想美國人蔘與戰爭絕不是爲了維護罪惡的殖民統治,絕不是爲了英國人在東南亞印度的暴力掠奪。看看英國人在緬甸都做了些什麼,沒有英國人,我們也能獨立完成緬甸反攻,我的部隊甚至還可以在華東地區開始反攻。這樣將大量拖住日軍,對太平洋戰場是有幫助的。”

“好吧,”史迪威道,“先不說這些,據我所知,你能指揮的部隊最多有二十萬人,而且這二十萬人的裝備很雜,不僅維護困難,而且彈藥補給基本爲零,單單靠一個坦克師,是無法完成您的計劃的。您覺得我可以爲你做些什麼呢?”

陳際帆示意胡云峰拿出一副中國地圖,指着安徽以北對史迪威道:“我們的作戰方向有兩個,一是向西北方向出擊,在大平原上使用裝甲部隊對華北日軍實施打擊,這樣可以和華北的八路軍相互配合。您知道的,中國的軍隊如果能團結起來,戰鬥力是很強的。八路軍的裝備非常原始,可是他們卻能拖住幾十萬日軍。華北如果能勝利,下一步還可以向東北進軍。”

史迪威搖搖頭,“沒有空軍的支援,恕我直言,陳,你可能不會成功。”

“這正是我擔心的,緬甸戰場如果有制空權,我們就能直接打到仰光。史迪威將軍,希望你幫幫我,我需要空軍,需要足夠的裝甲部隊,相信我!”陳際帆的顏色一下子變得很沉重,是史迪威從沒見過的那種沉重。

“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史迪威伸出手來握住陳際帆的手,“你是我最尊敬的人,儘管你很年輕,從您身上我看到了這個古老國家的未來,那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未來,美國人民願意和所有追求自由平等的人一道去實現它。可是陳,我親愛的朋友,你總該告訴我你對未來的計劃吧。我知道你是一個有遠見的將軍。”

陳際帆笑笑,“美利堅總統和國會是想從我這裡知道更多的東西是吧?好吧,但是我要求保密,你可以和總統先生說,但僅限於此。將軍,能不能做到?”

史迪威聳聳肩,“請說,我以上帝的名義保證。”

陳際帆道:“我首先想通過您向你們的總統先生說明,在對日作戰上,只有中美兩國纔可能是真正的盟友。戰後的世界格局,我想一定是由美蘇主導的,而中國理所應當獲得它應有的地位,誰幫助我們,誰就能在中國獲得最大的利益。一個有購買力四億人口的大國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忽略的巨大市場。至於我和我的戰友,我們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光復國土,僅此而已!”

陳際帆當然不能在史迪威面前揚言,我要去收復外興安嶺,我要收復蒙古什麼的,那不是找抽嗎?

“好吧,我想知道,您怎麼建設空軍,要知道空軍絕不僅僅是靠幾架飛機就可以的。”

“我知道,我們做了很多準備工作,首先是在安徽修建了很多機場,如果有可能,美軍飛機從安徽起飛轟炸東京的風險會小得多。我們正在培訓飛行員,當然這需要你們的幫助,我們需要飛機,需要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和運輸機,甚至我們可以合作建雷達站。”

“可以,培訓飛行員,你可以找陳納德將軍。他能夠幫助你完成夙願,對了,你可以走蔣夫人的路子,陳納德對蔣夫人言聽計從。”

史迪威繼續說道:“我會盡快向總統報告,給你們提供飛機。美國政府會把最優秀的戰機提供給你,總統先生知道你,我個人也相信你。”

“將軍,除此之外我還需要至少四個師的裝甲部隊,以及十個步兵師的裝備。實際上,很多部隊都需要裝備。”

“這個目前有些問題,我有分配裝備的權利,可是蔣委員長希望優先裝備他的嫡系部隊,當然,我可以滿足你六個步兵師,裝甲師和空軍的裝備要等我向總統彙報後才能做決定。”

陳際帆站起來道:“好,希望能儘快。日軍應該會在今年針對貴國海軍實施大規模進攻,爲了能拖住更多的日本人,還是儘快的好。”

史迪威一聳肩,“陳,你是個出色的外交家,好,我會盡力的!不過你要在蔣委員長面前得到更大的權利。”

“將軍,如果有可能,請你優先裝備孫立人將軍、廖耀湘將軍和戴安瀾將軍的部隊,至於其他的,蔣委員長會有分寸。”陳際帆道。

“沒問題,我會給蔣先生提議,新38師和新22師重新編制,各擴建爲美式裝備的一個軍,加上200師,由美國派教官負責訓練。”

陳際帆送走史迪威後,軍委會侍從室發來公函,讓陳際帆等準備迎接委員長的到來。

胡云峰道:“頭,真正的好戲要上演了,這次無論如何要爭取到十個師的編制。”

第310章 驚天手筆第235章 火中取栗第397章 曉以大義第296章 移交兵權第百二十二章 白湖農場第百九章 以硬對硬第40章 不速之客第264章 機關盛宴第217章 坎坷歸途第439章 前沿視察第337章 席捲魯東第263章 行藏暴露第百九十五章 第三戰區第262章 遠行之前第百十六章 兩棲攻擊第百八十四章 惡魔降臨第60章 特戰揚威第323章 菏澤大捷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587章 大戰黑海第445章 兩翼齊飛第575章 旁敲側擊第226章 新聞發佈第346章 災情如火第259章 外交縱橫第560章 問道先賢第百十六章 兩棲攻擊第364章 常德會議第520章 毫無懸念第558章 六步反攻第438章 戰略聯手第579章 戰爭結束第470章 貴客再訪第290章 鉗形攻勢第632章 未來理想第412章 名聲大噪第255章 樹大招風第623章 東京巷戰第261章 歷史插曲第百二十七章 轅門射戟第43章 協商合作第百九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612章 致命一擊第550章 共謀大計第588章 登陸準備第316章 初見成效第216章 大鬧虹口第47章 威震皖中第百三十七章 右翼包抄第百七十七章 風捲殘雲第364章 常德會議第617章 仙台外圍第50章 兵強馬壯第70章 混入南京第75章 抗日宣言第33章 日軍進剿第210章 澱山湖畔第百七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459章 激戰丹東第283章 臨危受命第395章 左右逢源第599章 釜山練兵第45章 首次攻堅第78章 軍界新星第484章 突遭攻擊第百八十五章 兩手齊抓第526章 初現戰機第546章 艱難支撐第350章 民心所向第274章 覲見領袖第36章 生死阻擊第385章 愛國軍閥第42章 選舉風波第百四十五章 部隊改制第396章 實業整頓第370章 戰略合作第335章 誰是王牌第365章 江南旋風第590章 遭遇勁敵第571章 完勝西路第95章 建軍理念第582章 脣槍舌劍第354章 衆望所歸第38章 戰後總結第516章 廟算於前第343章 大局爲重第475章 鉅額交易第219章 醞釀改制第422章 重創勁敵第72章 搗毀魔窟第13章 神鷹之怒第355章 交淺言深第320章 多路圍剿第284章 同古交接第98章 圍三闕一第495章 敵後堅守第89章 安全撤退第625章 見好就收第354章 衆望所歸第511章 屯兵迪化
第310章 驚天手筆第235章 火中取栗第397章 曉以大義第296章 移交兵權第百二十二章 白湖農場第百九章 以硬對硬第40章 不速之客第264章 機關盛宴第217章 坎坷歸途第439章 前沿視察第337章 席捲魯東第263章 行藏暴露第百九十五章 第三戰區第262章 遠行之前第百十六章 兩棲攻擊第百八十四章 惡魔降臨第60章 特戰揚威第323章 菏澤大捷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587章 大戰黑海第445章 兩翼齊飛第575章 旁敲側擊第226章 新聞發佈第346章 災情如火第259章 外交縱橫第560章 問道先賢第百十六章 兩棲攻擊第364章 常德會議第520章 毫無懸念第558章 六步反攻第438章 戰略聯手第579章 戰爭結束第470章 貴客再訪第290章 鉗形攻勢第632章 未來理想第412章 名聲大噪第255章 樹大招風第623章 東京巷戰第261章 歷史插曲第百二十七章 轅門射戟第43章 協商合作第百九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612章 致命一擊第550章 共謀大計第588章 登陸準備第316章 初見成效第216章 大鬧虹口第47章 威震皖中第百三十七章 右翼包抄第百七十七章 風捲殘雲第364章 常德會議第617章 仙台外圍第50章 兵強馬壯第70章 混入南京第75章 抗日宣言第33章 日軍進剿第210章 澱山湖畔第百七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459章 激戰丹東第283章 臨危受命第395章 左右逢源第599章 釜山練兵第45章 首次攻堅第78章 軍界新星第484章 突遭攻擊第百八十五章 兩手齊抓第526章 初現戰機第546章 艱難支撐第350章 民心所向第274章 覲見領袖第36章 生死阻擊第385章 愛國軍閥第42章 選舉風波第百四十五章 部隊改制第396章 實業整頓第370章 戰略合作第335章 誰是王牌第365章 江南旋風第590章 遭遇勁敵第571章 完勝西路第95章 建軍理念第582章 脣槍舌劍第354章 衆望所歸第38章 戰後總結第516章 廟算於前第343章 大局爲重第475章 鉅額交易第219章 醞釀改制第422章 重創勁敵第72章 搗毀魔窟第13章 神鷹之怒第355章 交淺言深第320章 多路圍剿第284章 同古交接第98章 圍三闕一第495章 敵後堅守第89章 安全撤退第625章 見好就收第354章 衆望所歸第511章 屯兵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