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請君入甕

18師團師團長被擊斃的消息很快傳遍了緬甸戰場,中國軍隊士氣大振,從將軍到士兵都感覺勝利的希望來臨。後方的蔣委員長一臉得意,因爲緬北大捷有他一份功勞。老蔣拿着戰報笑逐顏開,一想到他這麼個嚴肅的人居然會配合陳際帆演戲,而且結果這麼成功,他就掩飾不住自己的得意。

下面的人自然少不了拍馬屁,就連一向和他不爽的史迪威都發來電報,稱讚他具有東方人的智慧。史迪威把他的計劃詳細講了一遍,現在史迪威似乎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單靠中國軍隊根本無法收回緬甸全境,他認爲中國人最後的底線應該是守住緬北,然後從印度擴寬一條到昆明的公路。此外史迪威還重提他的三十個師的計劃,不過他更加大方,提出增加十個師裝備“神鷹”軍團,用於在中國內地收復國土。

史迪威又壞事了。老蔣的臉色更加難看,倒不是因爲他不願意給陳際帆裝備,而是他覺得這件事應該由他來主持分配,史迪威這樣做,把他這個中國戰區總司令置於何地?陳際帆以後還會聽他的嗎?

老蔣思來想去,越來越覺得陳際帆和他的部隊不能再呆下去了,否則其威望會與日俱增。他叫人給陳際帆起草電報,命令陳際帆收拾完18師團殘兵後,率部會昆明,他要親自主持嘉獎。

和老蔣的多疑比起來,延安的中共中央對陳際帆參與指揮的兩次大戰給予高度評價。老毛和朱老總兩人對陳際帆的軍事才能讚不絕口,尤其是老毛,他對陳際帆能夠將敵後游擊戰和正面的運動戰有機結合及用途高度評價。

“老毛,”朱老總笑呵呵地道,“軍事上人家似乎是領先與我們的,當然也領先於國民黨部隊,只是陳際帆在政治上的佈局意義深遠啊。”

“老總也這麼看?”主席點着一支菸,“那就請總司令評點評點,此舉有何深意啊?”

“新四軍可以在緬北落地生根,將來可以把勢力延展到雲南、廣西甚至貴州,而陳際帆則可以實現他所謂的開疆拓土的目標。只是這個年輕人哪來這麼大的豪情?自軍閥混戰以來,中國軍人已經很少有這種豪氣了,抗日戰爭給我們都上了一課,軍人理應保家衛國!”

“他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在蔣介石的領導下行不通。爲什麼呢?蔣介石這個人現在已經完全蛻變爲大官僚資產階級的代言人,他對外有妥協性,爲什麼有妥協性呢?因爲他對內既不敢發動羣衆,又認識不到人民在戰爭中的巨大力量,總是一廂情願地相信,帝國主義是很強的。蔣這個人,年輕的時候親日,後來和德國打得火熱,現在有一門心思把戰爭勝利的希望寄託在美國人身上。陳際帆開疆拓土的願望恐怕很難實現。當然了,我個人很欣賞他,指點江山如烹小鮮。看得比任何人都遠,此人是中華民族之福!”

“可這樣一個人居然總是遊離於黨外,主席你不覺得遺憾嗎?”

“他對我們共產黨人很熟悉,理論水平甚至可以當我們的師政委,據恩來講,他們第一次見面,陳際帆就認出了恩來,要知道恩來很少讓自己的照片上報,陳際帆怎麼就能一眼認出?至於他們爲什麼要和我們保持距離,那一定是我們還有什麼不完善的地方,有機會我要向他當面請教。”

“恩來說陳際帆曾經很真誠地打比方,說我黨將來能夠獨立執政,但他提出了很多所謂將來的事情。”老總提到。

“是啊,陳際帆還給我提了意見,說什麼預防個人崇拜,這個詞還是我們用來批評斯大林的。我不會搞那一套,人民的民主纔是解決腐敗的根源,陳際帆在安徽的嘗試,嚴格意義上講還有一段距離。扯遠了,老總,緬甸的仗打成膠着,日軍又陷入了一個泥潭,陳際帆功不可沒啊。”

“據說,蔣介石還和陳際帆在外國人面前上演了一出周瑜打黃蓋的好戲,老蔣還很有幽默感嘛,哈哈!”朱總司令爽朗地笑笑。

主席深吸一口煙:“國民黨打仗缺乏想象力,須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強弱之勢是辨證的,爲將者應當準確把握這種變化,審時度勢做出正確決策。沒有陳際帆在臘戍,恐怕這次就是大崩潰的局面。”

“好了,說正事新四軍報上來的情況說,陳際帆希望劉洋的部隊在緬甸大發展,主席怎麼看?”

“棋高一着,他在虎口奪食。不過英國殖民主義已經走到了末路,陳際帆看準了這一點,只要他能說服蔣介石,緬北的漢族聚居區迴歸祖國是大有希望的。誠如此,對陳際帆,我們當以民族英雄視之!”

朱老總道:“就怕這種願望膨脹後,變成極端民族主義,據說陳際帆不止在一個場合表示,如有可能,他將收復北方被佔領土。”

“難度很大,尤其是我國現在是盟軍的成員,除非……”

“除非什麼?”

主席道:“這話不好說啊,讓洛甫、王明他們聽到了,還不翻了天?”

“我不這麼看,”老總搖搖頭,“斯大林的確給過我們幫助,可是抹殺不了沙俄帝國掠奪我領土的事實,更無法掩蓋他趁機要挾國民黨政府讓蒙古獨立的事實!”

“說得對,今年是蘇聯衛國戰爭最困難的一年,也是轉折的一年,蘇聯人民已經從戰爭初期的被動挨打轉向了積極防禦,如果能在一兩次會戰中徹底擊敗德國法西斯,那麼蘇聯戰場的局勢可以徹底扭轉,當然,蘇聯現在還無法兩線作戰,陳際帆難道還敢在老虎屁股上摸一把?”

“主席說的除非,就是這個?不可能,蘇聯人的力量還是很強大,斯大林這個人,到嘴的肥肉他是不肯吐出來的。”

“好了好了,”主席道,“先不提他了,岡村寧次已經下令對華北抗日根據地實施大規模掃蕩,老彭、左權他們的日子不好過。要趕緊想對策!”(五一大掃蕩,作者)

陳際帆忘了五一大掃蕩,可胡云峰沒忘,他已經給安徽的羅玉剛去電,要求對周邊日軍的動向實施嚴密偵察。而陳際帆幹掉百武睛吉後,迅速率領獨一旅和新四軍與胡云峰匯合,準備對18師團最後這一股敵人實施打擊。

這股鬼子現在跟叫花子沒什麼區別,他們的師團長好歹還搶了些糧食,而他們被特種部隊緊緊盯着,有一些鬼子耐不住飢餓想離開隊伍找點吃的,結果有去無回。屍首還被吊在樹上,看得鬼子們觸目驚心。

尤其是師團長失去聯繫,讓這股已經被零敲碎打打得不足兩千人的殘兵更加絕望。有好些傷兵用腳趾頭開槍將自己擊斃,還有的挨在一起引爆手雷。

不過,沒有人會想到投降,對他們來說投降“神鷹”簡直就是下地獄,可是打的話,簡直不知如何打?士兵們餓得連路都走不起了,拿槍都成問題還怎麼打?

胡云峰提醒陳際帆:“鬼子一個師團被咱們溫火煮青蛙慢慢吃掉,不可能無動於衷吧,到現在都沒有動靜很不正常。”

“是不正常!”陳際帆點點頭,“我曾分析過鬼子可能的手段,派大部隊增援幾乎沒有可能。一是他們沒有這麼多兵力,二是沒有路線。他們確實派出了飛機轟炸臘戍,可這挽救不了18師團,也不可能佔領臘戍贏得主動。除此之外我實在想不出日軍還有什麼手段。”

“頭,這你就外行了,不要忘了鬼子同樣也有傘兵。”

“空降?”陳際帆啞然失笑,“就小鬼子那點半吊子的水平實施空降?小胡,你是幹過空降兵的,你說說,在沒有事先詳細情報的地方實施空降,成功率有多高,這裡是高原叢林,不是歐洲大平原。再說小鬼子準備空降多少兵力?”

“如果實施空降,兵力至少要兩個大隊,鬼子的空降兵確實沒什麼經驗,可是不能排除鬼子孤注一擲的想法,如果他們能夠和這夥鬼子取得聯繫,又攜帶大量補給的話,還是很麻煩的。”

陳際帆點點頭,“如果真如你所說,鬼子的空降兵恐怕已經到了,他們按理是要解救百武睛吉的,沒理由爲了這點殘兵敗將如此興師動衆。”

陳際帆在緬北打得火熱,遠征軍其他部隊也不含糊,尤其是東路的杜聿明,起先他極力主張撤退是因爲對中英聯合作戰沒信心,後來英國人跑乾淨了,中國遠征軍獨立擔當抗擊日軍重任後,他敏銳地發現,如果戰術對頭,中國軍隊依然能有所作爲。

不甘示弱的杜聿明率第五軍全部向位於後方的日軍近衛師團側翼發起猛烈襲擊,杜聿明當然不會和鬼子最強悍的師團血拼,他讓裝備較好的200師由東往西進攻,然後自己親率兩個師從棠吉南下,作勢要去同古。

杜聿明知道如果此時打同古,那一定能在鬼子最疼的地方插上一刀,可惜他的部隊不行,因爲日軍只需回頭反撲,就能輕鬆將他的部隊給捲進去。不過,因爲杜聿明的果斷指揮,北線曼德勒的壓力大減,日軍一時無法攻破中國軍隊防線。

日軍現在只有三個師團在緬甸,其中56師團還屬於缺員比較嚴重的,而曼德勒方向中國軍隊五萬餘人依託堅固工事還在頑強抵抗。遠征軍被日軍飛機、大炮的立體火力打擊下傷亡比較嚴重,可日軍用於正面進攻的,僅僅只有56師團和近衛師團一部,兵力不足使得進攻乏力。

這種仗如果打下去,對日軍半分錢好處沒有,因爲成了一線平推,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傷亡。而且隨着戰線的一步步拉長,後勤壓力陡增。

杜聿明現在就是針對日軍的特點讓兩個師抽出精幹力量在同古至曼德勒的滇緬公路沿線對日軍後勤進行打擊。

中日雙方在1942年的5月上旬形成了勉強對峙,如果說還有什麼亮點,那就是緬北的“神鷹”所部遇到了日軍南方軍的空降部隊。

飯田祥二郎本來是準備動用傘兵去解救百武睛吉的,無奈飛機在晚上不明地形,1500餘人的傘兵部隊降落時搞錯了方向,地點離百武睛吉被殲的地方尚有一段距離。18師團被殲的戰報發出後,15軍司令部才重新指揮空降兵向指定地點集結。這一來二去耽擱了不少時間,給胡云峰留出了充分調動兵力的餘地。

胡云峰很遺憾,派出去的特種部隊發回情報表明,日軍空降部隊已經順利空降,並且完成了集結。“神鷹”失去了打擊日軍空降部隊的最佳時機,不過胡云峰也不懊悔,因爲日軍空降部隊的行蹤一直被牢牢掌握着。

緬北果敢地區經過幾個月的經營,已經形成了一個無形的情報網,這張網主要由當地果敢民兵作爲節點,然後傳至各防區的果敢正規軍手裡,再傳到胡云峰的參謀部彙總。而鬼子因爲失去了緬甸人的嚮導,儘管空降之前已經做了周密偵察,可真到了實地還是兩眼一抹黑,地形太複雜了。

鬼子的空降兵由於是深入敵軍腹地,所以格外小心,與18師團殘部取得聯繫後,很快朝着這裡奔來。

情報隨着電波飛快傳至陳際帆手裡,他正指揮獨一旅佈置圍殲的口袋,而口袋中的18師團殘部現在就是想動也不行了,因爲部隊幾乎斷糧,體力下降只能憑藉手裡的武器抵抗。

鬼子不是草包,他們知道周邊有支那軍的優勢兵力,他們圍着自己不打肯定是爲了誘惑支援的部隊進入包圍圈。可是他們沒有選擇,甚至上級也沒有選擇,空降兵已經到陸地,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如果因爲擔心被包圍而不敢去營救剩餘的兵力的話,皇軍的威嚴何在?

事實上,日軍空降兵部隊不是不知道去接應18師團會有很大危險,可是他們現在想撤退都很難,如果呆在原地,那肯定會暴露,不如繼續作戰。

他們只知道中國軍隊在緬北地區的主力不在這裡,因爲百武睛吉師團長的部隊據說就是被支那人上萬部隊圍攻而玉碎的,現在如果向前還能有一絲生機。

胡玉峰命令特種部隊一路騷擾,給鬼子造成他們已經暴露的假象,逼鬼子做出選擇,要麼前進,要麼留在原地等死。日軍空降兵在國內一般不把誰放在眼裡,就連飯田特別提醒的“神鷹”特種部隊他們也不置可否。

輕敵總要付出點代價的,要不是趙俊擔心把鬼子嚇壞,戰果還能在增加。日軍空降部隊不是被不知哪兒打來的冷炮炸一下,就是踩上了剛剛埋設不久的地雷。但是這些鬼子似乎並不在意,他們居然想當然的認爲,對手這樣拼命阻止自己就是擔心兩路日軍匯合。

結果真是悲劇了。

空降兵一路丟着屍體,好不容易走到18師團殘部的駐地,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到處散發着惡臭,很多傷兵的傷口不僅流膿還生了蛆,每一個士兵似乎都想要死了,一點力氣也沒有。

友軍的到來不僅沒有讓他們興奮萬分,反而更增添了士兵們的憂慮。因爲他們的援軍實在是太少了,更要命的缺乏重武器。

陳際帆得到報告,日軍大約1500人的空降部隊已經進入大包圍圈。他搖搖頭,鬼子指揮官腦子進水了不成,空降兵是這麼用的嗎?這麼點人想幹什麼?又能幹什麼?就算自己不打他們,光是堅壁清野就能讓這幫鬼子困死在着緬北的熱帶叢林裡。

陳際帆當即下令:“收網!”

獨一旅現在還有7000人不到點,加上已經在原地的王楚英和林旭文的華僑志願團,總共9000人出頭。軍團長命令一下,部隊立刻靜悄悄地包抄上來。

胡云峰道:“打吧!我們沒多少時間了,老蔣要我們回去!”

“我知道,老蔣已經將他的御林軍71軍和第2軍都調上來了,緬甸戰局一時半會兒就這樣了。他擔心咱們在緬甸再搞出事不好收場,再說,功勞也不能讓咱們都佔了去是不是?”

正如陳際帆猜想的那樣,蔣介石就是這樣想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這麼多將軍,駐滇參謀團還有遠征軍司令部並不都是草包,現在的戰局已經很明朗。既然沒有英國人的協助,單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絕無收復緬甸全境的可能,那就退而求其次守住緬北,尤其是以密支那爲中心的廣大區域,這裡是中印之間的紐帶。

陳際帆上來就出彩,接下來又在臘戍立下大功,相比之下老蔣中央軍的形象就有點那個,所以老蔣現在迫不及待要把陳際帆召回來,他準備動用自己的精銳部隊上前線。

不過,與其說是鬼子拼命,不如說是在美國人面前掙點面子,因爲史迪威出示了美國總統的親筆簽名文件,三十個師的裝備能否到位,就看他們的了。

陳際帆好不懊喪,他對胡云峰道:“緬甸的使命已經完成,接下來咱們真要回去了,安徽一個師的裝甲部隊遠遠不夠,沒有空軍的掩護更是無法更好地完成作戰任務,所以咱們回昆明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使命,就是結識陳納德。”

“飛虎隊?”胡云峰瞪大眼睛,“頭,飛虎隊現在哪有閒工夫管咱們,他們現在駐紮昆明,明講就是給重慶護駕的,再說遠征軍在緬北也需要他們。飛虎隊怎麼可能到安徽去。”

“這個我知道,所以我們必須儘早趕回去,安徽的機場建設現在正是關鍵階段,我們必須尋找更多的飛行員送過來培訓,以後也許還能就地接收華僑和美國人贊助的飛機。只有到我們擁有自己的飛機,大規模的裝甲作戰才能真正成爲可能。”

“就依你,打吧!”

“當然,命令!”

陳際帆的總攻命令終於下達,此時鬼子們正在狼吞虎嚥地吃着空降兵帶來的有限食物,衛生兵正忙着拿這些數量並不多的藥品挨個給傷員換藥。沒想到大禍臨頭了!

獨一旅的步兵炮現在成了真正的戰場明星,總攻開始後,步兵炮就朝着日軍陣地猛烈開炮。而抵近射擊的迫擊炮也不示弱,從各個方向對日軍陣地進行轟擊。

轟擊造成的心理震撼遠遠比實際效果好,除了空降兵能及時反應進入預設陣地外,其餘的鬼子已經被這種自己人生產的炮給震得有些麻木。

炮火一延伸,獨一旅和華僑志願團全體就從四周潮水般涌過來,日軍陣地上三三兩兩的輕重機槍和密密麻麻的刺刀射出了第一排子彈,前面衝鋒的戰士紛紛倒下,後面前仆後繼繼續攻擊。

雙方展開對射,可鬼子畢竟人太少,抵受不住中國軍隊帶着自動武器的兇猛進攻,很快就衝上了鬼子的外圍戰壕,在倒下一批戰士後,後續部隊手裡的衝鋒槍、機槍和半自動步槍一齊開火,將很多鬼子直接滅在戰壕裡。

進攻部隊的步伐並未因此而停止,衝鋒的士兵彷彿忘記了死亡,身邊戰友的倒下沒有讓他們有絲毫猶豫,除了換彈匣外就是射擊,射擊!

當第一個戰士在中彈那一刻倒在日軍戰壕的時候,日軍的崩潰不可避免,因爲更多的戰士打死鬼子以後奮勇跳下戰壕,在狹窄的戰壕裡和鬼子繼續搏鬥。

戰士們毫不猶豫向戰壕兩側開火,除了正在瘋狂反撲的鬼子外,那些躺在戰壕的鬼子傷兵們無一倖免,反正是隻要有喘氣的就是一梭子。

一線陣地上除了偶爾有人在拼刺刀,其餘均在短時間內被輕鬆肅清。獨一旅的戰士們沒有絲毫停留,向前扔出一排手榴彈後,繼續端槍衝鋒。而後面趕來的重機槍和迫擊炮也迅速架好進行掩護型射擊。

鬼子受到四個方向的同時攻擊,搞不清那裡是主攻哪裡是佯攻。鬼子只能在四個方向上平均分配兵力。

獨一旅的進攻具有明顯的“神鷹”印記,每當收到阻礙,哪怕是一挺重機槍,戰士們就會隱蔽起來同時呼叫後面的迫擊炮進行定點清除,而跟在後面的重機槍則朝着試圖從兩翼反撲的鬼子猛烈射擊。

日軍很不適應這種打法,在他們影響中,中國軍隊的進攻不應該是這樣的,他們只會像螞蟻一樣拼命往上衝,可是這支部隊有模有樣的逐次壓縮陣地,給他們造成很大心理壓力。

戰鬥沒有任何懸念,經過幾天的飢餓,18師團日軍的戰鬥力已經不能和以往相比,日軍的空降部隊被迫和進攻部隊打起了陣地戰,結果可想而知。

5月6日下午,經過三個小時激戰,全殲18師團殘部和日軍臨時拼湊的空降部隊共四千餘人,徹底肅清緬北日軍的勢力!

緬甸日軍在一個月之內就成建制地損失了兩個精銳師團,噩耗驚動了東京陸軍大本營,飯田祥二郎被撤職,可日軍在緬甸仍然無法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就連他們曾經念念不忘的臘戍,也已經由更精銳的36師駐防。

仗打完了,可陳際帆才發現自己要走之前居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230章 特區掛牌第43章 協商合作第616章 討日檄文第89章 安全撤退第345章 再建殊勳第百三十章 同仇敵愾第百六十一章 快速反應第百九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65章 我要報復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353章 針鋒相對第258章 不卑不亢第318章 固本清源第559章 環環相扣第259章 外交縱橫第446章 有利態勢第383章 “七.七”閱兵第百六十一章 快速反應第331章 總統特使第391章 政治交易第529章 從容撤離第281章 搶先佈局第百八十六章 雷霆行動第百二章 巷戰準備第228章 領袖心動第百九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383章 “七.七”閱兵第百四十章 乘勢進擊第556章 遍地刀兵第541章 渾水摸魚第41章 民主政權第89章 安全撤退第四百三三十三章 反覆籌劃第百六十七章 檢討會議第622章 “獵鷹”着陸第550章 共謀大計第492章 “禮”尚往來第90章 蔣公不爽第265章 出手不凡第百十八章 政治萌芽第12章 鬼子來了第375章 戰役失着第百二十一章 軍墾計劃第523章 延安關注第69章 突襲機場第480章 國際艦隊第262章 遠行之前第494章 先打弱敵第97章 巧妙誘敵第627章 謹慎初戰第315章 編制革新第623章 東京巷戰第342章 整肅山東第389章 經濟對策第571章 完勝西路第620章 初登敵界第3章 夜襲敵營第230章 特區掛牌第2章 回到民國第585章 豪門盛宴第319章 瞞天過海第491章 雪上加霜第320章 再戰徐州第39章 “鷹眼”計劃第13章 神鷹之怒第365章 江南旋風第352章 劍指江南第38章 戰後總結第48章 接受改編第68章 行動方案第459章 激戰丹東第493章 從容佈局第244章 協力抗敵第95章 建軍理念第490章 空權爭奪第328章 鋼鐵對決第372章 佈局晉南第295章 總攻時刻第360章 請君入甕第363章 激戰馬壋第540章 凝聚人心第396章 實業整頓第1章 特戰分隊第38章 戰後總結第230章 遠程奔襲第百八十五章 兩手齊抓第53章 兵不血刃第百四十九章 首惡必辦第583章 有條不紊第618章 強者風範第17章 奇襲珠龍第610章 迎頭痛擊第385章 愛國軍閥第249章 北線告捷第71章 中央醫院第552章 試探交鋒第390章 科技前瞻第476章 示敵以弱第百五十二章 華僑領袖第484章 突遭攻擊
第230章 特區掛牌第43章 協商合作第616章 討日檄文第89章 安全撤退第345章 再建殊勳第百三十章 同仇敵愾第百六十一章 快速反應第百九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65章 我要報復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353章 針鋒相對第258章 不卑不亢第318章 固本清源第559章 環環相扣第259章 外交縱橫第446章 有利態勢第383章 “七.七”閱兵第百六十一章 快速反應第331章 總統特使第391章 政治交易第529章 從容撤離第281章 搶先佈局第百八十六章 雷霆行動第百二章 巷戰準備第228章 領袖心動第百九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383章 “七.七”閱兵第百四十章 乘勢進擊第556章 遍地刀兵第541章 渾水摸魚第41章 民主政權第89章 安全撤退第四百三三十三章 反覆籌劃第百六十七章 檢討會議第622章 “獵鷹”着陸第550章 共謀大計第492章 “禮”尚往來第90章 蔣公不爽第265章 出手不凡第百十八章 政治萌芽第12章 鬼子來了第375章 戰役失着第百二十一章 軍墾計劃第523章 延安關注第69章 突襲機場第480章 國際艦隊第262章 遠行之前第494章 先打弱敵第97章 巧妙誘敵第627章 謹慎初戰第315章 編制革新第623章 東京巷戰第342章 整肅山東第389章 經濟對策第571章 完勝西路第620章 初登敵界第3章 夜襲敵營第230章 特區掛牌第2章 回到民國第585章 豪門盛宴第319章 瞞天過海第491章 雪上加霜第320章 再戰徐州第39章 “鷹眼”計劃第13章 神鷹之怒第365章 江南旋風第352章 劍指江南第38章 戰後總結第48章 接受改編第68章 行動方案第459章 激戰丹東第493章 從容佈局第244章 協力抗敵第95章 建軍理念第490章 空權爭奪第328章 鋼鐵對決第372章 佈局晉南第295章 總攻時刻第360章 請君入甕第363章 激戰馬壋第540章 凝聚人心第396章 實業整頓第1章 特戰分隊第38章 戰後總結第230章 遠程奔襲第百八十五章 兩手齊抓第53章 兵不血刃第百四十九章 首惡必辦第583章 有條不紊第618章 強者風範第17章 奇襲珠龍第610章 迎頭痛擊第385章 愛國軍閥第249章 北線告捷第71章 中央醫院第552章 試探交鋒第390章 科技前瞻第476章 示敵以弱第百五十二章 華僑領袖第484章 突遭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