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

此次晉西南反擊作戰,重慶在整個運城戰場共計投入三個集團軍另兩個軍,共計九個建制軍外加一個師的兵力。如果再加上配屬的炮兵等直屬部隊,總兵力達到了十五萬。即便是在三十七師團獲得增援之後,在兵力上也佔據絕對優勢。

而在換裝後大部分部隊,特別是中央軍系統幾個軍在火力上,也並不次於當面日軍的情況。甚至參戰的第一軍、九十軍如果不算加強火力,單就步兵火力來看,還佔據絕對的優勢。按道理說這一戰,幾乎可以說手拿把掐。

但在此戰之中,各部隊的配合,尤其是雜牌軍序列和中央軍序列的部隊,依舊無法形成默契。各軍在攻擊過程之中,基本是各自在上司指定的作戰範圍之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兵力部署上,也經常是狗上狼不上。

在作戰之中讓幾個新編軍,以及裝備很差的雜牌軍上。兩個裝備最精良,訓練最完整的軍,卻以預備隊的名義放在了一邊觀戰。儘管數天的攻擊行動,給了運城日軍很大的殺傷。但遲遲未能解決問題,根子就在這個上。

在長野佑一郎中將施放煙幕,向第一軍和九十軍實施的猛烈反擊過程之中。除了被打殘的新二軍之外,其他幾個參戰軍就在那裡看着。即未強擊敵反擊兵力的側翼,與兩個軍配合作戰。更未趁運城敵軍傾巢出動的機會,直插運城斷敵後路。

部署在運城以南一戰區抽調的一個集團軍兩個軍,則乾脆在平陸、解縣方向就地轉入防禦。只應付差事一般,派出小股部隊向北進行試探。一遇到日軍阻擊,便馬上收縮回去。在第一軍和九十軍北撤過汾河後,這兩個軍乾脆靠在一起,擺出一個烏龜陣型來。

而在張店方向,在晉綏軍十九軍遭受到日軍攻擊的時候,部署在該軍西北方向的中央軍一個軍,乾脆向萬泉方向後撤了二十里,坐視該軍被打垮。也沒有派出一兵一卒,迂迴包抄日軍在張店方向作戰,不過兩個步兵大隊組成的支隊。

同樣晉綏軍在太原日軍向運城穿插之際,這個阻擊打的也是三心二意,陣勢擺的很大,但在作戰之中幾乎是一沾即退。否則這三個軍就算是稻草人扎的兵,防線也不可能被數量少於自己的日軍,短時間之內連續沖垮。

要知道晉綏軍雖說每個軍兵力都不多,但是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基本作戰建制相當充實。各軍的所有作戰部隊,無一般雜牌部隊所慣有的,專門爲吃空餉預留的,就是那種只在紙面上存在的兵力。

晉綏軍雖說野戰能力差了一些,但是在作戰上卻有一個相當的優勢,那就是極其擅長防禦作戰。這三個軍在那位山西王的苦心整補之下,炮兵數量雖說少了一些,但是裝備也堪稱精良。

三個裝備至少在中等,總兵力雖不多但建制充實,自身又擅長防禦作戰的軍,依靠有利地形組成的幾道防線。被兵力少於自己的日軍,短時間之內打的稀里嘩啦,連續被突破幾道防線,那就很說明問題了。

原本手拿把掐的一場勝仗,卻因爲自己內部的攻心鬥角、相互提防和算計,乃至大家都在保存實力。被長野佑一郎中將鑽了空子,連一個傷員都沒有拋棄安全的撤離。自己除了獲得一個空城,以及俘虜了幾十個掉隊的傷員之外,幾乎是兩手空空。

這個結果讓那位戰役發起之初,自認爲此戰參戰兵力之充足、武器裝備之精良,是從來都沒有過的,而顯得很是雄心勃勃的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此次晉西南反攻作戰前敵總指揮,顯得相當的難堪。

而在三十七師團撤離後,原來張店失守後,龜縮在夏縣以北的晉綏軍,卻是突然神勇無比,立即快速的南下搶佔了整個晉南。雖說運城的地盤,還在中央軍手中控制着。但是運城周邊的全部要點,都被二戰區的晉綏軍給搶佔。只給中央軍留下了一條從運城至永濟,用來撤退的通道。

二戰區這一手,讓這位老兄更加惱羞成怒。爲了發泄心中的怒火,更是爲了推卸責任,直接向重慶方面告了二戰區一狀。指責二戰區配合的部隊,不僅在整個作戰行動動作遲緩,而且在作戰之中存心保存實力,甚至是一觸即潰,坐視日軍對中央軍猛攻。

非但未能攔截住日軍撤退兵力,讓其在晉西南二戰區腹地,長途奔襲幾百公里,增援運城守敵。在晉南戰場上空有一個集團軍兩軍,外加兩個炮兵團兵力,不僅坐視日軍撤離,甚至還主動讓開日軍東撤路線。此次作戰未能盡全功,二戰區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而與他存着同樣心思的二戰區長官,又哪裡會是善茬?同樣爲了擺脫責任,更爲了要回運城,也向重慶告了他一狀。指責他手中握着幾個精銳軍,卻置整個戰場形勢於不顧,在日軍反擊的關鍵時候後撤,坐視友軍被消滅。不僅保存實力之嫌,還有縱敵之嫌。

兩個人相互指責,這通嘴巴官司從四四年初,一直打到了四四年底也沒有打明白。那位重慶第一人,自然不會處理爲自己掌控西北的第一心腹門生。但對那位山西王在短時間之內,也是無可奈何的他,最終還是和稀泥了事。

但此戰暴露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依舊是無人去仔細總結。除了相互埋怨以及推脫責任,甚至是在尋找替罪羊之外。對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沒有一個人想着去改,或是沒有能力去改。

而重慶那位對制衡之術以及權術,玩的異常熟練的第一人。卻並未按照當初承諾的那樣,將有着池鹽之利,並南臨風陵渡,渡過風陵渡就是豫陝門戶潼關,遏制晉陝豫三省咽喉之地,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運城,交還給那位二戰區司令長官。

讓他的那位第一門生,就地從參戰各軍之中,挑選中央軍的一個軍留守運城。同時爲了安撫那位二戰區長官,他大筆一揮將中條山區重新劃給了二戰區。用貧窮的中條山區,置換富庶,而且戰略地位相當重要的運城,他這一手玩得相當的漂亮。

至於中條山區,在眼下山西日軍已經全部撤退的情況之下,戰略位置早就已經今非昔比了。那個連糧食都無法自給的中條山區,還是讓他二戰區頭疼去吧。反正運城已經在手,你想要在奪回去想也不要想了。

當然嘴巴官司是後事了,可在眼下逃出生天之後的第三十七師團,卻是好像嫌打這位八戰區副司令長官臉不夠似的。在進抵恆曲之後並未繼續東撤,按照他的預計,直接撤回豫北整補。

按照方面軍最新的命令,爲了策應豫東作戰,突然於恆曲以東強渡黃河,打垮了該方向一戰區負責河防的一個軍。不顧沿途中國軍隊的阻擊,沿着黃河南岸強行一戰區司令部所在地洛陽攻擊,並連續搶佔了繩池、新安兩個縣城。

不僅從這兩座縣城內一戰區的後勤倉庫之中,獲取了大量的補給,短時間之內解決了補給不足的困境。還切斷了洛陽至潼關之間的隴海鐵路,以及一戰區與陝西之間的聯繫。直接威脅到整個西北大後方,以及眼下正在新黃河東岸,與日軍激戰的幾個集團軍縱深的安全。

其前鋒已經進抵一戰區司令長官部所在地洛陽,並打垮了衛戍洛陽十五軍的兩個團,攻佔其近郊重要屏障邙山。搞的雖說地處前線,與日佔區只有一道黃河天險,但多年以來歌舞昇平的洛陽城,四門緊閉、雞飛狗跳,甚至是一天三驚。

長野佑一郎中將爲了策應豫東戰場,突然來的這一手圍魏救趙,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將對日軍會在這個時候強渡黃河,深入一戰區腹地,沒有絲毫心理準備的那位一戰區司令長官,直接給打蒙了。

從來沒有想過日軍這個時候,會從黃河北岸突然殺過來。而且一來就是一個加強師團兵力的這位戰區長官。在接到日軍渡過黃河,正在隴海線上一路向洛陽殺過來,其小股部隊甚至已經打到洛陽邊上的報告後,頓時慌了手腳。

一方面不斷的抓住周邊所有的部隊上去阻擊,並不斷要求目前佈防在運城以南的一個集團軍,立即渡過黃河返回建制。一方面不斷給自己那位副職下命令,要求渡過新黃河的幾個集團軍立即回援。

這位有些慌不擇路的老兄,甚至直接扣下了從後套調來,原本作爲河東戰場第二梯隊,還未來得及渡過新黃河參戰的三十五軍和暫編第三軍,以及兩個騎兵旅,火速從許昌調了回來加強到洛陽一線。同時不斷催促被調往運城作戰的一個集團軍,立即回撤增援隴海路作戰。並給渡新黃河參戰的第四集團軍下了死命令,要求該集團軍在三天之內必須趕回。

這位慌了神的老兄這麼一動作,將一戰區原有的作戰體系整個給打亂。再加上已經撤往豫北的吉本貞一親自指揮的日軍一部,只經過三天休整並在內部調整兵力配屬之後,從安陽沿平漢鐵路快速的南下。使得一戰區出擊新黃河以東的部隊,頃刻之間變成了腹背受敵的態勢。

一旦洛陽在三十七師團的迅猛攻勢之下不守,該部日軍沿隴海鐵路東進。整個一戰區出擊河東的部隊後方,將徹底的瓦解。到時候別說收復豫東,就連一戰區這幾個最精銳的軍,也將被合圍在開封的周圍。

所以守住洛陽至鄭州一線,就成了此戰之中的關鍵。但此時一戰區已經精銳盡出,剩下的部隊也都在豫南與豫中。沿着隴海路佈防的幾個雜牌軍的部隊,能不能在援軍趕到之前,抗住這個超級大師團的攻擊,那位戰區司令長官心中實在沒有那個底子。

好在那位被調到一戰區的原八戰區副司令長官,的確相當的給力。在抵達洛陽之後,不顧這位被嚇破了膽子的戰區長官反對。沒有據城死守,而是指揮自己的起家部隊三十五軍,加上暫編第三軍這兩個他的嫡系部隊,與正勢如破竹向洛陽殺過來的三十七師團,打起了對攻戰。

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三百四十三章 頭等大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餘、出奇不足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四十八章 楊震曖昧的態度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三十三章 就地待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聯隊的最後瘋狂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會打到底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戰之初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二百七十六章 總攻第七十六章 你這是敲詐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
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三百四十三章 頭等大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餘、出奇不足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四十八章 楊震曖昧的態度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三十三章 就地待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聯隊的最後瘋狂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會打到底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戰之初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二百七十六章 總攻第七十六章 你這是敲詐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