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號選手——孫皓,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任吳帝,孫權之孫。據《江表傳》記載,孫皓初立時,下令撫卹人民,又開倉振貧、減省宮女和放生宮內多餘的珍禽異獸,一時被譽爲令主。但很快他便變得粗暴驕盈、暴虐治國,又好酒色,從而民心喪盡。另外,他也把擁立自己的濮陽興和張布殺掉(據說他們後悔擁立孫皓,被他知道而被殺) ,又曾遷都至武昌(今鄂州,非武漢),大興土木。
孫皓是孫權的孫子,他是孫權第三子孫和的兒子。不過他的父親孫和是東吳的“廢太子”孫權晚年持續了十多年“二宮之爭”結果是孫皓的父親孫和,這讓只有8歲的孫皓嚐盡了人間冷暖。孫和遭廢后先被軟禁起來。兩年之後,行將就木的孫權或許是良心發現,改封孫和長沙王,把他們一家子打發到長沙,算是對他們的保護。
幾個月後,吳大帝孫權駕崩,孫亮繼位。孫權臨終前以諸葛恪、孫峻、滕胤爲輔政大臣。諸葛恪是諸葛亮哥哥諸葛瑾的兒子,也是孫和妃子張氏的舅舅。如果諸葛恪得勢的話,孫和的日子應該會好過一些。但是諸葛恪卻在253年被孫峻除掉,滿門抄斬。徹底失去靠山後,在孫峻的逼迫下,孫和同張氏自盡。父母雙雙自盡而亡,此時的孫皓只有11歲。殺父殺母之恨,讓仇恨的種子早早就在他的內心埋下。也許這造就了孫皓另一個愛好——殺人娛樂:剝面皮,鑿眼,剁腳,鋸頭,凡是讓他盯上的大臣,很雖便的安個罪名大刑伺候,殘暴無比。此外,孫皓非常迷信,常憑藉運歷、望氣、筮卜、讖語之類的原因來決定如遷都、用兵、皇后廢立等重大事件,並因此一直堅信自己將統一天下。
孫皓能以廢太子之孫而坐上帝位,得益於丞相濮陽興與左將軍張布的推薦。可是有了名望,根基逐漸穩定之後的孫皓開始暴露殘暴的本性。濮陽興和張布看清孫皓真面目後十分後悔,孫皓聽說後將二人誅殺。如來自地獄的復仇者一樣,孫皓不斷的殺戮,他還殺死多名重要宗室,如殺害孫策之孫孫奉,流放孫霸二子,誅殺孫奮及其五子,殺死異母弟孫謙、孫俊等。寶鼎二年(267)孫皓開始廣建宮宇,執意建昭明宮,不僅花費鉅額,還強制壯丁前去修建,甚至命俸祿在兩千石以下的官員皆到山林裡監督伐木。整個工程下來,死傷無數,但孫皓卻以此爲樂。
孫吳政權在孫皓的暴政下早已江河日下,更致命的是孫皓竟捨棄祖業,遷都洛陽。這一愚蠢的做法使君臣徹底離心、百姓怨聲載道,就連士兵們都不願聽從他的調遣,紛紛舉家投降西晉。面對這一情形,孫皓似乎有所悔悟便回遷建業。但這一切都來不及了,晉武帝發兵二十餘萬,兵分六路進攻建業,最終建業淪陷、孫吳滅亡。孫皓坑爹指數3星半——但凡孫皓不這麼坑爹,東吳都能再堅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