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明朝已經寫了這麼多了,所以也不差朱由校一個人了。下面有請明朝的最後一位選手——20號朱由校隆重登場。可惜了這是評比坑爹之王,如果是評比工匠大師,我想這個著名的“木工皇帝”一定也榜上有名的。
朱由校,明熹宗,明光宗朱常洛(這位差點被擠下太子位的皇子竟然只坐了一個月的皇帝)長子,生母選侍王氏,16歲即位,在位7年,任職期間,有個特別著名的大太監魏忠賢和朱由校的奶媽客氏。天啓7年,因落水生病朱由校服用了“仙藥”然後就不明不白的和這個世界說拜拜了。
明朝是開局一個碗,全憑牛逼大佬朱元璋那是真有本事,竟打下了這二百多年的江山。要飯的朱元璋不識字實屬正常,可是朱棣也是個半文盲,可是這兩個文盲卻都很有本事。可是大佬朱元璋估計萬萬也不會想到一百多年後,繼承自己皇位的子孫竟還是個半文盲,是的朱由校也是個半文盲。據傳因爲字認不全,都無法草詔,所以批閱奏章也沒少鬧笑話,他雖是個正兒八經的皇孫了,他爹差一點就保不住太子之位,他爺爺(朱翊鈞)這個坑貨,整天只知道喝酒趣樂,連他爹都不喜歡,又怎會管他,所以朱由校雖16歲才繼位,可是依然胸無點墨。而自小無人問津的朱由校不用學習,所以沒有什麼課業上的壓力,他自己特別喜歡一些小玩意,經常關起門來動手嘗試,這一愛好到了他當皇帝時,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廣召天下有名的工匠到皇宮和他“切磋”技藝。
要說朱由校的成長經歷也實在是挺不容易的,他的生母是個選侍(沒有名份)到生了他才封了才人,可是竟沒有等到兒子登基就先死了(只差兩年),便由皇妃李選侍撫養,明光宗時有東李和西李兩位選侍,收養朱由校的就是當時人稱西李的選侍,朱常洛即位後西李曾讓朱常洛封她爲後,但朱常洛未允。結果朱常洛坐了一個月(29天)的皇帝,就因“紅丸案”而暴斃。西李一看朱由校已被宣佈即位皇帝,立即以其生母早逝爲由,將朱由校扣留在自己宮中,皇后沒坐成,她可不能放過這個坐太后的機會。羣臣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可是李選侍纔不管這些,後來幸好朱由校被太監王安騙了出來。李選侍見手中已沒了人質,便懶在乾清宮硬要太后封號,那真是誰勸都不聽啊,最後羣臣也發脾氣了,由楊漣做代表,朱由校也下了旨意,最後到底也沒有得到她夢寐以求的封號,只能灰溜溜的離開乾清宮,史稱“移宮案”。
朱由校即位之初,東林黨的勢力就比較大了。不過當時擔任重要職務的楊漣、左光斗、趙南星、高攀龍等人倒也正直,將方從哲等奸臣已擠出了朝廷。而當時的一重東林黨人對朱由校即位問題上也真是盡心盡力,所以無依無靠的朱由校對這羣東林黨人也是非常信任,言聽計從。不僅迅速的提拔袁崇煥、還爲張居正平了反、優恤元勳,給予祭葬及諡號。當時在澳門問題上也是態度強硬,兩次在澎湖與荷蘭殖民者交戰並取勝。
本也算開局一片清明,奈何兩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這兩顆老鼠屎就是朱由校的奶孃客氏和著名的大太監魏忠賢了。魏忠賢本來只不過是個市井無賴,整天混跡市井,很是會專營,機緣巧合下認識了太監王安……魏忠賢一看機會難得,毫不遲疑的練了“葵花寶典”進宮當了太監。進宮之後的魏忠賢很快就看清形式,巴結上了朱由校身邊的紅人奶孃客氏,這個客氏很是貪權。朱由校從小不被人重視,登基前生母也只不過是個才人,被李選侍收養了兩年,也只不過是拿他當籌碼,所以很是看重客氏,而魏忠賢和客氏狼狽爲奸,很快就在後宮隻手遮天了。魏忠賢怎麼會就此罷休,他可看不上後宮這三分地界,他要的是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