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漼即位後,非常喜歡宴飲,每個月在宮裡總要大擺宴席十幾次。李漼喜歡遊樂,更喜歡音樂,光樂工就養了500多人,只要他高興就上千貫的打賞(有錢啊)。李漼還很喜歡出宮玩,每每出宮玩都要帶上這些伶人,他還不是自己出去玩,而是拉上宗室親王們陪他一起玩,搞的這些親王們要隨時準備好以備李漼突然外出……幾乎是每次出行都浩浩蕩蕩十幾萬人,而李漼又貪圖享樂,每次出遊花費不計其數……就算他爹留給他再多的家底也不不夠他這樣敗啊。他不光自己敗,在女兒同昌公主身上更是揮金如土(據說同昌開口的第一句話是“得活”,而同昌剛開口之後馬上就有人來迎李漼登基)。李漼爲同昌建造的公主府,連打掃用的簸箕,都是用金絲編,其奢華的程度可見一般。同昌出嫁時李漼幾乎搬空了國庫,這還不算,嫁出去還得繼續寵,給同昌準備的“靈消炙”,每隻羊只有四兩肉可以使用,防腐也做的相當好,放一個夏天都沒有問題(這是放了啥啊)。不知道是不是吃了太多的“防腐劑”出嫁才一年的同昌就得了怪病,爲了挽救同昌,李漼蒐羅天下奇藥,出高價購買各種稀有藥材,因一直查不出病證,又治不好,駙馬韋保衡怕禍水東引,不但誣陷太醫,還拉了一堆和自己不合的官員下水,說是嫉妒皇帝寵愛同昌勾結太醫下毒,最終死了一堆人也沒能留住同昌。
李漼不止敗家(單指錢財)更是各種賞官、換相。伶官李可及,同昌死後寫了《嘆百年舞曲》詞語悽惻,聞者涕流,皇帝竟然因此封了他“威衛將軍”讓個歌唱跳舞的上朝堂參政,還封將軍之職這荒唐行爲……這只是一個典型,對於官賞李漼毫不吝惜,真是興之所至、隨心所欲。不止賞官,李漼還換相,剛坐上龍椅就換了令狐綯,改任了白敏中,可是白敏中一直臥病在牀,幾次請辭李漼都沒有批准,他是巴不得白敏中生病,這樣他就可以有藉口不理朝政了。其他的宰相來議事,他也是敷衍了事,心思根本不在朝政。李漼在位期間換了21任宰相:令狐綯、白敏中、蕭鄴、夏侯孜、蔣伸、杜審權、杜悰、畢、楊收、曹確、高璩、蕭寘、徐商、路巖、於琮、韋保衡、王鐸、劉鄴、趙隱、蕭仿、崔彥昭。宰相——國之重臣啊,一國之相,那是何等的舉足輕重,可是李漼平均每大半年就換一個。而且李漼本身又心不在朝堂,不理朝政,宰相也多碌碌無爲之輩,多有貪污腐敗之輩。更有堪者路巖拉幫結派,招納賄賂,奢肆不法,還把政事委託給親信屬下小吏邊鹹。路巖和稍後任相的駙馬都尉韋保衡沆瀣一氣,二人“勢動天下”,當時人稱他們爲“牛頭阿旁”,意思是像厲鬼一樣“陰惡可畏”
李漼沉溺佛教,廣建佛寺,大造佛像,佈施錢財無數。在懿宗的倡導下,大規模的法會道場空前興盛,曾舉行大規模的崇佛活動——法門寺迎奉佛骨。羣臣以勞民傷財而反對,連憲宗迎奉佛骨之後暴死的例子都舉了出來。可是李漼對此充耳不聞“朕能活着見到佛骨,就是死了也沒有什麼可以遺憾了!”儀式從京師到法門寺沿途之上,禁軍和兵仗綿延數十里,場面之壯觀,遠遠超出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富豪之家則舉行法會,不惜花費巨資,他們甚至以水銀爲池,以金玉爲樹,招集高僧大德,又請來戲班子載歌載舞。宰相以下朝廷百官也競相施捨金帛,數量相當可觀。這次迎奉佛骨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僖宗即位後才把佛骨送歸法門寺。
唐朝晚期已經瀕臨破產,雖經李忱後現“小貞觀”然國家並沒有得到全面的恢復,經過李漼各種敗家之後,晚唐已經千瘡百孔,不堪重負。李漼親手掐滅了李唐王朝的最後一絲希望之光,此後李唐再無復興,叛亂四起李漼之後帝王頻繁因各種原因逃離都城長安。李漼坑爹指數3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