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掘陵毀屍
清朝,義皇帝──多爾袞陵墓。
「咻……咻……啪!」
皮鞭抽打的聲響突然在空氣中爆開,一次又一次。
衆多的禁宮大內侍衛將多爾袞的陵墓包圍了起來,最外圍的侍衛手持長槍,內圍的則帶窩刀。
抽打聲的爆裂音在侍衛羅三耳裡爆開,聽得他是膽顫心驚,感覺就像是抽在他的身上,打得他皮肉綻開。
羅三隻有十七歲,自幼好習武,不愛下田耕作。雙親死後他變賣肥沃的田產,然後拿錢賄賂侍衛統領,更改祖籍爲滿人,成了皇宮裡的大內侍衛。
「咻……咻……啪!」
「咻……咻……啪!」「咻……咻……啪!」
抽打聲此起彼落又激烈,卻聽不到受刑人痛苦的哀號聲。羅三心想,莫非被抽之人已暈死過去?
因爲資歷粗淺,也非皇族、貴族子弟,羅三隻能站在最外圍,他只知道今天要守衛多爾袞的陵墓,不讓閒雜人等進入,根本不知道陵墓最裡頭出了什麼事。
幾個鐘頭後,陵墓中央有黑煙竄起,接着許多雜役居然開始毀壞多爾袞的陵墓。
莫非是要重新整修,還是另有隱情?
輪班休息時,羅三按耐不住心中的困惑,於是找侍衛統領問個明白。羅三每個月的薪餉有一半都給了他,羅三就不信問不出答案。
「你想問被鞭之人是誰?還想知道他到底死了沒?」侍衛統領問羅三。
「沒錯。」
侍衛統領捻了捻嘴角的黑鬚,氣定神閒地說:「我說他不是人,是具……屍體,你相不相信?」
「屍體!」羅三驚呼,音量大到三條街外都能聽見。
「你這可惡的鄉下小子,給我小聲一點!」侍衛統領氣到快要掀桌。他趕緊走到營賬門口,他翻開布廉朝外瞧了瞧,確定沒人之後,他回身朝羅三的腦門使勁地打了一下。
「你想害死我,然後一起掉腦袋嗎!」
羅三摸摸頭,他見統領臉色逐漸溫和後才壓低聲音問:「統領,你倒說說,怎會是具屍體呢。」
侍衛統領又捻了捻嘴角的黑鬚。
「你的問題,嚴重到會掉腦袋,所以你下個月的薪餉,全部都要進我的口袋,你要是願意我就說。」
羅三思量了好幾十秒,才咬牙點點頭。
侍衛統領替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下後說:「來龍去脈我不清楚,我只知道這具屍體大有來頭,可是我朝開國功臣之一,也就是這座陵墓的主人──義皇帝多爾袞。」
「天那!」羅三滿臉驚愕。
二、死不安寧的多爾袞
明朝滅亡後,在大清王朝的建立過程中,多爾袞始終是一位關鍵人物,同時也是清初王朝的幕後統治者。
他曾帶領不滿二十萬的軍隊,擊敗了明末闖王李自成的百萬大軍,還消滅其它反對武裝勢力與政權,協助皇太極建立大清帝國,可說是戰功顯赫。當時,多爾袞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更是有謀略的政治家。
1643年,皇太極暴斃,只有六歲的順治在堂叔濟爾哈朗護送下抵達北京,坐上皇帝寶座。
因爲順治皇帝年幼,便由他的叔叔多爾袞與濟爾哈朗一同輔政。在這之後,掌握大權的多爾袞順理成章成了大清的影子皇帝。
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多爾袞病死,死時三十九歲。次年,順治親政,當時他也只有十四歲而已。
多爾袞死後,順治皇帝追封他爲義皇帝,葬禮奢華至極,無論是排場、還是墓制,都按照皇帝的規格舉辦,以表彰他對大清王朝的巨大貢獻。
沒想到,在多爾袞下葬約兩個月後,他的屍體就被拖出了墳墓,分屍後再燒燬。
順治皇帝不合常理的舉動,令人錯愕。
細究部分原因,是因爲多爾袞生前掌握大清權柄,年幼的順治皇帝只不過是他的傀儡。順治長大後不滿情緒逐漸升高,再加上多爾袞輔政時,獨斷專行,許多政敵被他打壓而喘不過氣、甚至橫死。
多爾袞死後,他的政敵便展開激烈的報復行動!
順治八年,諸王大臣羣起攻擊。多爾袞生前寵信的大臣蘇克薩哈先上奏摺陳述,多爾袞曾私藏御用龍袍,欲置於棺槨中做隨葬品,有謀逆之心。
大臣蘇克薩哈開第一槍後,其餘大臣羣起攻之,多爾袞遭定罪的罪名愈來愈多,最後高達十四項。
長期受多爾袞操控的順治皇帝馬上下詔,撤除多爾袞所有的追封與爵位。
這些依然不能平息順治帝的熊熊怒火,很快的他又下令將多爾袞豪華的陵墓毀壞,將他的屍體拖出,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然後燒掉他的屍體,拋骨揚灰!
也有一說是,多爾袞的屍體被砍掉腦袋,曝屍示衆。
之後乾隆皇帝替多爾袞平反,否定了多爾袞的十四項大罪,復還多爾袞死後追加的封號。
三、伍子胥鞭屍楚平王
「屍刑」不用解釋太多,大家應能明白就是對屍體進行「懲罰」,這不禁讓人驚呼連連,沒想到酷刑不但可以對活人施行,連死人照樣可以!
中國人因爲有靈魂存在、不滅的觀念,所以常說「死者爲大」。簡單的意思就是指不論這人生前的功、過如何,一旦死了,就應該得到尊重,如果讓人死不安寧,就是其罪過。
特別是下葬後將遺體挖出,再進行「屍刑」,不論是鞭屍、斬屍首、將屍體「五馬分屍」或是放火焚燒成灰,這對往生者的親族都會造成極大的痛苦,更是一種羞辱!
再者,中國人有「入土爲安」的觀念,認爲人死後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才能安息,家屬也才能覺得心安。因此讓死者死不安寧,從墳裡「拖出」再狠狠凌辱一番,可說是對其靈魂進行最爲狠毒的懲罰。
對往生者進行「懲罰」有例可循,但有些背後的涵義卻往往是對往生者進行「報復」,好泄其恨!
春秋戰國時期,楚平王誤聽饞言,將大夫(古官名)──伍奢全家斬盡殺絕。伍奢次子──伍子胥歷盡艱難,一夜白頭才過了「昭關」逃到吳國,成爲吳國重臣。
之後他率領軍隊攻破楚國都城郢。相傳,伍子胥爲父兄報仇雪恨,曾經挖開楚平王的墳墓,怒鞭平王屍體三百下。
不過近代有學者研究認爲,伍子胥只有鞭墳三百下,沒有鞭屍。還有一說是,伍子胥根本沒有鞭墳、鞭屍。
死後遭鞭的人還有中國南北朝時期,南陳的開國皇帝──陳霸先。
南樑末年,著名的武將王僧辨被另一名武將陳霸先絞殺,王僧辨的兒子王頒忿忿不平,伺機報復。陳霸先之後建立南陳,史稱陳武帝。三十年後,南陳末代君主投降隋軍。
改朝換代之後,王頒已是隋朝大臣,於是他將陳霸先的墳墓挖開,掘出其屍骨,王頒先鞭後焚,並將骨灰溶到水中喝下,報了陳霸先殺父之仇。
四、戮屍
「屍刑」源於何時,從現有紀錄來看已無從考證。最早的文字記載應該是在周朝或春秋戰國時期。不斷地演變後,「屍刑」有了更普遍的說法,那就是「戮屍」。
新版《辭源》解釋,「戮」是「辱」的意思。除了辱屍、毀屍,好報復死者之外,「戮屍」在中國古代的更是刑罰之一,是「族誅」之刑的延伸。
「族誅」就是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兄弟、妻子,這是「誅三族」。最恐怖的則是「誅九族」,上自高祖,下至玄孫,所有直系親屬均不能免,已死者,便要掘墓戮屍!
「戮屍」,方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作法就是砍掉死屍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