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小宮女

李明峰單人獨騎跟在肅順大軍的後面,當肅順軍殲滅伊哈齊的時候,李明峰也混入到了肅順大軍之中。

肅順軍隊,是熱河行在的八旗士兵和禁宮侍衛組成。兩軍互不統屬,制度混亂,李明峰混了進來竟然也沒被發現。

兩宮太后順小路潛逃之後,肅順並不知情,只是催動大軍追趕景壽。景壽護着假的太后逃了一陣子,眼見着大軍追來,心中懼怕,他也帶領心腹侍衛跑路了。單單留下一幫太監、宮女和數百侍衛繼續沿着官道逃跑。

肅順並非統兵大將,對行伍之事瞭解不深,這數千騎兵在他的指揮之下,就如沒頭的蒼蠅一般,亂哄哄的向前衝去。

九門提督文祥和蒙古都統勝保的大軍駐紮在北京、順義等處,得到景壽發來的求救信之後,文祥派手下探馬四處打探,瞭解戰爭動向。並且派大將袁文童率領馬步兵五千順官道前往接駕。

在密雲以南六七十里處,有一個地方,名叫北小營。

袁文童率領人馬順官道行進了三十餘里,到了北小營附近之時,就見到前方天子車駕飛速馳來。袁文童連忙下馬,跪倒在路邊相迎。

“臣袁文童奉九門提督文祥大人之命前來迎接聖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聖上。恭祝聖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袁文童見到車駕駛近,連忙高呼。

在他身後,官道上延綿數裡的五千士兵,也跟着三呼萬歲。

車內坐着的是宮女裝扮的假太后,她們見到這個局面如何敢開口說話。此刻,景壽也獨自跑路了,假太后身邊的都是低級的侍衛和宮女、太監,沒有一個是能當得起事的人物。

袁文童跪了半響,也不見太后回話,心中驚懼,以爲說錯了什麼話,或者做錯了什麼事。

“臣救駕來遲,罪該萬死!罪該萬死!”袁文童不停的磕頭請罪。

“你快起來吧!”車駕內扮作慈禧太后的小宮女壯着膽子說:“肅中堂大軍在後面追我們呢,你趕緊去攔住他們!”

這個小宮女膽子還算大,她此刻起碼還知道,要想活命,只有先擋住肅順。

“臣遵旨!”袁文童高興的說道。

放帝后車駕先行,袁文童翻身上馬,率領士卒前往攔截肅順。袁文童沒等發令進發,就看遠處塵土飛揚,肅順大軍殺到了。

肅順騎馬立在一個小丘之上,遙遙望去,看到皇帝的龍輦就在不遠處。

“亂軍劫持帝后,其罪當誅!衆將不必顧慮,將他們全部斬殺,救回天子!”肅順急忙下令。

衆軍得令,飛馳而上。

袁文童奉旨平亂,知道此刻是在皇太后面前立功的難得機會,心中更沒有一點猶豫。看到肅順大軍連客套話也不講就直接動手,袁文童也指揮大軍與其戰到一處。

北小營附近,都是平原,肅順的五千多騎兵和袁文童的五千多兵勇廝殺在了這方圓數裡的曠野之內。兩軍人數相仿,戰鬥力也相差無幾,廝殺了許久,也是不分勝負。

“鄂多翰,你帶人去救駕!”肅順看到局面膠着,連忙下令到。

“是!”肅順身邊一個壯漢應到。

鄂多翰剛要轉身離開,肅順又一把拉住了他,神色鄭重的說:“事急從權!若是皇太后受奸人蠱惑,不肯隨你過來,你可用強!”

鄂多翰稍微一愣,隨即到:“奴才的小命是大人賞賜的,萬事皆聽大人吩咐!”

肅順滿意的點了點頭:“好!事成之後,本官保你做九門提督!”

鄂多翰激動的說道:“奴才叩謝大人厚恩!”

鄂多翰領兵剛走,又有士卒來報:“中堂!怡親王和鄭親王親帥一萬大軍前來支援了!”

“哈哈!好!真是天助我也!”肅順得意的笑到。

不一刻,載垣和端華率領大軍殺到。看到兩軍已經戰到了一起,鄭親王端華生氣的喝問到:“老弟!你怎麼真動手啊?那邊可是皇太后和皇帝啊!”

端華和肅順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所以日常說話,端華都是以兄長的身份來和肅順對話。

“天子年幼,不通事理,兩宮太后都是婦道人家,容易被人蠱惑。如果不動刀兵,我等小命都難以保全!”肅順也激動的說到。

“可……”端華還想再說,卻被肅順伸手止住:“大哥!不必多說,你就聽兄弟一次吧。兄弟並無反心,只求盡心輔佐幼帝。大行皇帝之所以任命我八人輔政,就是爲了防止恭親王成爲多爾袞,如今兩宮太后被恭親王的花言巧語迷惑,準備垂簾聽政。一旦兩宮得以垂簾,恭親王擁戴有功,必然會總攬朝政,到時候先帝擔心的事情就會發生了!所以說,將來大清王朝的龍椅到底由誰來坐,就看今日的行動了!”

“哎!”載垣嘆了口氣說到:“以奴攻主,畢竟不是臣子之道啊!”

“您二位退下,這仗由我來指揮,罵名由我來背!”肅順凌然說到。

載垣、端華不再說話,肅順直接命令大軍衝鋒,協助熱河行在的兵勇屠戮京中士兵。有這一萬人加入,整個戰局頓時扭轉,袁文童的五千馬步兵立刻就撐不住了。

鄂多翰帶領數百精銳士卒,直奔兩宮太后逃走的方向殺去。袁文童連忙調兵阻截,但是奈何鄂多翰過於驍勇,再加上敵軍數量本就佔優,袁文童還是無法攔住鄂多翰。

李明峰混雜在大軍之中,遙遙望見天子車駕,也緊緊的跟在後面。

眼見着敵軍殺來,天子車駕上的太監宮女都四散而逃,就是假扮皇太后的小宮女也出了龍輦,倉皇逃跑。大難臨頭,這些人也不顧忌慈禧太后臨走時的吩咐了,只知小命要緊。

官道兩旁都是樹林,太監、宮女、侍衛都跑入了叢林之中。鄂多翰見此局面,也是着急,若是兩宮太后在樹林中遇上了虎狼這些猛獸,丟了性命,他可就沒法交差了。

“大人,朝哪邊追?”一個小校問到。

“被侍衛嚴密護衛的必定是兩宮太后!”鄂多翰說到:“大家分頭尋找,凡是身邊有大批侍衛的,一律給我抓回來!”

“是!”衆士卒四散而去。

李明峰看到假的兩宮太后棄車而逃,暗道一聲:“壞了!”

這荒山野嶺的,兩宮太后和小皇帝一旦跑了,再想抓住就難了。而劉銘傳等人的大軍,起碼還要一日才能開到這裡,萬一利用這段時間,兩宮太后被恭親王或者八大臣兩方中的任何一方抓住,那李明峰的打算都將會落空。

兩宮太后既然已經不在這裡,李明峰也沒有必要參與這場大規模的械鬥了。當即,老李也縱馬入林,準備尋找兩宮太后的蹤跡。只要先一步搶到兩宮太后和小皇帝,李明峰就有了主動權了。

尋找了足足兩個時辰,李明峰也未發現兩宮太后的蹤跡,只找到了兩個可憐的小宮女。這兩個小宮女,也就十六七歲的模樣,長的倒是頗爲秀氣。

可能是由於驚嚇過度,當她倆見到騎馬執刀的李明峰的時候,竟然被嚇得痛哭流涕,跪在地上連連磕頭求饒。

“你倆快起來吧!”李明峰對這兩個小宮女倒是充滿了同情之心,畢竟只是十幾歲的孩子罷了。

誰知李明峰說完之後,這兩個小宮女猶如未聽見一般痛哭不止。看來,她倆被嚇得不輕。想想也是,這麼大點的小丫頭,見到血肉橫飛的戰場廝殺,豈能不懼?

李明峰嘆了口氣之後,翻身下馬,伸手去扶這兩個小姑娘。

“不要啊!”這兩個小宮女驚懼的向後退去。

李明峰懶的和她們解釋,一手抓住一個,將她倆拉進懷裡。不理會尖叫的二人,李明峰又將她倆拋上了馬背。

“行了!我是不會強姦你倆的,你倆就不用興奮的尖叫了!”李明峰不悅的說到。

這兩個小宮女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人家是來救自己的。聽到李明峰的打趣,二人又羞的滿臉通紅。

看到這兩個小姑娘總算理智了過來,李明峰一邊牽着馬走,一邊問到:“你倆是皇太后身邊的宮女吧?”

“是啊!是啊!”

“現在八大臣作亂,兩宮太后不知跑到哪裡去了啊!”李明峰故作憂慮的說到。

老李明顯低估了這兩個小宮女的智慧,她們兩個,雖然年紀幼小,但是畢竟在深宮之中待過幾年。在宮裡,凡是關於主子的話題,都是不可以隨便議論的。更何況,李明峰還是個外人,而且現在又處在這麼敏感的時刻,她倆哪敢說實話。

這兩個小宮女聽到李明峰的問話,只是說:“我倆只是婢女罷了,哪裡知道主子的行蹤。”

李明峰詫異的瞧了瞧二人,隨即笑到:“果然是宮裡出來的!哈哈!”

李明峰這一笑,她倆倒不好意思了。

其中一個年紀略微大一點的女孩,頗爲老練的將話題轉開:“大哥,我們姐妹該如何稱呼您啊,您的名字我們可得好好記住。這救命之恩,將來是一定要報的!”

“我叫李明峰。至於報恩的話,那就不用提了,大哥我既不缺錢,也不缺勢,還用不到你們兩個小丫頭報恩!”李明峰得意的說到。

“對了,你們倆又叫什麼呢?”李明峰笑呵呵的問到。

“李大哥,我叫關秀梅,你叫我小梅好了!”年紀稍微大點的那個說到。

“我叫趙靜芳,李大哥,你叫我小芳就好!”年紀稍小的說到。

“你們多大了?”李明峰隨口問到。

小芳嘴快,連忙說到:“我十六,梅姐姐十八!”

“這麼小能做什麼活?”李明峰語氣低沉的說到:“剛剛十幾歲,竟然就做宮女!”

“不小了!不小了!宮裡做事的宮女有許多是十三四歲的妹妹呢。還有,誰說我們是宮女的?”小芳撅着嘴問到。

“不是宮女?”李明峰驚詫到。

“我們是女官!”小芳強調到:“女官是管理宮女的,我倆是芳婉,是負責皇太后的起居的!是正四品!!”

李明峰的蔑視讓小芳十分憤怒,說以他特意強調她的政治級別——正四品。

李明峰故作驚歎的說到:“哎呀!失禮啦!失禮啦!原來是兩位…….兩位……芳什麼來着?”

“芳婉!”小梅和小芳同時強調到。

“哦!對對!是芳婉!”李明峰憋着笑說到。

小梅和小芳騎在馬上,李明峰步行,三個人就這麼一邊調笑一邊行進。李明峰和這兩個活潑的小宮女,哦,不,是小女官在一起也覺得輕鬆不少。自從來到這個年代,李明峰經歷的不是戰場廝殺,就是齷齪的政治交易,已經很少遇到使自己輕鬆的事情了。

雖然感覺輕鬆,但是老李還是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尋找兩宮太后和小皇帝。李明峰一邊閒聊,一邊話裡話外的試探了幾次,但是都沒能打聽出兩宮太后的下落,最終也就放棄了。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轉過一座山頭,就見到一座小木屋。三人進屋一瞧,屋內破敗不堪,看來已經許久沒有人來了。

“這應該是常來樹林裡打獵的獵人臨時居住用的。”李明峰說到。

“是啊!”快嘴的小芳應到。

“你們兩個暫時先在這裡住下吧,現在兵荒馬亂的,出去太過危險。等到時局穩定,我再護送你倆順原路返回。等到了官道,你倆就可以搭車入京了。”李明峰說到。

“那大哥你呢?”小梅問到。

雖然相處只有幾個時辰,但是這兩個小姑娘也對李明峰產生了好感。皇宮之內,暗流涌動,她們兩個也從來沒有過這麼輕鬆的時刻。

“我?”李明峰笑着答到:“我當然是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了,但是你們兩個可是堂堂的正四品…芳芳…芳那啥來着!你們可得回宮啊!否則這大清朝還不亂了套了?”

聽到李明峰取笑,兩女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但是隨即想到,到時候三人又會分開,兩女又陷入了沉默。

看了看天色,太陽偏西了,李明峰說到:“一天沒吃東西了,我出去弄點吃的,你們兩個把門關緊,小心有野獸進來!”

“不要去了吧,我們可以忍着點餓的!”小芳可憐兮兮的說到。

李明峰搖了搖頭,笑着說:“不用害怕,這又不是深山老林。從這房子就可以看出來,這附近還是有人來的,所以基本不會有大型野獸。再說,我估計,外面那場仗,也得打一陣子,咱們在這裡起碼要住上一兩日才能出去。這麼久,不吃東西怎麼行?”

“小芳,就聽李大哥的吧!”小梅勸到。

小芳無奈,只好點了點頭。

李明峰看到她二人都同意了,這才執刀出門,準備弄點野味吃吃。

老李也是個半吊子,在小姑娘面前裝的和大英雄一般,但是到了自己出來,老李也有點發憷。

“媽的,不會跳出個華南虎吧!”李明峰低聲說到。

“不對!這裡是華北,應該不會有華南虎。”李明峰自我安慰的想到。

“媽的,陝西還是西北呢,照樣有華南虎,華北也指不定!”李明峰念頭又轉了過來。

“不對啊!貌似陝西那個是真是假,到現在也沒個準信啊!”李明峰一邊走着,一邊胡思亂想。

李明峰哪裡懂得打獵,按他的設想,應該是,此刻有一隻傻了吧唧的鹿啊,野豬啊啥的跳出來被他一刀砍死。然後,老李就可以拖着死鹿回去烤,最終在兩個小丫頭崇拜的目光中享受着美食。再不濟,也應該來幾個笨兔子吧!

但是老李走了足足半個時辰,兔子是看到了不少,不過,貌似這些兔子都狡猾的要命,跑的比劉翔都快。追了半天,老李連一根兔子毛都沒抓到。

正當李明峰鬱悶至極的時候,耳邊傳來了嘩嘩的流水聲。看來附近是有條大河了。

李明峰從小也在河邊長大,對於摸魚抓蝦還是有一套的,聽到水聲,李明峰想都沒想,就奔聲音來源而去。雖然沒有鹿肉、兔子肉吃,但是弄幾條肥魚也是好的。

李明峰跑了幾十步,就到了河邊。望着滔滔河水,李明峰直接把衣服脫光,躍入水中。一個猛子紮下去,李明峰就鑽到了水底,伸手在河底摸索。

一般的河底,總有一些貝類和螃蟹之類的東西。李明峰就打算先摸些這些個好弄的東西,然後再捉魚。

摸了一些貝類之後,李明峰感覺氣悶,又浮了上來換氣。

哪知道,老李剛從水面上探出頭來,就看到河岸上竟然躺着一個人。剛纔進入河裡的時候,還沒有這個人呢,看來這是剛剛被衝到岸上的。

李明峰連忙遊了過去,靠近一看,發覺這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女子。這個女子頗爲嬌小,粗略估計,也就是一米六的身高。仔細瞧去,此女眉清目秀,雖然稱不上國色天香,起碼也算的上小家碧玉了。

當然,這位就是遇難的慈安太后了。假如慈安太后知道,李明峰給她的評價竟然是‘小家碧玉’,也不知道她會不會,沒被淹死,先被氣死。

李明峰伸手到人中處一探,發覺此女還有氣息。

“哎,老子快成佛了,一天之內竟然連救這麼多人。”李明峰暗想。

既然還有氣息,李明峰也不能見死不救。老李連忙把岸上的衣服穿上,然後就開始了那一套急救方案。

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走路!

李明峰電視上沒少看到這種情景,對這種垂死之人,無非就是摁心臟,再有就是人工呼吸之類的。

說實話,老李此刻倒真沒有其他念頭,他只是想救人罷了。但是,當倒在地上的慈安剛剛將腹內的河水吐出來的時候,朦朦朧朧的就感覺有男性在對自己做那極端無恥之事,所以又被氣昏了過去。

李明峰看到這個女子咳出了幾口河水,明顯是救了過來,但是隨即又失去了意識。他哪裡知道是被自己氣的,所以只當她是身體虛弱所致。

救人就到底,送佛送到西。

李明峰將慈安抱了起來,準備送回到小芳、小梅住的木屋之中,讓她們來料理慈安。但是,老李一路走了出來,也不知走了多遠,他竟然迷路了!

足足找了一個時辰,直到太陽落山,李明峰才找到一座新的房子。

這座房子是泥土所建,裡面有炕有鍋,牆上還掛着幾幅獸皮,看來也是獵人在山裡的臨時住所。

李明峰將慈安抱上了炕,發覺她的衣服都已經溼透了。在這個年代,發燒是完全可以致命的,所以,李明峰雖然知道不禮貌,但是仍然將慈安的衣服脫了下來,僅留一件肚兜以作遮羞。

這座土屋看來是經常有人來,櫃子中還有簡單的被褥。李明峰取了出來出,鋪在炕上,將慈安放入其中。

當然,其間也有許多肌膚接觸,弄的老李是口乾舌燥。

“明顯是有夫之婦!我可不能抱有其他的想法!”

“乘人之危不算本事!”

“這事得你情我願,等醒了再說!”

“摸一把也不算太過無恥吧?”

李明峰內心中天人交戰,心理防線不斷被擊潰。

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29章 授權談判第253章 洪仁玕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60章 俘虜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114章 鴉片館第78章 北上第225章 曾國藩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184章 營破第322章 大院君第121章 醇郡王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294章 葉海亞第51章 韋志俊第86章 通州之戰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88章 北巡木蘭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32章 龔氏父子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160章 容閎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12章 大成國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281章 再戰第35章 初臨滬上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114章 鴉片館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312章 李氏朝鮮第162章 後膛槍第118章 朝會第231章 全才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8章 初入天津第323章 勸降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12章 大成國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189章 誅殺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83章 老熟人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92章 巴夏禮來信最終章中華帝國第三百四十八章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6章 城破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260章 袁家後事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312章 李氏朝鮮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50章 渡江第56章 整編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78章 北上第50章 渡江第97章 回京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48章 赴死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05章 回家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76章 密談第296章 挑撥第22章 廣州城第51章 韋志俊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9章 貪得無厭第305章 回家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17章 黴運連連第37章 故人慘事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54章 夜談(下)
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29章 授權談判第253章 洪仁玕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60章 俘虜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114章 鴉片館第78章 北上第225章 曾國藩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184章 營破第322章 大院君第121章 醇郡王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294章 葉海亞第51章 韋志俊第86章 通州之戰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88章 北巡木蘭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32章 龔氏父子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160章 容閎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12章 大成國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281章 再戰第35章 初臨滬上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114章 鴉片館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312章 李氏朝鮮第162章 後膛槍第118章 朝會第231章 全才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8章 初入天津第323章 勸降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12章 大成國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189章 誅殺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83章 老熟人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92章 巴夏禮來信最終章中華帝國第三百四十八章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6章 城破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260章 袁家後事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312章 李氏朝鮮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50章 渡江第56章 整編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78章 北上第50章 渡江第97章 回京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48章 赴死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05章 回家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76章 密談第296章 挑撥第22章 廣州城第51章 韋志俊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9章 貪得無厭第305章 回家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17章 黴運連連第37章 故人慘事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54章 夜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