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

“大人……”韋志俊謹慎的向四周望了望,看到四處無人,纔將嘴貼到老李的耳旁,低聲說道:“大人,我有一個辦法救李秀成,但是……”

李明峰將韋志俊輕輕的推開,有些不耐的說道:“行了,別這麼神神秘秘的了,有話就直接說,這是咱常勝軍大營,哪有外人?”

韋志俊今年也三十八歲了,這麼大個老爺們,貼在老李的耳邊說悄悄話,老李實在是受不了。

韋志俊也覺得有些尷尬,但是隨後就想起了正事要緊,連忙說道:“我已經打探過了,李秀成就關押在湘軍俘虜營中,守衛根本不嚴,我估計,咱們只要派十幾個士兵,半夜潛入,就可以救出李秀成兄弟!”

不用韋志俊說,李明峰也知道李秀成關押的肯定不嚴。方圓百里有五十萬以上的清軍,但是卻一個長毛都沒有,還用嚴密關押嗎?李秀成帶着八十一斤的精鐵鐐銬,身受重傷,就是把他放了,他自己都休想走到天京城下。所以湘軍只是派了七八個人看守。

“胡鬧!”李明峰有些激動的說道,“此事萬一泄露,湘軍和朝廷會怎麼看待我們?幫助長毛的王爺逃命,這不是造反嗎?”

其實老李還有最關鍵的一句話沒有說出來,此事要是泄露,肯定會激怒曾國藩,那將來兩軍合作的問題就全泡湯了。如果事情再惡劣點的話,湘軍和常勝軍甚至都有可能在這天京城下不顧城內長毛而倒戈相向,拼個死活。

韋志俊看到李明峰反對的如此堅決,連忙說道:“大人,李秀成和我親如兄弟,我保證,只要大人救了他的命,他一定誠心歸降。如今他的親弟弟左軍主將李世賢正在擔任天京九門御林軍提督,總管天京防務,大人只要派李秀成前去勸降,則天京旦夕之間就可被我軍攻下!

憑二李在天朝的威望,他們一聲號令,起碼會有十萬八萬的長毛跟着他們投降大人!有了這些百戰精兵,咱們返回保定,勤加練習,三年之後,則天下絕無我常勝軍之敵手。”

韋志俊看到老李不爲所動,又用十萬降兵這個大餡餅來誘惑他。

太平天國實行的是五軍主將制,軍隊在五個人的手中掌握。最初的時候,這五軍主將,由太平天國的五大王擔任——西王蕭朝貴爲前軍主將,南王馮雲山爲後軍主將,翼王石達開爲左軍主將,北王韋昌輝爲右軍主將,東王楊秀清爲中軍主將。

到了咸豐六年,天京事變以後,五大王死的死,走的走,一個都不剩,所以洪秀全又再度任命了五個新主將。這五個人分別是前軍主將陳玉成、後軍主將李秀成、右軍主將韋志俊、左軍主將李世賢、中軍主將楊輔清。

五個人,統領了長毛的全部人馬,是太平天國最顯赫的人物。但是太平天國流年不利,最初是右軍主將韋志俊投降常勝軍,然後是前軍主將陳玉成被苗沛霖誘捕,又被僧格林沁誅殺,現在後軍主將李秀成又被湘軍俘虜,整個太平天國,只剩下了兩個主將了。

楊輔清此刻帶領四五萬長毛,正在福建、浙江作戰,所以天京的防務,肯定是由剩下的那唯一一個主將,左軍主將李世賢負責。

其實洪秀全這個人脾氣很怪,他用人完全沒有章法。有時候,不該猜忌的人,他猜忌,不該信任的人,他又信任。

他猜忌韋志俊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韋志俊的哥哥北王韋昌輝因爲殺戮過多而獲罪,最終死在了洪秀全的手上。殺了人家的親哥哥,人家有怨言,那是肯定的。洪秀全也知,韋志俊心中會產生異想,所以纔對其大力打壓。

不過,北王韋昌輝對洪秀全的威脅可遠遠沒有東王楊秀清大,楊秀清一度自封萬歲,屢屢訓斥洪秀全,可以說是罪大惡極。最後終於激怒了洪秀全,引來了殺身之禍,楊家滿門上百口子,和“東王黨”兩萬人盡遭屠戮。

按理說,洪秀全誅殺了楊秀清之後,應該對楊秀清在天京之外的嫡系人馬進行清洗。即便洪秀全寬宏大量,不追究其他人的責任,但是按照常理來講,他只需放過“東王黨”就罷了,沒有必要再做什麼了。

不過,洪秀全的所作所爲,卻讓人大跌眼鏡。殺了楊秀清滿門兩年之後,洪天王竟然破格提拔楊秀清的親弟弟楊輔清做中軍主將!要知道,中軍主將可是兵權第一的人物,洪秀全把如此大的權力交給楊輔清,可以說的上是信任有加了。

同樣的是殺了人家的哥哥,但是洪秀全卻對楊輔清和韋志俊的態度卻截然相反。一個是大加提拔,極力重用,一個卻是屢屢打壓,甚至是在背後尋找機會謀害。這種辦事風格,實在是讓人迷惑。

除了這個例子之外,還有就是李氏兄弟的例子。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少有的名將,擅打硬仗、大仗,所立戰功無數。但是洪秀全卻總是不信任他,李秀成鎮守蘇州六七年,但是一家老小卻被扣押在了天京城。

兩年前湘軍進攻天京城的時候,李秀成帶兵救援,洪秀全竟然因爲害怕李秀成奪他的帝位,而不放李秀成進城防守,讓李秀成帶兵和湘軍在城外死磕。更過分的是,他還不提供一兵一卒一粒糧的支援!

李秀成得勝之後,洪秀全也勒令其不許入城,最終只是送給他一塊“千秋忠義”的大匾,以示獎勵。遇到這種待遇,李秀成想投降朝廷也就沒什麼出奇的地方了。

於此相對的是李世賢,李世賢最初是靠自己的哥哥李秀成的提拔而起來的。但是到了後期,洪秀全似乎更信任李世賢。雖然他戰功遠遠不如李秀成,但是李世賢掌握的兵力和權力卻逐漸的超過了李秀成。這不能不讓人道一個“怪”字。

用人不明,就註定了洪秀全的失敗。

如今天京的防務就由李世賢負責,韋志俊說,只需李秀成振臂一呼,李世賢就會來投。但是,老李對此還是頗懷疑慮的。

首先,李世賢是否會真的聽李秀成的話?在李世賢眼中,兄弟之間的親情重要,還是君臣之間的恩義重要?

第二,即便李世賢聽李秀成的話投降常勝軍,但是李世賢手下的將領有幾個人肯背叛天王?

要知道,天京城內的士兵,都是拜上帝教的教徒,對天王忠心耿耿,絕無二意。而且當初韋志俊背叛天國的時候,他的麾下還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士兵和將領棄韋志俊而去呢,更何況天京城內的這些更加忠誠的將領和士兵了。

第三,按最最樂觀的估計,就算李秀成和李世賢帶了十萬長毛來投降,老李又敢收嗎?朝廷會讓他收嗎?收下的話,老李又拿什麼銀子來養這麼一大批軍隊?現在常勝軍的支出都讓老李焦頭爛額,入不敷出了,哪裡還有擴軍的銀子?

而且天京城內長毛太多,不像當初收編捻子的時候,老李可以遣散劣等士卒。

老李可以遣散幾千人,但是決不可能遣散十幾萬人!十幾萬從戰場上廝殺了十幾年的反政府武裝的老兵,如果在得不到足夠後半生生活的銀子的情況下,就被遣散,那後果會如何?

凡是有點理智的人都知道,後果肯定是這部分人馬立刻就會轉化成無數股土匪,在江南地區繼續作亂。

剿滅一千股,每股一百人的土匪的難度比剿滅十萬人的軍隊的難度要大上十倍!而且土匪的危害性更大,活動範圍更廣。

所以,無論怎麼分析,李明峰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救援李秀成的理由!

想明白事情可能的後果和影響,李明峰皺着眉頭說道:“韋大哥,此事休要再提。老弟實在是無能爲力!”

韋志俊聞言,面色一黯,嘆了口氣之後,對着李明峰拱了拱手道:“讓大人跟着費心了,我也知道此事決不可成,但是韋某要全了這朋友之義,否則將來下了九泉,我也沒臉再見李秀成大哥。”

李明峰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表示了自己的無奈,隨後又擺了擺手,示意韋志俊先回去。

韋志俊重重的嘆了口氣,離開了中軍大帳。李明峰以爲此事已了,但是他卻沒注意到,韋志俊轉身的時候,那堅定的表情。

第二天清晨,李明峰正睡的迷迷糊糊的時候,就聽到有急促的腳步聲向自己走來。

老李勉強睜開眼睛,看到原來是自己的心腹親兵胡鵬。

胡鵬快步走到李明峰的牀邊,給李明峰打了個千,低聲說道:“大人!昨夜有人救走了李秀成!”

“什麼!”李明峰聞言,臉‘唰’的就白了,背上冷汗直冒。

PS:今天可算出了把子力氣,上午兩千,晚上三千,凌晨這又是三千,總共八千了。明天爭取再來八千!

第169章 毒計第58章 浮樑城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160章 容閎第216章 反覆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230章 意外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94章 入京第70章 改組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38章 靠山歸來第28章 初入天津第10章 心憂天下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4章 四國代表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12章 大成國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306章 內宅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99章 恭王府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9章 貪得無厭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43章 交易第12章 大成國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26章 議和大臣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46章 廝殺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242章 奪門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85章 天子上諭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91章 激辯第75章 英國首相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93章 阿克蘇之戰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78章 北上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88章 北巡木蘭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161章 弗蘭克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132章 獎賞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82章 長春園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22章 廣州城第155章 保定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55章 保定第25章 北上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94章 入京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197章 麻煩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99章 恭王府第360章 俘虜第124章 小宮女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三百四十八章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216章 反覆
第169章 毒計第58章 浮樑城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160章 容閎第216章 反覆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230章 意外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94章 入京第70章 改組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38章 靠山歸來第28章 初入天津第10章 心憂天下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4章 四國代表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12章 大成國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306章 內宅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99章 恭王府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9章 貪得無厭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43章 交易第12章 大成國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26章 議和大臣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46章 廝殺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242章 奪門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85章 天子上諭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91章 激辯第75章 英國首相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93章 阿克蘇之戰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78章 北上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88章 北巡木蘭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161章 弗蘭克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132章 獎賞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82章 長春園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22章 廣州城第155章 保定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55章 保定第25章 北上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94章 入京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197章 麻煩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99章 恭王府第360章 俘虜第124章 小宮女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三百四十八章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216章 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