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

第二天,天還沒亮,楊輔清就被城外轟隆隆的炮聲驚醒。

今天這炮聲要比往日猛烈的多,楊輔清感覺到有些不對。穿衣起牀,立刻召集衆將上城觀戰。

既然決定要猛攻,張運蘭,蕭啓江,李明峰都將所有家底都拿了出來,也不顧忌彈藥數量,瘋狂轟擊。楊輔清沒等走到城頭,就被猛烈的炮火嚇的又退了回來。

“看來清妖準備拼命了,大家各司其職,緊守城門。雖然我軍人數比清妖略少些,但是畢竟佔了地利,他們要想攻陷景德鎮,卻也是癡心妄想”楊輔清見到衆將面對清軍的火炮都有些懼怕,特意鼓勵着說到。

太平軍衆將迅組織人馬,奔赴各城門緊守。

這一場炮擊,直打到中午,直到炮彈用掉大半,張運蘭,蕭啓江,王開化纔開始派士兵攻城。在炮火的掩護下,密密麻麻的湘軍抗着雲梯直撲城牆。長毛則被炮火壓的不敢冒頭,龜縮在城頭上的掩體下,這樣就給湘軍減少了許多損失。

李明峰見到其他三門開始攻擊,這才下令攻城。李明峰心道,老子又不是湘軍將領,沒必要和你們同進同退,既然另外三門攻的那麼猛,那我這裡盡力就可以了。

李明峰抱着保存實力的想法,所以北門攻勢是最弱的,楊輔清現這個情況之下,將北門的一部分兵力調到其他三門。

攻城戰是最死傷最嚴重的,殺了兩個時辰,張運蘭,蕭啓江見到湘軍損失太過慘重,心中實在是不忍,只好下令暫且休兵,回營休整。

這邊休兵,李明峰也是鬆了口氣,兩個時辰他這偷懶的一方都死傷過千人,和何況其他三門了。若是張蕭二人固執己見,李明峰真的很害怕城沒攻下,自己手下的士兵先死了個七七八八。

收兵回營,四營主將再度聚。

“城內長毛太多,看來我們還是把事情考慮的簡單了些。”蕭啓江率先開口道。

“硬攻是不行了,我看還是先吃掉楊義清再集中兵力掉頭打景德鎮。”王開化說道。

湘軍三將將目光投向了李明峰,那意思很明顯,都希望他率軍前去支援韋志俊,集中優勢兵力和楊義清拼殺。

李明峰心中暗罵,景德鎮是難打,可楊義清那廝也不是吃素的,要是說吃掉就吃掉,那也不用在這頭疼了。這三人明顯是想讓洋槍隊去消耗實力,他們揀便宜。

在傳統中國人的眼中,李明峰就是個假洋鬼子。雖然因爲有恩於湘軍,這些人對他他很是客氣,但是在骨子裡,他們還是認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李明峰雖然是漢人,但是他投靠洋鬼子,他手下的兵是洋兵。讓洋兵坐大,這是任何中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見此情景,李明峰知道,此事是推不掉了。既然如此,還不如說幾句場面話:“韋將軍是我麾下將領,我去支援最是合適,明日裡明峰就拔營啓程,諸位大人覺得如何?”

湘軍三將齊聲道:“如此最好”

李明峰告辭了出來,帶了親衛,返回了本營。

剛進大營,就看帕蘭德跑了過來:“隊長告訴你個好消息,您的老朋友來了”

老朋友?李明峰在這個年代哪認識幾個人啊?

李明峰被帕蘭德拉進中軍大營中一瞧,這人頭戴禮帽,身穿西服,手拿文明杖,不是龔半倫是誰?

“龔大哥,你怎麼來了”李明峰對他的感情還是很深的,兩個人一起生活了幾個月,龔橙和他有許多共同語言。

“呵呵,順路,順路。”龔橙說到。

兩個人太熟悉了,都不客氣,坐下來就將離別後的事情講了講。

三十餘艘普魯士船返回上海之後,將李明峰託運的從桐城,舒城收刮來的財報全部運回歐洲。普魯士人將火器全部卸在了上海洋槍隊軍營之中,留下了幾個軍官等着收老李的餘款。

龔橙和普魯士人接觸多了之後,現他們的軍事制度和訓練方式十分先進,特意求他們幫助訓練洋槍隊,普魯士人倒是無所謂,派出幾個低級軍官罷了,也就答應了此事。

正當龔橙和普魯士人準備制定整個軍隊的具體展方略的時候,威妥瑪找上了他。

11月份,桂良,花沙納和何桂清與英法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後條約》,將一切貿易問題處理完畢。

事後,爲了彰顯武力,和‘依約’行使權利。威妥瑪率領英**艦數十艘順長江逆流而上,準備讓沿岸各省官員明白,如今這長江,已經徹底的向大英帝國開放了。

結果,軍艦駛到天京的時候,太平軍炮臺對英**艦開了火。

原來是洋艦助清妖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天京,當地守軍哪能分出普魯士船和英吉利船的分別,見是西洋艦隊,立刻開炮。

這下可惹怒了威妥瑪,下令艦隊猛烈還擊。這一戰,天京炮臺損毀嚴重,長毛死傷無數。

最可笑的是,洪秀全得到消息之後,將炮臺上所有長毛全都砍了。他認爲英國人是來朝拜他這個上帝之子的,太平軍先開炮是挑釁在先,洋人反擊乃是有理。之後,洪秀全下達了《對西洋番弟御詔》,讓林紹璋,朱邦雄送至英艦。

這詔就是龔橙翻譯的,裡面無非是什麼,你們西洋人來朝拜上帝之子,我們很歡迎。但是你們也應該守規矩,不能亂來。你們西洋人都是朕的子民,朕的哥哥耶穌就在你們西方傳道,你們也算是朕的信徒,朕當保佑你們等等。

聽了這些屁話,威妥瑪非但沒有惱怒,反而大笑一場。

離開天京,英國人準備將軍艦駛到武昌。到湖口之後,聽說李明峰在景德鎮,龔橙就下了船,來到了此處見他。龔橙和威妥瑪約好,四天之後,英國艦隊返航,龔橙再在湖口等着。

“哈哈勞煩龔大哥大老遠的來看老弟,明峰先謝過啦”李明峰自內心的給龔橙鞠了一躬。

龔橙連忙搖手道:“不敢不敢您如今是朝廷命官,在下只是個白丁,如何敢讓您行禮呢?”

“朝廷命官?”李明峰心想,自己這洋槍隊隊長也沒在朝廷掛個職務啊,哪裡算朝廷命官。

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296章 挑撥第258章 忠義軍第236章 太陽城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8章 再回林家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94章 葉海亞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153章 柏葰案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1章 夜宴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11章 密議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6章 再遇故人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27章 龔半倫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91章 激辯第114章 鴉片館第195章 婚慶第248章 洪氏諸王第261章 太師府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88章 北巡木蘭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252章 擒獲第22章 廣州城第251章 女營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70章 改組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284章 戰鬥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33章 再會二相第26章 議和大臣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41章 趁機擴大第46章 廝殺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22章 追擊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281章 再戰第10章 心憂天下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250章 聖庫第181章 初戰(上)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328章 驚變第48章 赴死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241章 太平門第296章 挑撥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50章 渡江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47章 廷辯第32章 龔氏父子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110章 劉銘傳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27章 龔半倫第180章 蘇天福第4章 四國代表第48章 赴死第89章 戰前準備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260章 袁家後事第52章 陳年舊事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132章 獎賞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249章 遇刺第99章 恭王府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9章 家法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284章 戰鬥第172章 出宮第142章 入宮第243章 洪宣嬌
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296章 挑撥第258章 忠義軍第236章 太陽城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8章 再回林家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94章 葉海亞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153章 柏葰案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1章 夜宴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11章 密議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6章 再遇故人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27章 龔半倫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91章 激辯第114章 鴉片館第195章 婚慶第248章 洪氏諸王第261章 太師府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88章 北巡木蘭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252章 擒獲第22章 廣州城第251章 女營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70章 改組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284章 戰鬥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33章 再會二相第26章 議和大臣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41章 趁機擴大第46章 廝殺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22章 追擊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281章 再戰第10章 心憂天下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250章 聖庫第181章 初戰(上)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328章 驚變第48章 赴死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241章 太平門第296章 挑撥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50章 渡江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47章 廷辯第32章 龔氏父子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110章 劉銘傳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27章 龔半倫第180章 蘇天福第4章 四國代表第48章 赴死第89章 戰前準備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260章 袁家後事第52章 陳年舊事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132章 獎賞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249章 遇刺第99章 恭王府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9章 家法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284章 戰鬥第172章 出宮第142章 入宮第243章 洪宣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