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節 南方攻略

※“月舊中山抵這衛海,在宋教仁的建議即轉啪閣不。江淅滬起倡議,號召南方各省代表以及北方獨立省份派出代表集結議事,一時間革命黨人雲集南京,商議成立南京臨時政府。

胡漢民等人紛紛支持,他們正好藉着這個機會奪取權柄,黃興在武漢作戰,孫中山很有可能會出任新政府首腦,那麼他們的地位便水漲船高。

汪精衛等人一直在攻擊宋教仁,對於這個孫中山的有力競爭者很是忌憚,畢竟宋教仁能力非凡,又很年輕,他們想要佔據高位,必然要搬開以宋教仁爲首那一派人。

不過。眼下黃興在武漢主持大局,而湖北軍政府早在上個月就發出了倡議,讓各省代表齊赴武昌,商議成立擁有統一組織架構的民主政府。

由於之前漢陽發發可危,各省代表討論不出個所以然,接到南京的電報之後,軍政府上下都圍繞在黃興左右,想看看他如何說法。

黃興自己也清楚,湖北集合了立憲派與革命黨人的精英人物,都有着抱負與野心,自己也是憑着多人支持有能夠統帥他們,不過要不是自己有辦法籌措到南械與資金,不然這幫人早就飛揚跋扈,絲毫不聽指揮。

想到這裡,他不禁苦笑,這些軍火與資金都是譚人鳳與居正等人從南華要來的。並不是憑藉自己與李秉衡的交情,不過李秉衡還是夠意思的,給了自己極大的支援。

湖北軍政府等人並不願意由南京方面來統領他們,而是想要在武昌建立民主政府,所以他們之前默許了立憲派湯化龍等人積極聯繫袁世凱之舉,他們的本意是聯合各省代表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憑藉革命黨人的力量暫時還無法推倒有北洋軍保駕護航的滿清,那麼只能希望袁世凱能夠反正,能夠拋棄滿清,投入到立憲派的懷抱中來。

是的。沒錯,是立憲派的懷抱,不是革命黨的,湖北軍政府逐漸開始向立憲派人傾斜,革命黨人自身的爭權奪利導致立憲派人趁機掌握了控制權。

不過南方各省代表並沒有讓湯化龍等人如願以償,他們反而選擇支持革命黨人,也就是不願意讓袁世凱的勢力南下。

南方各省尤其是湖南等地,立憲派力量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幾天到處在開會。廣州也在開會,南方各省的資產階級雲集於此,商討工商新政。實業救國的道路。

其實是南華向南方各省的資本家與地主士伸透露了南華近期的一系列經濟手段。由於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南華承諾將在南方各省進行包四萬交通元價值的採購,並且提供超過刃萬南華元的投資,今後每年都將視情況進行採購與投資。

另外。南華還準備於今年在廣州舉辦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提供大量南華的工業品與生活用品等,其中將大規模的展集南華的各種機械設備與技術。

可想而知,南華是想把許多產業拿到國內來,雙方進行更深一步的合作,南華首先鼓勵國內的民族資產階級進行再投資,鼓勵有富裕資本的國人創辦實業,生產南華所急需的各種產品,採集南華所急需的各種礦產資源。

不管是資本家也好,地主士伸也好,中產階級也好,都能找到自己滿意的項目,由於有鉅額採購單的保證,這幾年生產出來的產品是不愁沒有銷路的。加上設備價格低廉,專利技術使用費也相當低廉,使得南方各省資本人士聞風而動,都想要搏上一搏。

與此同時。南華的幾家銀行都加大了在南方各省的融資力度,首批資金將用於支持各省的鐵路修建,尤其是已經規劃並且修建的西南鐵路

南方各省也都同意由交通銀行發行鐵路債券。募集各省資本,大規模修建鐵路。國人都知道鐵路能夠帶來豐厚的獲利,所以對於購買鐵路債券是不遺餘力的。

同時交通銀行也開始發行公路績券,用於修建新式公路,這也使得大批有資本的國人趨之若鶩,踊躍購買。

像港口、水利設施的修建以及郵電、水電、城市電車等項目也受到了民間資本的追捧,過去滿清與洋人壘斷了這些行業,現在南方各省徹底開放。大規模的引入民間資本。

可想而知。在大規模修建鐵路公路以及港口、水利等設施的刺激下,南方各省的經濟將會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不僅是鋼鐵水泥等建材的生產企業投資大有可爲,其他的相關門類的工業生產都能賺個盆滿鉢滿。

地主士伸更是看到將來城市發展的規模,大量的勞動力轉化爲工人,必將使的務農人口直線下降,他們想要保持住傳統的聚財手段是不可能的了。只有投資實業,纔是正途。

在這種情況下,南方各省代表在南京與武昌兩地唾沫橫飛,但是心思都放在了廣州,這是南北雙方都始料未及的。

湖北立憲派人開始做兩手準備,一面繼續當袁世凱方面眉來眼去,一面開始支持黃興,原因便是他們也看出如今湖北的關鍵在於黃興。

4月口日。湖北軍政府接受了蔣鑰武提出的辭呈,提出由黃興繼任軍政府都督,並且兼任革命軍總司令。

黃興力辭是力憲派與革命嘗人鐵了心的要將他捧卜都督!位,他晉以兒奈,只好宣佈就任。

他未必不清楚立憲派人的心思,如今南京方面在準備逐漸臨時政府,而蔣朗武威望不夠,所以他們要推出黃興這麼旗幟,與南京抗衡,這樣的話黃興與他們一榮俱榮,不然,孫中山在南京組織政府,武漢軍政府該何去何從?

譚人鳳不得不佩服立憲派人的權謀機變,這些人都是滿腹的政治智慧,革命黨人萬萬不是他們的對手,狡兔三窟,這幫人還真的做到

不過這樣也好,黃興執掌湖北軍政府權柄,那麼接下來就由不得立憲派人了。

譚人鳳力勸黃興,讓他調湖南的蔣方震師來漢口,那樣的話,就很有希望將北洋軍徹底擊潰。如果能夠全殲馮國璋的北洋軍第一軍,以及段琪瑞的北洋軍第二軍部分人馬,那麼對北伐很有幫助。

“南方匪患嚴重,各省都忙着剿匪,以實現徹底和平,保證各省實業的開展,難道湖南不缺兵?”

據黃興所知,蔣方震師部分兵力已經前往四川駐防,方延年部下也有部分的蔣方震師兵力,如今湖南正在編練新軍是不假,但是蔣方尖師全部撤出湖南的話,那麼湘西等地的匪患如何解決?

“蔣方震師一分爲二。半數留下來幫助張孝淮整編爲湖南獨立第一師,千數則前往四”繼續擴編,由於兵源足夠,湖南的第二師已經搭起了架子,到時候焦達峰他們回去了馬上可以開始整編。至於匪患,你可能不知道,湖南現在已經沒有土匪了,或者說,除了被整編的土匪,那些爲患地方死不悔改的死硬分子都已經被剿滅。”

黃興聽到譚人鳳這麼輕鬆的口氣,不禁到吸一口冷氣,不過想到方延年部取得的戰果,倒是有可能。

譚人鳳故意說蔣方震。不說張孝淮或者湘軍,就是想試探黃興的態度。

他的努力收到了回報。黃興點頭道:“那你以我的名義去電詢問,是否調撥部分軍隊來援,他們的重火力是我們沒有的,正好可以徹底壓制北洋軍的火力

雖然革命軍也有各種火炮三百多門,但是大部分都是老舊火炮,並沒有太大的威力,完全不能與北洋軍的德制火炮相比,更何況對方近期又得到了沙俄與日本的不少火炮。使得革命軍展開攻擊時傷亡很大,要不是主攻的程潛部作戰很有一套,換作其他部隊,早就由於傷亡數字而喪了士氣退了下來。

黃興接受譚人鳳的建議是有用意的,他在湖北根基不深,軍政府許多驕兵悍將有時候並不買他的帳。有時候甚至還鬧兵變,將來必定是要重新整編軍隊的,由於要抵抗北洋軍的進攻,所以軍隊規模不斷的增加,將來必定是個大麻煩。

旦裁汰軍隊,那麼亂兵起來鬧事,加上別有用心之人煽動,勢必會變成一場動亂,湖北還沒有經過動亂,這種革命無疑具有危險性。

湖南、雲貴以及四川等地都流了血,所以革命黨人反而掌控了這些省份,這是鬥爭過後的成果。不流血的革命總歸有點危險。

湖南等地整編與裁汰軍隊的經驗可以借鑑,但是需要資金,需要資產階級與地主士伸的幫助。讓南華來買單看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

說來說去,還是個錢的問題。當初李秉衡反對孫中山與自己的幾次舉事,認爲應該在南洋圖謀發展,此後雙方越來越疏遠,但是此刻他當初因爲革命同志犧牲而對李秉衡產生的恨意大部消散,這並不是對方的錯誤,從南華現在的成就來看。或許自己纔是錯的。

不管怎樣,他在湖北所採取的態度,對湖北也有利,所以他立即讓譚人鳳去操辦此事。

川軍、湘軍與鄂軍已經連續進攻了兩天一夜,漸漸陷入僵持,但是形勢對革命軍很有利,幾個重要的陣地都被奪了回來。

北洋軍由於要防範在暗中潛伏的敵人,不能集中所有兵力防守,又要計算着使用彈藥,所以打得很吃力,對方集中了三萬多人的兵力,連續發動猛攻,之前的手下敗將居然能夠佔據上風。

其中湘軍與”軍作爲攻擊主力,總兵力爲一萬八千人,這股兵力打得很有章法,有板有眼,一看就不是新兵,引起了馮國璋等人的極大笑注。

袁世凱在得到了馮國璋的報告後,疑慮重重,如果南華鐵了心的要介入戰爭,那麼他現在要考慮的就不是逼迫滿清倒臺,而是要繼續躲在滿清這棵搖搖欲墜的大樹下。先躲過大風大浪再說。

看來這次又可以跟沙俄與日本敲詐些軍火了,聽到南華把手伸到湖北的消息,老毛子與小鬼子說不定會急裂了烏蛋,現在中國內亂,哪個國家不想趁亂搶些好處,英國人被連續的耳光打得頭昏腦轉仍然還在圖謀西藏,仍然沒有放棄貪圖,可見一斑。

可是南華具有非凡的先天優勢,那就是同樣是中國人,沒有任何顧忌,從江淅、福建、廣着。甚至是廣西等地毫不拖泥帶水的投向南華的陣營就顯而易見。

現在南華成了出頭鳥,成爲了最大的利益獲得者,自然會有列強來出頭,英國人已經在號召各國公使,聯合抵制南華,聯合起來向南半淵壓。放棄在中國的某此影響各國利囂的動作六

不過從南華出來的方延年顯然並不喜歡當出頭鳥,突襲了劉家廟軍火庫之後,他便帶着部隊潛伏了起來,等待時機。

北洋軍早晚要亂。吳祿貞在北方一定會繼續截留南運軍火,到時候北洋軍戰也不是,退也不是,到時候機會就會出來。

別讓我找到你的七寸,我必定一擊致命。

方延年繼續讓徐永昌等人分散行動,繼續進行外圍騷擾作戰,讓北洋軍防不勝防,分散兵力。

鑰日,張孝淮親自帶了五千人趕到漢口,這是最好的實戰機會,他是不願意錯過的。

他未必沒有爭一口氣的意思,想要在戰場上光明正大的擊敗北洋軍,以證明自己。

這次作戰意義重大,一旦能夠重創北洋軍,那麼便能順勢北伐,進入中原,與山西等地連成一片,加速清王朝的滅亡。

張孝淮猜不透李秉衡的意圖,但是卻對他完全信任自己,任由自己作出決斷萬分感動,所以,他想要更進一步,促成湖北革命軍的北伐。

有了張孝淮這股生力軍的加入,北洋軍承受的壓力更大,本來在局部戰場還能佔據絕對優勢,但是眼下這種優勢蕩然無存,節節敗退。

而方延東則果斷的向北洋軍的軟肋出擊,分割包圍對方,並且不斷的突襲重要設施。佔據有利地形。

在這個潛藏起來的敵人突然從背後插了一刀後,北洋軍敗局已顯,馮國璋仰天長嘆。只能選擇收縮兵力,並且逐漸後退,直到完全退出漢口。

革命軍漢口大反攻的勝利,馮國璋帶着北洋軍殘部倉皇后撤,以圖再戰,極大的震懾了北方,震懾了清廷,也包括袁世凱。

這讓袁世凱清醒的認識到革命軍的力量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之前他是想左右逢源,利用革命軍逼迫滿清倒臺,然後由他來掌握權柄,不過,現在看來。不用他逼迫,載汗等人在看到北洋軍漢口大敗之後,不再提及遷都熱河。而是讓資政院通過了他提名袁世凱爲內閣總理大臣。

得到了這一任命。袁世凱喜出望外,浩浩蕩蕩地率領大批衛隊,威武而顯赫地到了北京。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儘快控制權柄,儘快整軍備武,來對付革命軍。對付革命黨人。

當務之急是儘快成立內閣,在緊鑼密鼓了幾天之後,袁世凱終於提供了他的內閣名單。

內閣名單是: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外務部大臣樑敦彥,副大臣胡惟德。民政部大臣趙秉鈞,副大臣烏珍。度支部大臣嚴修,副大臣陳錦濤辭不就。陸軍部大臣王士珍,副大臣田文烈。海軍部大臣薩鎮冰,副大臣譚學衡。學務部大臣唐景崇,副大臣楊度辭不就。司法部大臣沈家本,副大臣梁啓超。郵傳部大臣楊士椅,副大臣粱如浩樑士詔署理。農工商部大臣張塞,副大臣熙彥。理藩部大臣達壽,副大臣榮勳。

立憲派人物如粱啓超、張塞都得到了位子,袁世凱的用意是想吸收他們作爲君主立憲和責任內閣的點綴品,藉以表示他的內閣已不同於舊的清政。

翹首以盼的北方政界人士終於看到了君主立憲制的實現,尤其是立憲派人,他們認爲這是前所未有的勝利,之前與清廷的矛盾也就不再存在,而袁世凱則成爲了他們的保護傘與救世主。

立憲派人之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自從湖南焦達峰被刺案被揭露出是立憲派人想要陰謀奪權之後,湖南便陷入了腥風血雨之中,接着,廣西、雲南、貴州等地紛紛掀起了對立憲派人的鐵血清洗,南方一個多月來已經有數萬人因爲立憲派的不合作而被殺。

南方如果想要徹底的讓革命黨人控制權柄,那麼就要盡最大耳能的團結立憲派人,但是立憲派人都是大人家出身。對那些泥腿子一幫貧賤之民很是不屑,不原意與他們分享權柄,所以導致了南方的動盪。

現在南方的立憲派人不是被殺就是被分化,另外一部分人膽戰心驚的依附於軍政府之下,南方各省徹底的成爲了堅決革命的省份。

本來湖北的投降派開始力推立憲派人掌握權柄,並且暗自聯絡各省議員,讓擁有北洋軍強悍武力的袁世凱來掌握權柄,也就是將未來的總統之位許給袁世凱。

這也成爲了南方動盪的一個主要原因,黃興等人軍事不利,腰桿子硬不起來,但不代表沒人整治立憲派與投降派革命黨人,革命軍不想強硬,但有人強硬。不想殺人,但有人願意殺,所以南方殺了個血流成

不過現在南方的情況又不一樣,大亂過後必有大治,全部推倒纔能有重來的機會,這就是南方不少省份的現狀。

北方獨立省份仍然在觀望,這些地方與南方截然不同,舊勢力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打倒的,所以當今之計,是儘早穩定南方,然後圖謀北方。

而袁世凱等人。則也是致力於先穩定北方,然後再解決南方。

在北方頗有勢力的吳祿貞等人,則必要除之而後快。!~!

..

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二節 懲奸第162節 冒充生番的華人部落第542節 阿富汗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573節 滅絕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530節 賑災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410節 毒氣戰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529節 終於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298節 阿薩姆第193節 偷襲巨港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181節 軍費誰來買單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五節 爪哇糖王第121節 極盡憤怒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484節 日本之牢籠第240節 幣制改革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326節 中子湮滅彈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105節 餘波第434節 政敵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197節 狠毒的招數能收奇效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535節 歐洲格局之猜想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357節 外交戰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124節 冤案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
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二節 懲奸第162節 冒充生番的華人部落第542節 阿富汗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573節 滅絕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530節 賑災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410節 毒氣戰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529節 終於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298節 阿薩姆第193節 偷襲巨港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181節 軍費誰來買單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五節 爪哇糖王第121節 極盡憤怒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484節 日本之牢籠第240節 幣制改革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326節 中子湮滅彈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105節 餘波第434節 政敵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197節 狠毒的招數能收奇效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535節 歐洲格局之猜想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357節 外交戰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124節 冤案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