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節 中子湮滅彈

年滿清政府的厘金爲四千五百萬兩左右。衆懷是明面七…咀據,實際徵收更多,取消厘金後對國內民族工業的刺激可想而知。

隨着各種法案的頒佈與實行,投資實業的人將會越來越多,而隨着吃到螃蟹的人成爲榜樣例子。投資實業將會呈現井噴。

現在南方各省政府要做的,就是爲民族工業的騰飛徹底鬆開束縛,掃清障礙。

由於南方沒有大規模的擴軍,只是在整編軍隊時花了不少錢,用於遣散軍隊以及安置無法謀生的官兵等,加上不用再向朝廷繳納高昂的賦稅,不用承擔外債與賠款帶來的盤錄,所以各省政府的財政運行良好,減免賦稅以及取消厘金等措施也就有了財政基礎。

以南華銀行爲首的華資銀行團也願意向各省政府提供貸款,用於各項政府支出,度過暫時的混亂期,等到政局穩定後,各地財政將進入黃

軍費、外債和賠款爲中國近代財政史上國家三宗最大的支出,三宗的總數常佔國家歲出三分之二以上,而且軍費、外債和賠款三宗歲出都有連帶的關係。一旦對外戰爭爆發或對內鎮壓農民起義,政府軍費隨之膨脹,軍費膨脹,外債便緊隨而來。到對外戰爭結束,賠款又隨之。或因賠款攤償,外債又隨之。

滿清朝廷需要承擔鉅額的軍費、外債與賠款,所以愈來愈窮困,倒臺也就成了必然。

現在南方各省獨立後。滿清朝廷仍然存在,那麼好,你就給我繼續償付外債與賠款吧。

將來民主政府成立後。列強要麼予以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要麼支持滿清政府,別讓它倒臺了,好讓它給錢。

不過滿清是扶不起的爛泥,列強都不是傻子,到時候他們只怕會急於逼滿清倒臺。

將來的主動權掌握在南方,想要承認繼承外債與賠款,那好,把租界與租借地還回來,自動放棄各項特權,不然沒得談。

滿清所欠的外債在匯豐銀行倒閉清算時賴掉不少,當時南華藉口中國國家與私人在匯豐銀行大劫案以及到閉案中受損嚴重。所以匯豐銀行本身向滿清朝廷所借款以及匯豐銀行經手的擔保借款,約有六百萬英銷的數目被衝抵。

滿清朝廷也趁火打劫。拿出了三千萬兩白銀,作爲補償在匯豐銀行存款的中國人所用,當然,這其中犬部分還是滿清貴胄與官僚。

南華方面同時還分兩次。每次如萬英鎊向中國普通民衆發放購物券,可以用來購買南華各種商品,彌補他們在上海金融風暴中的損失。

這些都已經使得列強金融界人士對南華恨之入骨,到時候只怕李秉衡在債務問題上做點手腳,這些資本家們只怕要欲哭無淚。

月日,徐紹禎命令南京衛戍部隊組建選鋒軍,於即日北伐,共計徐州方面的滿清軍隊

時間南京方面的政治人物紛紛發佈言論,有的支持。有的反對,爭論激烈。

同一天,上海的交通銀行正式改組爲中國銀行,仍然採用交通幣作爲南方各省通行之貨幣,取飾各省私自發行貨幣的權力,也就是說,交通幣將作爲正式的國家貨幣,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這一天,趙爾豐派遣一個旅的兵力進入新疆,格束了新疆那位仍然辮子翹的老高的袁大化在新疆的統治,新疆正式宣告獨立。

南華在喜馬拉雅山建立的練營也派出了一部分兵力。進入新疆,進行邊境偵查與悄報獲取,爲西康的後續部隊進入新疆做好準備。

老毛子對新疆賊心不死,早晚要與他們在東北、蒙古以及新疆一戰,現在提前做好軍事偵察工作,已經算是晚的了。

日本人對中國的地理一直摸得很清楚,在豐國打仗就像在本土一樣,可見下足了功夫,這點當然要跟他們學習,將來不僅是邊疆,就連俄國國土,也要摸得一清二楚,地圖要明白無誤。

趙爾豐進入西藏後,原先跑回來鬧着要獨立的許多土司與喇嘛紛紛逃散,趙屠夫的威名可不是蓋的。

你別走,我不殺你。只要你聽話,不給英國人當狗,可沒人相信啊,個個跑得跟狗似的。可見是當慣了狗的,當不慣人,實在是批着人皮的狗。

溫生有也進入了西藏,開始推廣南華的民族政策,限制土司貴族的特權,拉攏底層的普通藏民。並且輔以武力威懾,在屠刀之下。西藏逐漸穩定下來,英國人無從下口。

可見,對待狗,是要狠狠地揍,有時候要動刀子,一味的遷就與忍讓是不行的,這也是溫生有對趙爾豐真心佩服的地方。

這天註定是個多事之秋。英國聯合法國、沙俄與日本等國,向南京的各省代表提出了嚴正交涉。要求革命軍儘快撤出各個口岸的常關,並且交還用於償付賠款的關稅。交出關稅管轄權。

在原本歷史上,南方各省紛紛獨立,清王朝的統治迅即崩潰之際,總稅務司英國人安格聯命令歸革命黨控制的各口岸稅務司。設法取得關稅保管的權利,以“確保關稅不致爲革命黨用作軍費,並留供償還外債與此同時,列強又誘迫清政府將其控制下的各口岸的關稅也交給總稅務司管轄,聲稱:如果川明開控制的口岸不照辦的命黨可能要動用稅款。紋就八有利於革命黨,而不利於清政府。結果,革命黨和清政府都節節退讓,拱手把關稅管轄權交給了外籍稅務司。

這是個極大的遺憾與悲哀,沒有人在意這關稅管轄權的重要性,就這麼白白的拱手送人,要知道這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非凡,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夠看得清的。

李秉衡早就知會了獨立各省,將關稅管轄權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並且取用稅款,用作獨立善後之用。

雖然這一定會激怒列強。但是有南華作爲後盾,各省也就心安理得的使用了這些款子。

英國人很憤怒,因爲他們損失了一大筆的財富,雖然這些財富是革命軍從滿清手中搶奪的,但是將來都是要交給列強的,現在滿清控制的地區不過山東、河南、河北、北京、關外三省以及熱河、察哈爾等地,失去了賦稅的主要來源之處。敗亡是早晚的事情。

現在革命軍堅持不交出關稅管轄權,這就使得將來列強很被動。因爲績務與賠款的本息支付用關稅與鹽稅來代付的話,肯可能會遠遠不夠,這就使得列強要求着新生的民主政府,你把錢還我吧,哪怕利息不要了。

列強仗着借款讓滿清政府答應以關稅與鹽稅爲擔保,從而使得列強加強了對中國的經濟控制。將來民國成立,列強必須要向民國手中再次要走關稅與鹽稅的管轄權,這是母庸置疑的。現在搶先將關稅與鹽稅的管轄權掌握在手中,就拿住了列強的七寸。

武昌起義後,英國首先提出關稅交由麥加利銀行與大英銀行兩家保管,理由是以備稅關的日常開支和償還外債。英國的提議遭到其他國家的反對,它們主張交由《辛丑條約》規定的銀行賠款委員會保存。又遭到英國的反對。經過討價,最後達到妥協,銀行國際委員會出籠,它的職權就是監年以前中國所欠以關稅爲擔保的外債的償付。

最後,關稅保管分爲三部分,大英銀行、德華銀行以及華俄道勝銀行,這樣的話保管銀行就從九家變爲三家。

不過,列強並沒有考慮到南方各省的想法,想當然的認爲沒有人會與他們對着幹,結果,令他們出乎意料的一幕出現了。

安格聯派到南京扯皮的談判代表傳回一個驚人的消息,南京方面提出與英美等十二國在南京召開會談,商議廢除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以及收回南方各省的海關自主權。

這無異於宣戰,是的,這是在赤裸裸的邀請戰爭。

這是不可能答應的,絕對不可能,這幫狂妄的革命黨,以爲可以挑戰老大帝國的權威。

各國公使以及安格聯爲首的海關行政人員、銀行團列席代表開始召開會議,商議應對措施。

許多人要求動員各國政府。對革命軍進行軍事打擊,以武力脅迫對方答應不再堅持這些荒謬的要求,甚至搶奪關稅保管權。這主要是常關關械

當時的海關名義上是中國的,但各地的海關監督只能管轄負責管理國內帆船及其貨物的常關戶關、工關,而管理外商船舶及其貨物的洋關,則控制在總稅務司和各的稅務司手裡。各通商口岸出現了“一地兩關”長期並存的畸形局面。

強年中英美、法《天津條約》的附約《通商章程善後條約》簽訂後,各開放口岸均開設洋關。洋關被置於洋人監督之下,所監管的是洋商、洋貨,徵收的是洋稅。

常關是晚清時期爲區別實施稅務司制度的海關,清政府將原設立的戶關、工關機構改稱常關。晚清常關仍分屬戶部、工部管理,各口常關的最高行政官員爲海關監督。常關只侷限於管理進出該口岸的中國民船貿易的徵管事項。

現在洋鬼子們連常關的關稅管轄權都要搶奪到手,可想而知他們的貪婪,以及他們絕對不會輕易奐出中國的海關自主權與行政管理權小更別提協定關稅權。

李秉衡知道收回關稅自主權沒那麼容易,現在要強行收回。戰爭那是免不了的,日本必定是第一個要跳出來使用武力的。

日本的棉仿織品走向中國傾銷的大宗,也是日本國民經濟重要的一環,如果中國收回關稅自主權。那麼對他們的打擊將是致命的,何況近年來,日本的棉仿業已經大規模的萎縮,遭到了來自南華與中國的有力

中國收回關稅自主權後。日本的格仿織品將會更加的雪上加霜,加上其他商品也是如此,日本必然不會願意看到這一局面的出現。

所以,作爲英國人的安狗,這條狗是必然會躥出來咬人的,現在南華與中國的海軍實力還不能全面壓過日本,所以只能拖,拖到列強失去耐心。

現在各省強行進駐各口岸海關,這走出於挑釁的目的,想看看到強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從而做出判斷。

在刀刃上跳舞,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過他喜歡,富貴險中求,過得這一關,便是坦途。

原本歷史上,在新中國有最終收回了關稅自主權,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只不過通過談判努力,收回了部分權力,而且還經歷了艱難的歷程。

李秉聯行了心理準備,衆是個長期的戰爭,現在就開始談判。地收回,總有天會跟這幫射狼算總賬。

程璧光與薩鎮冰聯合艦隊已經進入各個海關港口,表現出強勢姿態,哪怕列強派軍艦前來,也要狠狠地打他一下子。

由於接管海關的並不是以正規軍名義的武裝,所以列強也毫無辦法,他們只能派出軍艦用武力奪回海關,到時,各海關的稅款已經被取用。而且海關保管權也能夠保住,損失的只有列強。

明2日。吳祿貞部趁夜向北京行軍,到凌晨四點,攻入豐臺大營,擊斃滿清軍兩千一百人,俘虜三千人。

清晨。吳祿貞部向北京城發起了攻擊。

前幾日吳祿貞就報告了亂兵制造兵變的消息,並且宣稱已經成功地撲滅了變亂。將“革命黨人”盡數擊斃,沒想到才幾天的工夫,吳祿貞就打到了北京。

這個消息瞬間轟動了整個中國。滿清貴胄盡皆恐慌失措,袁世凱急忙命令禁衛軍嚴陣以待,電令各地北洋軍與舊軍向北京移動,由於沒有探明吳祿貞部兵力,沒有貿然發起反擊。

明3日晚,藍天蔚與張紹曾分別發表聲明,要求清帝退個,結束專制統治。

不過他們這是虛晃一槍,張紹曾的前鋒部隊這時已經與吳祿貞部在豐臺會師。雙方迅速根據北洋軍的兵力調動進行部署,制定作戰戰略。

這場在北京發生的戰事讓全國爲之關注,如果吳祿貞成功攻入北京,俘虜滿清皇室,那麼對革命的鼓舞力量將是無比巨大的,對局勢的影響也是不可想象的。

列強本來專注於眼前的關稅問題,現在北京的戰事也將他們的注意力拉了過去。

沙俄與日本一致認定南華是個大威脅。所以極力的勸說着滿清政府,遷都東北,憑藉兩國的保護對抗南華支持的革命軍,實際上是打着徹底佔據東三省的目的。

這時他們聽說革命軍打到了北京城外。頓時急得跳腳,要是清帝被俘。那麼他們還忙斤。屁啊。

英國人與法國人也是頗爲擔憂,他們極力想促成袁世凱總攬大權,不過滿清國稽敗亡後,袁世凱與北洋軍該處在什麼樣的位置,這讓未來的時局變化出現了很大的變數。

列強紛紛陷入了擔憂,他們不是擔心革命軍掌握全國政權,而是在擔憂未來的中國局勢無法爲他們所把握。

日本表現得極爲活躍,他們不斷的叫囂着增派軍隊進入中國,甚至要求滿清政府要求袁世凱向他們提出邀請,邀請他們的軍隊幫助攻擊革命軍。

北京陷入了一片混亂,許多滿清貴胄與官僚紛紛要求進入使館區避難,甚至出現了大逃亡,無數人爭先恐後的擠上火車。往天津而去。

不過在日本,一場更大規模的混亂正在醞釀拜

李秉衡駕駛着經過重新改裝的“南海王子。號,緩緩地進入了東京灣。

他已經好久沒有開着這艘愛船出來航行了。這次居然航行到了東京灣,一人一船秘密的從坤甸航行到了日本,實在是匪夷所思。

這次行動他並沒有向任何人透露,因爲這是個驚天大行動,只能他一個人實行。一個人承受這個秘密。

船上帶着兩顆中子湮滅彈,這種從囂年帶過來的劃時代武器總共就四枚。這次他打聳使用兩枚,而且想使用它們已經很久很久了。

他必須給日本人制造些麻煩,同時消退些自己心中的恨意,誰叫他們讓自己不爽呢,也要讓他們好好的不爽一下。

這個時代沒有正義不正義,只要使用的手段對中國有利就好了,也無所謂日本普通平民的性命,想到那些爲日本戰列艦拼命捐款,甚至省吃儉用的日本民衆,他就一陣的發寒,日本人,還是滅絕的好。

這種中子湮滅彈在出碧年很普遍,因爲導彈防禦系統很廉價,許多基地都能裝備,導致這樣的大殺器沒有太大的用武之地,可是在這個時代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威力可是比後來丟到廣島長崎的那個原子彈要大上數萬倍。

他要做的很簡單,就是把船開到離東京港口十公里左右處,將兩斤小中子湮滅彈投放到海底,然後設定引爆倒計時,那麼就可以慢慢欣賞着東京灣的風景,然後離開了。

再然後。那就是個大樂子了。

爲此他的“南海王子”號很委屈的進行了改裝,並且掛着日本旗,以日本商船的名義進入日本海,當然,他這是多次一舉,憑藉船上的設備,他能夠輕鬆的避開日本的海岸巡邏艦以及其他軍事艦隻。

他成功的進入了東京灣,然後磨蹭了一個白天之後,終於可以在月黑風高之夜。來上一場不法勾當。

投放中子湮滅彈的海域已經選好,這裡網好是一片傾斜性大海巖,一旦這裡發生崩塌,那麼一場海嘯是在所難免的,而且塌陷的越厲害,這海嘯的威力就越恐怖,甚至還能引發陸地上的地震。

東京可是有着幾百萬人的,不知道這場海嘯的規模有多大,能夠死,上多少人?!~!

..

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375節 滿蒙新政(0)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231節 又是一記重拳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244節 槍爆頭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442節 中亞第330節 反包圍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382節 大西北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313節 圍攻都督府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09節 香港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98節 爲民族自由死不足惜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節 狗咬狗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231節 又是一記重拳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六節 西式過年第281節 南華擴軍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313節 圍攻都督府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九節 初試兵鋒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500節 三國殺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521節 峰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
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375節 滿蒙新政(0)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231節 又是一記重拳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244節 槍爆頭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442節 中亞第330節 反包圍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382節 大西北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313節 圍攻都督府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09節 香港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98節 爲民族自由死不足惜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節 狗咬狗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231節 又是一記重拳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六節 西式過年第281節 南華擴軍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313節 圍攻都督府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九節 初試兵鋒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500節 三國殺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521節 峰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