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

晝塞走到討南華的農業推廣區的,也參觀討多家墨硝園兵農場式機械式的農業生產方式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說南華聲名在外的是各種高利潤工業品,以及許多奎斷產品,實際上南華最大的成就還是並不顯山露水的南華農業生產。

這種成就到達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使得南洋大規模的移民成爲了可能,世界任何國家想做到每年移民三百萬人以上,不會造成負面影響,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南華做到了,憑藉他們在農業上的成就創造了歷史。

南華最缺的是人,華人,不僅需要人手加入到工業大軍當中,也需要將南洋各個島嶼上肥沃的土的種滿糧食與經濟作物。

光是南華的每年糧產量,不但能養活本國人口,還能大量的出口,包括援助性的向中國大量出口。

如果南華的耕地都利用起來。養活四萬萬人是不成問題的,但是這與工業建設是有衝突的,畢竟經濟作物佔了很大的比重,如果不是政府政策傾斜,只怕大部分農民都選擇種植經濟作物。

張寥清楚現在必須作出些成績來。迅速改變中國幕後的農業狀況,給南華分擔壓力,除了大規模組織移民團到南華各地墾殖,還需要在國內進行一系列的變革。

“光華,南華的農業模式是否可以在國內復神??”

他試探着問道,如果國內的農業發展也能達到南華水平,那麼無疑是一項豐功偉績,誰能讓中國四萬萬人不捱餓,這個人便是能人,他渴望這份榮譽。

“不,中國有自己的道瑕??”

李秉衡搖着頭,的確,南華的土地都是搶來的,是在壓迫土著的過程中掠奪來的,是犧牲了其他民族的生存空間換來的,這是西方世界的傳統。

中國完全不同,舊有的土地矛盾很難解決,這是個長期的過程,與工業的狂飆突進是不同的。

“在四”歷四隻方有小成。這種經驗當可推廣,西南也好,江淅也好,我都不在意。只是西北複雜,多有不同,卻不是那麼好處理的

張察正想着如何將話題引到西北上來,連忙說道:“不是有民族政策實行下去了麼?寫入憲法的。我們堅決擁護,幾年下來,民族矛盾便要緩和的多,加上對地方的開發,發展經濟,總會好起來的

“照我說西北邊疆廣爲墾荒。移民實邊,既可以使得國土穩固,又能使得戰時可以就地取得補給。

而邊疆之外的,則廣爲植樹。放牧,種植經濟作物。”

張寥見他點頭示意自己說下去。思路也順暢了許多,又說道:“西北有方案,東北有方案,全國都有方案,大家互補互利,走農業現代化的改革道路

“工商業的發展必須要有農業提供充足而優質的原材料,農產品爲各種製造品之原料,不有以增殖之。則工商業之發展永無可望。欲求製造產量增加,必先擴張其原料之數量,並改良其品質。我國家欲求商業之發達,必先求商品之增加,欲求商品之增加,必先求原料之充足。即如擴充仿織,而吾國之產棉不足供也;擴充製糖,而吾國之蔗與甜菜不足供也;擴充織呢,而吾國之羊毛不足供也

他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在滿足本國人口糧食消耗的前提下,國家鼓勵種植經濟作物,發展農業經濟。

“當前要發展棉坊織工業、製糖工業和毛坊織業,我主張採取獎勵措施大規模發展植棉、種蔗、種甜菜和牧羊業

“我的計劃是每年擴充植棉的至二十萬畝,計獎勵金額三萬元;改良棉種至一萬畝,計費一萬元;增植製糖原料地十萬畝,計費三萬元;改良羊種十萬頭,計費二萬五千元。”

說着,從懷中取出自己親筆擬定的文稿,遞給李秉衡,並且繼續抑揚頓挫的說道:“我暫時擬定的這份《植棉製糙牧羊獎勵條例》,花了我數個月的心思,實在是肺腑之言,集大成之成果。”

“要說獎勵,也不能泛泛,對不同級別的種植者與墾殖者,要分別對待,分別獎勵。我暫時這樣設想。凡擴充植棉者,每畝獎銀,角;凡改良植棉者,每畝獎衡角;凡種植製糖原料者,蔗田每畝補助蔗苗銀3角,肥料銀6角。甜菜田每畝補助甜菜種銀,角,肥料銀3角;凡牧場改良羊種者,每百頭獎銀刃元。”

聽他講的如此詳細,李秉衡覺礙手中的這本厚厚的文稿重如泰山,心頭格外沉重,在與張寒交流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雙方仔細交流片刻,你來我往,氣氛很是融洽,趁着張寥如廁之際,他仔細的挑出節略認真看了些。發現這份獎勵條例的確是花了對方許多心血的,而且很適合當前的中國農業

張寥從鼓勵規模經營和推廣普及出發,擬採取視養植規模之大小及養植者之不同而實行遞增獎金和重獎農家養植的辦法。

他指止叫“希望農牧產之發達,必主乎多數。但大農與小農、爹縱習,數之收效,有難易之不同,則獎勵率即不能無高下之差異,今更說明於下:擴充棉產,獎重大農,非大農不能有此擴充能力,故就所擬獎率平均之。萬畝之獎爲千元,合每畝一角;五萬畝、十萬畝之獎,合每畝一角二分;二十萬畝之獎。合每畝一角五分。改良棉產,獎重小農,小農之致成績也難。而開通風氣也普。故個人之獎。每畝二元;農會、農校等之獎,每畝一元五角;至公司則專卓於此,成績更易,故每畝獎一元。擴充改良製糖之原料,利在大農。故獎率之遞增,與擴充棉產略同。牧場之改良美利奴羊,少數之繁殖難,多數之繁殖易。故改良三百頭之獎。每頭合三角三分零;改良一千頭者,每頭獎三角;改良一千五百頭者,每頭獎二角六分零;改良二千頭者,每頭獎二角五分。”

這些與李秉衡的思路大致相同,而且張寥顯然是此中高手,將獎勵數額設置的相當精確適宜,中華元是經過周密論證的,完全從當前的中國需要,綜合了商品生產、貿易能力、購買力等方面的因素,張寥竟然能夠這麼快整理出了這份條例。的確是個能人。

“哦,對了,季直公,東北墾荒已在進行,這些都是那邊傳回來的信息與資料,進展還算順利。”

全國墾荒。東北是重中之重,關係到邊防戰略,絲毫馬虎不得,這也是五個師的土著軍團分散到東北邊境的重要原因。

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自清朝前中期開始,到閃世紀末力世紀初,已開始實行以官方屯墾爲主的全面墾荒政策,但尚缺少統一的辦法,弊端叢生。

李秉衡組閣後,作爲試探張寒的態度,他致電對方,希望能夠得到對方在鼓墾荒政策上的指教。這纔有了現行的《國有荒地承墾條例》,這倒的確是張幕的功勞。

張寥對開墾荒地之事向來非常重視,早在清末時他自己就創辦了通海墾牧公司。從事於鹽鹼地的開墾事業。

這次出任農商總長後,他力圖把開墾荒地的事業推向全國。竭力主張開放國有荒地供人民開墾,熱情支持地方政府的飛荒事業。他指出:“竊惟國家富力之消長。恆以物產之衰旺爲樞機。居今日而欲救貧,道莫要於墾荒,而尤以先行整理官荒,爲入手時一定不移之辦法。吾國幅員遼闊,國有荒地甚多如克逐加清理,一律招人領墾,則非特地無曠土,目前可消納遊民,而將來飛熟升科,並足增國家收入。”

跟李秉衡一樣。他也尤其重視東北和西北邊疆地區的墾荒事業,認爲開墾邊荒,除了具有開墾一般荒地所具有的意義外,還具有移民實邊,保衛國土的特殊意義。

“開墾荒地,以黑龍江爲首,黑龍江最北大省,幅員遼闊,沙俄與日本殖民野心越來越大,在邊境盜墾情況嚴重,反而中國人在邊疆地區越來越少,長此以往,只怕俄人日人盤踞當地,趁虛而入,邊境糾紛尤爲嚴重。”

不等李秉衡說話,又話題一轉,說到內蒙古的時局,雖然內蒙古在東北國防軍武力威脅下,不敢公然大規模反叛,但是離心甚重,時有不軌之舉。

對於開墾蒙古荒地,他還是頗有心得:“藉着墾荒,儘量廢除前清理藩院在內蒙古施行的劣政。如此蒙人歡欣鼓舞,聯絡民族感情。讓蒙人不爲外人所利用。邊內外貧苦人民從墾荒中獲得收益,生活有了着落,也是善政。另外。地闢民聚則邊自實,中央也可少操心。同時,我政府助其經營,使蒙人知感,足以收共和統一之真際表示以對外,大好。”

目前開墾荒地主要分爲國有荒地與邊疆荒地。

國有荒地種類爲:江海山林新漲及舊廢無主未經開墾的土地,包括江河湖海塗灘地、草地或樹林的。以及滷斥地、砂硅地等。邊荒範圍爲:直隸邊牆外,奉天東北邊界,吉林邊界,黑龍江、山西邊牆外,陝西邊牆外,甘肅邊牆外,新疆、廣西、川滇邊界。這些荒地的種類和範圍顯然是那些尚無利用和人煙稀少地區的荒地,開墾這些荒地,不僅將變廢地爲良地,增加耕的面積。而且將帶動人口稠密地區的人民向人口稀少地區遷徙,既可收移民實邊之效,又可使人口區域分佈趨向合理化

要想徹底利用土地,必須形成官墾、商墾和私墾並起的局面。如在東北地區大量放墾國有荒地,並採取鼓勵措施吸引關內人民前來墾荒。在西北地區,鼓勵開墾皇家圍場和荒地,民墾力量不夠那麼就開辦官墾。在東南沿海地區。鼓勵商團與民間進行灘塗開墾,利用土地。

民國成立至今,全國已經有乃6家農墾公司相繼成立,這些農墾公司大多在不同程度上來用了資本主義大農業的經營方式,對中國農業的經營方式的改變、商品化和多種經營的發展、生產技術的提高

同時大量的南華特色農業經營方式得到了推廣。或由公司統一僱工生產;或將土的分劃租與包工頭組織生產;或將土地租給佃農耕作;或將墾熟的土地出售。

它們的生產目的主要是爲了出售產品,牟取盈利,其經營種類包括植棉、蠶桑、樹藝、茶葉、牧畜、糧食、養蜂等。它們的生產技術比較先進,或採用良種;或施用化肥;或購置耕作機械。它們還把自己所培育的優良品種。所採用的生產技術,向社會推廣。並以其種植經濟作物所取得的效益影響附近地區的農民從事農業的多種經營。

南華的化肥、農藥、農業機械工業這幾年一直處於馬不停蹄的擴張之中,這幾年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如此一來,造成的缺口必然會繼續增大。

這時李秉衡已經在考慮鼓勵中國興辦自己的化肥、農藥以及農業機械工業,尤其是合成氨工業。

當然合成氨工業仍然是國有企業,不過南華已經在之前推行了股權激勵制度以及公司股份制,明確了產權,對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與運營都有了相關的法案。

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耍將打造鋼鐵工業、煤化工工業、紡織工業、製糖工業、機械製造工業、電力工業,以這些產業爲重頭。

主要還是側重於重工業,目前的中國能源、原材料和機械工業長期落後,以致在國際交往中受制於人;在被國際資本嚴密封鎖的環境中,農業、輕工業也難以發展。當時用於五年計利建設的有限財力,如果平均使用,百廢待興,可能一事無成。沒有基礎工業,也不可能大量供應化肥、農業機械、柴油、水利工程設備;不可能大量修建鐵路,供應機車、汽車、飛機、輪船、燃料和各種運輸設備。爲了應對戰爭威脅,也需要建設強大的國防力量。這一切都決定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必要性。

第一個五年計劃還是有針對性地對農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李秉衡有信心在第二個五年計刮時,中國可以有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與堅實的工業基礎,可以滿足進一步的狂飆突進。

他故意製造出了惡劣的外部環境,來迫使內部的反對力量不敢輕易製造阻力,從而達到他想達到的目的。

目前他被許多人稱爲借債總理,目前所欠外債包含南華部分,已經達到了2刀億英銷。日本一直在驚呼,南京政府所舉對外新債已經超過了日本十年的財政收入。

根據國際權威人士測算,南京民國政府控制區域今年全年的財政收入有望在三千八百萬到四千六百萬英鏑之間。也就是說,一分不支出,要還掉外債,也要六到八年。

也有德國與美國的經濟專家對南京民國政府抱有信心,從南華的經濟發展速度來看。中國只要能夠達到南華的一半增速,五年後有望實現九千萬英鍍,基本達到,咖年美國的財政收入水平。

李秉衡喊出了再爲中國借三億英銷外債的口號,着實讓世界各國震驚了一把,雖然響應寥寥,但還是有許多國家在調研借款給中國的可行性。

農村資金投入也是個重頭,所以張寒瞭解了在各地鼓勵興辦農村銀行以及農村融資機構的政策後,還是大加讚賞,在農業、工業與教育的投入上,中國還是顯示出了足夠的氣魄。

兩人相談甚歡。彼此心照不宣,知道從此後兩人就是一條藤上的螞非,誰也離不開誰。張塞更是放低了姿態,歡聲笑語不斷。

本來他這次還打算就南北和談說些個人意見,但是不想破壞眼前的良好氣氛,所以按捺下來,專心就國計民生髮表看法。

這時總理辦公室秘書進來通報,陳友仁緊急求見。

李秉衡心中一緊。陳友仁從來不緊急,一向是冷靜沉着漆定之人,看來似乎走出了什麼大事。

“總理,黑龍江邊境衝突,俄國駐前清公使庫朋斯齊提交照會,要求我國做出鞘釋,俄方保留進一步行動權利。”

陳友仁的臉上罕見的出現了驚喜與焦急混雜的神色,只見他略一遲疑,又說道:“熊成基部在克孜勒以西設伏,全殲俄方阿庫斯金師,打死打傷三千餘人。俘虜五千餘人,唐努烏梁海成了沙俄軍隊的泥潭,四個多月來,俄方已經損失了兩萬多人,有力的打擊了對方的侵略氣焰

李秉衡直接無視之前的黑龍江邊境衝突,大笑着說道:“味根果然能忍常人之不能忍。這麼幾個月,以戰代練,就算是鋼也磨軟了。這次出其不意的一仗,大概也是老毛子的耐心到了極點,粗心大意了

又問道:“那黑龍江邊境衝突,老毛子公使又是照會又是威脅,味根這一仗打掉了他們一個師,怎麼屁都沒放一個?。!~!

..

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357節 外交戰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節 狗咬狗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152節 不值一提的勝利第281節 南華擴軍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568節 宣判爾等死刑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244節 槍爆頭第137節 英國人的動向第357節 外交戰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290節 空降兵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五節 美女救英雄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434節 政敵第155節 好消息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395節 殺俘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470節 美國有公主嗎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85節 西康建省第548節 德國投降第108節 你們有大炮,我也有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108節 你們有大炮,我也有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
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357節 外交戰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節 狗咬狗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152節 不值一提的勝利第281節 南華擴軍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568節 宣判爾等死刑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244節 槍爆頭第137節 英國人的動向第357節 外交戰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290節 空降兵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五節 美女救英雄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434節 政敵第155節 好消息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395節 殺俘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470節 美國有公主嗎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85節 西康建省第548節 德國投降第108節 你們有大炮,我也有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108節 你們有大炮,我也有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