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意志的較量(上)

攻城戰對於交戰雙方來說,都是件極爲殘酷的事情,這不單是血與火的考驗,更是意志的較量,屍山血海乃尋常之事,對於每一名投入征戰的軍人來說,都是在闖鬼門關,沒有置死地而後生的勇氣是絕對無法在這等殘酷的戰鬥中堅持到最後的,就這一條而言,對於攻守雙方都是一樣的——唐軍固然沒了退路,而作爲守城一方的三國聯軍也一樣沒有退路,是故,這是一場懸崖上的決鬥,只不過擺在唐軍面前的形勢要比三國聯軍來說更爲嚴峻上不老少——作爲攻城方的唐軍本就沒有地利上的優勢,而在總兵力上又僅僅只有對方的一半,要想拿下重兵把守的城池談何容易。

血總是熱的,不能白流。儘管李貞並不是真的f非拿下和田不可,可爲了釣塔甘答上鉤,戲份就得演個十足,當然,李貞卻絕不想假戲真做,真要是在這小小的和田城下損失慘重,就算勝了也是等於輸掉了安西的將來,道理很簡單——先不說薛延陀那頭還在虎視眈眈地看着西域的亂局,也不說龜茲王那班在後頭瞎折騰,就算沒這些令人煩心的事兒,李貞要想在不久的將來出征天山以北也少不得久經戰陣的軍隊,若是這一戰將老本折了進去,那接下來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就這一點而言,李貞不得不慎之又慎地出招了——就在攻城戰即將打響之際,從唐軍陣後突然傳來一陣騷動,一大羣破衣爛衫的青壯在一隊唐軍士兵的押解下出現在唐軍陣列之旁。

乞丐?當然不是,這一大羣接近萬人規模的青壯正是半月前被唐軍生擒的三國聯軍官兵,炮灰?也不像,這羣被唐軍押解到陣前的俘虜並沒有手持兵器,甚至不曾着甲,有的只是人手一隻的大麻袋,還明顯是空的,此情此景不單城頭上的三國聯軍不明所以,就是列陣待戰的大唐官兵也茫然不知李貞的用意何在,一時間城上城下竊竊私語聲大作,戰場的肅殺之氣反倒弱下了不少。

李貞並沒有對衆軍解釋這羣戰俘出現在此的目的,只是冷冷地揮了下手道:“開始!”此令既下,唐軍陣中淒厲的號角聲很快便響了起來,數百名唐軍官兵推着十二輛神機弩和十門巨大的投石機緩緩地行出了陣列,徑直來到離城頭三百步左右的距離上,有條不紊地開始了調整弩車與投石機的發射角度,與此同時,城頭上的三國聯軍官兵也忙着搗鼓城頭上安置的守城弩,試圖搶先一步擊毀唐軍的攻城利器,怎奈于闐國所裝備的守城弩雖犀利,卻極爲笨重,還大多是固定角度的,要想調整到位,一時半會哪能辦得到。

投石機,這玩意兒在西域並不少見,三國聯軍中也有着不少此類器具,可如唐軍所使用的這般龐然大物別說見過了,便是聽都沒有聽說過,原本呆在城門樓上的伏闍雄只一看了一眼唐軍推出來的投石機,頓時倒吸了口涼氣,高聲下令道:“快,調整弩弓,全力攻擊投石機,快!”此言一出,原本就忙得團團轉的三國聯軍士兵就更是慌亂不已,手忙腳亂之下,調整工作不但沒能加速,反倒更慢了許多,令伏闍雄又急又氣,卻又無可奈何。

“放!”神機營校尉鷹五見手下軍士皆已到位,猛地一揮手中的一面小紅旗,下達了攻擊的命令,但聽一陣機簧聲響,十二輛神機弩率先發動,百餘隻巨大的弩箭激射而出,帶着強烈的呼嘯直奔城頭而去,緊接着十門巨大的投石機在二百餘名唐軍勁卒的齊聲吶喊中也先後發動了,但見十塊足足有三百斤以上的巨石在空中劃過一個美妙的拋物線,嗚嗚作響地向着城頭落了下去。

亂,一片大亂!城頭上的三國聯軍士兵被如此巨大的聲勢嚇得四下逃竄,試圖躲開死神的親吻,怎奈城頭本就不大,城上城下都站滿了士兵,這躲都無從躲起,儘管唐軍那百餘支弩箭中真正落上城頭的不到半數,卻瞬間帶走了數十名三國聯軍官兵的性命,反倒是那十枚石彈儘管只有兩枚正中城頭,餘者全都射入了城牆之後,卻意外地取得了不小的戰果——正中城頭的兩枚石彈一枚擊毀了一輛守城弩,另一枚命中了城門樓,硬是將石料壘成的城門樓轟塌了半邊,險些一開戰就將伏闍雄等人一網打盡,至於落到城牆之後的那八枚石彈也沒落空,硬生生地砸入了本來在城下待命、隨時準備增援城頭的三國聯軍盾刀手的陣列之中,彈跳着的石彈在人叢中蹦躂着,一路留下的是殘肢斷臂與血肉模糊,僅僅就這麼一次攻擊而已,措不及防的三國聯軍竟然損失了足足三百餘人,更令三國聯軍官兵憂心的是伏闍雄等人都在坍塌了一半的城門樓內,生死不知,一時間慌亂的三國聯軍官兵顧不得去反擊唐軍的攻擊,全都撲向了城門樓,耙土的耙土,搬石頭的搬石頭,忙乎着要將自家主帥救出來。

“反擊,反擊!”伏闍雄被一起子親衛從灰堆裡拽了出來,猛吐了口帶着泥沙的唾沫,一把抽出腰間的寶刀,瘋狂地高叫了起來,那些個守城官兵見自家國王沒事,這才穩下了心來,趁着唐軍正在裝填的當口,發動了反擊,但見城頭上十具完好的弩車逐一發射,十支巨弩向着唐軍神機營所在處射了過去,只可惜聲勢不大不說,還沒啥準頭,除一枚弩箭瞎貓遇到死老鼠地射中了一名正在忙着操作器具的唐軍士兵外,並無其他戰果。

“陛下,這樣下去不行啊。”灰頭土腦的疏勒王子赫爾薩顧不得擦去頭上的塵土,看了眼城外的唐軍,壓低了聲音道:“陛下,此地太危險了,我等還是暫時躲一下的好。”

伏闍雄何嘗不知道城頭危險,可他更清楚的是沒有主帥在前方壓陣,己方的士氣必然低落下去,一旦唐軍開始衝城,這城是無論如何都守不住的,若是換個人跟他提這個建議,伏闍雄一準是一刀砍將過去,藉此人的腦袋來鼓舞士氣,可惜說這個話的是赫爾薩,伏闍雄還指望着疏勒王率軍來援,這刀自然就砍不過去了,可他也沒給赫爾薩好臉色看,怒目瞪了赫爾薩一眼,大步走到城頭前,手持寶刀指着城外的唐軍陣列,高聲道:“兒郎們,拿出勇氣來,寡人就在此地看着爾等殺敵,爲了我于闐的父老鄉親,爲了我等身爲軍人之榮耀,殺賊!殺賊!”

還別說,原本士氣低落的三國聯軍官兵一見伏闍雄如此勇悍,一時間士氣倒也恢復了不老少,城頭上的混亂也平靜了下來,誰沒人出言呼啥口號,可緊握刀槍的手卻都更有力了幾分,唯有赫爾薩不屑地瞥了瞥嘴,低聲咒罵了幾句,也不管別人怎麼看,一甩袖子憤然地走下了城頭。

放,再放!城上城下一場遠距離的較量打得不亦悅乎,儘管唐軍佔據了絕對的上風,可除了最開始那一撥攻擊取得了極大的戰果之外,接下來由於城上守軍疏散了人羣,加強了戒備,並未能再現輝煌,更麻煩的是神機弩威力雖大,可消耗的弩箭也多,僅僅不過四輪齊射之後,軍中所攜帶的弩箭便已消耗殆盡,不得不停了下來,而那十門投石機因着準頭的關係,儘管看起來打得有聲有色,實際戰果卻一般得很,擊打在石塊壘成的城牆上,其傷害效果僅僅只是一般,並無法對城牆造成太嚴重的傷害。

差不多可以開始了!始終默默不語地看着這場遠距離交鋒的李貞一見城頭上對攻城部隊威脅最大的守城弩已損毀了半數以上,心中一動,下定了開始衝城的決心,一揮手,高聲下令道:“填城!”

唐軍中軍號角聲再次淒厲地響了起來,不過片刻,衝程部隊出發了,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首攻的隊伍不是唐軍任何一支部隊,而是那羣手提着鼓囊囊布袋的戰俘們——就在城上城下弩弓對射的當口,那近萬名戰俘已在近千唐軍官兵的看押下,就地取沙,將布袋全都裝滿了沙土,此際,又在唐軍督戰隊的刀鋒下戰戰兢兢地往和田城行去。

不好!始終屹立在城頭上的伏闍雄一見到戰俘隊出動,先是一愣,接着立刻反應了過來,唐軍這是要用沙石來填護城河,心中頓時猛地一震,也不管唐軍的投石機還在零散地開火,高聲下令道:“吹號,弓箭手即刻上城!”

號角聲中,原本因躲避唐軍弩箭、投石機攻擊而疏散到城後躲避的于闐弓箭手們立時冒着凌亂落下來的石彈,一窩蜂地涌上了城頭,各自彎弓搭箭,排成陣列,準備發動攻擊,可再一看,前來衝程的都是被俘的自家兄弟,一時間全都傻了眼,渾然不知道該不該對自己人放箭。

“放箭,快放箭!”眼瞅着戰俘大隊愈行愈近,而己方弓箭手們全都在那兒猶豫不決,伏闍雄立時急了,揮舞着手中的寶刀,高聲斷喝道。

“陛下,那全是我軍弟兄啊。”一名千戶長模樣的弓箭手指揮官一聽伏闍雄下達了放箭的命令,臉色“唰”地便白了,緊趕着出言提醒道。

“混帳,等護城河被填平了,唐軍一衝,我軍豈不危矣,快放箭!”伏闍雄氣急敗壞地吼將起來。

伏闍雄既已下了死命令,衆軍士儘自心中再不忍,也只能聽令行事了,但見城頭上箭如雨下,轉瞬間便在愈行愈近的戰俘羣中激起一片慘號之聲,可憐那些個身無寸甲的戰俘們在這一陣齊射下立時倒下了百餘人,這還是城頭守軍因着心中不忍而放了水的結果,饒是如此,受了驚嚇的戰俘們還是炸了鍋,不少人丟下手中的布袋,返身便向後逃竄,只可惜沒等他們跑出多遠,作爲督戰隊的唐軍騎兵便衝了上來,凡是手中沒有布袋而又向後逃者一律砍翻在地。

一陣混亂之後,數百具血淋淋的屍體躺滿了一地,驚慌失措的戰俘們眼見逃無可逃,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再次向前進發,速度倒是比原先快上了不少,一窩蜂地涌到了護城河邊,爭先恐後地將布袋中的沙石傾倒一空,而後慌亂地回身就走,至於城頭上落下來的箭雨也就顧不得了,就這麼着,儘管有近千的戰俘被射殺於途中,可還是有數千袋沙土填入了護城河中,將本就不深的護城河徹底填了個平。

不人道?也許罷,拿戰俘來填城說起來是有些殘忍,可相比於用自己部下的屍體來堆出硬衝堅城的道路,還是划算了不老少,至於人道不人道的,李貞卻也顧不得那麼許多了,此時見城頭箭雨不停,心中倒是有幾分佩服伏闍雄的狠辣,待得一見護城河已平,李貞再次下達了作戰命令,唐軍兩翼騎兵在陳武的率領下飛馬而出,衝至護城河邊,近五千大唐騎軍繞城飛奔,不斷地將密集的箭雨射向城頭,拼命地壓制城頭上的弓箭手,而戰俘大隊則在鷹五所率的遊騎丙營的監督下,再次揹着裝滿了沙石的布袋向城牆衝去,一路衝過已被填平的護城河,直抵城牆下,將沙石傾倒於地。

糟了!伏闍雄雖因躲避唐軍騎兵的弓箭手那如蝗般的箭雨而撤回到了已損毀了一半的城門樓上,可一見戰俘大隊去而復返,頓時猛吃了一驚——唐軍這是打算填出一條直抵城頭的斜坡,一旦讓唐軍得了手,大批唐軍便能沿着斜坡衝上城頭,到那時,以三國聯軍如今已低落到了極點的士氣,如何能抵擋得住唐軍強悍已極的攻勢?

此際,因着城頭的面積所限,能排開發動攻擊的弓箭手有限得很,以區區兩千名左右的弓箭手根本無法擊退城下飛奔來去的大唐騎軍,雖說整個對射的場面尚算勢均力敵,甚至死傷的唐軍官兵還略多上一些,然而因着唐軍騎兵的存在,城頭的弓箭手已然被牽制住了大半,根本無法抽出精力來射殺那些填城的戰俘,更何況城頭的弓箭手們本就不願向自己人射箭,有意無意地都在放水,眼瞅着城下的土坡在不斷地升高,伏闍雄心急如焚,狠命地一咬牙,將始終站在身後的伏闍勇叫到了身邊,低聲道:“二弟,爾率三千騎軍殺出城去,別管唐軍,將戰俘衝散即可,而後繞城而走,從南門回城,快去!”

伏闍勇本就是于闐國中爲數不多的將才,自是知曉唐軍填城舉動的厲害之處,只不過礙於填城的都是己方的戰俘,在伏闍雄沒下定決心之前,他是不敢隨便進言的,此時一得伏闍雄的命令,倒也沒多說什麼廢話,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領着幾名親衛一路狂奔地衝下了城頭,匆忙地點齊了三千騎兵,沿着城中的道路直奔城門口而去,早已得到命令的守門官兵遠遠地看見了騎兵殺到,立刻忙着卸下厚重的門栓,拼着老命地搶在出擊的騎兵抵達之前,將城門推了開來,不數息,急衝而來的騎兵大隊便呼嘯着從城門洞中殺出了城去,一路狂喊地向着城下的戰俘大隊殺將過去,與此同時,守門官兵一待最後一名己方騎兵衝出了城門,立刻緊趕着將城門重重地關了起來,彼此間的配合可謂恰到好處。

他媽的,該死!正觀察着戰場動態的李貞突然間發現緊閉着的城門轟然洞開,立時猜出了伏闍雄想要幹什麼,立時心頭狂震,忙不迭地高聲下令道:“傳令,陳武所部即刻上前,擋住敵騎,務必確保戰俘大隊不被衝散!”

說時遲,那時快,儘管李貞下達的命令算是及時無比,只可惜此際陳武所部正好是沿着背離着城門的方向飛馳着,本就無法及時調頭,而用號角來傳信也有個時差的存在,這兩個因素一相加,李貞所做出的努力算是全然落到了空處——伏闍勇所部騎兵一衝出城門樓,根本不跟從戰俘大隊後頭殺上來的鷹五所部交鋒,也不理會從後頭掩殺而來的陳武所部騎軍,全軍發一聲喊,衝破了匆忙迎擊上來的數十名唐軍督戰隊騎兵的阻截,殺入了戰俘大隊之中,手下絲毫也不容情,但見彎刀橫掃間,人頭滾滾落地,戰馬衝撞間,“飛人”滿天,原本就膽戰心驚的戰俘大隊哪經得起這等殺戮,再加上原本在附近督戰的唐軍遊騎已被衝散,沒了督導,又面對着自家騎軍的殺戮之命運的戰俘大隊哪還能保持鎮靜,一見形勢不妙,頓時丟下手中的布袋,發一聲喊,向四面八方逃散而去。

那亂奔的人流跑得滿場都是,對於衝殺間的伏闍勇所部無甚影響,可對於正狂追不捨的兩路唐軍來說卻是個天大的麻煩,待得兩路唐軍殺散了潰逃的戰俘大隊之時,伏闍勇所部早已逃之夭夭了,現場只留下滿地狼藉的屍體和散落得到處都是布袋子,在這一個回合的交手中,唐軍雖稍占上風,可也沒能得到太多的便宜,至此,戰事愈發慘烈起來……

第五百二十四章血戰周留城(三)第四百六十六章毒蛇的獠牙(三)第四百九十三章試槍(下)第三百二十八章百葉河會戰(一)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二百八十二章意志的較量(下)第二百六十四章獵犬行動(上)第二百八十四章大漠鐵流(下)第四百七十九章爲山九仞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十章東宮失竊案(中)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二百六十四章獵犬行動(上)第二百一十六章星星峽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一章是與非(下)第五百零九章推波助瀾(上)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第四百一十六章洛書之爭(三)第一百零一章搶婚記(中)第四十八章巧入神武(二)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一百三十四章各自定策第四百四十五章陰差陽錯(六)第五百五十七章決戰平壤城(七)第一百六十四章喋血長安城(五)第一百二十九章殺局(下)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四百四十二章陰差陽錯(三)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五十一章巧入神武(五)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四百四十章陰差陽錯(一)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三百二十五章意外軍情(下)第一百七十七章情與義(上)第十章東宮失竊案(中)第二十三章憂國不忘發財(下)第二十四章風漸起第三百一十九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中)第一百九十一章長孫世家之變(二)第四百三十九章風雪故人來第一百七十四章決戰皇城之巔(三)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第五百零五章針鋒相對(七)第二百零五章一路向西第五十一章巧入神武(五)第五百三十八章惡戰白村江(四)第七十五章君臣際遇第一百二十七章殺局(上)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一百九十四章長孫世家之變(五)第二百零七章雙井崗密議第五百四十四章京師風雲錄(三)第四百二十三章高陽來訪第一百九十八章長街刺殺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二百一十八章星星峽之戰(四)第二十八章敗戰計第三百零二章龜茲人的反撲(五)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一百二十章武功縣之夜(下)第二百二十章星星峽之戰(六)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二百零六章何望隆的期盼第一百九十四章長孫世家之變(五)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五百四十七章京師風雲錄(六)第五百三十五章惡戰白村江(一)第三百八十四章定海神針(下)第四百四十二章陰差陽錯(三)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六十三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四百八十一章點醒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四百八十二章父子論政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八十三章新年第一朝(上)第二百九十五章龜茲攻略(五)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四百一十一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下)第一百二十九章殺局(下)第五百二十五章血戰周留城(四)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二百六十八章背/叛(上)
第五百二十四章血戰周留城(三)第四百六十六章毒蛇的獠牙(三)第四百九十三章試槍(下)第三百二十八章百葉河會戰(一)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二百八十二章意志的較量(下)第二百六十四章獵犬行動(上)第二百八十四章大漠鐵流(下)第四百七十九章爲山九仞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十章東宮失竊案(中)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二百六十四章獵犬行動(上)第二百一十六章星星峽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一章是與非(下)第五百零九章推波助瀾(上)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第四百一十六章洛書之爭(三)第一百零一章搶婚記(中)第四十八章巧入神武(二)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一百三十四章各自定策第四百四十五章陰差陽錯(六)第五百五十七章決戰平壤城(七)第一百六十四章喋血長安城(五)第一百二十九章殺局(下)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四百四十二章陰差陽錯(三)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五十一章巧入神武(五)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四百四十章陰差陽錯(一)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三百二十五章意外軍情(下)第一百七十七章情與義(上)第十章東宮失竊案(中)第二十三章憂國不忘發財(下)第二十四章風漸起第三百一十九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中)第一百九十一章長孫世家之變(二)第四百三十九章風雪故人來第一百七十四章決戰皇城之巔(三)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第五百零五章針鋒相對(七)第二百零五章一路向西第五十一章巧入神武(五)第五百三十八章惡戰白村江(四)第七十五章君臣際遇第一百二十七章殺局(上)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一百九十四章長孫世家之變(五)第二百零七章雙井崗密議第五百四十四章京師風雲錄(三)第四百二十三章高陽來訪第一百九十八章長街刺殺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二百一十八章星星峽之戰(四)第二十八章敗戰計第三百零二章龜茲人的反撲(五)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一百二十章武功縣之夜(下)第二百二十章星星峽之戰(六)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二百零六章何望隆的期盼第一百九十四章長孫世家之變(五)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五百四十七章京師風雲錄(六)第五百三十五章惡戰白村江(一)第三百八十四章定海神針(下)第四百四十二章陰差陽錯(三)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六十三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四百八十一章點醒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四百八十二章父子論政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八十三章新年第一朝(上)第二百九十五章龜茲攻略(五)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四百一十一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下)第一百二十九章殺局(下)第五百二十五章血戰周留城(四)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二百六十八章背/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