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深入內陸

——

雖然在美日聯軍攻佔了瀋陽之後,東北戰場的重要性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戰場,決定着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但是處於政治上的原因,在東南戰場上,美臺聯軍的進攻行動一直沒有停歇過。

在奧康納發表了戰爭宣言之後,美國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臺灣政權光復大陸。

從政治上講,這是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

可惜的是,在戰場上,很多時候決定戰爭走向的並不是政治因素,特別是在勝負未明的情況下,政治的影響力並不明顯。

這一點,在美軍登陸浙江之後就體現得非常明顯。

登陸之後,美臺聯軍首先把重點放在南京,以攻佔南京,幫助臺灣政權迴歸正統爲主要目的。不管怎麼說,“中華民國”的首都是南京,只有在打下南京,纔算得上是邁出了具有實質意義的一步。

爲此,美臺聯軍在該方向上投入了幾乎全部兵力。

問題是,中隊在東南戰場上的主要目的也是守衛南京,而且不惜代價。

結果就是,在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後,美臺聯軍終於將戰線推進到了南京郊外,卻遲遲無法攻入南京城區。特別是在陳必時重新就任東南戰區司令,與王虞珉珠聯璧合,通過一系列的戰術級別的小規模戰鬥穩住了長江南岸的戰線之後,美臺聯軍再也無法前進。要想打下南京,美臺聯軍肯定得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

阜錦會戰之後,美軍就對進攻南京做了一個簡單評估。

當時,帕特里奇還沒有調整戰爭計劃,仍然將攻佔南京當成主要目的,因此打算在東北戰場上發動下一輪進攻之前,發起針對南京的進攻行動。

按照美軍的估計,除非發生奇蹟,比如炸死了陳必時,或者用其他方式導致中隊士氣潰敗,不然美軍將在進攻南京的戰鬥中陣亡十萬到十五萬官兵。這還沒有算上臺軍的傷亡數字,如果算上的話,那將是不可承受的代價。

說得直接一點,就算美臺聯軍不惜代價的打下南京,也很難繼續進攻。

受此影響,美臺聯軍進攻南京的作戰計劃一拖再拖。隨着長崎遭到戰略打擊,帕特里奇按照總統的意思調整了戰爭計劃,將重點轉向東北,進攻南京的作戰計劃就擱置了起來,再也沒人提起。

當然,這並沒妨礙美臺聯軍在其他方向上的進攻行動。

相對而言,東南戰場上另外兩個方向上的進攻行動順利得多。

短期內打下南京無望之後,美臺聯軍開始加強其他方向上的進攻力度。

最初的時候,因爲帕特里奇仍然指望能在南京取得突破,所以美臺聯軍把重點放在了長江流域。

按照帕特里奇的部署,在八月初,美臺聯軍就從銅陵出發,向池州與安慶推進。

雖然在攻打池州的戰鬥中,美臺聯軍依靠強大的空中優勢取得了勝利,甚至沒有爲此付出太大的代價,但是等到美臺聯軍向安慶進發的時候,因爲用來打擊導彈部隊的戰鬥機佔用了大量前線支援,臺軍又沒有像樣的空中力量,所以美臺聯軍的進攻行動遭到挫敗。

打到九月中旬,美臺聯軍都沒有攻下由王虞珉親自部署防禦的安慶。

隨着東北戰場上的戰鬥在十月初打響,大批支援航空兵被派往東北戰場,帕特里奇不得不在十月初下令結束了攻打安慶的作戰行動。

到突出部戰役結束的時候,該路美臺聯軍仍然在池州。

因爲王虞珉趁此機會增強了安慶的防禦部署,將安慶變成了一座防禦強度絲毫不亞於南京的軍事要塞,所以美臺聯軍要想在短期內打下安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實上,在拿下南京之前,美臺聯軍很難向長江上游推進。

原因很簡單,僅僅依靠鐵路線與公路線,美臺聯軍的後勤保障壓力非常巨大,不得不將大批兵力部署在後勤保障線上,從而使得投入前線作戰的部隊嚴重不足。

解決後勤保障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打通長江航道。

要想打通長江航道,就得打下南京。

事實上,到這個時候,掐住了長江航道的就只有南京了。

在此之前,美臺聯軍已經攻佔了蘇州,完成了對上海的包圍行動。因爲上海確實無險可守,城區內有三千多萬平民,人口密度過大,如果在上海與美臺聯軍交戰的話,最受傷的肯定是平民,所以在八月初,陳必時就開始逐步撤出部署在上海的部隊,僅僅留下了十多萬民兵。

有意思的是,美臺聯軍並沒立即佔領這座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帕特里奇沒讓美臺聯軍進軍上海,主要還是爲了避免背上三千多萬人的負擔。

要知道,這三千多萬人得吃飯,得生活,所佔用的資源超過了美臺聯軍的承受能力。

在東北戰場上,羅耀武就用這一辦法牽制了數十萬美日軍隊。

如果美臺聯軍立即進駐上海,作戰行動必然受到影響。

直到九月初,在沒有大戰事的情況下,帕特里奇才讓美臺聯軍開進上海,首先控制了上海港,讓運送物資的船隻靠港。隨後,臺灣當局在上海市區內設立了一百多處救濟站,按照配給向市民發放生活必需品,特別是糧食與藥品。

也就是說,到九月份的時候,美軍的船隻已經能夠進入長江了。

可惜的是,美軍船隻無法沿江而上,因爲在南京還有上百萬中隊,而且部署在長江北岸的岸防部隊對美軍船隻構成了重大威脅。

爲了確保船隻能夠順利進入上海港,美軍不但佔領了崇明島,在島上部署了幾套防空反導系統,還對北岸方圓一百公里範圍內的所有軍事目標、甚至是可疑目標進行了長期的持續轟炸。

由此可見,美軍要想逆江而上,至少得打下南京。

因爲在攻打蕪湖與銅陵的時候,美臺聯軍就吃到了不少苦頭,所以在向池州與安慶進軍的時候,帕特里奇開闢了另外一條進軍線路。

從浙江進軍上饒,然後攻打南昌。

最初,這條進軍線路只是佯攻,即配合攻打池州與安慶,迫使王虞珉將部署在九江地區的戰略預備隊派往南昌,守衛江西省會。隨着進軍安慶的作戰行動失利,無法繼續沿長江南岸推進,該進軍線路的重要性才顯現出來。

實際上,到這一步,帕特里奇的目的已經不是攻打南昌了。

要知道,以鄱陽湖爲中心九江、景德鎮、上饒、宜春、南昌、鷹潭、撫州與新餘等市是長江中下游的主要產量區之一。

因爲之前沒有受到戰火威脅,該地區的糧食生產沒有受到嚴重影響。

按照美軍的統計,該地區僅二零一三年的秋糧產量就足夠養活兩億人,而鄱陽湖的水產有着更加重大的意義。

如果能夠在冬季到來之前佔領該地區,就能使中隊失去二零一四年的夏糧。

對於已經處於糧食危機中的中國來說,這無疑是最爲沉重的打擊。實際上,對於急於在大陸建立政權,得到民衆支持的臺灣當局來說,如果能夠控制這一產量區,也能使其形象得到極大改善。

即便對美國來說,並不存在糧食問題。

別的不說,美國在二零一三年的糧食產量至少能夠養活二十億人,除掉本國過分消費之後還能供養十億人。

可是要將這些糧食運往中國,確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美國當局還得爲此買單。

與之相比,控制中國的產糧區,讓中國人自己養活自己,無疑是最划算的辦法。

受此影響,從九月下旬開始,美軍就把重點放在該方向上,首先集中兵力攻打之前數次沒有打下來的上饒市。

因爲王虞珉將主力部署在了安慶,所以上饒的防禦相對薄弱。

在突出部戰役結束之前,美臺聯軍就佔領了上饒。

問題是,突出部戰役耗費了大量資源,使得美臺聯軍的進攻行動後繼乏力。等到美臺聯軍在十月底調整好部署,從上饒出發的時候,王虞珉已經及時調整好部署,在上饒西面的橫峰部署了數個集團軍。

結果就是,一直打到十一月中旬,美臺聯軍都沒能在橫峰取得突破。

不是美臺聯軍不肯進攻,而是無法發起足夠強大的進攻行動。

原因也很簡單,從浙江進軍江西,也只能依靠鐵路與公路,而且交通條件更加糟糕,美臺聯軍最多隻能投入數萬兵力。

這點兵力,顯然難以在如此重要的戰略方向上打開突破口。

從這兩條線路上的進攻行動來看,都能發現一個問題,即過於漫長的戰線,使得美臺聯軍在大陸腹地的進攻行動舉步維艱。

雖然針對這一情況,美臺聯軍想出了很多解決辦法,比如在美軍各營級部隊中,都有數名精通中文的翻譯,以此避免在軍事行動中與當地民衆發生衝突。爲了維持軍紀,美臺聯軍甚至在前線設置了特別軍事法庭,嚴懲那些擾民的官兵。臺灣當局更是賣力,通過建立臨時政權來維護地方秩序,甚至邀請不少地方民衆參與管理工作。但是這些舉動產生的影響非常有限,主要就是臺灣當局的合法性沒有得到普通民衆認同,使得臺灣當局在施行戰區管理的時候遇到了不少麻煩。

顯然,這些問題都無法在佔領南京之前得到解決。

受此影響,美臺聯軍不得不調整方向,把重點放在沿海地區。

第78章 再接再厲第52章 致命伏擊第59章 秘密進駐第38章 額外獎賞第54章 重裝上陣第99章 爭分奪秒第4章 突然襲擊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59章 度外之慮第48章 國境防線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21章 不是訣別第46章 舉步維艱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69章 燃眉之急第97章 一席之談第69章 燃眉之急第15章 以退爲進第64章 一席之談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82章 戰地少尉第39章 火速增兵第24章 大難不死第14章 扭轉乾坤第6章 兌現承諾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38章 額外獎賞第95章 棟樑之危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79章 再接再厲第50章 給點奔頭第77章 打得解氣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47章 城市遊擊第56章 時機未到第78章 六雷轟頂第56章 開闢戰線第61章 打破僵局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58章 來頭不小第59章 秘密進駐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17章 自投羅網第40章 扭轉乾坤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11章 完美伏擊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53章 強行上馬第49章 出奇制勝第10章 誰主沉浮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47章 三個小時第8章 蓄勢待發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60章 這是戰場第34章 以攻對攻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29章 箭在弦上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83章 查漏補缺第20章 大舉推進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8章 秘密基地第11章 入朝作戰第67章 血戰到底第28章 軍事管制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40章 以退爲進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60章 游擊戰爭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80章 沒有重點第78章 六雷轟頂第17章 自投羅網第70章 地面救援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17章 自投羅網第58章 水到渠成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26章 準備再戰第38章 關鍵時刻第170章 此消彼漲
第78章 再接再厲第52章 致命伏擊第59章 秘密進駐第38章 額外獎賞第54章 重裝上陣第99章 爭分奪秒第4章 突然襲擊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59章 度外之慮第48章 國境防線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21章 不是訣別第46章 舉步維艱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69章 燃眉之急第97章 一席之談第69章 燃眉之急第15章 以退爲進第64章 一席之談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82章 戰地少尉第39章 火速增兵第24章 大難不死第14章 扭轉乾坤第6章 兌現承諾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38章 額外獎賞第95章 棟樑之危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79章 再接再厲第50章 給點奔頭第77章 打得解氣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47章 城市遊擊第56章 時機未到第78章 六雷轟頂第56章 開闢戰線第61章 打破僵局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58章 來頭不小第59章 秘密進駐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17章 自投羅網第40章 扭轉乾坤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11章 完美伏擊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53章 強行上馬第49章 出奇制勝第10章 誰主沉浮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47章 三個小時第8章 蓄勢待發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60章 這是戰場第34章 以攻對攻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29章 箭在弦上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83章 查漏補缺第20章 大舉推進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8章 秘密基地第11章 入朝作戰第67章 血戰到底第28章 軍事管制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40章 以退爲進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60章 游擊戰爭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80章 沒有重點第78章 六雷轟頂第17章 自投羅網第70章 地面救援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17章 自投羅網第58章 水到渠成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26章 準備再戰第38章 關鍵時刻第170章 此消彼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