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驚慌失措

美軍由攻轉守,喪失的不僅僅是一次機會,而是最重要的主動權。?

這下,救援部隊成了被救援的對象。?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三個美軍主力師沒有停下來,而是在遭到突然襲擊之後,讓第二機步師頂住攻擊,再調動後方的第一騎兵師與第三機步師起反衝擊,很有可能迅擊潰北面的第二十七集團軍。別忘了,第二十七集團軍的摩步師已經加強給了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因此只有從第十五集團軍調來的一個摩步師。美軍三個主力師再不行,裝甲力量也比一個摩步師強得多。?

即便從兵力上看,因爲協同作戰的新編集團軍正在迂迴包抄,所以三個美軍主力師也不比第二十七集團軍差,總體兵力還要多出幾千人。?

更重要的是,爲了增強反擊兵力,陳必時調動了一零五國道線上的守軍。?

也就是說,只要美軍堅決進攻,擊潰第二十七集團軍之後,前面就沒有東北軍擋住去路了,幾乎可以一口氣衝到廊坊城外。?

可惜的是,帕特里奇卻在這個時候下達了固守待援的命令。?

要知道,行進中的部隊要想轉變成防禦狀態,肯定需要時間。因爲美軍之前將注意力放到了身後,所以在與第十五集團軍的摩步師交火之後,才現了從北面殺來的東北軍,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調整部署。?

雖然帕特里奇很快就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美軍前線指揮官也現,來不及擋住東北軍的反擊,因此讓留在最後面的第一裝甲師向南突圍,但是當帕特里奇決定讓救援部隊組織起來起進攻的時候,已經是兩個時以後的事情了。?

在其他戰場上,也許兩個時算不了什麼。?

可是在這裡,兩個時卻非常致命。?

要知道,沿着公路線挺進的美軍排成了一列長龍,真正在前方作戰的最多就兩個營,其他部隊都跟在後面,既沒有展開、也沒有做好戰鬥準備,在遭到突然襲擊的情況下,也就來不及做出反應。?

第二機步師的兩個營就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在十分鐘內被擊潰了。?

僅僅一個時,第十五集團軍的摩步師就穿透了第二機步師僅有三公里的防區,跟隨突擊的第二十七集團軍用一個步兵師擴大了突破口,再用一個步兵師協助殲滅潰散美軍,而第十五集團軍的摩步師則馬不停蹄的向緊跟在第二機步師後面的第三機步師起衝擊,沒給美軍半點喘息時間。?

可以說,在突擊戰術上,陳必時的部署非常精明。?

摩步師就是一把尖刀,唯一使命就是擊穿美軍防線,然後讓跟進的步兵師去對付潰散的美軍。?

事實上,東北軍的運氣非常好。?

當時,第二機步師剛剛替換下了疲憊不堪的第一裝甲師,而之前負責推進的第三機步師落到了後面。雖然在進攻的時候,第三機步師仍然在爲第二機步師提供支援,但是絕大部分時候,第三機步師就是跟在第二機步師後面,並沒參與作戰行動。也就是說,在東北軍起反擊的時候,第三機步師並不在狀態。?

雖然猛烈的炮火、此起彼伏的爆炸與前線傳來的壞消息提醒了第三機步師的官兵,一個時也能讓第三機步師的絕大部分官兵做好戰鬥準備,但是這點時間,肯定不足以組建一道防線,更不可能組織起反擊行動。?

與第十五集團軍的摩步師交火之後,第三機步師的表現並不比第二機步師好多少。?

在帕特里奇下令起反擊的時候,也就是第三機步師遭到攻擊一時之後,第十五集團軍的摩步師已經在第三機步師守衛的路線上挺進了兩公里,再前進五百米,就是由第一裝甲師負責保護的輜重車隊了。?

這點距離,顯然讓美軍無法轉圜。?

事實上,打到這個時候,美軍救援部隊已經全線崩潰。?

別忘了,第一裝甲師撤下去之後是在休整,而不是處於戰鬥狀態。?

因爲救援部隊的推進度本來就不快,所以在撤退下去之後,第一裝甲師的大部分作戰人員都放下了武器。更重要的是,在離開武清戰場之後,第一裝甲師沒有休整,僅僅補充了彈藥燃油就出了,又經過兩日苦戰,很多裝備都出了問題。因此在撤下來之後,該師的後勤人員就開始檢修主戰裝備,比如無主戰坦克更換炮管、檢查坦克戰車的動力系統、調整觀瞄與火控系統、處理出了故障的懸掛系統等等,很多坦克戰車都留在輜重車隊裡面,暫時解除了戰鬥力。?

受此影響,在第十五集團軍的摩步師殺來的時候,第一裝甲師僅有少量步兵部隊能夠投入戰鬥。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當時第一裝甲師參與戰鬥的坦克只有四輛,步兵戰車有十二輛,另外還有幾輛輪式裝甲車。?

這點裝甲力量,顯然無法對第十五集團軍的摩步師構成威脅。?

遭到衝擊之後,美軍全線崩潰就不是什麼奇怪事了。?

反擊開始後兩個半時,美軍救援部隊就被擊潰,突前的摩步師在打散了第一機步師之後,還繳獲了近三百輛滿載作戰物資的重型卡車。可以說,這是一筆不的意外收穫。爲了將這些卡車上的大約五千噸彈藥物資運走,陳必時還專門組織了一支民兵隊伍,在天亮前趕了上去。?

這場戰鬥,也在天亮前宣告結束。?

有意思的是,三個美軍主力師中,反而是第一裝甲師的傷亡最?

當時,第二機步師與第三機步師被擊潰之後,因爲沒有收到投降命令,而且身後不遠處就是武清戰場,美軍官兵都知道那邊有d集團軍的三個主力師,所以在戰場上,絕大部分美軍官兵都抱成團,以營連爲單位繼續作戰,並沒有多少美軍主動投降。雖然這種負隅頑抗的行爲給東北軍造成了不麻煩,讓第二十七集團軍不得不把四個步兵師全部用上,還得從附近抽調幾個新編集團軍的步兵師參與殲滅戰,但是更大的影響是,美軍拒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條。?

別忘了,這裡是野外,而不是廊坊市。?

在空曠的平原上,美軍無險可守,也沒有建築物可以依託,即便用車輛圍成防線,在東北軍直射火力的打擊下,也沒有任何意義。?

與兩個機步師相比,第一裝甲師最先潰退,而且在最南面。?

在第十五集團軍的摩步師衝上來之後,第一裝甲師就全線潰退了。更重要的是,當時第二十七集團軍的步兵師正在對付第二機步師與第三機步師,增援的新編集團軍還沒到達,所以攻擊第一裝甲師的只有第十五集團軍的摩步師。爲了繳獲那些貴重的物資、避免遭到美軍蓄意破壞,該師還得留下一半的兵力守衛輜重車隊。結果就是,真正在前線進攻的只有半個師的兵力,也就是大約三千人,而第一裝甲師在潰退的時候,至少有一萬四千人。?

要怪,也只能怪推進度太快,用兩個半時就擊潰了三個美軍主力師。?

要知道,在計劃反擊作戰的時候,就算羅耀武非常樂觀,也認爲要用一個晚上才能擊潰美軍,而陳必時則認爲得花一天的時間。?

讓羅耀武與陳必時沒有想到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第一裝甲師的主要傷亡並不是東北軍造成的,或者說東北軍的反擊部隊並不是真正的劊子手。?

當時,第一裝甲師潰退之後,幾乎所有美軍都向南逃竄,直接涌向了第十六集團軍弄出來的那道火牆。要想繞過火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情急之中,美軍用幾輛配備了掃雷釧的坦克推動沙土填埋戰壕,開闢了幾個出口。?

問題是,潰退的美軍有一萬多人,而那幾個出口最多隻能同時讓十多人通過。?

如果考慮到各種車輛,撤退的美軍官兵更是沒有機會。?

在第十五集團軍摩步師的強力衝擊下,美軍很快就慌了手腳,上萬名官兵全都涌想那幾條通道。?

結果可想而知,踩踏事件難以避免。?

更要命的是,在你推我攘的時候,很多美軍官兵被擠進了烈火包裹着的戰壕。?

在清理戰場的時候,東北軍至少找到了兩千多具被燒焦的屍體,而且這些屍體上都沒有明顯的創傷,明顯是在擁擠的時候掉進火坑裡的。除此之外,當時被踩死、以及被坦克戰車壓死的美軍更是不計其數。?

後來,美**事法庭審判了一個坦克車組的四名成員,並且判處車長死刑、另外三名成員也被判處五年到十五年不等的徒刑,原因就是,在撤退的時候,該坦克車組不顧指揮官的命令,擅自衝向突圍通道,將一輛運載着傷員的卡車擠進了火坑,導致二十多名傷員與兩名駕駛員死亡,另外還壓死了十一名步兵。?

要說的話,這也只是冰山一角。?

在清理戰場的時候,東北軍現了數百具被履帶壓成肉醬的美軍官兵遺體。?

可以想像,當時的情況有多麼混亂。?

要說的話,第十五集團軍摩步師的快突擊,反而拯救了不少美國大兵,因爲在該師殺到之後,美軍指揮官非常理智的放棄了抵抗,命令沒有逃走的官兵放下武器,向已經殺到跟前的東北軍投降。?

救援部隊全軍覆沒,而且在一個晚上就完敗了,肯定是帕特里奇沒有想到的結果。?

只不過,災難纔剛剛開始。?

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27章 直面難題第76章 峰迴路轉第11章 完美伏擊第26章 徹底放鬆第94章 未雨綢繆第48章 國境防線第39章 戰鬥英雄第25章 慶祝方式第97章 前後反差第26章 徹底放鬆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93章 迫在眉睫第57章 經典突擊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45章 最後一餐第34章 分秒必爭第53章 強行上馬第2章 士氣鬥志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68章 自願參加第32章 中央突破第59章 度外之慮第50章 給點奔頭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45章 大舉增兵第39章 迂迴得逞第89章 戰略勝利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111章 越繞越遠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0章 誰主沉浮第78章 六雷轟頂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14章 只要結果第60章 鹿死誰手第2章 積極準備第19章 當機立斷第154章 冤家碰頭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56章 開闢戰線第56章 開闢戰線第71章 積極自救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37章 南守北攻第43章 瘋狂進攻第57章 人情關係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51章 重於泰山第58章 水到渠成第2章 戰場小兵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60章 一飛沖天第73章 政治木偶第6章 鬆弛有度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52章 日本定策第65章 及時彌補第96章 老將出馬第55章 大動筋骨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77章 彈盡糧絕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73章 進軍大連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126章 準備再戰第46章 步兵防線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14章 只要結果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71章 積極自救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97章 瞞天過海第13章 發動羣衆第3章 秘密任務第32章 中央突破第54章 重裝上陣
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27章 直面難題第76章 峰迴路轉第11章 完美伏擊第26章 徹底放鬆第94章 未雨綢繆第48章 國境防線第39章 戰鬥英雄第25章 慶祝方式第97章 前後反差第26章 徹底放鬆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93章 迫在眉睫第57章 經典突擊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45章 最後一餐第34章 分秒必爭第53章 強行上馬第2章 士氣鬥志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68章 自願參加第32章 中央突破第59章 度外之慮第50章 給點奔頭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45章 大舉增兵第39章 迂迴得逞第89章 戰略勝利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111章 越繞越遠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0章 誰主沉浮第78章 六雷轟頂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14章 只要結果第60章 鹿死誰手第2章 積極準備第19章 當機立斷第154章 冤家碰頭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56章 開闢戰線第56章 開闢戰線第71章 積極自救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37章 南守北攻第43章 瘋狂進攻第57章 人情關係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51章 重於泰山第58章 水到渠成第2章 戰場小兵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60章 一飛沖天第73章 政治木偶第6章 鬆弛有度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52章 日本定策第65章 及時彌補第96章 老將出馬第55章 大動筋骨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77章 彈盡糧絕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73章 進軍大連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126章 準備再戰第46章 步兵防線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14章 只要結果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71章 積極自救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97章 瞞天過海第13章 發動羣衆第3章 秘密任務第32章 中央突破第54章 重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