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

鐵廠纔開爐就受挫,李彥直心中說沒不好受那是騙人的。可既然已決定要辦,就不能半途而廢!當李剛說:“要不,這鐵廠就不辦了吧,反正我們也不缺這幾個錢花。”

李彥直卻近乎有些執拗地說:“不!一定要辦下去!不但要辦下去,還要越辦越好,越辦越大。現在是做鐵鍋、鐵針,將來規模上來了,熟手多了,技藝精湛了,什麼鐵器不能造!”

眼前這個鐵具廠,表面上只是爲了生產鐵鍋、鐵針以及各種鐵製農具來賺錢,但在李彥直心裡更重要的目標卻是要鍛煉出一支工人隊伍來!

李彥直自己不會鍊鋼,不會鑄鐵,可他知道這個時代有會鍊鋼會鑄鐵的人,從李介口中他甚至知道海上有人知道怎麼製造火槍!火炮!

火槍!火炮!

李彥直深知那意味着什麼!

可是這第一塊攔路石,要如何踢開呢?

“手下這些員工,至少得有人培訓啊!要培訓,就得找師傅!”他上輩子是搞策劃的,事情一出問題,思維就回到老本行上去,因想:“那些鐵匠不肯來,都是用舊思維在想問題!一個個都過分謹慎了!認爲我們辦廠肯定辦不成!又對我們的信譽還沒信心。但我若能變個法子,未必不能哄得他們來這邊給我培訓員工!”第二日便與蘇眉商量了以下,籌辦了一個“尤溪縣鐵王擂臺”!

“啥,鐵王大賽?那是什麼東西?”

“聽說是鐵匠的擂臺。”

“鐵匠的擂臺?鐵匠也有擂臺?從來沒聽說過!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這鐵匠他們賽什麼呢?”

“就是比賽打鐵、吹爐、放火、浸水、開模……那些個事情。聽說分了十幾項呢!”

“這有什麼好比的?”

“不管有什麼好比的,總之人家就開擂臺了,而且還設了花紅!”

“花紅?有多少?”

“聽說每項有十個獲獎名額,最高獎金有十兩銀子呢!聽說那個全能賽的獎金,竟有五十兩!”

“啊!這麼多啊!李家真是暴發戶!錢多得沒處花了!”

“有什麼辦法!誰讓他家霸着銀礦呢!”

十兩銀子,那可是一筆大數目啊!因此不但尤溪,連延平府甚至周邊府縣的鐵匠都跑來了!一時間溪前村人頭濟濟,比科舉還熱鬧呢!一些老鐵匠拉不下面子,覺得是胡鬧不肯來,但他們的弟子卻大多經不起誘惑,偷偷瞞着師傅來碰碰運氣!參加這擂臺不像換東家,輸了也不打緊,贏了卻當場能拿到不少錢,所以鐵匠們來參擂的顧慮沒有要他們加入李家鐵廠那麼多。

這場鐵王大賽,全程由李家出資,卻由鄉老陳老康主持——陳老康本來不想來搞這種亂七八糟的什麼擂臺,但李彥直已經說服了他爹,李大樹又開了口,李老康就不好意思不來。

賽事分項,乃是李彥直與丁師傅商量了,將製作鐵鍋、鐵針、農具的技藝分成十五項,因此也就分作十五個賽場,公開比賽,由丁師傅作監督,由觀衆公開品評優劣——賽場上至少聚集了幾百個鐵匠,這些人既是參賽者也是觀衆,可以說個個都是行家,有沒有本事,那是怎麼也瞞不過去!

鐵匠們本就衝着那些獎金來,又是在行家面前比賽,因此個個奮力,人人拿出看家本事,一時間砰砰砰、鏘鏘鏘,溪前村就想忽然間變成了一個大鐵鋪,到處都能聽到打鐵的聲音。

由於按照李彥直設置的規章,每個鐵匠最多可以參加三個單項以及一個全能賽,所以最後一共決出了五十多個獲獎者,其中有好幾個人竟然是連拿了三個項目的獎金,尤其是全能獎的冠亞軍——一位姓趙的師傅和一位姓舒的學徒,其鍛鐵技藝之深湛,連丁師傅都歎爲觀止。

大賽結束以後,李大樹當衆頒獎——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又設宴款待衆得獎鐵匠,酒酣耳熱之際才表露意思,希望他們能留下幫李家的鐵廠培訓員工,又開出了比市價高出三成的待遇來!

有道是: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得獎的鐵匠們纔剛剛拿了李家的錢——雖然那是獎金——但這筆獎金既縮短了李家與衆得獎鐵匠的距離,讓彼此由陌生變得親熱,又確立了李家在鐵匠們心目中的信譽,衆鐵匠都想:“他家能搞出這麼大的排場來,那真個叫財大氣粗!再說這裡這麼多人,個個都是高手,只要有一小半留下來,還怕這鐵廠辦不成?”因此當場便有二十餘人答應,包括那位趙師傅和那個姓舒的學徒在內。

這整件事的幕後主謀——李彥直在暗地裡聽他們一個兩個都應允了,心中大樂!

有了這幫人的加入,李家鐵廠的氣象登時就不同了!在李彥直的規劃下,二十幾個鐵匠高手由丁、趙、舒三人領頭,各自負責一道工序,事情做得要多快有多快!丁師傅是先來的老人,趙、舒是在大賽中脫穎而出者,大家都服他們的技藝,便也服他們管理,因此鐵廠便運作了起來。

每個老手身邊又帶着一兩個學徒,一對二或者二對一地跟着,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這些學徒也都將堪用!而這些學徒成長起來之後,李彥直又會安排他們去培訓新的員工,他相信如此反覆循環,他們手頭的熟練工人隊伍將會越來越壯大!

鐵廠的事情上軌道以後,李彥直又去照看茶廠,那邊主要是僱了一批沒事閒在家的婦女,有蘇眉幫忙,倒是搞得有聲有色。

就這麼忙了三個多月,鐵鍋、鐵針生產了出來,茶焙炒了出來,可都擠壓着沒賣出去,那錢是流水一般地用,收入卻不見半點,但李彥直也不急。他知道等李光頭他們的船隊回來,這些貨物就都會變作錢銀!李彥直計算過,知道李家的資金足夠支撐到那會有餘!

就在這時,徐階派人來找他了。

第二十七章 奸紳雙頭第七十九章 遭遇戰第五章 雙雄會第三十七章 希拉里求救贖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二十四章 諸侯應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六章 清海岸第三十八章 有兵如虎第五十三章 京官亂第十三章 預言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十一章 薩摩邀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九章 西廂之爭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十四章 水價第十六章 流冗兵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四十六章 歸林泉第四章 救災行動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第二十一章 更奸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五十六章 呂宋阱第九章 帝術第七章 土豪橫行第二十七章 救溺水聞佛郎機之暴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十九章 一夜之間第四章 成文不在先後第十八章 復雞籠第二十七章 救溺水聞佛郎機之暴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九十三章 賣仁義第七章 模棱應第二十章 擂戰鼓第十四章 險中險三公子力阻夜襲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十九章 下戰書第三章 公私兵第十九章 下戰書第二十三章 錢銀事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三十九章 苦王爺第四章 三奇策第七章 苦無對策多官惶惶第三十章 克短之長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二十二章 魚與漁第三十七章 市舶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七十三章 婆羅港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十五章 胡宗憲第四十八章 福佬門庭不容番鬼猖狂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十七章 哲河港第八章 入平戶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二章 接班人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六章 視察第三十三章 無敵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八章 異志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九十三章 賣仁義第五章 犟主考不取偏點魁第十八章 據櫻島第一章 江上秀才忒輕狂第十一章 填港第九章 一劍批手得荊楚真傳第四十六章 雖兵雖賊一致對外第十六章 竹馬黃花共良宵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十二章 公私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九章 裂南北第九十一章 師與生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十五章 雙管齊下先備戰第三十一章 鳥弓
第二十七章 奸紳雙頭第七十九章 遭遇戰第五章 雙雄會第三十七章 希拉里求救贖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二十四章 諸侯應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六章 清海岸第三十八章 有兵如虎第五十三章 京官亂第十三章 預言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十一章 薩摩邀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九章 西廂之爭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十四章 水價第十六章 流冗兵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四十六章 歸林泉第四章 救災行動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第二十一章 更奸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五十六章 呂宋阱第九章 帝術第七章 土豪橫行第二十七章 救溺水聞佛郎機之暴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十九章 一夜之間第四章 成文不在先後第十八章 復雞籠第二十七章 救溺水聞佛郎機之暴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九十三章 賣仁義第七章 模棱應第二十章 擂戰鼓第十四章 險中險三公子力阻夜襲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十九章 下戰書第三章 公私兵第十九章 下戰書第二十三章 錢銀事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三十九章 苦王爺第四章 三奇策第七章 苦無對策多官惶惶第三十章 克短之長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二十二章 魚與漁第三十七章 市舶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七十三章 婆羅港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十五章 胡宗憲第四十八章 福佬門庭不容番鬼猖狂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十七章 哲河港第八章 入平戶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二章 接班人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六章 視察第三十三章 無敵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八章 異志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九十三章 賣仁義第五章 犟主考不取偏點魁第十八章 據櫻島第一章 江上秀才忒輕狂第十一章 填港第九章 一劍批手得荊楚真傳第四十六章 雖兵雖賊一致對外第十六章 竹馬黃花共良宵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十二章 公私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九章 裂南北第九十一章 師與生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十五章 雙管齊下先備戰第三十一章 鳥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