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準備以後來談在政治方面,民主國家對於最一般觀念的突出愛好是如何表現的,但我現在就要指出,這種愛好對哲學發生的主要影響。
不可否認,在我們這個時代泛神論得到很大發展。歐洲一些國家的著作,就帶有明顯的泛神論色彩。它被德國人帶進哲學中,被法國人帶進文學中。一些在法國出版的虛構作品中,大部分包含着向泛神論借來的某些觀點或論調,或使人感覺它們的作者有一種趨於泛神論的傾向。我認爲這有其久遠的原因,而並非偶然。
隨着身份日趨平等,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無差別,個人日益變得渺小、無力,人們也就習慣於對每個公民不再重視,而只重視全體人民,只考慮人類整體而忘記了個體。
在這樣的時代,人的精神喜歡包羅萬象,希望是一個單一的原因造成了無數的不同結果。
人的精神被統一的觀念糾纏着,以至於它到處去尋找統一的觀念。一旦人們找到這一觀念,就會在內心自願存放它,高枕無憂地躺在它的身上。這樣一來,人們不僅認爲世界包括天地萬物,而且相信世界只有一個造物主。但是,他們並不滿意於對萬物進行的這種初步分類,於是他們又去設法拔高和簡化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把神和宇宙匯成爲一個單一的整體。假如我遇到一個哲學體系,它能把世界上的萬物均視爲一個巨大存在的不同組成部分,不管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不管是可見的還是不可見的,而即使組成部分不斷變化和連續改觀,這個巨大存在都能永遠存在下去,那麼,我可以毫不費力地斷定:雖然這個哲學體系破壞了人的個性,但它對生活在民主制度下的人而言具有神秘的魅力,也許正是由於它破壞了人的個性,這種魅力纔會產生。
人們的一切智力活動習慣都在引導着人們去理解這一哲學體系,並將人們領上接受這一體系的道路。同時,這一哲學體系自然會引起和加強人們的想象力,並使人的精神自豪感和人的精神愉快感得到提高和滿足。
在各種幫助哲學尋找解釋世界方法的體系當中,我認爲泛神論是適於籠絡民主時代人心的體系之一。只要是堅信人類真正偉大的人,就應當團結一致反對泛神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