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備戰大希臘

鳳凰軍團是在一個星期之後,在瓦西卡的帶領下返回君士坦丁堡的。

爲了鎮壓軍隊中仍然希望讓特拉布宗重新獨立的“愛國”分子,瓦西卡花費了不少時間。當傾向尼基弗魯斯的新軍重新控制整個特拉布宗之後,瓦西卡才放下心來。

很快,帝國的軍隊就進入了新的備戰狀態。

雖然每個人心裡都清楚君士坦丁堡城內有奧斯曼的間諜,但是不可能因爲這些原因就放棄了對帝國事務的處理。而且,即便是奧斯曼人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帝國也不見得會在這場戰鬥中失敗。

尤其是帝國已經掌控了大半個大希臘的前提下。不過當然了,這一舉措的風險同樣存在。奧斯曼的主力部隊,除了一部分留在亞美尼亞防止卡拉曼或其他諸如黑羊或特拉布宗等勢力背刺之外,其他人已經通過艦隊抵達了巴爾幹。這樣一來,十字軍不得不再一次轉攻爲守,一些具有較大戰略意義的堡壘甚至幾度易手,漫長的拉鋸,讓十字軍的兵源捉襟見肘。

帝國雖然樂於見到這種消耗,但絕不允許十字軍迅速崩潰。於是,在君士坦丁堡與羅馬教宗的干預下,登基剛剛兩年的德意志人皇帝——馮·哈布斯堡的腓特烈三世不得不親自簽署徵募令,並向十字軍注入了一些新的血液。

讓人意外的是,瓦迪斯瓦夫三世的一腔熱血似乎仍在熊熊燃燒,他與匈雅提也產生了一些細微的摩擦。偏向防守反擊的匈雅提,在瓦迪斯瓦夫眼中,是懦弱的象徵,年輕的小國王,曾不止一次率領少量騎兵向奧斯曼人的陣營發起衝鋒,居然還頗有成果,這讓他在軍中同樣威望大振,也讓他更加不滿匈雅提的指揮。

這種隱患,遠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也略有察覺。只是眼下帝國忙於大希臘的光復戰爭,實在抽不出空閒再針對十字軍內部問題指手畫腳了。

秋天已過去了一半。

“陛下,入冬之前……必須動手了。”喬萬尼拿着拉提烏斯從雅典城寄來的信。

雅典城和底比斯的恢復狀態極其理想,無論是軍隊還是民生,人民對於羅馬帝國再次佈施的統治表達了強烈的歡迎。幾座嶄新的東正教堂拔地而起,不少人重新投入工作,甚至,這段時間內,還化解了奧斯曼的兩次圍攻。

而擁有科林斯地峽天險的摩里亞更不用說,雖然帝國糧倉的稱號名副其實,伯羅奔尼撒半島仍然以農業爲主要支柱,但是由於帝國和威尼斯關係近期的緩和,托馬斯親王得到了不少來自商業共和國的投資。

其中也有熱那亞人的影子。畢竟,兩個商業共和國的競爭形影不離。

這次出兵,帝國面臨的風險很小,就算攻城失敗,奧斯曼人也不可能趁着冬天發動報復性的圍城,這就是在葬送自己的士兵。甚至帝國還有可能趁勢奪回色雷斯地區的部分土地。

“喬萬尼,你預計,這次君士坦丁堡需要出動多少人?”

“陛下,對於薩洛尼卡,攻陷之後控制權也會轉移到大希臘地區,在君士坦丁堡打通交通要道之前,不會給君士坦丁堡帶來巨大的收益,因此,我們要做的是配合托馬斯親王和拉提烏斯將軍……哦不,是公爵。”喬萬尼解釋道,“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拖住埃迪爾內支援的軍隊,如果前線陷入包圍,那麼我們必敗無疑。”

“埃迪爾內城內現在至少有兩萬五千人的奧斯曼軍隊主力,君士坦丁堡只有一萬餘人。其中還有兩千尚未形成戰鬥力的火槍兵團……如果在野戰中想要抵擋這樣一隻軍團,無論是朕的衛戍軍團,還是朕的那兩個不省心的小傢伙的鳳凰軍團,都會受到重創……”

“我們當然不能正面去阻攔奧斯曼大軍的進攻了……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拖延而已。只要他們可以在我們創造的時間內拿下薩洛尼卡,埃迪爾內的援軍再趕到,也沒有任何作用了。”喬萬尼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最近的御前會議,喬萬尼絕對是重心中的重心。畢竟……帝國已經很久沒有品嚐過勝利的滋味了。帝國那個不爭氣的外號……不提也罷。

此時,喬萬尼將手,指向了地圖上,君士坦丁堡的西側。

色雷斯地區。

這個地方,無疑牽動着奧斯曼與帝國的心跳。這裡是巴爾幹半島最肥沃的地區之一,也是連接歐亞大陸的橋頭堡。同時,擁有較長的黑海海岸線,充足的人口資源和商業資源。

自奧斯曼人侵佔色雷斯地區之後,常年重兵把守,防守力度一度不遜於埃迪爾內城。而對於帝國而言,淪陷百年的色雷斯,一直沒有放棄宣稱。只要能佔領色雷斯,對君士坦丁堡的封鎖就會全面崩盤。

帝國可以藉助黑海航道獲得大量的補給和商業利益,並且打通與特拉布宗地區的連接,奧斯曼人在亞美尼亞的佔領區,會受到巨大的威脅。畢竟這羣自稱正統的基督信徒,不止一次與卡拉曼和黑羊結盟夾攻奧斯曼。

其次,一旦色雷斯淪陷,埃迪爾內城反而會受到希臘—色雷斯包圍網的威脅,進退兩難,這是奧斯曼人絕對不允許看到的一幕。

但是,因爲折火炮和其他火器的存在,色雷斯並不堅固的城牆對奧斯曼守軍庇護的能力極爲有限,奧斯曼人如果要作出取捨,就一定會放棄回援薩洛尼卡的決定,轉頭支援色雷斯地區。

這樣一來,最終目的就成功達成——大希臘地區,徹底被帝國接管,帝國就可以謀劃打通陸路通道。

當奧斯曼人在巴爾幹地區的佔領區徹底與小亞細亞隔絕之後,無論是小亞細亞還是巴爾幹,對君士坦丁堡的威脅將不復存在!

君士坦丁十一世沉吟了一會兒之後,接着問道:“那麼如果奧斯曼人分兵呢?畢竟奧斯曼人有兩萬五千人的部隊。五千人防守埃迪爾內,各分一萬人支援薩洛尼卡和色雷斯的話……”

“那麼……這將會是穆罕默德與穆拉德,做出過的,最愚蠢的決定,他們將爲此懊悔一生,直至死亡!”

第二百十二章 勢第三百三十章 小亞細亞之戰(一)第一百零八章 擴散第二百六十一章 吉普賽第二百十六章 軟刀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正之友匈牙利第二百八十二章 最後的騎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局第六十九章 紙王冠之變(二)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陸日第一百二十六章 腐臭的蜜棗第一百六十一章 巴爾幹—割喉第二百六十六章第十二章 反包圍第三百十二章 燼第一百二十八章 金葵條約第三百三十五章 切什梅:舊日時光第七十一章 宗教同一與鐵甲聖騎第一百七十四章 守衛信仰,援助苦難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點兒也不能少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益的交點第三十一章 大希臘——意外之外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點兒也不能少第三百三十三章 小亞細亞之戰(四)第八十章 比耶斯宣言(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於微末第五十六章 海權之路第一百零一章 貢布里涅—收尾第三百零六章 驚變(七)第一百十章 救贖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平第一百十三章 尾後螫(上)第一百零三章 雅典學院第一百章 貢布里涅—襲城第三百零六章 驚變(七)第二百六十六章第六十四章 瓦爾納變奏曲(六)第一百零一章 貢布里涅—收尾第一百四十九章 敲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刺殺計劃(一)第二百十六章 軟刀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七十八章 驚變之夜(四)第一百五十章 三方會談第二百二十九章 泥淖第九十八章 貢布里涅—羅馬天徵第一百六十六章 巴爾幹—網第二百三十章 轉移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蝴蝶效應第二百八十二章 最後的騎士第十六章 雅典—奪城(二)第五十一章 天真的構想第二百四十八章 授旗第一百五十四章 巴爾幹—普林蒂娜高地第一百零三章 雅典學院第七十九章 錯綜之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二十一章 新羅馬式的攻城守城第八十七章 夾擊?第一百二十章 秋第一百五十七章 巴爾幹—塞爾維亞淪陷第二百二十五章 第四軍團第四章 推諉的解釋第二十四章 得與失第一百十四章 尾後螫(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備戰第二十一章 新羅馬式的攻城守城第一百零六章 閉城第九十二章 鷹巖堡(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後伏第二百十五章 佈局第六十一章 瓦爾納變奏曲(三)第三十八章 大希臘——清算第九十一章 土雞瓦狗的侵略第五十一章 天真的構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二十九章 擴編第二百六十一章 吉普賽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手第二百八十三章 榮耀或火藥第六十六章 瓦爾納港大撤退(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最後通牒第二百四十五章 拉鋸(求訂閱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後審判第三百二十五章 逝往英傑(四)第七十二章 伊庇魯斯在召喚第一百五十七章 巴爾幹—塞爾維亞淪陷第四十三章 並不和平的和平第三十三章 大希臘——肉搏第八十八章 阿羅聯盟第二百五十三章 絕望的雪第一百六十一章 巴爾幹—割喉第二百二十九章 泥淖第一百六十三章 巴爾幹—困獸之計第二百八十五章 婚禮第二百三十三章 誤打誤撞第三百四十章 轉機
第二百十二章 勢第三百三十章 小亞細亞之戰(一)第一百零八章 擴散第二百六十一章 吉普賽第二百十六章 軟刀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正之友匈牙利第二百八十二章 最後的騎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局第六十九章 紙王冠之變(二)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陸日第一百二十六章 腐臭的蜜棗第一百六十一章 巴爾幹—割喉第二百六十六章第十二章 反包圍第三百十二章 燼第一百二十八章 金葵條約第三百三十五章 切什梅:舊日時光第七十一章 宗教同一與鐵甲聖騎第一百七十四章 守衛信仰,援助苦難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點兒也不能少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益的交點第三十一章 大希臘——意外之外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點兒也不能少第三百三十三章 小亞細亞之戰(四)第八十章 比耶斯宣言(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於微末第五十六章 海權之路第一百零一章 貢布里涅—收尾第三百零六章 驚變(七)第一百十章 救贖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平第一百十三章 尾後螫(上)第一百零三章 雅典學院第一百章 貢布里涅—襲城第三百零六章 驚變(七)第二百六十六章第六十四章 瓦爾納變奏曲(六)第一百零一章 貢布里涅—收尾第一百四十九章 敲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刺殺計劃(一)第二百十六章 軟刀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七十八章 驚變之夜(四)第一百五十章 三方會談第二百二十九章 泥淖第九十八章 貢布里涅—羅馬天徵第一百六十六章 巴爾幹—網第二百三十章 轉移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蝴蝶效應第二百八十二章 最後的騎士第十六章 雅典—奪城(二)第五十一章 天真的構想第二百四十八章 授旗第一百五十四章 巴爾幹—普林蒂娜高地第一百零三章 雅典學院第七十九章 錯綜之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二十一章 新羅馬式的攻城守城第八十七章 夾擊?第一百二十章 秋第一百五十七章 巴爾幹—塞爾維亞淪陷第二百二十五章 第四軍團第四章 推諉的解釋第二十四章 得與失第一百十四章 尾後螫(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備戰第二十一章 新羅馬式的攻城守城第一百零六章 閉城第九十二章 鷹巖堡(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後伏第二百十五章 佈局第六十一章 瓦爾納變奏曲(三)第三十八章 大希臘——清算第九十一章 土雞瓦狗的侵略第五十一章 天真的構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二十九章 擴編第二百六十一章 吉普賽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手第二百八十三章 榮耀或火藥第六十六章 瓦爾納港大撤退(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最後通牒第二百四十五章 拉鋸(求訂閱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後審判第三百二十五章 逝往英傑(四)第七十二章 伊庇魯斯在召喚第一百五十七章 巴爾幹—塞爾維亞淪陷第四十三章 並不和平的和平第三十三章 大希臘——肉搏第八十八章 阿羅聯盟第二百五十三章 絕望的雪第一百六十一章 巴爾幹—割喉第二百二十九章 泥淖第一百六十三章 巴爾幹—困獸之計第二百八十五章 婚禮第二百三十三章 誤打誤撞第三百四十章 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