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火之記憶

“火籠”是用竹篾打製的,拼成圓形,中間放入陶製的容器,上面再裝上一個提手,就成了“火籠”,尺寸一般在一尺左右。伴隨着“火籠”的使用,又有許多配套的器具。

比如“焙籠”,一般都是圓形,也用竹篾製成,直徑大約三尺,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面用來盛放需要焙烘的東西,下面用來防止熱量擴散。

“焙籠”可以烘焙的東西很多,最常用的是烘焙“火烘魚”,河流溪水中捕撈來的魚,經這樣烘烤,焦焦脆脆,吃起來特別香,是農家招待客人的佳餚。

那時候生活都很拮据,農村家來了客人,有這樣一道美味,往往能極大體現主人的熱情,“火烘魚”給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一些很小的魚,烘乾之後能直接吃,味道不知道多鮮美,這樣的小魚沒少偷吃過。

“焙籠”還能薰臘肉,多是自家養的豬,宰殺之後留下部分,先要用鹽醃製,然後再在“焙籠”中薰,等到薰成黝黑焦黃的時候,就算是薰製成功了。

薰臘肉卻不能用“火屎”,要用“枯餅”,“枯餅”是打菜油時,油菜籽被榨盡油之後,壓制成的餅狀殘渣。用來薰臘肉,會有獨特的香味。

“枯餅”雖然是榨油時的殘渣,用途卻不小,深得農村人喜愛。可當作飼料,用來餵豬、餵雞。也可當作蚊香,點燃一塊驅除蚊子。

還可以用來藥魚,碾成粉再炒熟之後,放入溪流之中,能夠使魚蝦短暫昏迷。小時候沒用“枯餅”藥魚,也沒少跟在別人後面撿現成的,那時藥魚好像也只有這一種方法。

冬天用“火籠”取暖,方式很多,最常見的是家庭主婦做針線活時,用一塊圍裙或者棉衣,圍住“火籠”而坐,一邊縫補衣服,或者納着鞋底,一邊與鄰里聊天。

“火籠”用來取暖,還要用竹篾紮成一個環,上面用鐵絲編成罩子,蓋在“火籠”上,可以用來放腳。“冷不起的頭熱不死的腳”,腳放在“火籠”上,整個身體都會暖和起來。

農村家庭看護嬰兒,“火籠”的作用也相當突出。以木料製成圓桶,上窄下粗,上下通透。圓桶的半腰位置,開出四個孔,穿上兩根特製的木棍,用來承載擋板。

擋板上站立嬰兒,上面的開口,大小剛好可以盛放幼兒身體,哪怕是幼兒還無法站立,依託開口支撐,依然可以活蹦亂跳。農村羣衆形象的稱之爲“起桶”,“起”是當地方言音,是站立的意思。

擋板下面則是放置“火籠”,相對上面要粗不少,這樣即可以保持“起桶”安放穩固,也能保證“火籠”的熱量不會散失,更能保證不會被燙傷。

這樣的“起桶”,農村曾經相當普遍,農村小孩幾乎都在“起桶”中長大,我當然也站過“起桶”,非常溫暖非常舒適。現在都有了空調,農村已經很少能看到“起桶”了。

相對於“起桶”還有一種“搖桶”,高約一米,材質一樣木料製作,底下刨制兩根弧形木頭作支架,上面是長圓形木桶,一邊稍高一邊稍低,木桶內常墊着厚厚的稻草,上面再墊着厚厚的棉絮。

這是給嬰兒用的,彌補了“起桶”不能放嬰兒的不足,兩頭高低不同方便嬰兒抱起放入,輕踩弧形支架,或者輕推桶身,就會左右搖晃,不影響手上的活計,大點的小孩也可以幫忙。

冬天是屬於小孩的,沒有了農活,很少被大人支使做這做那,因此玩得也最瘋狂。

“火籠”攜帶方便,冬天的時候,小夥伴到外面玩,常常吊着個“火籠”取暖。有“火籠”在,平添不少樂趣,因爲可以點火燒烤,可以引燃鞭炮。

我們小時候,還不知道有焰火,甚至都沒聽說過。每逢過年,每家燃放的鞭炮都是很短小的一卦。按鞭炮個數,分成二十響、五十響、一百響等多種。

印象之中,一般都是二十響。那時候的鞭炮都按封賣,用紙包裹嚴實,每封裡面有十卦,家庭條件差一點的,有時就買兩卦,一卦關門燃放,一卦開門燃放。

除非家裡特別寬裕,或者娶親嫁女等重要時刻,纔會有五十響、一百響的出現。五十響、一百響的,要比二十響的鞭炮大許多,威力和聲響也大許多,我們稱這樣的鞭炮爲“洶涌管”。

“洶涌管”威力驚人,成小男孩逞強表現之一,抓在手中引燃引線,誰最晚扔出去,誰就最勇敢。因此經常有小夥伴被炸傷手,有些傷得還會比較嚴重。

從小逞強爭勝,除了“洶涌管”,還有跳坎跳水,比得也是誰跳的坎最高、水最深,家長爲生計繁忙,我們小時候都是無人看管的“散養”狀態,這樣的無知無畏之中,也都健康成長了起來。“火籠”還有一個好處,特別結實,提着提手轉圈或者甩動,裡面的炭火會燃得特別旺盛,有些小孩經常會架上些柴火,轉動着使柴火燃燒。

我還記得“小謝叔叔”家的“杆堆”,就曾經被“老昌伯伯”家的小孩在玩“火籠”時不小心引燃,十幾米高的“杆堆”看着被燒成灰燼。

那也是我第一次見識火患,“杆堆”中的稻草,乾枯無比,濺着火星就會自燃。引起這個“杆堆”燃燒的,就是甩“火籠”時濺出的一點火星。

分田到戶之後,山下倉庫暫時沒有分到個人,而是作爲生產隊安放碾米機之用,倉庫對面,隔着馬路是一排牛欄。倉庫和牛欄的旁邊,各開闢出了一塊曬穀場。

各家的“杆堆”一般都堆在這兩個曬穀場上,按照曬穀場的劃分,有屬於自己固定的位置,這樣的做法,是爲了稻草用完之後,中間那根杆子來年還可以使用。

“杆堆”中可以鑽入,可以藏人,這裡也是小夥伴們特別愛玩耍的地方。沒有大人看管,玩得太興奮,提着“火籠”飛舞,一顆火星就這樣從“火籠”中飛出,濺入了其中一個“杆堆”。

當時我也在場,情景依然記得,“火星”濺入“杆堆”,被小夥伴及時發現,立刻放下“火籠”撲打,結果還真被撲滅了,火星被撲滅,小夥伴就沒再放心上,繼續瘋玩。

誰知稻草太過易燃,看似被撲滅,其實還有灰燼,悶在其中向裡漫延,等到再次發現,外面看起來只燒了個小口,裡面其實已經燒成了空心。這時火焰再無法被撲滅,水淋不進去,翻開來見到風,助長火焰燒得更快。

那個惹事的小夥伴,知道闖下了大禍,驚恐的哭喊着大人前來營救。生產隊的都趕來了,“杆堆”的主人“小謝嬸嬸”,也趕來了。

但趕來再多的人也沒有用,救和不救意義一樣,“小謝嬸嬸”頓時哭天喊地,滿地打滾。大家看着“杆堆”在面前化爲灰燼,只能一起將“小謝嬸嬸”拉起勸慰。

後來惹事者的父母賠了“小謝嬸嬸”一個同樣大小的“杆堆”,這個小夥伴爲此吃了頓“竹筍炒肉”。那是農村家裡管教小孩最來歷的方法,一根竹片或者竹稍抽打,一打就是一道淤青,甚至一道血痕。

竹稍細長堅韌,鞭打在牛身上,以牛皮之厚也會吃痛,農村人都是用細長的竹稍趕牛,因此有個特別的稱呼,叫作“牛稍”,每當有小孩頑皮不聽話,常聽大人恐嚇,“你爸爸拿‘牛稍’來了”,聽者無不亡魂大冒。

在現代化農業機械嚴重匱乏的年代,一頭牛承載得太多,幾乎可以說承載的就是一個家,就是一代人。農村人無不對牛特別看重,放牛娃們無不對牛情有獨鍾。

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五十九章 學習訓練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八十九章 兩次接兵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五十章 師生情誼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五十六章 踏入軍營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後記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五十七章 新兵連生活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五章 青年塘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後記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十章 火之記憶後記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
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五十九章 學習訓練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八十九章 兩次接兵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五十章 師生情誼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五十六章 踏入軍營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後記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五十七章 新兵連生活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五章 青年塘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後記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十章 火之記憶後記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