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

母親是典型的農村婦女,特別勤勞,特別能吃苦。父親在學校工作,家中大小事都是她操持,大到下田種地上山砍柴,小到洗衣做飯縫縫補補。一兩百斤的擔子,從田地、山上挑回家,是常有的事。

母親普通平凡,沒教過我們作業,沒給我們做過玩具,記憶中全是勞碌的身影,要麼挑着擔在路上走,要麼在田地勞作,要麼在山上砍柴,要麼在河邊洗衣服,要麼在竈前做飯,空着手走路幾乎從未有過,偶爾坐下來,手裡也不停地做着針線活。

母親在他們五兄妹排行老大,讀書最多,被送到了本縣的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冶城分校讀書,三年學制,半工半讀,學的是赤腳醫生專業。

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簡稱江西共大,它的創辦很有傳奇色彩。全國獨有,僅江西一家,1958年創辦,1980年改制,存在二十多年間,在江西創下開辦一百零八所分校紀錄,培養了二十多萬畢業生。

它是一代人集體記憶的凝結,其中就包括母親,半工半讀,結下的同學情誼相當深厚,到現在母親他們這一屆的同學,還經常聚會,經常講述肩挑手扛的就讀故事。

歷史懵懂間有着延續,父親二十三歲上大學,我也是二十三歲才考上軍校。而高中三年,就讀的學校就是母親曾經就讀的江西共大冶城分校,只不過我讀書時,已經改稱冶城職業學校。

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對後人影響也不小,一次偶然的機會,從一名曾經在冶城職業學校教書十幾年的同事口中,得知了江西共大的興衰存亡,他記得是那麼清楚,如數家珍。

這名同事比我小一歲,是冶城職業學校的職工子女,從縣城二中考上宜春師專,畢業後“哪裡來哪裡去”,又被分配回冶城職業學校教書,用他的話講,他就是共大人,對冶城共大分校有着不可磨滅的感情和記憶。

據他講,1957年幹部上山下鄉熱潮涌動,全國各地建起了墾殖場。比如江西,僅在1957年冬天,江西省委就動員和派遣了5萬幹部上山下鄉,開發山區,建設山區。

在當時,江西一些墾殖場農民文化低、掌握技術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各地辦起了不少技校。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創辦起來的。

1958年5月,從中央下放江西擔任副省長兼農墾廳廳長的汪東興,在北京參加會議時看望偉人,彙報了江西各地墾殖場興辦農林技術學校的情況。

對農村和農民情有獨鍾的偉人很感興趣,對汪東興省長說道,“你回去與邵式平省長商量辦些學校,讓上不起學的農民上學,好不好?”。

偉人的話,被當成期望和囑託,回到江西,汪東興省長與曾留學蘇聯的邵式平省長商量,談到了***、蔣經國等兩黨精英,共同學習過的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邵省長說,“我看江西也可以辦勞動大學。”

於是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做出了《關於創辦江西省勞動大學的決定》,辦學的目的是爲培養共產主義又紅又專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學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設繁榮幸福的共產主義新山區。

1958年8月1日,在南昌市郊梅嶺成立共大總校,在全省遍地開花成立30所共大分校,宣告了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正式成立,副省長汪東興兼共大總校黨委書記,時任省委書記劉俊秀兼共大總校校長。

當時報道共大總校、分校共有學生1.1萬名,其中工農及其子女佔92.7%,被譽爲遵循偉人教育思想創辦的新型大學。開設的專業涉及農、林、畜、牧、醫、工業、農機、會計、教師等,各類繁多而又齊全。

分校實行半工半讀制度,幾年時間裡,總校和各個分校開墾出了大批的農場和林場,爲學校提供教學、生產、科研三結合的基地,也使學校有了辦學經費的來源,同時還爲學生自給自足的生產打下基礎。

據1959年1月底不完全統計,共大全省各校辦農場有66個、林場40個、工廠243個,學校經營的耕地面積4.275萬畝,成爲培養山區農村建設的基地,解決了辦學經費不足問題,當時統計的結果,半年總收入達427萬餘元。

1961年,共大創辦三週年時,偉人親自提筆,給共大寫了一封賀信,就是著名的《七三○指示》。偉人在信中說:“你們的事業,我是完全贊成的。半工半讀,勤工儉學,不要國家一文錢,小學、中學、大學都有,分散在全省各個山頭,少數在平地。這樣的學校確實是很好的。”

偉人的指示,使共大的辦學模式和招生制度開始轉變,從1958年到1961年,共大總校已經開始在全國實行統一招生,高中文化程度的學生可進入共大總校學習。

分校則視實際情況招生,生源主要來自農村,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甚至沒有任何知識文化的文盲也可以進入學習,文盲一般先進入預科班,經過兩年的基礎知識學習後,纔開始學習具體的專業。

1964年,江西共大的分校達到歷史最高峰,各地開辦的分校達到108所,在高等教育低落的情況下,那一年共大在校生人數有5萬之多,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上百所共大分校,除了共大總校和少數幾所分校包分配外,其它分校畢業生都要重新回到農村,這爲當時落後地區的農村輸送了大批的人才,很多人成爲了農村建設的骨幹力量。

在當時農村羣衆普遍文化程度低下,生產技能相當落後的情況下,共大分校的創辦,對山區農村建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動作用。

事實上,江西各地方的農業部、林業部等部門的負責人大多都是從共大畢業。在共大總校,一些共大畢業生畢業後,甚至可以留校任教或分配到地方分校。

當時的國家領導人對共大的辦學模式,給予各種關注,朱德元帥曾親自將自己的侄子朱儁書送到共大總校學習,國家**劉少奇更是充滿熱情的肯定了共大半工半讀,是一種非常切合當時農村實際的辦學模式。

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被當作了建設山區的有效模式,國家給了最大的支持,幾乎要什麼給什麼,缺什麼補什麼。

在那個物資奇缺的年代,農村甚至一個大隊只有一臺大型拖拉機,而在分校所屬的農場,插秧機、收割機、播種機,各種各樣的農業機械已經隨處可見。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共大也是一所階級特色鮮明的大學,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進入共大。進入共大必須要有地方政府或公社出具的介紹信,出身不好很可能“政審”過不了關,被拒之於門外。

據農大校史館提供的資料顯示,從1958年到1980年,共大畢業的學生有21萬餘人,其中總校畢業生爲10563人,分校爲202966人。

1980年恢復高考,冶城分校結束歷史使命,劃歸本縣,原址基礎上成立了“奉新縣第三中學”,由大學變成高中。1981年申報職業學校,大約年底或者次年,國家教委批覆成立,名稱就叫“冶城職業學校”。

隨着冶城分校歷史使命結束,原來屬於它的農場、林場,也劃分了出去,只留下極小一部分用於教學。在我們從學校畢業不久之後,屬於學校的工廠也撤除了。

大約本世紀初,學校從冶城遷到了縣城,保留了“冶城職業學校”名稱不變。從此與“勞動”再無關係,與生產也無關係,專心教學,培養學生和技術人才。一般簡稱冶城職校,也常沿襲以前的叫法,簡稱三中。

農場、林場的編制直到現在依然保留着,比如現在的上富鎮,轄區內同時還有個東風墾殖場,還有個大港農場。東風墾殖場屬於本縣,大港農場則屬於省管。

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四十六章 校園之觴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五十六章 踏入軍營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四十六章 校園之觴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十六章 外公外婆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五章 青年塘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五十章 師生情誼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一章:出生之地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六十三章 駐訓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三十六章 出行記憶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章:出生之地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
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四十六章 校園之觴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五十六章 踏入軍營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四十六章 校園之觴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十六章 外公外婆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五章 青年塘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五十章 師生情誼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一章:出生之地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六十三章 駐訓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三十六章 出行記憶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章:出生之地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